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播剧,你终于要开始挣钱了!


标题是「世俗」了点,但是今天要谈论的话题可是十分认真的!


中国广播剧是带着政治宣传功能出世的。

 

如我国最早的广播剧《恐怖的回忆》;如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再如入围了2017年“五个一工程”的《呦呦青蒿》……无不是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的剧目。




如果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是今天的广播剧人生产优秀广播剧作品的动力的话,可能有点不客观,嘶~还有点刻薄。

 

但是正如业内人士所说的:「为了符合评奖要求,制作出来后匆匆找个时段一播算数,评完奖后,不管得没得奖,都束之高阁 。」


虽然在全国各类评奖中风生水起,却也不得不面对播出渠道不足、推广乏力的困局。 


1.

中国广播剧,很厉害!


广播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其独特魅力积累下了规模巨大的受众群。但在21世纪的今天,曾经万人空巷的广播剧时代一去不复返。

 

问题出在我们缺少高质的广播剧吗?其实并不尽然。以小编比较心水的广播剧导演权胜为例(星星眼

。他的广播剧中就不乏艺术水准和后期制作都相当精良的作品。

 

《老师》、《功夫》、《萨如拉的家》等曾分别获得过亚广联(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广播剧专家评析等专业大奖。

 

还有诸如《太平洋大逃杀》、《西湖歌·湄江谣》、《生死关头》等等都是可听性与可欣赏性很高的作品。



权胜广播剧作品


广播剧是一个很单一的声音语言艺术形式,因为它的表现手段只有声音。罢特,它一点也不单调。辅以强烈代入感的情境音乐和逼真音效,让受众「身临其境」。

 

当然了,某一位或某几位导演的作品只是中国广播剧的冰山一角。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还是想说一句:

 

中国广播剧,很厉害!


2.

不能坐以待毙!


不可否认广播剧在原本就小众的声音语言艺术领域是一个更加小众的声音艺术品种。

 

它的播出渠道也远不及电影和电视剧那么有影响力。电影可以通过院线投放,电视剧可以通过电视频道播出。但是现在有几个人听广播呢?广播在传播媒介中的式微,人们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接收信息的方式逐步向娱乐化碎片化靠拢,广播剧已很难迎合大众口味。

 

于是,必须挖掘一种能让广播剧的接触面更大、辐射范围更广的渠道。

 

此时,广播剧从业者内心的OS是:不能坐以待毙

 

于是,勾搭一下新媒体社交平台进行合作推广迫在眉睫。广播剧人的合力,试图借助新媒体这个爆点进行迸发。




除了参与国内国际各大奖项的角逐之外,中国广播剧还要有更大的展示空间,还要能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互联网成为第一媒介形态的今日,遍地开花的各类声音平台与应用,已完全具备与主流媒体争夺用户的实力,这对于广播剧的研发、推广、扩大及再生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广播剧也在“互联网 ”背景下进行着转型。


某音频平台的广播剧分类


3.

挖掘商业变现的可能


在传统广播剧人还在与新媒体平台寻找合作契机的时候,一些后起之秀——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广播剧人已经立足于新媒体,为广播剧找到了一个扎根之所。

 

这些网络广播剧人大多是非专业人员,多以兴趣社团为主。网络广播剧也以其“非专业性”、“制作门槛低”、“易于传播”等特点为许多广播剧爱好者提供了“人人可广播剧”的机会。

 

由于网络广播剧充分适应了现代人碎片化、自主性收听的习惯,年轻的广播剧人还利用各种社交媒体为广播剧聚力。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豆瓣、贴吧等,并取得了良好的粉丝群体效应,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广播剧。


广播剧贴吧首页

 

如果您认为网络广播剧只是爱好者们的自娱自乐那就不免太狭隘了。

 

这些早早进入网络战场进行排兵布阵的战士们,很多已经成长为现在中国声音语言艺术圈内的中坚力量了。由于积累了大量人气与配音经验,曾经的网配选手已纷纷转战商配圈,并取得了傲人成绩。

 

「二次元男神」阿杰02年开始在网络上进行业余配音活动,06年进入专业配音行业,他的成就和作品不多赘述了,反正你们隔三差五就能看到。



729声工场广播剧《杀破狼》


下一位,「中年担当」——宝木中阳。配音小组「cucn201」成员,他们的作品是中国网配史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搞笑漫画日和》。接触商配后的宝木更是不得了,势必要将我天朝的中年男人配个遍。由于其音色偏厚,阳刚有磁性,所以经常配父辈角色。在各大影视剧、动画片里配自己夫人的爸爸、叔叔、大爷……(其妻子刘校妤也是一位优秀的配音演员)但不得不说,宝木对角色的把控和演绎都极强。


还有诸如山新、皇贞季等都是借助于网配成长起来的优秀配音演员。


北斗企鹅工作室广播剧《怒放》

 

除了配音演员的主动转身,当然少不了媒介载体这一助推剂。以主打“二次元声音”的M站(猫耳FM)为例。其受众精准于对二次元、ACG(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声优等感兴趣的更年轻、更垂直的用户上。在这些已经习惯了弹幕文化的声音爱好者们当中,很多已经成为消费广播剧、或是愿意为广播剧付费收听的用户了。


M站首页

 

关于广播剧,九方名座也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例如即将推出由李立宏等多位声音语言艺术大师联合献声参演的多幕广播剧《三国演义》,以及与国内领先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联合出品的全景民国声优剧《林徽因》等。都是立足于传统IP,玩出新花样,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最有效的扩大辐射范围。




这种现状也为广播剧人及平台方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接下来,如何将听众转化为用户,如何更好的服务用户,完善用户体验,如何生产更加优质的内容,挖掘更多广播剧商业变现的可能成为思考。


M站付费广播剧

 

无论是“M站”亦或是喜马拉雅、蜻蜓FM、懒人听书等,这些音频平台相较于传统的广播电台都更注重与用户的交互性,激发用户的互动与社交属性。以期在平台的功能性服务之外,增加“人情味”。使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平台之间碰撞出更多创意、思想和需求。

 

4.

互联网 背景下 互联网


显然,互联网 不是一个口号式存在。在互联网 的既定背景下,无论是传统广播剧人还是网络广播剧人都在着力于 互联网,实现与互联网更深层次的交互。毕竟这年头这岁月的行业很少有不仰仗」互联网的。

 

虽然,传统广播剧多少还面临着分发渠道狭窄、推广不力、束之高阁等问题。网络广播剧也存在版权意识薄弱、选题过度娱乐、没有资金支持等问题与困难。

 

虽然,付费模式远还未成长为中国广播剧的主流消费形式,但是广播剧人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将会过去。」先迈出第一步,打开局面,付费收听自然而然。  

 

传统如何结合互联网?互联网怎样包容传统?寻求一条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道路是所有广播剧人应该思索的问题。

                                                

参考资料:

王诗畅 《破冰2017——中国广播剧的再度崛起》

於春、朱佳伟 《“移动互联网 ”时代,广播剧也有春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央广副台长王晓晖:广播媒体需要转换理念
这套儿童广播剧,走心到哭!
“探秘”声优粉丝饭圈文化:佛系和疯狂间摇摆
一部剧花145元,广播剧为啥让年轻人上头?
梨花声音研修院李瑾:在线声音培训行业正呈现愈发丰富的可能性
《三体》IP改编一波三折,为什么广播剧能获一致好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