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有神功—聊聊古代那些真功夫!
 

夹馍君从小就对武侠片中飞檐走壁的大侠十分敬佩,常常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某个绝世高手,惩恶扬善一番,长大之后虽然明白这些神乎其神的武功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实现,但仍然会为中华武功精妙的拳脚功夫所吸引。中国的武功拥有极长的历史。

远古、先秦时期

论起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原始社会人们依靠狩猎为生,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开始或赤手空拳或以棍棒、石块等简单工具与野兽搏斗,这其实就是武术技术的萌芽。氏族出现后,各部落之间常常发生战争,人们将在战斗中的经验总结出来并传授给年轻人,因此,武术的出现首先与军事的需要密不可分,且即便发展到后代,也一直与军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先秦的武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以角力和手搏为代表的肢体相搏、剑技及武舞。其各个部分都有着值得一说之处,因此在今天,夹馍君先着重说一说不需要器械的肢体相搏。

角力在周代是一种军事训练手段。《礼记》:“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而到战国时,原属于讲武内容的角力与军事的关系逐渐变得不那么密切,开始成为一种带有娱乐观赏性质的人体活动。

除发展自军事的角力之外,此时还逐渐形成一种徒手搏斗之技。这种活动虽然也与军事有关,但更多地是一种先民与野兽搏斗的遗留。夏商周三代还有人与兽搏的娱乐性的田猎活动,《史记·律书》:“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诗经·大叔于田》:“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即是说徒手与虎相搏。春秋战国时,手搏在社会上的传播更广。《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梦与楚子搏”,杜预注:“搏,手搏也。”《庄子·内篇·人间世》:“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总结手博的技巧。

北周第290窟人字披西披相扑中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对武术的重视推动了民间习武风气,《管子·小匡》中记载:“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其罪五。”即表明了当时的统治阶级对民间武术人才的求之若渴及“高手在民间”的社会现实。此外,民间还出现了一种身负武艺的“侠”的群体。《韩非子·八奸》:“为人臣者,聚带剑之客,养不死之人以彰其威”,说的就是这一个群体。

随着武术的发展,相关理论也逐渐出现。有学者将这一时期的武术理论分为三类:对技击方法的描述、对武技之道的阐释和习武者的基本礼仪。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武术理论虽然内容上与后世相比尚不完善,但在大体结构上已经基本成型。

秦代至唐代

秦汉时期,先秦的角力活动更名为角抵,并沿用至后代。东汉应劭说:“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文颖则说:“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可见当时的角抵并非单指一种活动,而是包括拳斗、摔跤对峙等多项内容。

湖北江陵凤夙山出土秦代木蓖角抵图

汉代“角抵”俑

两晋时,又出现“相扑”一词,某种程度上,角力、相扑和角抵三词代表的都是相似活动,因此在记载中时常出现互通的现象。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扑活动在宫廷盛行,《北齐书·孝昭帝纪》:“诸贵戚家角力批拉,不限贵贱”。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宫内的角抵相扑具有极强攻击性,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

五代第61窟西壁南起第十二扇屏风画相扑

到唐代,以“两两相当”为形式的角抵活动依旧非常盛行。当时的宫廷内还有专门为此设置的机构——左右军。“内园恒排角抵之徒以备卒召”,足见皇帝对相扑运动的热爱。

敦煌文献P2002 相扑图

这一段时间内,民间相扑运动发展也十分迅速。南北朝时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云:“荆楚之人,结伴为相攒之戏,攒即扑也。”发展至唐、五代,民间角抵更为兴盛,并进而形成一种民间习俗。唐《吴兴杂录》中有“七月中元节,俗好角力相扑。”与宫廷观赏性相扑角力运动不同的是,民间的这项活动在唐末时起,便已经拥有了鲜明的体育竞技色彩,四川民间春日里会组织角斗比赛,调露子《角力记》记载:“或赢者,社出物赏之,采马拥之而去。观者如堵,巷无居人。从正月上元至五月方罢”。

摔跤壁画

除摔跤、拳斗外,秦汉至唐这一段时间内的手搏之术也有了极大发展,关于手搏与角抵相扑之间的关系,古人对此有所争论。有人认为二者所指不同,如《汉书·哀帝本纪》苏林注“手搏为卞,角力为戏”。前者偏重实用性,后者偏重观赏性;但也有人认为,二者是同一种活动在南北方的不同发音。扬雄《方言》曰:“南楚凡相推搏曰㧙,或曰㧾。”其中“㧙”与“扑”同。

寺庙习武在民间武术中占据一个特殊位置。南北朝开始,佛教大兴,寺院土地广大且自主性较强,因此,很多寺院都需要习武来建立自己的武装防卫。唐笔记小说《朝野僉载》中记有小和尚“常角力,腾越为戏。”隋末,李氏父子统一全国时还接受过寺庙武装力量的帮助,因此,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寺院武术在唐代又得到极大发展,武僧刻苦练习武艺,促使少林武术得到极大提高。

