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曹中谁的格局最大?

三曹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因他们父子兄弟间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你要问他们的格局谁最大,这个要看哪个方面,咱们就从政治和文学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政治方面,曹操的格局最大。无论是在政治远见、还是政治策略,还是用人策略,曹操的格局都是最大的。


曹操从洛阳郊县的公安局长干起,一路上讨董卓,伐袁术,灭袁绍,随后灭陶谦,诛吕布,逐步统一了北方,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


最能说明曹操政治格局的就是两件事:挟天子以令诸侯和屯田


当时,军阀割据,汉献帝颠沛流离,大家都在抢地盘,没人理汉献帝,都认为汉献帝是个废物,搞到自己这里来是给自己添堵,曹操谋士毛玠就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的战略性建议,曹操深以为是。建安元年(196)八月,曹操亲至洛阳朝见献帝。随即挟持汉帝迁都许县。从此,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这是曹操政治上的一大成功。



再说屯田,建安元年,曹操采纳部下枣祇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就下令个郡推广该模式,一举解决了曹操粮草供应的问题,曹操自己都说:“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


而曹丕则相对差些,他首先做的是篡汉自立,其次就是采取了九品中正制进行选官,在一定程度上选拔了更多人才,但是最后也成为士族子弟把持朝政的工具。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在用人上,曹丕也不差,但是对于司马懿,曹丕看走了眼,而曹操曾一再告诫曹丕,要谨慎使用司马懿,曹丕不停,最终魏氏天下被司马家篡夺。



曹植就不用说了,只是在争夺世子之位败给了曹丕,曹操的眼光和曹丕的实力,让曹植只能甘拜下风。


而在文学方面,单就文学性来说的话,曹植的格局最大,南北朝的钟嵘曾经评价曹植的诗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


鲁速不怎么懂文学,但是读曹植的《白马篇》还是很能感受到文人那种特有的骚气。



而排在第二的当然是曹操,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等等都表现极高的文学素养和胸襟,以至于唐朝以后有人认为曹操的诗词水平要高于曹植。


至于曹丕,就不做评价了,至今为止我也没背过曹丕的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曹: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在魏晋政治与文坛上影响大
知人与自知--曹植的硬伤
曹丕看到两头牛打架,命令曹植作诗却不能出现牛字,结果流传千古
以才华之光驱散命运的阴霾——读《曹植传》有感
曹植:纵使才高八斗,依然壮志难酬,任性是他最大的弱点
如果当年是曹植接班曹操,司马懿还能篡位成功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