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巧学“八 ,入,人,大 ,天”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操场上》这一课中需要书写生字是“八,入,大,天”。这四个字在笔画的组成上比较接近。“八”和“入”直接就是一样的笔画,由撇和捺组成。而相同情况的还有一个字“人”。“天”和“大”只不过又增加了横。总体来说是容易让人混淆的,更不要说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他们才刚刚开始识字,一旦打坏基础,对他们的影响实在是太深远了。

我想过很多的办法,比如歌谣,动作,加一加,变一变,减一减等等,都不敢轻易下手,如何想一个既言简意赅,又清晰明了,还不容易忘记的方法呢?

偶然一次和儿子玩游戏时,用手势表示数字八时,拇指和食指大大张开,我灵机一动,可不可以这样教这几个字呢?

“八”:撇在下,捺在上,嘴巴要张开。(书空并且配合食指和拇指的动作。)

“入”:撇在下,捺在上,嘴巴要闭上。(书空并且配合食指和拇指的动作。)

“人”:撇在上,捺在下,脑袋高高要竖起。(书空并且配合手臂和手掌的动作。)

“大”:一横,一撇,一捺,打开身体,大大大。(书空并且配合全身的动作。)

“天”:一横,又一横,一撇,再一捺,枕着扁担蓝蓝的天。(书空并且配合全身的动作。)

我反复的试验修改了几次,感觉书空,歌谣,动作加在一起效果还行。在课堂上当我示范了几次这个方法之后,学生们的热情一下子提高了上来,纷纷高高扬起手臂一次次的模仿,歌谣很快就被记住了,尤其是“八”和“入”,记忆最顺利。“大”的学习是最快乐的,同学们纷纷离开座位伸展四肢,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不过“人,大,天”的学习还是出了一点小插曲,同学们似乎不太明白“人”为什么只有两笔,而“大”舒舒展展很像一个人的躯体而不念作“人”,“大”上加一横为什么就是“天”?紧张的课堂不容我多想,但是我却不能忽略学生们的疑惑,“惑而不解,终为惑”,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可能是急中生智,脑中忽然冒出朱元璋的故事。据说(朱元璋十一、二岁的光景,养母也因病故去,朱元璋只好到村里的财主家放牛。据说当年刘伯温望天子气,一路寻访来到凤阳一带,见当地居民为人豪爽,做事干练,谈吐不俗,心中甚是欢喜,料定当地将有非同凡响的人物出现。一天,刘伯温来到朱元璋放牛的山下,远远地望见前方有一团红光升起,正是他渴望以久的天子气。走近一看这团红光是从一个放牛娃身上发出的,此时这个放牛娃正在睡觉,只见他四肢张开,形同“大”字,而他头下枕有一条扁担,正好合成个“天”字,刘伯温走上前去推推这个孩子,想叫醒他,谁知这个孩子一侧身,将扁担移到腰间,用胳膊抱着头继续睡觉,这种形状正好像个“子”字。刘伯温一怔:这人不正是未来的“天子”吗?刘伯温慌忙将这个放牛娃叫醒,一问姓名,此人正是朱元璋。刘伯温记下朱元璋的相貌特征,便又到天下去云游了。后来博学多才、能掐会算的刘伯温弃元投明,死心塌地的辅保朱元璋共创大业,是同他们这次巧遇分不开的。)故事虽然是传说,但孩子们还是听懂了,奥,原来“天”是这样子的啊。

“大”就像一个人伸开四肢就能拥抱一切,释放一切,这就是大。“人”就像一个正在迈开大步侧面行走的人,挺拔的身躯,勇敢前行,不正是努力前进的人类吗?

下课后,我反思良久,决定把这节课的识记生字的方法记录下来,看看其他的生字能不能试一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刘伯温从这两点断定,放牛娃朱元璋,必做皇帝
刘伯温早年游学,碰到朱元璋躺在地上,为什么就能预测他成为皇帝?
(转载)踩着“风水”走向皇位的明太祖朱元璋(图文)
刘伯温为何出山辅佐朱元璋?不光因为未卜先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刘伯温预言: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战场,这个预言到底是真是假?
朱元璋还在放牛的时候,刘伯温就知道他以后就是皇帝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