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证之你此刻所见,真是现量吗?

 

智证之你此刻所见,真是现量吗?

 

  《唯识论》问曰:“依信说有四种:一、现见。二、比知。三、譬喻。四、阿含。此诸信中,现信最胜。若无外境,云何世人言我现见此青、黄等物乎?”答以偈曰:“现见如梦中,见所见不俱。见时不分别,云何言现见?”诸凡夫人,烦恼梦中,有所见事,皆如梦中。如初见色,不知色义,后时意识分别,然方了知。以意识分别时,眼等识已先灭故,以一切法念念不住故。以见色时,未有意识,意识起时,即无眼等识。

 

  传曰:譬如世人同看文字,不识字者但见纸墨,义理了不关思;而识字者但见义理,不碍纸墨也。不识字者,五识现量也。而识字者,意识之境也。天台宗以五识名退残,谓是故也。故曰:见所见不俱。夫纸墨文字,所以传义理。义理得,则纸墨文字复安用哉?

 

  《唯识论》中有外人问说:“根据所知所见事物的真实程度,可以划分为四种:一种是现量见;二是比量见;三是以比喻类知;四是通过圣言量知晓,如《阿含》中圣贤所说,是法界等流,真实无欺。在这四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中,现量为最上。我此刻现见有青黄赤白等颜色,真实无误,可见实有外境,(并非如大乘法所说那样,无有外境)。”

  《唯识论》主用四句偈语回答他说:“现见如梦中,见所见不俱;见时不分别,云何言现见?”论主的意思是,你所谓的现见,并非是现见。为什么呢?你此刻的现见,其实跟做梦一样,你所见到的事物跟你的见并不同时。你见的时候只是见,并不分别这是青这是黄、白等。待到你知晓它为青黄赤白之时,已经不再是见时了。

  我等凡夫众生,每见一物,总以为即见即知。譬如这个杯子,误以为一见即知是杯子。其实非也!见是眼识的作用,眼识见时,并不能分别此为何物,只是纯粹的见。见后,意识开始缘此见相,作意分别,这是杯子,哦,这是桌子!杯子的意识同见杯子的眼识一个在后,一个在前,并不同时。眼识生时无意识,意识起时无眼识,念念生灭。只因为由眼识到意识,前后的时间太短,如电光石火,我们常常误认为所见即所知。故众生所见,并非现见,不过是忆想分别,缘心所持相而辨别物事。

  南泉禅师曾指着台阶下的一株牡丹花对人说:“时人见此花,恰如梦中相似。”我们分别这是花朵、这是茶杯、这是电脑,所为之命名者,都是命名我们心中的相,或者说是命名我们心中所存储的底片。有执着相片为真实者,我们说是愚痴之人,却从不知自己无始以来,也一直是愚痴无明。即使这些相不是在梦中,也是在忆想中,如脑海里现起的昨天的事,与梦中所见其实无别。诸佛菩萨,不是不见相,也不是见花不知是花,见草不知是草。只是他见诸相非实,如观镜中之物,无所住著,无所贪求。众生相反,不明是幻,以幻为真,于幻法起烦恼生死之业。

  如果还不能理解眼识与意识的不同时,所见之物并非见时之物的话,且看传主的例子。譬如一个不识字的人,他看到的文章,就只是白纸黑字,没有其它。因为他的意识不能分别,唯有眼识作用。如果一个识字的人,他除了看到白纸黑字外,还能看到这些文字所透露出来的意思。这正是因为加进了意识的作用。眼识见相而取相,意识分别眼识所取之相。无论是意识所分别之相,还是眼识所取之相,一个归类命名,一个未命名未归类,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实,皆非事物的真实面目。何以故?是相故。

  天台宗命名五识为退残,正是因为意识生时,五识即退残不住。众生唯认意识所分别者,于是万法兴而真相隐。

  若通达实相,即知眼所见者,相也;意识所分别者,相也。相者,非实也;知相非实,即是真实。

  现量境界,即是唯识所说性境,是三世诸佛真实境界,唯自证圣智可臻此境,其余众生皆不能到。

  

拜师学佛 发表于 2012-2-8 21:49

有这样一观点:前五识的生起必须有意识作意相伴,否则前五识不能生起。与师父的开示是否矛盾?

 

  所谓伴者,相伴而行,或在其前,或在其后。

  譬如门外忽然巨响,我会本能地去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听到巨响,就是耳识作用,但耳识无分别之功,并不知是什么响。出门去看看,是意欲分别,即是意识作用,最后发现是一栋楼房定向爆破,确定下来,这些都是意识的作用功劳。

  又譬如等人不至,我到门边去看看,我等的人究竟来了没有。要去看,这是意识的作用;看了,是眼识;还是没来,这又是意识作用。

  在前一例中,耳识在前,意识在后,耳识意识,紧紧相依,故名为伴生;在后一例中,意识在前,眼识跟进,后又是意识,意识眼识意识,如此紧密相连,如同伴侣,故名伴生。

  虽名伴生,总是或前或后,相依相伴,而非二识同时而有。只为间隔时间太短,故世俗误以为同时而起,其实念念生灭,一个谢落,一个生起。如高台跳水一般,一次只能容纳一人,次第而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拿得起来放的下,再苦再难不俱怕
如何离四句?(6)
什么是带质境
因明入门简介
唯识三字经释论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九)三量
心类学(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