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山托钵(冯学成《明月藏鹭 · 六、颂古联珠》)

 

  德山一日饭迟,托钵下堂,时雪峰作饭头,见便云:“这老汉,钟未鸣,鼓未响,托钵向甚处去?”师便归方丈。峰举似岩头,头曰:“大小德山未曾会末后句。”师闻,令侍者唤来问:“汝不肯老僧耶?”头密启其意,师乃休去。至明日升堂,果与寻常不同。头至僧堂前,抚掌大笑,曰:“且喜老汉会得末后句,虽然如是,只得三年。”师果三年而没。

 

  提示:这则公案又称“末后句”公案,极为险峻,极多的参禅者为之却步,这里先把情节介绍清楚。

  在古代丛林中,是没有尊卑贵贱之分的,如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九十多岁时,徒弟们见他老,把锄头藏起来不让他下地劳动,他就绝食以示抗议。这里,德山是82岁高龄的方丈大和尚,一日三餐仍然没有特殊待遇——自己到大食堂打饭。

  德山的得意弟子雪峰义存禅师当时作饭头——伙食团团长。那天开饭开得迟,德山禅师走到厨房,雪峰说:“开饭的钟都没有敲,你这老汉端着钵盂到哪里去?”德山禅师一言不发,默默地回到了方丈。雪峰向他的师兄岩头全豁介绍了这一件小事,岩头说:“不行不行,你们这一老一小都没有明白‘末后句’——在禅上还没有最后过关。

德山听到岩头有如此之说,就叫侍者把岩头叫来,说:“你认为你的师父不合格吗?”岩头在德山耳边不知说了些什么,德山禅师就不再追究了。

  第二天德山禅师上堂说法,真怪,竟一反常态,所说的与多年常讲的大不一样了。岩头在僧堂前为之鼓掌大笑,说:“为老和尚道喜啊,祝贺老人家懂得‘末后句’了。虽然如此,老头子也只有三年的光景了。”三年后,德山宣鉴禅师果然圆寂。

  这则公案一出,立即成为禅宗内的疑案,是一重关口。用以检验参禅者是否入门的一道重要关口。岩头在德山那里,哪里像个学生,简直是在当老师,而作为“激箭禅道”创始人的老德山,却默默地忍受自己学生的种种撕咬。这一对师徒,可以说是“禅林双怪”了,德山禅师心里若有半点尘埃,决不会受其学生的如此无理;岩头心中若有半点尘埃,也决不敢在老师面前如此放肆。真正的禅师,心胸豁达,了无点尘。正因为他们师徒间光明正大、智慧深远,才导演出“末后句”这出以德山禅师生命作彩头的禅宗重头戏、压轴戏。后来禅宗内盛行“三关”之说,“末后一句始到牢关”——破本参、透重关、砸牢关。只有砸了牢关,才能有彻底之悟,可见这个末后句之重要。而这个末后句,对扫荡“八股禅”、“文字禅”、“狂禅”等似是而非的伪禅,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凛凛霜风戛地寒,渔翁掷钓五湖宽。

锦鳞触散波心月,收取丝纶上古滩。

 

宋·宝峰祥

 

  品析:在众多的公案中,这则公案真可谓慷慨苍凉,扑朔迷离,而这首偈颂,也是显得慷慨苍凉,扑朔迷离。“凛凛霜风戛地寒”,虽不及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确也使人感到寒气逼人。

  在这样的情景中,“渔翁掷钓五湖宽”,意境就超过了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了。“掷钓五湖宽”一转前面的寒气,把人带入一个宽广宁静的境界。

  在“五湖”这样宽广的环境中,有没有“鱼”可“钓”呢?“鱼”当然有,你看在太湖上,月光洒洒,波光浮动,一尾金鳞鲤鱼,在那里摇头摆尾,把“波心月”搅得七零八碎。钓什么鱼呢?钓到鱼了吗?鲤鱼是要跃“龙门”的,五湖中难以上钩,还是把“丝纶”收拾起,到“龙门”这样的“古滩”头去钓吧!

  德山、雪峰、岩头父子三人,谁是渔翁,谁是鱼呢?“德山托钵”公案,在这里变成了一个优美宁静的摄影佳作。“锦鳞触散波心月,收取丝纶上古滩”,多么悠然,多么怡悦的境界啊!

 

凛凛吹毛照胆寒,不容拟议岂容传。

抬眸已是身三断,此是吾家红铁团。

 

宋·大禅了明

 

  品析:禅宗的手段,常以“金刚王宝剑”作喻,锋利无比,吹毛即断,《水浒传》中杨志卖刀一节,生动地作了介绍。临济义玄禅师临终辞世偈最后一句说:“吹毛用了急须磨。”更为天下禅人传诵。

  “凛凛吹毛照胆寒”,在一些社会治安较差的地方,一两个歹徒挥舞一把破菜刀、烂匕首也常把一些人吓住,何况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宝剑赠英雄,红粉馈佳人”,身佩绝世利器的,当然是剑术名家了。寒光一出,人皆胆寒。若动真格,在眼皮翻动之际,已被分身三段。

  禅宗的法是活的,极为锋利的,这样的杀人刀、吹毛剑还多得很,因为有专门打造这种利器的原材料——“红铁团”。所以方法层出不穷,机锋、转语、棒喝、杀活到“末后句”,不都是“吾家红铁团”所打造出来的吗?

 

斫却月中桂,清光转更多。

狐狸俱屏迹,狮子奋金毛。

 

宋·密庵咸杰

 

  品析:禅林偈颂,大多未必有心成诗,但却常有佳句,经后人略加运用,便可传诵于天下。辛弃疾有《太常引》云:

 

一轮秋影转清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这是辛弃疾晚年的作品,辛弃疾的生卒年为11401207,密庵咸杰禅师比他长22岁,生卒年为11181186。“斫却月中桂,清光转更多”,辛弃疾的《太常引》就是从这两句中脱出。

  在明亮的月光之下,万物无所遁其迹,狮子奋起金毛高吼,而狐狸却畏惧明光而藏匿不出。密庵禅师在此喻“末后句”的力量,使“狐狸”那样的伪禅销声匿迹了。

 

  (冯学成《明月藏鹭·六、《颂古联珠》选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易心八法之“截”、“浑”、“逐”初探——以禅宗、武术、临床为例(下)
青原拈偈 -28 | 雪峰义存禅师鳌山成道
一日禅:禅是一枝花 从心流出
岩头全奯禅师
雪峰义存禅师
五家七宗的禅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