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明心学的要害:割除你的心癌


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恐怕都错了。这种错误和真相之间看上去是如此相似,但因为其中一个致命偏差,便决定了他们永远抵达不了对真相的认知,以及内外合一的觉境。


让我明确觉察到这点的人,是王阳明。


阳明心学的要害


读王阳明的传记,一直有着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他在龙场悟道之后,对弟子、亲人和朋友的开导和解疑,几乎都是围绕着一点展开,便是扭转他们的惯性思维方式。这些人的思维方式也正是我们的,古往今来多少人,都在此处打转。


其中种种我们不必详说,只说阳明心学中最核心的两个概念,“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这两个概念,前者是后者的雏形,后者是前者的圆满。


我们通常对“知行合一”是如何理解的呢?知道也要做到,知道然后做到。听上去多么理所当然、合理正确。但在王阳明看来,却错得离谱,其中存在一个要命的问题,属于根本还没摸着门。


王阳明是如何看待知行的呢?因为与理学的正统看法以及人们的通常认知截然相反,他提出知行合一时可谓石破天惊,让很多人包括他的弟子们不解。在回答诸种质疑时他说了很多,其中最有意味、概括最为全面精练的一句,是“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所以“元来只是一个工夫”


两者的差别是什么?常人的思维,知道是知道,做到是做到,是两回事。王阳明的思维,知道就是做到,做到就是知道,是一回事。前者说知行合一,其实是在知行合二,所以常有知道而做不到之感。后者说知行合一,其实是说知行一体,所以时时处处都是合一的。


可能很多人还是一脸懵逼,那就再来看看王阳明举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反例:“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而即便如此低等,你也可以看到,一切冥行下面都是有着真实妄想的,一切妄想之下也必定立即就会冥行,知与行何曾分开过?


心精明则顿成行之切实,行切实则立见心之精明。心昏昧则顿生行之造作,行造作则暗藏心之昏昧。而无论如何,知行都是一体不分、须臾不离的。


你为什么知道很多大道理,却还是在冥行?也就很清楚了。因为你并没有真正参透和消化这些大道理,你看到的不过是浮光掠影。


知行一体,这“体”是什么?王阳明后来将知行的本体锁定为“良知”,而“致良知”就是回复本体的工夫。良知如镜,但会蒙尘垢,这就是心的精明与昏昧。向明处行,向暗处磨,便是致。扩明处,消暗处,直至廓然大公、光明普照,便是致良知的全部真谛。良知本有,察知“一念发动处”则自能致,能致则自会暗愈淡、光愈明,致与良知,也是一体不二。


真相常常是不二的,而众生常常是二。


再明确总结一下吧:寻常人的错误思维,是将知行看成两个。王阳明指出的真相,则是知行本为一体。寻常人以为先知后行,做到就是工夫。王阳明则告诉我们,不论你在哪个层次,知行都不曾也不可能分开,而只是有程度和次第的差异。自我的修炼不是从知到行,而是提升知行一体状态的层级和境界。


王阳明对心学的一切论讲和解说,都带有这样的底色,都是以这样的思维为基。这是阳明心学的要害,不明永在门外。


一切真相的要塞


这种思维,不仅是阳明心学的要害,还是一切真相的要塞。一切知见若要抵达真实和究竟,便必要遵循这一法则。儒释道的根本,也都在这里。


譬如儒家。标示儒学见地高度的《中庸》,首章开宗明义,分量最重的一句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王阳明是怎样解读这句话的呢?“未发在已发之中”、“已发在未发之中”,已发之下是未发,未发紧随是已发,如同知行,体用一源


不仅如此,晚年王阳明还明确将“良知称作“未发之中,“致良知”自然就是“已发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良知致中和,何其相似。


譬如道家。庄子论道最深的《齐物论》中有句揭破大道枢机的话:“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是非”就是分裂为两样看,“天钧”就是天道均衡,“两行”就是统观并行。说白了,还是归为一体、化于圆融。老子更是在《道德经》首章,便明确彰明了大道之本——“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譬如佛家。大乘佛教最受推崇、影响最大的是中观,中观第一圣典是龙树的《中论》,《中论》的要旨是篇首即列出的著名的“八不中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分四组是为圆,示八不是为化,所以内成空寂、外成圆满。


反观我们的生活,很多人都困扰于一些矛盾,比如先赚钱还是先享受?当我们以分为两个的思维去看,眼睛就会只盯着结果,活着就成为一场辛苦,或者把自己虐垮了,或者到了完全能享受的时候也不会了,沦落在追逐的惯性。而如果看成一体,心自然就会安住于过程,那么每一天就都能工作时安心工作、享受时安心享受。


合为一体后,心学出现了致良知,传统儒家出现了中庸,道家出现了阴阳圆通,佛家出现了缘起空寂,生活出现了过程的安住。这是一场化合反应,化合出的字正是“中,化合的公式正是“中道


这便是那个最终的真相,那个法则所在,以及阳明心学、儒释道以及人生之理的实质。一切正道,皆是中道。


眼要看得完,心要容得彻底,思要转得圆融,做要守得踏实,才可以生起这样的化合。这便是路。


心癌的发源


我们的思维错了,如果追溯到源头,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致命偏离?


我想以北宋大易学家邵庸的一句话,作为最后的结尾。这句话,由欧阳修之子欧阳棐转述:


康节邵先生尝以为学者之患,在于好恶先成乎心,而挟其私智,以求于道,则蔽于所好,而不得其真,故求之于四方万里之远。天地阴阳屈伸消长之变,无所不可,而必折衷于圣人。


一语道尽。


— 完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阳明心学:贯通 儒、释、道三家之精华
四位一体的良知心学
良知之道——阳明禅与儒学修道养静工夫
心学: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_
浅论朱熹未发已发思想
王阳明,儒家的自救和独尊的终结(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