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从文《边城》的虎耳草

  虎耳草的花语是“真切的爱情”。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情窦初开的翠翠梦见平时攀折不到的虎耳草,忽然可以选一顶大的叶片作伞;在梦中听见傩送的歌声,“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

  在这本如同散文诗的小说中,虎耳草作为一个意象,从爱情的朦胧到真正的心有所属,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那虎耳草到底长什么样子呢?快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

  虎耳草,顾名思义,它的叶子形状十分像老虎的耳朵,且叶子上有绒毛,触感毛茸茸的,着实可爱。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不少,是一种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中草药。

  作为一种性凉的中草药,全株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效:能治疗急慢性中耳炎、风火牙痛、皮肤瘙痒、治冻疮溃烂等,可谓居家旅行必备“小耳朵”。

  虎耳草还会开花,两片大花瓣像小白兔的耳朵,很奇特,须根落在地上就能长出虎耳草、非常利于繁殖。

  在自然界,虎耳草以能在暴露的、多岩石的巉岩和岩缝中生长而著称。其根系坚韧而硬,主根深入土壤。但大部分生长于潮湿、多阴的林地。

  虎耳草喜欢半阴、凉爽、湿度高、排水好的环境,不耐高温和干燥。

【土壤】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合虎耳草的生长。

【光照】虎耳草全年均需部分遮阴,或将植株置于散射光充足处。

【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不积水,可适当向叶片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

(monica有间庭院)


虎耳草的地方俗名多达几十个。叶形似虎之耳,故名虎耳草,亦似荷叶,人们常把它栽于石山上,故也叫石荷叶。能治耳疾,也叫“通耳草”。金丝荷叶、金线草等名,则是描述其匍匐茎细长如丝,种加词stolonifera的意思就是“具匍匐茎”的。这纤细的匍匐根落地生根,又能长出新的植株来。

图:imgc.allpostersimages.com

每认识一种新植物,破译它的学名含义就像破译电文,从拉丁文到英文再到中文,是一种隐秘而独享的喜悦。虎耳草属Saxifraga,意为ROCK BREAKER,“破岩者”,来自于拉丁词根saxum石+fraga打破,指某些种生于岩石上,且能使岩石破裂。记得新西兰有个户外品牌就叫ICE BREAKER,破冰者,以生产羊毛内衣著称,好想把它们凑成一对啊。

图:www.huonekasvit.fi

《暮光之城》捧红了美国的无名小镇;瓦尔登湖因梭罗而不朽......又有多少人知道虎耳草,是因为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呢?

在《草木春秋》里,善写植物的汪曾祺先生曾提到,“我觉得虎耳草有一股腥味”。在回忆老师沈从文先生的文章里,他也写到,“沈先生家有一盘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盘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

是的,在沈从文先生的心里与笔下,虎耳草是故乡最令人眷恋的象征。在《边城》这部小说里,虎耳草前后共出现了五次。它出现在翠翠每日的生活中,“白天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的虎耳草已极熟悉。”它也出现在翠翠的梦中,“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梦得多了,翠翠真的爬上了悬崖,她“回来时把竹篮子向地下一倒,除了十来根小鞭笋,只是一把虎耳草。”

一九八二年,沈从文先生回到家乡凤凰,小船靠岸后,沈先生上岸去看了虎耳草,“渡口悬崖罅缝间绿茸茸的,似乎还生长着许多虎耳草”。他还告诉乡亲们:“虎耳草很能适应各种土质,开小白花,是消炎去毒的一种好药。看,它们每片叶子都很完整,虫子是不敢去咬它的。”在他去世后,亲友们特意采了虎耳草来栽在墓碑周围。

(5月10日),是沈从文先生逝世29周年。

 

产地:

产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河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原产地为中国或日本,朝鲜也有。

沈老1902年生,属虎,为次子取名虎雏,著有小说、小说集《虎雏》、湘行书简和湘行散记有《虎雏印象》和散文《虎雏再遇记》。在他的代表作小说《边城》中,他曾八次写到虎耳草,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老船夫做事累了睡了,翠翠哭倦了也睡了。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习。崖壁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

在人类爱情的共同语言中,“心”形的东西就是一种爱情的寄托和象征。虎耳草也就成了翠翠向往和追求爱情的象征。然而,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根本就找不到一枚大的虎耳草叶子可以作伞,这就暗示了翠翠的未来得不到“大佬”的呵护,也得不到她心上人“二佬”傩送的承诺。于是,爷爷和大佬去世了,二佬走了,翠翠的亲情和即将来到的爱情,真的就在一连串的不凑巧中失去了……

沈老在作品中最后一次写到虎耳草是1957年5 月的《新湘江行记----张八寨二十分钟》:“我站在干涸的石滩间,远望来处一切。那个隐在丛树后的小小村落,充满诗情画意。渡口悬崖罅缝间绿茸茸的,似乎还生长有许多虎耳草。”

1982年5月,沈老回到故乡,当他和随同人员游玩到杜母村凉水洞的一口井水时,发现石壁上长了许多虎耳草,他还说:“这种开白花的茵茵小草,生命力特强。它是消炎去毒的良药,用它蒸猪肝汤吃,可治小儿肝疾。”

