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三皇五帝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人类最初出现三皇及后来的五帝,人类迎来了新的时代,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上古中华文明,现代考古发现这一时期大量的文化遗址,后人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英雄业绩。


所以人们把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君王称为“三皇五帝”,而是以真实的口传历史部落首领们为三皇,被《汉书》载入;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中国古书上,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把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称为“五帝”


三皇五帝有两种说法,一为,三皇为人族圣皇,分别是,伏羲,神农,轩辕。,五帝则是天庭五方天帝。


  第二种说法是,三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女娲。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典籍记载:


三皇


  “三皇”按照流传最广的道教文化来说是:伏羲、燧人、神农(炎帝)。但是根据典籍记载众说纷纭,并无定论。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


  《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则又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


  《运斗枢》、《元命苞》等书载:三皇为伏羲、神农外,还有建立婚姻制度造人的女娲。


  《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


  《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伏羲、神农、黄帝)


  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奉为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


  《礼记·月令》以大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大皞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羲(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个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五方上帝)。



其他说法


  三皇:燧(sui)人氏、伏羲、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zhuanxu)、帝喾(ku)、唐尧、虞舜。

另说


  
三皇:伏羲、神农氏、黄帝。


  五帝:少昊、颛顼(zhuanxu)、帝喾(ku)、唐尧、虞舜。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庖羲。据说他是个大发明家,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民族的始祖。相传生于姬水,故以姬姓,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少昊,黄帝之子玄嚣,号青阳,为己姓,名挚,后采继位为天子,修太昊之法,后人称为少昊氏。玄嚣死后,葬于曲阜的云阳山。



  颛顼,姬姓,是轩辕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今四川省渡口一带),实居穷桑,七母女枢因感“瑶光”而生,十岁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初封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都于帝丘(今濮阳县西南)。在位78年,寿98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帝喾(kù),姓姬,是黄帝的曾孙,玄嚣之孙,父曰蟜极。帝喾有几个儿子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的元妃姜原生了弃(即后稷),弃是周的始祖。次妃简狄生了契,契是商的祖先。次妃庆都生了尧,尧是历史上有名的圣贤之君、五帝之一。次妃常仪生了挚,挚继承了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帝尧。



  唐尧,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母为陈锋氏女庆都。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禹,通常尊称为大禹,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禹的家世比较显赫,“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既是贵胄,其家又世为大臣。禹父即治水无功的鲧,于帝尧的时代登用,帝舜时被放逐。禹于舜时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接续其父未竟的事业。



 

三皇五帝及夏朝建立的历史轮廓

(文  文行先生)


第一部分

我们中国人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三皇五帝夏商周”。按照司马迁《史记》记载,中国的历史开始于夏代之前的五帝时期,中国人也一直相信其真实性。但是,随着近代西方殖民侵略,欧洲中心论甚嚣尘上,二十世纪初年,以顾颉刚为首的疑古学派,质疑三皇五帝的存在,认为有关记载不可信,乃至质疑夏朝的存在,甚至认为西周之前的文献记载不可信,春秋之后的记载才可信。中国史学瞬间崩塌,一下子迷茫了,到底怎么办?如果这些文献都不可信,我们靠什么来研究历史呢?

也是机缘巧合,本世纪初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甲骨文,发现其所记载商王的世系和司马迁《史记》记载的世系基本是一致的,这样,证实了《史记·殷本纪》记载具有相当的可信度。于是,大家意识到司马迁《史记》的《夏本纪》和《五帝本纪》也可能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1928年,随着殷墟的发掘,又发现了商代的宫殿、王墓和大量甲骨文等,证实了商代晚期的历史是可信史。于是,大家意识到,研究上古时期的历史需要借助于田野考古学。

当然,记载五帝时期和夏朝的文献史料不只是《史记》,还有更早的《尚书》《左传》《竹书纪年》《国语》《逸周书》等,这些古文献不但记载着关于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帝王事,还有炎帝、昌意、皋陶等;不但有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与和尧舜禹征三苗,还有治洪水、开良田、种粟谷、观测天文、推算历法、谱制音乐舞蹈;不但记载有比如禅让制等政治制度,还记载有大禹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等等。在文献中,还记载有几大集团势力或王国:黄帝、炎帝、蚩尤、三苗等。可见,古籍资料记载详尽丰富。