十三棍僧救唐王

无论称呼上有什么差别和变化,这些都是搏斗之术,武功之中除了“武”,还有“功”。相比起实打实的武术,这些“功夫”更容易包含一些看起来比较神奇的内容。

这一段时间的功夫主要有几种。手上功夫,今天看来就是手劲奇大。《北史》中记北魏孝文帝:“少善射,有膂力,年十余,能以指弹碎羊骨胛骨。”可见手上功夫了得。

弹跳功夫,就是跳得高、跳得远,这也许是最接近武侠小说中飞檐走壁的轻功的一种功夫。《十六国春秋·前赵录》中记载了一个叫郭默的人:“郭默字玄雄,河内怀人,世以屠沽为业。默壮勇拳捷,能贯甲跳三丈堑,时人咸异之。”此外,《梁书·羊侃传》中说:“尝于兖州尧庙蹋壁,直上至五寻,横行得七迹。”可见此人不光跳的高,还能在墙上行走几步,颇有高手风范。《朝野僉载》中说有人有“身轻如燕,飞檐走壁”之术。

我国战士弹跳功夫对决场景

抗击打功夫,比较接近于武侠小说中的“刀枪不入”。《魏书·释老志》中记一惠始和尚“惠始身被白刃,而体不伤”。

战士们练习抗击打能力场景

此外,在《朝野僉载》中我们还能看到关于“站桩功”的记载:“彭搏通者,河间人也,身长八尺,曾于讲堂阶上临阶而立,取鞋一只以臂夹之,令有力者后拔之,鞋中段,搏通终不移”。

这些记载虽存在夸大现象,但亦可看出当时民间习武,已然获得较大发展。

释小龙练“站桩功”图

秦汉至唐,武术理论也有所发展,此时的武术理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口耳相传的口诀、秘术等,另一种则是理论专著,《汉书·艺文志》中便有“<手博>,六篇”的记载。此外,这一时期内还出现了较为明确的武德要求。《史记·太史公自序》:“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矣。”可见,从汉代开始,武功与君子的“德”之间开始出现明确关联。

宋元时期

宋代,政府实行“尚文政策”,武功的发展更多地流入民间社会。

这一时期,武术最大的发展在于出现了“套路”。当时的“套路”叫“套子”,也就是在武术中形成的一套套固定套路。宋代《梦粱录》中记载:“先以女飐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膂力者争交。”可见当时的人们对打,先行套路,再上蛮力。与相扑角力非二人不能行不同的是,此时的套路还有单人的。《太平广记》中记“蜀城卖药人”就说:“见市内有一人弄刀枪卖药。”

此时武术的另一大特点是出现了较完备的拳棒擂台赛。这与宋代经济繁荣,市井文化的发展脱不开关系。宋人称相扑擂台赛为“露台争交”。《梦粱录》卷二十“角抵”记载:“若论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如头赏者,旗帐、银杯、彩缎、锦袄、官会、马匹而已。顷于景定年间,贾秋壑秉政时,曾有温州子韩福者,胜得头赏,曾补军佐之职。”可见此时的角抵相扑擂台赛已经规模较大,广受关注,且奖品众多,获胜者甚至还能获得官职。

《新水浒传》中燕青打擂

宋元时期,话本小说和杂剧的发展与武术发展相辅相成。宋代,民间艺人常表演一些包含武打戏份的剧目以吸引观众,《东京梦华录·中元节》:“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北宋末年,《张协状元》中有:“棒来与他使棒,枪来与他刺枪。有路上枪,马上枪,海船上枪。如何使棒?有南棒,有北棒,有大开门,有小开门。”其中“南棒”“北棒”“大开门”“小开门”等都是当时武术的专业术语。

《清明上河图》清摹本局部图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的传统武术进入了繁荣期。

这一时期,拳种、门派大量涌现,这些门派从宋元时期的“套子”发展而来,在明代戚继光所写《纪效新书》中,总结有“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囵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可见在当时,叫的出名字的武术流派已经不少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明代周边形势复杂,将士们将民间流传的武功招式融入军事训练,创造出了很多战阵用于御敌,如在戚继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书中,就记录了他训练军队、行军打仗的经验,是我们今天考证明代历史和民间武术的重要著作。

明清两代,僧人尚武、从军之气更盛,形成独特的“僧兵”,少林武术获得极大发展,有学者认为,此时在佛僧群体中形成一股“崇武尚侠”之风。

《少林僧兵》海报

气功因其有着养生静心功效而历史悠久,发展到此时,气功和武术出现了交融,明中叶《峨眉道人拳歌》中有:“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余奇未竟已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就是武术和气功内外兼修的表现。气功和武术的交叉对今天还有一个较大影响,即促进了太极拳、八卦拳等非攻击性拳种的产生,起源于《周易》的太极学说一直作为养生手段的一种被古人重视,融合了内练气和外练武的太极拳一直流行至今。这些拳种的产生初衷已经不是自卫防身,而是为了强身健体。

明清时代,武术理论发展较快,武术著述大量出现,《武编》《荆川文集》《纪效新书》《武备志》等都是或武术专著、或包含其他军事部分的著述。

少林《拳经拳法备要》

中国的传统武功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人兽相搏,脱胎于战争和军队建设,发展至今,有人以其强身健体,有人练武防身自卫,有人以此谋生,从诸多方面融入了日常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卢飞宏:文圣拳与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
由‘傻二’剪掉辫子引发的思考(原创)
民间武术非常少见的传统功夫六节拳
无敌寸腿寸拳!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功夫#高手在民间 #强身健体正能量 #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弘扬中华武术
十大真实的武功秘籍: 绝不是金庸小说里的!
民间功夫高手出拳快如闪电,这到底是什么武术招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