沈老喜爱湘西的虎耳草,曾从湘西带了虎耳草放在家中养着,尽管这种草似乎不太适宜在北方生长。沈老去世后,虎耳草仍旧被沈家人精心照料着……

虎耳草,英文名:London  Pride,“伦敦的骄傲”。虎耳草的拉丁文学名Saxifraga stolonifera Curt非常特别、奇妙,直译过来就是“割岩者”,因为虎耳草喜阴,常生长在背阳的湿地或岩石表面、裂缝处。虎耳草生命力强,特别是她殷红色的根须十分发达,可以长距离向远处、高处攀援并生根发芽。长时间下来,或许真的可以割开岩石。

虎耳草的花语是:Continue,“持续”。据说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耐性超强,能够持之以恒、慢慢积累而成就事业。

湘西有很多种虎耳草:有没有纹路的虎耳草;有白色纹路的虎耳草;有根本不像是虎耳草的虎耳草;有被吉首大学资环学院李克刚、张代贵教授团队发现并命名的“李克刚虎耳草”;还有一种好看的带血色纹路的虎耳草……

读了《边城》才知道:

虎耳草是翠翠的,也是沈从文的;沈从文是世界的,虎耳草也是世界的。

传奇的从文和翠翠,丰满了虎耳草的传奇!

                     2019.4.8

(吉首大学 吴恒忠昆植标本馆)

终于识得虎耳草

文丨涂昕

   选自《采绿》  


汪曾祺回忆沈从文的文章不少,其中一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篇名当然来自张充和用小楷为沈从文写的挽辞:“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写沈从文少数民族血统里的蛮劲,写他凡事的“耐烦”,写他对家乡的感情,他的交游,他对文物的痴心,他日常生活的朴素,最后写到他极为简单的丧事,“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末了话锋一转,思绪似乎很突兀地跳到一种草上:“沈先生家有一盘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盘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 




梦里,翠翠听到二老傩送的歌声,被这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悉。崖壁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 梦外,翠翠大清早提着篮子去小山后掘竹鞭笋,带回的除却十来根小小鞭笋,还有一大把虎耳草。

沈从文对虎耳草情有独钟,田时烈《家乡人迎葬沈从文》一文中提到沈从文一九八二年回家乡凤凰,小船在杜田的凉水井旁边靠岸后,沈从文上岸去看了虎耳草,“井旁岩壁上长满了茸茸的‘虎耳草’,沈先生告诉我们‘虎耳草’很能适应各种土质,开小白花,是消炎去毒的一种好药。看!它们每片叶子都很完整,虫子是不敢去咬它的。农民常用它消除一些无名肿毒。我以前没注意过这种小草,这时便走近岩壁上细看‘虎耳草’叶子,真的每片叶子都很完好,没有一点虫咬的痕迹”。沈从文去世后,亲友们特意采了虎耳草来,“小心翼翼地把它栽在墓碑石下的周围”。 




此前从未见过虎耳草的实物,只在翻一些花谱时留意过。有一天家里恰巧没有蔬菜吃了,想起楼下那家花园里有野生的折耳根,决计摘来凉拌了吃。这家人不常来住,园子里野花荒草肆虐,我常常偷溜进去寻找喜爱的植物。刚走到摘折耳根的地方,就发现其间冒出许多开小白花的植物来,定睛一看,大喜过望——虎耳草!我几乎是扑了过去,细细端详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花儿。花瓣有五枚,上方的三瓣是小小的卵形,上面有很细致的紫红色斑纹,基部还有鹅黄色的小圆点;下方的两瓣长长的,纯白色,像倒挂着的小白兔耳朵;雄蕊有十根,向四面八方张开形成一个圆周。花型看上去既精致又俏皮,让人感叹造物的巧妙;整个植株又显得极为朴素简洁,野气生生。




回来查资料,《本草纲目》上有“虎耳,生阴湿处,人亦栽于石山上。茎高五、六寸,有细毛。一茎一叶,如荷叶盖状,人呼为石荷叶,叶大如钱,状似初生小葵叶及虎之耳形。夏开小花,淡红色。”看来得名“虎耳”是因其叶形,本来我觉得它的花瓣倒颇似张着的小耳朵。多年生草本,生命力旺盛,能适应各种土质,据说汪曾祺提到的那盘虎耳草,就是沈从文从家乡带回的,在北京的家里长得很好;即使被埋在雪下也不会枯萎,因此又称为雪下草;全草入药,有消炎消肿、止咳止血、去毒去火的功效。

向来对所谓“花语”没有太大兴趣,嫌其颇小资情调,不过虎耳草的花语“持续”(continue)倒是让我心上一动,愿意录在这里。据说虎耳草的学名从拉丁语直译过来是“割岩者”,因为它喜欢生长在岩石裂缝处,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地积蓄能量,也许有一天能将岩石割开。这意思,正是汪曾祺写沈从文特别写到的一点:“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他对别人的称赞,也常说‘要算耐烦’。”




我并不想把虎耳草的种种特性跟沈从文本人的禀赋和他的文学作什么牵强的攀附,但是虎耳草精美细致又质朴野性的模样、它旺盛的生命力、它强大的抗腐蚀能力和耐力,都让我满心欢喜,我多么愿意沈从文最爱的虎耳草是这样的!汪曾祺在文末专门提到虎耳草,其实竟是毫不突兀的。




虎耳草,沈先生最喜欢的草


“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象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

——沈从文《边城》



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中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盆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 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

——汪曾祺《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终于识得虎耳草
虎耳草,沈从文最喜欢的草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汪曾祺
《边城》读后感
读《边城》有感
人物 | 沈从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