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乱世悔恨俱苍凉
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本是常事,每一次更迭都伴着滔天的鲜血和泪水,其中,可能以文人为最,或者可以说,每一次更迭都是文人的集体阵痛,而在这痛楚中,尤以宋元相替和明清鼎革为最。两者相比,似乎又以后者为甚。经常检索古籍,会发现一件吊诡的事情,明朝自太祖立国以来,首开戗杀文人士子的先河,此后,嗜杀凌辱读书人便成了整个明朝一种隐秘的传统。廷杖、寸磔、株连、剥皮、杆刑等残酷而灭绝人性的刑罚和屠杀,明朝在我们一般人的脑子里,终其一朝都被一种阴森惨刻的氛围笼罩,一直到幕终也仍未消散。但透过这黑云翻墨的肃杀之气,我们又极容易看到一种坚毅刚烈视死如归的文人传统,从开国时期被诛灭十族的方孝孺到被残酷捕杀的东林党人,文人士子抗争暴政勇于直谏的传统便穿越酷杀和残害的崇山峻岭保存了下来,尽管时受阻碍丝缕如绝,但终究延续到了明末。似乎到了清代,文人以死相谏的身影才最终消失在了满清同样黑暗的统治中。这是一件很可悲叹的事情,如果一个民族,最具思想深度的文人群体都开始缄口钳舌,没有以天下为己任并为之死而后已的信仰和脊梁,那这个民族可能也是无望的。一方面是刀斧霍霍,一方面又是引颈试刀,明朝的统治者和文人有着不可调和的对立,...
显示全文
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本是常事,每一次更迭都伴着滔天的鲜血和泪水,其中,可能以文人为最,或者可以说,每一次更迭都是文人的集体阵痛,而在这痛楚中,尤以宋元相替和明清鼎革为最。两者相比,似乎又以后者为甚。经常检索古籍,会发现一件吊诡的事情,明朝自太祖立国以来,首开戗杀文人士子的先河,此后,嗜杀凌辱读书人便成了整个明朝一种隐秘的传统。廷杖、寸磔、株连、剥皮、杆刑等残酷而灭绝人性的刑罚和屠杀,明朝在我们一般人的脑子里,终其一朝都被一种阴森惨刻的氛围笼罩,一直到幕终也仍未消散。但透过这黑云翻墨的肃杀之气,我们又极容易看到一种坚毅刚烈视死如归的文人传统,从开国时期被诛灭十族的方孝孺到被残酷捕杀的东林党人,文人士子抗争暴政勇于直谏的传统便穿越酷杀和残害的崇山峻岭保存了下来,尽管时受阻碍丝缕如绝,但终究延续到了明末。似乎到了清代,文人以死相谏的身影才最终消失在了满清同样黑暗的统治中。这是一件很可悲叹的事情,如果一个民族,最具思想深度的文人群体都开始缄口钳舌,没有以天下为己任并为之死而后已的信仰和脊梁,那这个民族可能也是无望的。一方面是刀斧霍霍,一方面又是引颈试刀,明朝的统治者和文人有着不可调和的对立,似乎一直延续到了明亡,这才终于琴瑟相合。崇祯皇帝早年诛杀阉党,大量启用东林党人,这本可以算做一次亲密接触,但可惜崇祯皇帝自始至终对文人群体是充满猜忌和提防的,而且后来很快旧态复萌,宠用内官而排挤文人,一直到吊死煤山时还不忘说“我非亡国之君,臣实亡国之臣”,这实在是充满对文人群臣的深刻怨愤和敌对的。待崇祯已死,晚明在风云飘摇中维持不了所余的残山剩水,最终被满清一统天下,文人士子呈现出悲悼哀亡和普遍隐居出世甚至以身殉节的集体现象时,两者这才仿佛达到了迟到的谅解和统一。伴随着消散的烽烟,故国远去已成铁定的事实,文人士子对那个曾经疯狂戕害自己的王朝有一种痛彻心扉的追忆。强烈的遗民心态使他们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刚烈一点的便临难一死报君王,怯懦一点的杜门著书,现实一点的怀着无限的愧疚躬仕清朝。虽然选择的道路不同,但一种愧疚悔恨的情绪在晚明文人中是共同的,相通的。
这是读吴梅村诗第一个历史背景。第二个历史背景是晚明个人意识的觉醒。通常的历史课本告诉我们,明朝已经有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异常发达,这不可避免带动个人意识的苏醒,主要体现在于明朝文人和勾栏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当然,文人挟妓是历来的传统,算不得大事,在过去,这连作风问题都谈不上,相反是一种雅人深致。明朝以前,在文人和妓女的关系上,文人是主动,妓女则处于被动。