为了证明或考证文献记载的真实性,经过考古学家近100年的不懈努力,在中华大地上已经发现了大量的史前遗址,并且按照地域、年代、特点,分门别类,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比如中原仰韶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江汉平原的石家河文化、以及龙山时期文化等等。还发现了大量的史前古城群,比如江汉平原古城群、鲁苏浙古城群、中原古城群、成都平原古城群、陕晋蒙古城群等,尤其是发现一些史前巨城,比如良渚古城、石峁古城、陶寺古城、石家河古城、宝墩古城。还发现一些疑似黄帝都城、尧都、禹都、启都等史前古城,比如石峁古城、陶寺古城、王城岗古城、古城寨古城、新砦古城、瓦店古城、二里头遗址等。

面对这么多文献资料和考古学资料,怎么分析整理?于是,有一些学者、机构开始思考整理这些资料,尤其是国家层面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对于中华文明起源,也即“最早的中国”,韩建业先生试图从考古学文化、古史传说、人地关系等角度全面考察“早期中国”的形成过程,并认为文化意义上的“中国”要追溯到“庙底沟时代”。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许宏先生认为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陶寺考古队队长何驽先生则认为陶寺才是“最早的中国”。李零先生强调“中国”不但有“中”而且要有“国”,按此标准,陶寺或许更近事实。但许宏先生反驳说“大都无城”,并写有专著《大都无城》。郭静云在《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提出“青铜文明发源于南方而后北渐的'江河中原说'”。乃至学术界有人认为夏朝考古已经走入的死胡同,要转变思路。许宏先生认为,“夏商周考古,从其定名看就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注重'以复原王统历史为目的的研究',或者可以说是'王统的考古学'。下一步,应该超越传统的思维,以考古学为本位,构建可与全球文明史研究接轨的中国青铜时代研究的话语体系”。我认为,从“王统的考古学”“超越”到“田野考古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倒退!那么多文献资料熟视无睹,那么多考古学资料的内在历史逻辑不去琢磨,那么丰富世界帝国史不去研究,弃中华五千年连续不曾中断的文明优势于不顾,沦落为与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蛮荒”为伍,何其荒谬?!老祖宗泉下有知都要跳出来指斥于我等后人无能也!

此外,我认为,这些讨论,“中国”二字似乎都受限于何尊的“宅兹中国”的“中国”,以今天的眼光看,其格局未免小气,而且思路受其牵绊。更主要的是,这样就看不到历史的本质,看不到文明的本质,甚至看不到人类的本质。

这么多纷繁复杂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学资料,它们之间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如何组织这些资料?用什么样的逻辑来组织这些资料?俗话说“天行有常”,历史是有规律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历史总是会重复,只要找出历史规律,就能把这些资料组织起来。那么,如何去寻找历史规律呢?从世界历史找,从世界帝国发展史去找规律。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历史总是会重复。

综合研究世界历史,尤其是世界帝国史发现,阿拉伯帝国和蒙古帝国是离我们最近的两个大帝国,帝国历史也比较清楚:阿拉伯帝国和蒙古帝国都是从原始公社后期突然爆发而崛起的帝国;阿拉伯帝国经历穆罕默德和四大哈里发而建立,蒙古帝国经历成吉思汗至蒙哥而建立;在这一时期,这两个帝国的首脑均实行推举制,并且都是因为终结推举制、实行世袭制而瓦解的;帝国瓦解后阿拉伯帝国建立了倭马亚王朝,蒙古帝国则建立忽必烈之元朝,版图均不能全部囊括;穆罕默德和成吉思汗均享有崇高的地位;阿拉伯帝国从穆罕默德统一沙特半岛之后的向外扩张算起到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死亡历经29年,蒙古帝国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的扩张算起到忽必烈终结推举制历经54年。

对比研究发现,五帝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和蒙古帝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五帝”时期相当于阿拉伯帝国的穆罕默德和四大哈里发时期,相当于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至蒙哥时期;黄帝相当于阿拉伯帝国的穆罕默德和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五帝”帝国也和阿拉伯帝国和蒙古帝国一样,都是因为终结推举制、实行世袭制而瓦解的;夏启之夏朝相当于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和蒙古帝国的忽必烈之元朝;五帝帝国从黄帝扩张开始到夏启实行世袭制历经200多年(下文说明五帝帝国上限的根据),比阿拉伯帝国和蒙古帝国的长很多,这一点倒跟古罗马帝国更像。

