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僧卷帘(心平如願《无门关》)

 

  【公案】

  清凉大法眼,因僧斋前上参,眼以手指帘。

  时有二僧,同去卷帘。

  眼曰:「一得一失!」

  【语译】

  斋日的前一天,众僧上参清凉山的大法眼和尚。

  大法眼以手指,指着门帘,当时有二名僧人同去卷帘。

  大法眼说这两人,一得(做对了),一失(做错了)。

 

  【评唱】

  无门曰:「且道是谁得谁失?若向者(这)里着得一只眼,便知清凉国师败阙处。然虽如是,切忌向得失里商量!」

  【语译】

  无门说:「说说看,是谁对?是谁错?如果能向这里着眼,便会知道清凉国师其言失之处。话虽如此,切切不可向得、失二对论里,讨论问题的症结。」

 

  【颂曰】

  卷起明明彻太空  太空犹未合吾宗

  争似从空都放下  绵绵密密不通风

  【语译】

  卷起遮蔽的竹帘,则天空清晰可见,习禅的首要便是要体悟这种真空无相(彻太空)的心境,但是即使是晴朗如彻的天空,仍不敌禅宗的真实境(绵密无漏之境)。

 

  【附参资料】

一、本公案释意

  清凉.大法眼禅师因僧齐前上参,眼以手指帘,时有二僧同去卷帘。

  眼曰:「一得一失。」

  无门曰:「且道:是谁得谁失?若向者里着得一只眼,便知清凉国师败阙处然虽如,切忌向得失里商量。」

  颂曰:「卷起明明彻太空,太空犹未合吾宗。争似从空都放下,绵绵密密不通风。」

  这是《无门闗》里的一则公案。

  清凉院的法眼禅师,在修行僧前去访时,默然无语以手指着窗帘,在场适有两位僧人便同去卷帘,法眼禅师却说:「一得一失」。

  公案中并没有指出谁得谁失。

  事实上,这两位僧人在起身前去卷帘时,便起了「用」,凡是一落入「用」,便是相对法,便有得与失之分别。这里的得与失,是好与不好的意思,并非开悟或未开悟。

  无门禅师将此公案解说:「且说说看,是谁得是谁失?」

  若向这里悟去(按,一只眼是悟眼,两只眼是肉眼),便知道法眼禅师所留正的破绽(败阙处)。

  这破绽便是让人知道一落于「用」,便入于相对法,有得有失,有好有不好。

  所以,法眼禅师的破绽,正是为我们开了一条向上之路,亦即它为我们指明迷津。

  无门禅师又说「切忌向得失里商量」,意思是说:不要拿「得」与「失」作比较,一作比较,便又落入分别的边见。

  最后,无门禅师为此「二僧卷帘」、「一得一失」作诗颂曰:

  卷起遮蔽的竹帘,则天空清晰可见,习禅的首要便是要体悟这种真空无相(彻太空)的心境,但是即使是晴朗如彻的天空,仍不敌禅宗的真实境;

  换句话说:

  如果执着于这种什么都空、什么都的境,便执于「空相」,并不是真正的开证悟。

  而所谓「从空都放下」,并不是再把帘子放下,以隔绝外缘,这样便是「逃空」,其实逃空仍为「空」所转,仍为空所缚;

  真正的证悟是连「空」的念头都放下,让外境和内心都一起「空」掉。

  所谓「返观内照」,是在自己心地上作功夫,使外空内也空,便能达到「绵绵密密不通风」,亦即工夫成熟,使心地完满无漏,绵密不使通风,绵密无漏之境。

  佛教有「无漏智」,亦即证见真理,远离一切烦恼过非之智慧。

  二僧卷帘,彻见太空,此是外空,是外在境界之空,是对外不起念,不为外境所染。

  但禅的真境,则是空诸所有,连内心的「空」念也要一起空掉,达「内外皆空」,当功夫成熟,心地完满无漏时,即得完满无漏之「无漏智」。

  二、清凉文益禅师悟道因缘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罗汉桂琛禅师之法嗣,俗姓鲁,余杭(今浙江杭州)人。

七岁时,从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落发出家,二十岁于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开元寺受具足戒。当时,希觉律师正在明州鄮山育王寺大弘律学。文益禅师慕其名,亦前往听习,并深得其微旨。