但到了明朝,两者的关系发生的变化,开始逐渐平等,甚至妓女处于主动。在传下来的故事中,开始出现大量妓女处于绝对主角,正面歌颂的例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文学书写的改变反映了世情变化的暗涌。如果说这还算是虚构,做不得推论的基石,那余怀的《板桥杂记》则是历史上破天荒头一遭把镜头对准勾栏女子,全景式展现其悲欢离合,里面大量女追男的描写似乎是时代的呐喊声,女子自我意识已然觉醒。在闺阁女子还处于三纲五常的拘囿缺乏自我风采之际,一个个大胆火热又兼擅琴棋书画的勾栏女子自然成了文人追逐的目标,反过来,个性解放的勾栏女子大胆向心仪的士子示爱托付终身自然顺理成章。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柳如是为择良婿,曾先后示爱宋征舆、陈子龙,先后失败后,寓居豪富汪然明家里,汪为其穿针引线,做的也无非是现在非诚勿扰式的相亲好事,再次失败后,假扮儒士径直拜访一时硕学钱谦益先生,遂成良缘。这也只是一端,还有董小宛情系冒辟疆,后面要说的卞玉京示爱吴梅村等,都可以证明当时女子的大胆,人性的张扬。也正拜这样的大胆和张扬所赐,让过去恪守礼教满口圣哲先贤的榆木文人多了一丝可爱和人气,在萧寒沧桑的山河氛围中,添了一丝醉人的暖意,但在时代洪流中也更多一种金色的怅惋。
了解了这两个时代背景,再来读吴梅村诗,可能感慨就更多。吴梅村实际名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拜金庸先生《鹿鼎记》所引“恸哭三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诗句所赐,他在现代人中知名度应该很高。从名气来讲,吴梅村应该算是幸运的了,自少年登科,名冠天下以来,他就一直负有盛名,一直到现在。要知道,许多大诗人都有生前姓名不彰的凄凉,比如现在被称为我国古代诗歌双子星之一的杜甫,生前是诗名不显的,穷困潦倒,一直到晚唐才逐渐为人所宗。吴梅村二十三岁登科,殿试是榜眼,可谓荣极,更添荣耀的是,由于有人借他的试卷掀起政治斗争,没曾想崇祯皇帝亲自审阅他的卷子后,批了“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字,意思是文章好到可以为天下读书人作文的范本,吴梅村也因此因祸得福,一时间天下为之瞩目。也正因为和崇祯皇帝有这么一段缘分,吴梅村可能比同时代其他文人对故国亡君充满感恩,又由于后来失节仕清,更添愧疚,以至于老来发出“浮生所欠只一死”的苦叹。这种悔恨和哀恸贯穿整个生命晚期一直到临死前写的临终诗: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可谓字字带血,悔恨中亦带着自我的鄙视。
这种鄙视来自于吴梅村性格的软弱。吴梅村同钱谦益一样,同为江左三大家,巧合的是性格也都有软弱的一面(三大家最后一个是龚鼎孳,巧的是,他也失节仕清,其实细想,贪生怕死本是人的本能,算不得性格的缺陷,只是因为他们身为儒林翘楚,一言一行都能引起动荡,所以人们习惯以高大全的完人来要求)。明亡后,柳如是劝钱谦益投水殉节,钱谦益说了一句“水太凉”称为千古的笑话,吴梅村倒没有这样的把柄,在清朝征召他为官,他寄给推荐他做官的人的回信中也无非是这样:
误尽平生是一官,弃家容易更名难。松筠敢厌风霜苦,鱼鸟犹思天地宽。鼓枻有心逃甫里,推车何事出长干?旁人休笑陶弘景,神武当年早挂冠。
开头上来便直言官位害人,又感叹哪怕我放弃家产四处躲避还是逃不过清朝的罗网,是无奈语。紧接直抒胸怀,我想像松竹那样不怕风霜之苦做个节操坚贞的人,向往鱼鸟的自由自在,仍然是无奈语。再说明明我想像甫里先生那样隐居,你又何必非要推荐我做官,暗含不忿。最后说你们旁人不要笑我想做清朝的官,其实我早就想挂冠而去。字里行间,充满的是小媳妇式的委屈和埋怨,证其怯懦,但亦复可怜。临末也不忘向世人剖腹表白,生怕别人不能洞悉自己的苦楚。这首诗写作不久,由于朝廷催迫甚急,吴梅村最终北上燕京,还是失节了。
应该说,除了文学才华卓越外,吴梅村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会害怕,叶会畏缩,在人格上,他不伟岸,但也不卑琐。他固然不能像陈子龙那样投水而死彰显民族的气节和熔铸民族的骨梁,但应该还是值得我们理解和原谅,他毕竟不同于他曾经鞭挞的吴三桂一样引狼入室遗毒至深。做了两年多清朝的官,吴梅村以母丧告归,从今再没有复出过,身怀着愧疚悔恨之情一直到死。
