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

经常有人问我,是否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中医。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这本不是一个问题,凡事喜爱中医的,没有人不希望中医能好好地传承下去。

现在有一句流行语: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反正不是不怕的,如果真是要天打雷劈,恐怕已经被劈了很多次了。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这是一个非常大话题。

也是我们目前在探索的。

也就是中医的传承问题,如何做才能让中医真正的传承下去。

我提出的口号是为中医培养有中医思维的接班人。

中医自古是以师带徒的模式传承,以家传为主。

因为保守,导致很多东西失传。

现在很多洋人在中国教中医,您是否感到惊讶?但这却是事实。

中医学院是新中国建立后才有的,目前也就60多年的历史,目前主流的中医基本都是中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但你如果去所谓的中医院看看,您就会发现,中医医院跟西医医院区别并不大,更多的是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其实是以西医为主。

所以近年来,有人提出中医学院培养了中医的掘墓人。

本人毕业于北京/广州两所中医药大学,应该是中国最好的中医大学,但为什么不赞成中西医结合,更标榜自己是纯中医呢?

就是因为现在体制的中医教育为了大规模培养人才,采用的是西医的模式,西医是标准化的,而中医是个性化的,必然导致了一些冲突,中医学院的毕业生对中医没有信心,对西医也是半桶水,以致网上出现不要报考中医学院的十一个理由。

基于本人近十余年的纯中医实践,本人认为中医在很多情况,尤其是现代的生活方式导致的问题是有优势的,很多西医认为的不治之症中医是有可能解决的。

对于一些急症,中医也是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西医的解决方案往往是弊大于利。

从名老中医之路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近代的中医大家都是有深厚的中医经典基础的。

(经统计, 97位名老所读书目共有320种)

对我个人而言,因为没有中医经典基础,所以现在感觉治病时没有源头活水。

经过这七年多的中医经典注音工作,对经典逐渐熟悉,确实给临床实践带来许多思路,所以现在每天都花1-2小时诵读经典,这也是从微信上抢的时间。

(经学医背书情况统计, 有41人明确提及应背诵书目, 共计书目37种)

个人以为中医的核心是中医思维,中医思维的建立离不开中医经典。

因此,学好中医,如果能把中医经典的根扎好,必然对学习中医有很大的帮助。有了正确的思维模式,也就是基础,这样才会根深叶茂。

当然,我并非反对西医,如果以中医为体,西医为用,必将会增加中医的疗效。

目前通过师承方式,我只培养了中医助理医师,对于少儿学习中医,我还没有经验,但目前正在思考的问题。

目前也有很多读者提出了自己的孩子如果想学中医,如何学习的问题,所以这也是我后面想重点做的事情。就是摸索一套更适合中医的中医传承方式。

根据自己的经历,目前认为:经典做基础,建立中医思维,然后通过体制的中医院校系统学习医学知识,最后跟明师实践,也许是比较合适的方式。

当然这个目前还只是设想,还没有结果。无论如何,根据前人的经验,读中医经典的孩子学中医,比没有读经典的更有优势。

岳美中,中医学家。一生从事中医医疗和教学工作。较早地提出了专病、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善用经方治大病。于中医老年病学领域,有新的创见。倡办全国中医研究班和研究生班,培养了一大批中医高级人才。多次出国从事重要医事活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岳美中先生谓:“要把主要的经典著作读熟、背熟, 这是一项基本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背得熟和背不熟大不一样。比如对《金匮要略》、《伤寒论》, 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 张口就来, 到临床应用时, 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 左右逢源, 还会熟能生巧, 别有会心。

沈仲圭(1901年~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人。主任中医师。青年时期曾充任小学教员,弱冠后拜杭州名老中医王香岩为师。结业后,曾在上海南市中医专门学校,上海国医学院,中国医学院等校执教。1956年调至中医研究院工作,定为主任中医师职称。临床擅长内科杂症,对妇科调经的治疗,也有独特的经验。

沈仲圭老先生指出:“我青年时代, 国文化程度不高, 感觉古典医籍深奥难懂, 故采取了从流溯源的学习方法, 即先从浅显的门径书学起, 逐渐上溯到《伤寒》、《金匮要略》、《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和当时一般中医学徒一样, 首先读《汤头歌诀》、《药性赋》、《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等书, 做到能熟练地背诵, 即使到了现在也大半能记得。根据我的经验, 年青时要读熟几本书做底子。因年轻记忆力强, 一经背诵, 便不易忘记, 可以终身受益, 同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谢海洲先生所言:“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泉, 有了熟读乃至重点篇章能够背诵的硬功, 博览各家各派, 才能抓住重点。老一辈所以能引经据典, 脱口而出, 如数家珍, 就是因年轻时下过一番苦功。经典读熟了, 以后才有豁然贯通之妙。

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梃刃。《灵枢叙》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医生?

1、首先,学医需要一些能力,在《灵枢-官能》有具体的要求:

明目者,可使视色;

聪耳者,可使听音;

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

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

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

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

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

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

故曰: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此之谓也。《灵枢-官能》

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气交变大论》

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著至教论》

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物理论》﹝晋﹞杨泉

2、其次,要学习医学相关的书籍,尤其是医学经典,但不局限于医学经典。在孙思邈的《论大医习业第一》里有明确的要求: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

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

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贪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惧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素问-疏五过论篇》

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

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

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素问-征四失论篇》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伤寒杂病论》

3、建立中医思维,中医思维是中医的思维方式。与现代医学有着较大的区别。

中医学认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于天地,要顺应天地之道。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素问-宝命全形论》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4、作为一名医生,必须要有大医精诚的精神,医者父母心,以人为本。如果一个医者对待患者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善莫大焉。

明·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5、医生学无止境的精神,因为病人不会按照书得病,所以对于医生来说,要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提高自己的诊疗技能,也能更好地为病患服务。

故醫方卜筮,藝能之難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塗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大医精诚第二》

6、遵纪守法,这个不想赘述,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下面这位前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80岁了,没有其他的念想,不让中医技术失传,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位老中医表示,作为一名继承者,在传承这一项传统技艺上,她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前辈尚且如此,我们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扒一扒97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读书篇
学中医从什么书读起?97位名老中医联合推荐!
名老中医们都背了哪些书
“名老中医”是如何炼成的??中医人要练童子功--健康卫生频道
刘星:诵读经典练就中医“童子功”
古今医家共同经验: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