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究新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

徐凤伶   吉林省柳河县职业教育中心  135300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一个魅力不衰的话题,这是因为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永恒性,又具有时代性,时代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内涵。“爱生.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而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是永恒的,因为它是由教育这个专门培养人的职业所固有的本质属性和本体功能所决定的。当我们谈论今天新时期教师道德的含义时,不仅涵盖了师德的永恒内涵,也注入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师德观念—“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我们的师德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它就在教师身边,可以走进教师的心里。

关键词:爱生奉献、以人为本、尊严发展

一.   教师职业道德的永恒性—爱生.奉献

“爱生.奉献”是师德之魂,是师德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都无一例外地要求为人师者必须具有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一种甘愿付出的情怀。从古至今,“教师对学生”成为教师行为规范中的一个重要维度,而“爱生.奉献”成为几千年来为人师者永恒的道德信条,古今中外概莫例外。

师德领域这个千古课题的结论告诉我们:

1、“爱生.奉献”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期待“收支平衡”,因为你对学生的付出无法测量,你的成果很难量化。

2、“爱生.奉献”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期待“立竿见影”,因为你所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职业,你付出的结果如何,不是一时可以见分晓的。这如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你所做的、所说的和使儿童接受的一切,有时要过五十年、十年才能显示出来。

3、“爱生.奉献”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期待“掌声、鲜花”。因为这是一个平凡的职业,你的劳动不直接创造财富,你是借助学生的劳动成果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的。

“爱生.奉献”只意味着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爱心。正如苏联的捷尔任斯基说过的:“谁不爱孩子,谁就无法教育好他”。理解是一种认知因素。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些强调的都是对学生的理解。尊重是一个态度因素,态度是教师行为的决定因素。尊重你的教育对象,你必须放下做老师的架子,不仅仅是弯下腰看学生、蹲下身与学生说话,更重要的是你要把他当做有尊严的人,甚至于比大人还需要自尊心的人。爱心是一个情感因素,所谓爱是一种为之付出而倍感欣慰的幸福体验。乌申斯基认为师爱在学校中是“任何东西都不可取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因为它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性—社会工具以人为本

教师的永恒性是有教师职业永恒的专门职责、职业特点、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教师要通过“教书育人”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

1、        通过培养“政治人”为古代社会服务

在古代社会,教育从属于某一阶层或阶层的需要,成为阶层斗争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政治人”“卫道士”。说是“教书育人”,其实“人”远未处于教育发展的中心位置。教师是名副其实的教书匠,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体得不到尊重,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张扬,常常表现为一种无个性的工具人格,缺乏自我思想意识。

2、        通过培养“经济人”为现代社会服务

近代工业文明以来,科技的发展和理性的高扬把人类全面的推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道路,各国强调教育的国家功利主义价值,整个教育成为庞大的人才“加工厂”。知识、技术、潜能的开发是现代教育的主题,这其实是教育工具化、人工具化的表现,这一表现的结果就是现代教育与人精神的疏离。教育功利性、工具化的追求,对教育内在的育人目的重视不够,使受教育者生活在极大的压力之下,生活失去欢乐,童年不堪回首,人生缺少色彩。

3、        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人类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牺牲人来为社会服务,到发展人来实现和谐社会,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也随之从只凸显其外在工具功能,向教育内在本体功能的全面、充分的发挥。这个发展趋势是教育现代化的趋势。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内涵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形成了以培养全面发展人为价值取向的以人为本的师德观。教育是否“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全面发展”,是衡量教育是否现代化或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尺。教育的现代化就是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人的社会化发展到社会化中日益融进人潜能开发、自身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对他们进行智慧启发和心灵陶冶所带来的内心充实、和谐、光明和快乐,从而实现个体身心素质的全面的、生动的、活泼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真正内涵,也是当今教师职业道德所要体现的新内涵。

三.   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含义—尊严发展

过去人们习惯把教师比做“蜡烛”“人梯”或“春蚕”,其意义在于它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形象解读,表达着人们对于该职业神圣性的理解和对于从事该职业的教师高期望的表达。但是同时传递着消极的信息:教师忽略了对自己的关注,失去了自豪感,丧失了幸福感,也牺牲了自身发展,这恰恰与道德的新含义相违背。

1、        失去了自豪感

蜡烛只照亮别人,意味着照亮他人的同时自己失去了光彩。难道教师只需要照亮别人,自己不应该光彩照人吗?我们的回答是“不”。那么,教师的光彩从何而来?首先,因为教师是人才。其次,光彩来自智慧。再次,光彩来自专业。还有,光彩来自创造。

2、        丧失了幸福感

蜡烛的燃尽,春蚕的吐丝,尽管是悲壮的,也是令人寒心的。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他们同样有着人类共有的需求和情感。工作之余他们需要交友、休闲、健康和娱乐,他们在投身事业的同时需要兼顾家庭、生活、长辈和子女。当他们统统抛弃了这一切时,内疚和愧疚感就会伴着自己,甚至折磨着自己,从而失去了幸福感,损伤了身心。

在教师道德的新含义中,教师所情愿献身的职业不仅有“桃李满天下”的满足感,更充满着专家的成就感、成才的光荣感、创新超越的自豪感。“发展”是师德修养追求的目标,师德应当将教师引向辉煌,而不是毁灭。教师只有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地去创造,才能在体验尊严的过程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持续发展中体验人生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孙学策,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新含义[J],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2006

作者简介:徐凤伶,女,1985年出生,中教二级,深化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职业教育中心,邮编1353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特岗教师招考: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职业道德)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指南
职业良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德起点
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