之所以单对诗人愧疚会很之情感兴趣,是因为我觉得这应该成为一种传统,即自我羞耻的耻感文化。日本有耻感文化,韩国也有,今天我们经常看日韩官员因为失职辞职,前不久韩国校长因为失职自杀,我们当然不是宣汉这种戕害自我生命的过激行为,但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这种为自己过错痛悔和作出补救的精神。遗憾的是,我们看不到我们的官员有引咎辞职的,即使辞职,也是调离他用。这让我们怀疑我们的文化里有没有耻感的成分。读吴梅村诗选我们便可以深刻滴感受到这种耻感文化。不独吴梅村,包括钱谦益,甚至更多的晚明文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持和忏悔精神。
这一方面以钱谦益为醒目。前面所引钱谦益水太凉的典故,固然让我们觉得可笑可恨,钱谦益后来做了清朝的官,但我们要看到再不到一年时间,他便托辞离职。不但如此,为了洗刷这一段不光彩的历史,钱谦益劳苦奔波,充当秘密抗清组织的联络员,意图反清复明,而此时他已近八十高龄。这番自我救赎的精神实在可佩可敬。
但惜哉也乎,这种文化似乎在晚明如彗星一般光彩乍现却永远地湮失清代的夜空,怎不叫人扼腕叹息?
古人说寿则多辱,倘若梅村活短一点,可能历史又是另一番评价。他关心民间疾苦,勇于针砭时弊,用如椽巨笔写下了许多思想深刻艺术上乘的作品,比如广为流传的《圆圆曲》、《永和宫词》以及模仿杜甫“三吏三别”写出的《芦洲行》、《马草行》、《捉船行》等,都可以看到他把目光深情地注视这个王朝和百姓,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古人在评吴梅村诗,有“入手不过一艳才耳”之称,主要针对吴梅村早期写的一些艳词而言。
欢是南山云,化作北山雨。不比熏炉香,缠绵入怀里。
模拟女人的口味,责怪郎心朝秦暮楚,不专一,但也只是娇嗔,且把熏炉烧了,滚入爱郎的怀抱,教君恣意怜。真个是香艳到能掐出白皮肤来。
尽管如此,年少得志,虽然明朝已经政局动荡,暗流汹涌,但都挡不住少年流连烟花的心,这本是正常。谁个年轻不风流?而且写淫诗艳词本是文人的一种传统,柳永还专以淫诗艳词开门立派。年少便可以原谅,甚至哪怕老了,偶尔运笔走纸,发一些性情之语,又有何不可?情不知所起而时起,都是天性,只不过,最好起之则一往情深,“朝云暮雨”则的确让人痛恨。
正如陈子龙一辈子可能对不起柳如是,而吴梅村这一辈子可能也对不起卞玉京。这其实也是性格的怯懦所致。
吴梅村在其代表作之一《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里写道:(卞玉京)与鹿樵生一见,遂欲以身许。酒酣,拊几而顾曰:“亦有意乎?”生固为若弗解者,长叹凝睇,后亦竟弗复言。
大胆求爱的卞玉京最终被吴梅村拒绝了,原因为何?我想可能还是因为她的身份。风尘女子,戏则戏之,倘若真个要娶进家门,恐怕便得踌躇了。
我经常觉得卞玉京可怜。当刚烈的女子若爱上性格怯懦的男子,都是一件可怜的事情。柳如是之于陈子龙,亦岂不是如此?大樽虽然敢投水殉国,但在感情上,却也是不敢情定终身。前者可是大义,是主流价值观颂扬的,而后者,倘若真个娶了风尘女子,那是节亏,为礼法不容。这便是问题的关键。好在柳如是最终碰上了钱谦益,钱谦益于柳如是那可是明媒正娶,不以妾相待,筑绛云楼贮娇,为世人瞠目,相传结缡那天,结亲的船被众人的砖瓦填了一个满满当当。钱谦益这等胸怀和魄力,实在令人感佩。然而卞玉京是没这等福气的。
卞玉京后来辗转流落,最终有缘和吴梅村再见。却还是钱谦益,这瘦黑老头不仅自己敢冒天下大不韪娶柳如是进门,也乐意做红娘成人之美,以前曾经义疏千金,促成冒辟疆和董小宛的亲事,这次,也极力撮合卞玉京和吴梅村。但等钱谦益把卞玉京接到府上,玉京却“尊前不出背花愁”,不愿相见。这大约是一种怕见还怯,也或者是一种暗含怨怼,但怯也好,怨也罢,不管是哪一种,都应该还是深含情意。几个月后,玉京主动约见吴梅村,将一名女子对心爱情郎爱恨交织的矛盾的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个什么场景?