对于古罗马帝国发展史,比较复杂一点。古罗马帝国也是从原始公社后期崛起的,也经历了推举制到世袭制的转变,从统一意大利半岛中南部之后的扩张算起到奥古斯都实行世袭制,历经200多年,唯一不同之处是帝国并没有瓦解,这也许是历史吸引人之处,永远都是既有意料之中,也有意料之外。至于为什么古罗马和五帝帝国从推举制到世袭制经历时间更长,可能的原因是,在远古时代,私有制、血缘继承制发展并不充分,或原始公社军事民主制传统还很强大,世袭制传统不浓厚或受到较大的遏制,所以实行推举制的时间较长。因此,我认为,五帝帝国的帝王不止五位,估计有十位左右,否则,从2300BC到2070BC有200多年,显然无论五帝如何长寿也排不满,可能五帝的功劳比较大的,尤其是黄帝。这都有待于考古学来考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基本结论:在夏朝之前,处于原始公社后期的黄帝先在阪泉打败炎帝,统一陕西,接着,继续进攻蚩尤,并在涿鹿与蚩尤决战,蚩尤战败被杀。之后颛顼被推举为继承者,继续打击蚩尤残余势力。尧舜禹时期,征伐南方的三苗势力。大禹死后,夏启终结推举制、实行世袭制,帝国随即瓦解,但夏启之夏朝作为承袭帝国之正统而进入了历史的记忆。

让我们想一想,对一个民族来说,什么样的丰功伟绩能被其后裔永世颂扬、缅怀、铭记?

对华夏族来说,我们天天说“炎黄子孙”、“三皇五帝”,到底以黄帝为首的“五帝”会凭什么而被后世所颂扬、铭记和缅怀?“三不朽”之立功?立德?立言?参照阿拉伯帝国和蒙古帝国,再看看世界史,那些为后世所铭记的“大帝”哪一个不是因为开疆拓土、扩张版图、建立帝国?

细细思量,我们是否能明白什么呢?我们是否相信了什么呢?

让我们看看司马迁对历史写作的专业精神。《史记·五帝本纪》最后的“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闲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着为本纪书首。”

从这段叙述看,尤其是“尚矣”“不雅驯”“难言”“不传”等,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看出司马迁在写《五帝本纪》时面临的困扰,因此特别慎重。不但参考了很多文献资料,而且“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进行实地调查,各地风俗不同,总起来说,那些与古文经籍记载相符的说法,接近正确。经过一番实地调查和文献总汇之后,司马迁认为,只要肯下一番苦功,古籍记载是非常明了的,“皆不虚”,并且慎重取舍,写成了《五帝本纪》。我相信,现在关于五帝帝国纷繁复杂的各种说法,司马迁应该也见过(后世胡编乱造除外),司马迁在经过比较研究,反复思考之后,才定稿的,字字都是精华。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夏朝元年2070BC,那么五帝帝国下限为2070BC,上限在哪里呢?

对于五帝帝国,疑问随处可见,比如五帝帝国是否真的存在?阪泉和涿鹿在哪里?三苗在哪里?蚩尤所代表的九黎族统治的地域范围有多大?黄帝统一陕西之后,从哪个方向向东部进攻?从陕西潼关由西往东?还是从河北方向由北往南?

对于本部分的“基本结论”,是根据文献资料和历史规律作出,姑且不论其真实与否,我们先假定其为真,然后以此大的时空轮廓的“基本结论”来检验考古发现资料,看看能否被证实或证伪。

第四部分

5.石峁古城面积高达420万平米,其文化面貌与陕北、晋中北、蒙古中南部这一地图高度一致,属朱开沟农耕文化,而且显然是这一地区的重心。其玉器和陶器制作技艺远低于良渚文化,体现了东高西低的阶梯现象。

我总结了现有考古资料,发现以上特点,这些特点支持了上述的“基本结论”。结合文献分述如下:

第1点完全符合五帝帝国的进攻方向,总体上是由西向东,西北城池在2300BC之后安全无虞,反而一片兴盛,陶寺古城和石峁古城的发掘说明了这一点。而东部和南部的古城却先后毁弃,到2000BC左右几乎全部废弃。那问题是,黄帝从陕西潼关向东进攻,还是从河北山西向东南进攻呢?

