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溯 ▏北宋易学大家邵雍恩师:李之才先生传奇

摘 要

李之才(980年-1045年),字挺之,山东青社(今山东青州)人,精于《易》学。曾师从穆修 学《易》,后为邵雍师。宋仁宗天圣八年 (1030年)同进士出身。开始做官是担任卫州获嘉的主簿,并暂时代理共城令,后调孟州司法参军,又辟为泽州签署判官,后辞官服母丧,服罢丧的庆历五年(1045年)二月,暴卒于怀州官舍,时年65岁。

师从穆修

李之才,字挺之,山东青社(今山东青州)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被授予同进士出身,他为人纯朴直率,自信而不做作。他拜河南穆修为师,穆修性情躁烈严厉,即使像李之才这样的人也经常在呵斥怒骂之中,但李之才事奉他更加勤谨,终于能够从他那里学到《易》。当时苏舜钦等也从穆修学《易》,但是得穆修专门传授的只有李之才一人。穆修的《易》是向种放学的,种放的《易》是向陈抟学的,其源流最远,它的图形象数变化之妙,是秦汉以来少有人知道的。

邵雍拜师

李之才代理共城令时,邵雍居母丧于苏门山百泉上,身穿布衣,吃着粗茶淡饭,亲自烧火做饭供养父亲。李之才敲门来拜访,慰劳他说:“你这样好学与专心一致在哪一方面?” 邵雍说:“除了典籍之外,我没有研习其它。” 李之才说:“你不是考究典籍的人,对关于万物周期规律的学问怎么样呢?” 日后他又对邵雍说:“关于万物周期规律的学问你已经学了,不是还有关于性命的学问吗?” 邵雍遂对李之才再拜,表示愿意从他受业。于是李之才就先教邵雍关于陆淳的《春秋》,打算以《春秋》揭示《五经》,如果能和邵雍谈论《五经》的要旨,就最后传授邵雍《易经》以完结学业。后来邵雍最终以《易》学而闻名于世。 

生平记载

李之才开始做官是担任卫州获嘉的主簿,并暂时代理共城令。

李之才器志远大,难被世人所鉴识,因此留任许久得不到迁官,有人为他惋惜,说:“你应该稍微贬损自己以求得到升用。” 石延年一个人却说:“现实容不下你,你何不弃官隐居?” 后李之才调升孟州司法参军,这时范雍守孟州,也不能了解他。范雍刚刚从洛阳建节奉守延安,送行的人都送出境外,唯有李之才一个人到近郊就与范雍告别,有人指责之才,之才告辞说:“这是按惯例。”  不久,范雍被贬到安陆,李之才循着传檄到洛阳来见范雍,前些时候送范雍出境的人一个都没来,范雍这才感到了解李之才太晚了。 李之才的朋友尹洙写信把李之才推荐给中书舍人叶清臣(字道卿),托石延年转达,他在写给石延年的信中说:“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岁,会写古文章,语言直率,意思深刻,不放肆显露,不窘困急迫,完全可以追踪前辈,不是我尹洙所敢品评,而他却安于卑位,无仕进之心,人们很少能了解他。他的才能又很能通达古今事务,使他能稍微见用于世,一定会超过别人甚远,遗憾的是之才太穷,因而不能坚定其归隐的决心。了解他的人应该一起来成全他。”  石延年给尹洙回信说:“今天习文好古的人非常少而且不显扬,如果遗弃了这样的人,那么这种学问就更加衰落了。” 石延年平生最不喜欢拜访大官,他前后四五次到叶道卿的门口,只到最终把书信递进去才作罢。叶道卿得信后向朝廷推荐了李之才,李之才于是得以应选新阶,有五人保任,改官大理寺丞,任缑氏县县令。之才还未赴任,赶上石延年与龙图阁直学士吴遵路调兵到河东,就征用李之才为泽州签署判官。泽州人刘义叟因此得以跟随李之才学习历法,世称“义叟历法”,远超古今历法之上,其中有扬雄、张衡所没说清楚的,这实际上是李之才传授给他的。

庆历中(1044年),李之才在泽州转官殿中丞,遭母丧,服丧后的庆历五年(1045年)二月,突然死在了怀州官舍,时年65岁。 听说李之才英年早逝,朋友们极为悲伤。尹洙的兄长尹渐时任怀州知州,竟然哭李之才过哀,身染重病,不到一个月也死去。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李之才灵柩运回青州安葬。

典籍记载:

《宋史·列传·儒林·李之才》

(宋)《西溪丛语》

生平成就

传易《先天图》于邵雍,邵雍为光大易学的北宋五子之一。

李之才一生仅收弟子两人

弟子: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邵雍成就易学大业,得益于恩师李之才是也。

弟子:刘义叟

刘义叟(1018-1060),字仲庚,北宋时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历法学家、数学家、史学家、易学家和工艺大师。他广博的学识,丰富的研究成果,无不令人惊叹。天才加勤奋等于成功,这是古今中外无不奉守的信条。但是机遇对于人同样重要。刘羲叟的成就,除了天才和勤奋之外,还得益于他有缘投师于一位高人——被称为“易学大家,象数之祖”的李之才。

邵雍评价

邵雍评价:“求于天下,得闻道之君子李公以师焉。”

关于穆修

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

后,李之才拜入其门下。。。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徙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之才传
邵子易数 | 二更 —— 李邵渊源
邵雍:在理念世界开拓(易学)新思(2)
邵雍学术渊源略论?上
途牛传媒网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阅读材料:人物传记之四
《梅花易数》邵雍著 | 算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