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名师经验 悟有效教学

学名师经验 悟有效教学

                         钱营一中   冯翠红

围绕“农村初中语文有效教与学策略的行动研究”这一课题,我读了大量有关语文有效教学的著作或文章,通过读书,对有效教学产生了很多新的认识与思考。

一、有针对性的才是有效的

在读的这些书中,几乎都明确提到了同一个问题: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不能只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这和彭贤智教授在讲座中多次强调的“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是一致的。特级教师张富在语文教学法新探中介绍:他的课题组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了多次的跟踪记录,确定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制定“跳起才能摘到”的教学目标,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反思我们自己,教学中的针对性是不是不够明确呢?一般来说,学生学习母语,起点并不是零,更何况已经有了小学那么多年的语文学习基础?一篇课文,学生并不是全然无知,完全不懂,他们只是对其中的某些词句或段落不理解或不完全理解:他们只是对课文的内容或形式的某些内容方面理解不全面或不深刻。而我们的做法往往是忽视了这些,串讲成了惯常的形式,本来教师只要讲疑难便可完成教学任务,却要串讲,无形中浪费了很多时间,成就了无效教学行为和低效的课堂。

另外,在张富教学法中也提到,在大班制教学中,对学生分层施教永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不会过时的课题,也是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做法。 如何分层,如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在这方面我们仍要加强尝试与研究。

只有当我们的教学行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的时候,才应该是有效的,才可能是高效的。

二、简单的朴素的才是有效的

颜振遥老师在《有关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的八个问题》一章中,第一个论述的便是简单与复杂的问题。他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很多简单的问题被复杂化了,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便被搞得扑朔迷离。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讲《论语》的时候也多次提到:越是大的智慧,越是往往以简单的朴素的形式表现出来。

回想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有不少很有效的方法,只是因为简单,便被我们不认为是方法,也就被忽略了。例如,有的文章,学生读上三两遍就理解了,我们却要设计出一连串的问题,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又是讲解又是讨论,又是探究又是合作 ,结果反而把学生弄糊涂了;有一些表情达意很灵动很微妙的句段, 学生揣摩着有感情地朗读朗读便能心领神会,在教学中我们偏要引导学生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拙劣的语言来表达那些本来就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感。读,是多么简单的方法,默读只是需要能识词认句便可以了,朗读,再加上普通话的发音也就够了,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然而它的效果却不可替代。“以读代讲”,这种方法你常用吗?破解作文教学的难点,也可以以读代讲,作文是学生悟出来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可在提高学生对生活对事物的认识,可以悟出很多章法,在多读的基础上,学生只需要稍加点拨就行了。于是,平时我们的作文指导课又上得过于复杂了。

再有,可能是受一些观摩课引路课的影响吧,我们的语文课在不同程度上形式化的东西太多,图像、音响、歌舞、表演等在我们的语文课频频露面,很多时候,占用了时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也兴致勃勃,但语文学习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宁鸿彬老师在《语文教学也要反浪费》的文章中论述了同类问题,批评了那些不顾教学内容需要单纯追求形式,从而造成了教学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的现象。

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不要追求形式的花哨,是我们在搞有效教学研究时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的问题。

三、科学的自觉的才是真正有效的

在读了这么多名师的著作之后,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他们的教学改革,甚至是日常的教学行为都是很理性的,是在科学理论支撑下的自觉行为。而不像 我们,大多数时候是跟着感觉走:以前我的老师曾这么教,公开课或别人都是这么教,自上班以来自己一直这么教,所以就这么教。鲁迅名言,“从来如此便对么?”因为我们很少理性地批判地审视我们自己的教学行为,所以其中无效、低效的成分必然少不了。