根据鲁苏浙的古城废弃年代大多在龙山晚期,而良渚古城废弃年代在2300BC(五帝上限应该是2300BC之前不久),可以判断是从陕西潼关向东进攻。既然这样,那么众说纷纭的古涿鹿应该是在今天的江苏徐州,而不是大多数认为的河北。黄帝和蚩尤在徐州决战(决战地只能在蚩尤帝国境内),蚩尤战败被杀(可能蚩尤狂妄,不肯凭借城池防守,而在野外决战,就像周武王伐商,纣王不在朝歌防守,而在牧野决战一样),黄帝再挥师南下杀向良渚古城并摧毁之。

第2点说明夏启实行世袭制之后,五帝帝国的其他势力不服,相互攻伐,或各势力内部纷争,或九黎族作乱,最后导致黄帝发源地的陕西山西古城也一起废弃了!这在文献中皆有反映。

第4点说明了良渚古城是高度发达、光辉灿烂的史前文明,具有基本成熟高度严谨的集权管理体制、成熟丰富的精神文明和高超知识技术集成能力,绝不是一个酋邦所能解释,已然是标准的国家,是具有高度文明的大帝国,其势力范围为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东部、甚至河北(南方是崇山峻岭,北方是一片辽阔的平原),比古埃及古王朝大得多,为什么这么说?良渚巨城,史前之最,其文明内涵是同时期东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最高峰,不可能偏安一隅而没有出现在文献中,反而九黎、三苗进入了历史的记忆。所以,传统所谓的黄河下游的九黎族其实是隶属良渚帝国统治,蚩尤不仅是九黎族的王者,更为良渚帝国的末位帝王。

第3、4、5、6点说明了黄帝发源于原始公社后期,文明水平较低,而良渚帝国是同时期东亚甚至世界文明的最高峰,无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是制度文明。蛮荒的五帝帝国,所到之处,带来破坏和死亡,使得社会发展倒退(是否带来青铜文明呢?)。五帝帝国虽然在武力上打败良渚帝国等所有势力,但和中国历史上屡屡发生的北方草原民族在武力上统一中原、却在文化上被中原同化的一样,起自原始公社后期、文明内涵低下的五帝帝国也被辉煌灿烂的良渚帝国文明同化了,包括认同仰慕良渚帝国的三皇(下文说明),就像我们现在仰慕古希腊三贤者、卢梭、孟德斯鸠、华盛顿一样。

现在有个问题,由于良渚帝国版图如此之大,向北延伸太远了,那么,是否有南都和北都之分呢?就像周朝的宗周镐京和成周洛阳、北魏的大同和洛阳呢?最起码像西汉设西域都护府那样机构吧?古罗马帝国于公元300年左右由于帝国版图庞大而实行“四帝共治制”。这需要考古学来回答。

对于第5点,始建于2300BC、废弃于1780BC的石峁巨城是陕晋蒙地区最大的石城,是政治中心,年代上也符合黄帝时期,所以,只可能是黄帝的都城,这从考古上印证了文献记载。正如司马迁所言,“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石峁巨城的发现,无可辩驳地印证了文献所载不虚。

