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腊月风飘香》



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

这两句诗,是写安昌古镇的。安昌,在水乡绍兴,在有着浓浓传统文化印记和浓浓江南民俗风情的绍兴。

安昌拥有千年的历史,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镇。相传,中华民族开创时期的杰出领袖、当年的治水英雄大禹,曾在镇东的涂山娶妻成家。公元896年,钱缪奉唐王朝之命屯兵该地平董昌之乱,这片土地始称安昌。

在现代化的城镇包围里,安昌依然保持着传统意义上的水镇特色,虽然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却颇有遗世独立的味道。因为,它不仅为我们保留了传统水镇的架构和建筑,还为我们传承着千百年来的越乡民俗风情。

安昌的老街,临水。这在漫长的江南历史中,并不罕见,江浙的古镇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格局。只是,在人家纷纷拆迁老街改建新城的喧嚣里,安昌安静地留守着,留守在江南传统的古韵里,波澜不惊。

漫步在安昌老街,时光仿佛回溯了许多年。粼粼河水,石板街路,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姿态各异的拱桥石梁,古老凝重的台门,幽深僻静的弄堂……还有那些乌毡帽,脚划船,满街飘香的油炸臭豆腐。

这条依河而建、搭着廊棚的老街,始建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有三里多长。穿行在店铺林立的街市,穿行在刚柔相济的绍兴方言里,不由得想起了鲁迅。据说,安昌是先生名作《祝福》的场景原型。在看了城隍殿、穗康钱庄、民俗风情馆、师爷馆后,我真感觉走进了先生营造的古镇历史的氛围里。

当然,安昌最吸引人和感染人的,是它的腊月风情。腊月,这个只能在鲁迅小说里看到的词,在安昌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而今正是腊月时节,古镇的廊檐下,挂满了各种腊鸡、酱鸭、鱼干、腊肠等年货。阳光斜斜地照来,那些鱼干、腊味便在逆光里鲜亮起来,颇为诱人。

廊棚下的各家店铺旁,属于江南腊月传统手艺的各种行当,次第展现着,裹粽子、灌腊肠、搡年糕、打棕绳、捏面人等等,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老街东市,一些即将失传的、烙着农耕文明印记的绝活,集中展示着,箍桶、竹编、打铁、修锁、纳鞋、挑花边、纺棉花等等,让人大长见识。

街河上,则又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在铜锣声中,龙舟齐刷刷地划来划去;在丝竹声里,彩船缓缓穿过石拱桥洞;在琐唢呐声里,水乡传统的水上婚礼开始了……

扯白糖,是古镇一项古老的手艺,总会被人们里三层处三层地围观。安昌老街的扯糖者,与一袭长衫打扮的宝麟大叔一样,算得上是名人,因为他们上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新闻媒体。扯白糖的工序也很复杂,既是力气活还是用脑活。扯糖者先将白糖融化成液态,融化过程中要不断观察火候,使融出的糖水不老不嫩;然后将糖水倒入铁锅,放到街河上冷却,冷却后的糖呈琥珀色;扯糖者把琥珀色的糖凝挂到绑在柱子上的木钩,然后来回不停地扯,很有艺术表演地扯,这时,奇迹出现了,糖从琥珀色渐渐变成白色。据介绍,这样扯出的糖鲜美可口,一尝,果真如此。

该是吃饭的时候了。不在安昌尝尝古镇特色菜肴,等于没到安昌。街河两旁多的是餐馆。挑一张临水的桌子,点一碟安昌腊肠,买两串臭豆腐,剥几颗茴香豆,温一壶醇香的绍兴老酒,便是一顿丰盛的古镇腊月特色餐了。冬日午阳照着河面,拱桥上正有人在唱着“莲花落”——绍兴特有的民间文艺。听到动情处,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刚夹到嘴边的臭豆腐便啪地掉到了桌上,引来一阵善意的笑。


抿一口热酒,浑身舒畅。绍兴老酒的醇,是出了名的。微醉之际,我突然想,其实,透发着浓郁江南民俗风情的安昌古镇,与这绍兴老酒一样,越陈越醇,越陈越香。在时光里,消逝是比较简单的事,而能留下来的,必定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安昌,就像一坛陈年老酒,在光阴的流转里,演绎着醇香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德强·古镇风情:在安昌 (组诗5首)
安昌古镇 古老淳朴的老街【浙江】
【安昌】上过《舌尖上的中国》,来自最具江南年味的古镇【浙里过年NO.1】
春游江南——绍兴(安昌古镇)
不到绍兴,就未曾至江南
比乌镇美,比西塘便宜,这座千年古镇,才是江南最后的水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