此刻,两人都不已是当年娇媚,历经时事动荡,满身沧桑,会不会相对凝噎?
大约会的。吴梅村触景生情,写出了另一首代表作《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里面写道:万事仓皇在南渡,大家几日能枝梧……昨夜城头吹筚篥,教坊也被传呼急……私更装束出江边,恰遇丹阳下渚船。 翦就黄絁贪入道,携来绿绮诉婵娟,听心爱的女子诉说辗转沦落之苦而自己不能施义援手,该是何等的痛苦心境?
又说:十年同伴两三人,沙董朱颜尽黄土。 贵戚深闺陌上尘,吾辈漂零何足数,客闻言起叹嗟,江山萧瑟隐悲笳。 莫将蔡女边头曲,落尽吴王苑里花。眼下兵戈纷乱,自己也朝不保夕,更何况一名弱女子,过去的如花美眷董小宛和沙嫩等人已成黄土,她会不会也难逃劫难?
我想,一种强烈的悔恨,哀恸情绪充盈在吴梅村的心中,几不能让他自制,可惜,动荡的局势已经容不得他们在儿女情长,乱世的爱情终究如风云中的海棠被碾落成尘。
其后,两人星散,再未谋面。两年后,清廷强行征召吴梅村就仕,而卞玉京历两度婚姻之后,长斋绣佛,刺舌血书《法华经》,又十余年之后凄然而逝。再过了些年,吴梅村已成花甲老迈,踏着萧萧落叶,前往拜谒卞玉京墓,为此写下了前面所引的《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为他和卞玉京的半世情缘画上了沉重的感叹号。
《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主要写卞玉京一生概况,其中吴梅村没有直接出场。我想要概括两人的感情的话,《琴河感旧》四首诗最得其分,这正是钱谦益把卞玉京接来同吴梅村相见而玉京避而不见后梅村感怀。其中说五陵年少催归去,隔断红墙十二楼,意思是明明我们相爱,但时过境迁,你已许嫁他人,相逢短暂,你的夫君催你归去,分明道出的是无限的悔和伤。又说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记得横塘秋夜好,玉钗恩重是前生,意思是你可怜我憔悴之色,我心疼你漂泊之苦,往事不可追,可记得当年横塘秋夜并肩观月的美好时光,彼苍天啊,真是恍惚得犹如隔世情缘,简直是呼天抢地的痛悔呐喊,能不让后来人掬一把同情泪?
有人说,乱世出情种。这话我相信,正因为乱,人的命运难测,生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才能激发生命的本真,对一花一物都能有深刻的体悟,遂至情深。对于吴梅村,大概也正是这乱铸其深沉的悔与恨,通过诗歌的载体历时不灭,逾久弥珍,更显苍凉的况味。
2
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与旧情人重逢,他写下一首艳词:读不懂的都笑了,读懂的都哭了
秦淮八艳(二)
漫谈纪|身为秦淮八艳之一,心系崇祯宠臣,纠缠半生亦未得所爱
她们谋生亦谋爱之卞玉京:听说爱情回来过
秦淮八艳卞玉京: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
揭秘:才貌双绝的卞玉京,却爱上了一个不愿娶她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