第7点中的石家河古城废弃年代在2200BC,恰恰说明其处于黄帝之后尧舜禹时期,与文献记载“尧舜禹征三苗”基本一致。

综合良渚巨城废弃年代、石峁巨城兴建年代、石家河古城废弃年代,其在时间上的衔接关系与文献记载涿鹿之战和尧舜禹征三苗具有高度一致性,真是令人啧啧称奇。

第五部分

综上所述,本文的结论就诞生了:在陕西神木,处于原始公社后期、文明内涵低下(相对)、处于神农氏炎帝统治之下的黄帝部落武力收编统一陕北、晋中北、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之后,于2300BC之前从陕西神木出发,向南方渭河流域的炎帝王国发动进攻,经过多次战役的胜利后,在阪泉与炎帝决战,炎帝战败被俘后归顺黄帝,黄帝取而代之,号令神农氏后裔。之后,黄帝继续向东扩张,不断蚕食东部良渚帝国的领土,接连获得胜利后,终于在涿鹿与良渚帝国的帝王蚩尤决战,蚩尤战败被杀。之后黄帝继续向南进发,于2300BC摧毁良渚古城。黄帝崩后,颛顼被推举为“皇”(肯定经过一番政治斗争),继续打击蚩尤九黎族残余势力,势力达蒙古。尧舜禹时期屡次征伐三苗,2200BC攻破三苗都城石家河古城,之后三苗部分势力西退入成都平原。大禹死后,夏启终结推举制、实行世袭制,“五帝帝国”随即瓦解,而夏启之夏朝作为承袭帝国之正统而进入了历史的记忆,夏启镇压了反抗势力之后,五帝帝国的东南西北各地势力也都默认了其正统地位,却都不尊启之号令。正因为五帝帝国版图达到内蒙古,故而后世北方胡人也自称系黄帝后裔,应该是五帝帝国辉煌史实的反映。五帝帝国虽然在武力上打败良渚帝国,但在文化上却被辉煌灿烂的良渚帝国同化了。

本文主要依据丰富文献资料和考古学资料进行思考整理,借助于世界帝国发展史的历史规律来组织庞大零散的资料。核心之一是相信司马迁对历史记载的专业操守,只要相信司马迁《史记》所载,则一个史前统一大帝国已然跃然纸上;核心之二是引入世界帝国发展史尤其是阿拉伯帝国史和蒙古帝国史来解释五帝帝国崛起、瓦解以及与夏朝建立之间的关系;核心之三是整理考古资料以印证文献学和历史学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尤其是“西北兴,东南废”、“满天星斗”变成“月朗星稀”以及文明内涵高低的东西阶梯现象,并依据考古资料对文献中一些众说纷纭的分歧进行分析考证。

第六部分

根据上面所述,然则,三皇→五帝→夏→商→周的朝代序列就应为良渚→五帝→夏→商→周。于是,突然发现,三皇与良渚对应起来了,它们之间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良渚帝国版图是谁开创的呢?是不是三皇呢?我认为这是非常显然的答案,虽然要论证似乎不可能了!唯一的依据是良渚帝国(2600BC至2300BC)是同时期东亚乃至世界文明的最高峰,如果三皇代表的是2600BC至2300BC期间东亚文明最高峰的话。

阿拉伯帝国是穆罕默德开创的,蒙古帝国是成吉思汗开创的,五帝帝国是黄帝开创的,良渚帝国是天皇开创的。既然良渚帝国创造了辉煌灿烂、高度发达的文明,就必然为出身原始公社后期的、文明内涵低下的五帝帝国所仰慕、所认同,包括良渚帝国的三皇。

既然古人对三皇和五帝这么地崇拜,以至于四、五千年后的我们还能知道,那么,在考古发现中难道就没有发现吗?在我看来,早已发现了,只是我们不敢想而已。穆罕默德和成吉思汗只有一个,三皇五帝也只能各有一个。所以,良渚琮王上的饕餮纹就是三皇首皇天皇,石家河玉器中的神人头像就是五帝首帝的黄帝。其实,这没有什么复杂,非常简单明了,就跟我们天安门城楼挂着毛主席像是一样一样的(原始人没有多少复杂高级先进的想法,都是非常质朴、原始、蒙昧的;建议考古人找个原始部落,深入其中生活一段时间再回来研看考古遗址,一定会别有洞天、豁然开朗)。只是三皇及其后较长一段时期,技术和工艺水平低下,到后来具备雕像技术能力后,又年代久远,后人想象而雕成了三皇首皇的头面像即为“饕餮纹”;但五帝时期,借助于先进文明的技艺,雕成了更加现实感的黄帝头像。


从这个意义上讲,最早中国的圣地位于石峁古城,中华文明起源于良渚文化。

到此为止,三皇五帝及夏朝建立的真实历史轮廓已经破解了!如果能够得到认同和证实,那么,接下来再来细化丰富。怎么证实呢?我觉得,只要不能证伪就是证实,就是史实。


(查文章  作者为文行先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古代三皇五帝详解
“三皇五帝”除了黄帝、炎帝,其他3皇和3帝分别是谁?
三皇五帝指的是谁?
上古三皇五帝的故事
揭秘三皇五帝血缘关系
研究之三-《山海经》记载的人物与中国上古帝王的联系(一) - 天机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