“张富教学法”从八十年代起便久盛不衰,是因为它的高效率。学习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张富老师自觉地运用三论,即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来指导教学,深刻地认识学习系统包含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把握了这一动态过程的规律特点——阅读(吸收)、做练习(输出)改正错误(反馈、评价)是大脑积极思维联系十分密切的过程,如果要素残缺,信息流便会终止。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改要素残缺为要素齐全”“重视反馈,反馈及时”的语文教学观点,并摸索出一套和这一认识相吻合的具体做法。读完之后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了一下,效果确实非常明显。宁鸿彬老师的卡片辅助教学法,操作起来简单,效果非常显著,它是老师在反复用信息论和艾宾浩期遗忘规律论证后摸索实践出来的。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没有科学理论支撑的教学方法是头重脚轻根底浅的, 是站不稳也跑不快的。因此,我们要研究有效教学,一定要以一些科学的教育教学及其相关理论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构思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然而我们一线教师最缺失的便是理论,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加强学习。既可以直接学习各种理论著作,还可以通过成功的案例或别人的经验来间接地接受理论。当然,刚开始我们需要有意识地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但当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之后,使可以自如运用了,便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行为闪现出一个智慧的灵感和火花。

四、有时做法上一点小小的改变,就可能会使结果产生大大的进步。

在上述读的书中讲了很多优秀教师们进行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有时乍看起来,他们某种做法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对我们惯常的做法只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变。可就是这小小的改变,将不科学的变为科学的, 将很多架空的形式的东西落到了实处。于是使语文教学由无效的变为有效的,由低效的变为高效的。

例如张富老师分组结对的做法。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前后桌四人为一组的分法非常普通,但在八十年代,老师们惯常的做法是按座位一行为一个学习小组或其他形式。在我读过的各种书中,张富老师是最早使用四人课堂小组,并对其进行了改进。他变十多人一组为四人一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检查等活动非常方便,因为简洁方便才切实可行,才能不为形式所累,才能见实效。

再往深里想,四人一小组其实是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据心理学家研究,人的最佳记忆遍类为35遍,少于3遍则不足,超过5遍则浪费,变为机械重复。若一个组中人数再多一些,在“以优带差时”,优生帮助别人的时候,以教促学的效果便会受影响,长此以往,可能会阻碍优生个人的发展。

另外,张富老师在分组结对的组织形式中,注重对学生的细致的思想工作,他没有把分层看成简单的形式问题,而是把它看作了对学生施教的一个严密的系统工程,这点改变也是他能取得显著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如宁鸿彬老师的卡片辅导教学法。在八十年代初,投影、录像在课堂上还是稀罕物,小黑板和卡片是普遍使用的教具。宁鸿彬老师就是在当老师们普遍使用的卡片上做了文章,实现了双基教学的高效率。首先,他让卡片的内容专题化、系列化,分门别类标上不同的符号;第二是反复实践研究,让卡片的使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记忆规律;第三是让卡片的使用成为常规,每节课都让它发挥作用,持之以恒,积少成多。宁鸿彬老师的卡片辅助教学法,因其简便灵活、节省时间,而又效果显著,在八十年代曾风行一时。

又如,颜振遥老师的“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法”是在借鉴学习“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的基础上,经过实践的改进而自成一家的。

名师们成功的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启示:在行动研究中,研究人们惯常的做法很重要,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摸索,便可能会找到有效高效的方法;移值借鉴也至关重要,在验证研究别人的成功经验的过程中,不符合我们自己教情学情的地方我们必然会进行改变。名师们成功的经验提醒我们,千万别小看每一次细微的改变,有的时候,形式上的一点小小的改变,可能蕴含着性质上的巨大区别,从而导致效果上的显著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梦龙:我的脚下永远是起点
上海青年名师戴建荣的古诗吟诵教学法
访齐鲁名师赵春凤
《中学语文教学》“中国语文人在线”公益讲座——蔡明:中学作文教学到底难在哪里?(附讲座PPT和音频)​
跟着名师学上公开课(3):用一生来备好一节课——名师的备课观
教坛趣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