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两个经方合方,泻火祛瘀,益气生津,帮您稳住血糖

糖尿病,在中医称为消渴症。内经认为,消渴症发病与体质虚弱、过食肥厚油腻、情志因素等有关。明代中医根据前人论述,对消渴症做出更精确的描述,烦渴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多饮为下消。上、中、下消的病变部位,主要与肺、脾胃、肾有关,尤其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其实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糖尿病典型三多一少的症状。中医认为消渴病日久,则发生以下两种病变:一、阴损及阳、阴阳俱虚,其中以肾阳虚及脾阳虚较为多见。二、病久入络、血脉瘀滞,消渴病的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也与血瘀密切相关,这与今天并发症的理论是一致的。现分享我一医案:

汪某,女,65岁,2020年4月5日初诊。患者15年 前不明原因出现消瘦,当地医院诊断为2 型糖尿病。曾间断服消渴丸、降糖灵等药。近2年虽服降糖类西药,可血糖仍高于正常值。刻诊:形体消瘦,多食易饥,渴欲饮水,小便多,大便干结,肌肉麻木酸困,有时针刺样疼痛,身热,心烦,多汗,舌黯红边夹瘀点,少苔,脉沉涩。

证属:瘀热证。

治则:泻火祛瘀,益气生津。

拟方:桃核承气汤合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处方:桃仁10g,大黄6g,后下,桂枝10g,芒硝6g,冲服,石膏45g,先煎十分钟,山药15g,生地18g,黄连15g,乌梅10g,甘草6g。7剂,水煎服,一日3次。

4月13日二诊:大便通畅,身热心烦好转,又以前方7剂续服。

4月20日三诊,大黄3g,芒硝3g,余同前,7剂,诸症基本控制。

4月27日四诊:复查血糖恢复正常,病证缓解,之后,以汤剂变散剂,每次10g,每日3次,巩固。至今,病情稳定。

体会: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为主要表现。糖尿病在中医应归于消渴的范畴,消渴最早见于《内经》:”二阳结谓之消”“胃热则消谷,谷消则善饥”。后世世家又以三消立论,如《医述-三消》云:“消病有三: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肾。“此案肌肉麻木酸困,有时针刺样疼痛,舌黯红夹瘀点,辦为瘀血。身热,心烦,多汗,大便干结,舌黯红,少苔辨为虚热,选用桃核承气汤合白虎加人参汤加味,方药相互为用,取效显著。

温馨提醒:国医国术,巧拨千斤。具体应用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化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一人一方,才是中医治病的特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疗糖尿病(消渴症)妙方1则——二黄麦冬饮(益气生津)
中医分享一个糖尿病方剂,临床上很多患者都用过它。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消渴,给大家介绍这8种治...
UC头条:中医治疗糖尿病(消渴症)妙方1则——二黄麦冬饮(益气生津)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
查玉明:论糖尿病证治(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