  在此期间,文益禅师还旁涉儒家典籍,并学习写作诗文。希觉律师对他很器重,称他为「我们之游、夏(孔子的弟子子游、子夏)也。」

  文益禅师,后被禅宗顿悟法门所吸引,决定放弃旧学,南下游方参学。他先到福州,参长庆慧棱禅师,因缘不具足,无由契悟。

后与绍修、法进二禅师结伴,准备同往岭南参学。途经地藏院的时候,天下大雪,不能前行,于是三人便暂住休憩。

  一日,三人正在烤火,地藏和尚(桂琛)问:「此行何之?」

  文益禅师道:「行脚去。」

  地藏和尚又问:「作么生是行脚事?」

  文益禅师道:「不知。」

  地藏和尚道:「不知最亲切。」

  接着,地藏和尚又同三人谈起《肇论》来,谈到「天地与我同根」的时候,地藏和尚突然问:「山河大地,与上座自己是同是别?」

  文益禅师道:「别。」

  地藏和尚于是竖起两指。

  文益禅师一见,便道:「同。」

  地藏和尚又竖起两指,并起身而去。

  不久雪止天晴,三人便向地藏和尚辞行。

  地藏和尚把他们送到山门口,并问文益禅师:「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说到这里,地藏和尚便指着庭外的一块大石头,问道:「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

  文益禅师道:「在心内。」

  地藏和尚反问道:「行脚人着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

  文益禅师被窘得无言以对,三人当即又返回地藏院,放下行旅包,依地藏和尚法席下,求地藏和尚为他们抉择法义。

  这样过了将近一个月,文益禅师每天向地藏和尚虽呈述自己的见解,讲说道理,可是地藏和尚却对他说:「佛法不恁么。」

  文益禅师非常绝望,说道:「某甲词穷理绝也。」

  地藏和尚道:「若论佛法,一切见(现)成。」

  文益禅师一听,言下大悟,并决定长期留在地藏和尚身边。

与此同时,文益禅师的两位同行,绍修和法进二禅师,在地藏和尚的点化下,亦皆契悟佛心。

  文益禅师后离开地藏和尚,四处参学。在江西抚州,文益禅师曾应州牧之邀请,一度住崇寿院。

  后来,南唐国主李景听说了文益禅师的道名,又邀请他到金陵,住持报恩禅院,署号净慧禅师,后来又请他入住清凉道场,一直到他圆寂。

  文益禅师德高道隆,门庭兴盛,座下人才济济,被尊为法眼宗的开山祖师。他平生有许多精彩的开示,试举数则如次:

  1.问:「十二时中如何行履,即得与道相应?」

  师(文益禅师)曰:「取舍之心成巧伪。」

  2.问:「十二时中如何行履?」

  师曰:「步步蹋(踏)着。」

  3.师指竹问僧:「还见么?」曰:「见。」

  师曰:「竹来眼里?眼到竹边?」曰:「不恁么。」

  4.因开井被沙塞却泉眼。师曰:「泉眼不通被沙碍,道眼不通被甚么碍?」僧无对。师代曰:「被眼碍。」

  文益禅师与南唐国主李景关系甚密。

  一日,文益禅师陪李景观赏牡丹花。李王请文益禅师作偈,文益禅师当即赋云: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毳,音cui,僧衣的一种。]

  李王一听,顿悟其意。

  文益禅师曾就「三界唯心」作颂云: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色。

  色不到耳,声何触眼。眼色耳声,万法成办。

  万法匪缘,岂观如幻。山河大地,谁坚谁变?」

  又就「华严六相义」作颂云:

  「华严六相义,同中还有异。异若异于同,全非诸佛意。

  诸佛意总别,何曾有同异?

  男子身中入定时,女子身中不留意。

  不留意,绝名字,万像明明无理事。」

  文益禅师圆寂于后周显德五年(958)七月。春秋七十四岁。谥大法眼禅师。有《宗门十规论》传世。

 

  (心平如願《无门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历代高僧】五代高僧法眼禅师
系者解得――解铃还需系铃人(图)
真子序:不说之说
缠论炒股,船子和尚度夹山,草稿,2023.02.26
虎项金铃
雪窦与韩大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