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气神与抑郁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王光强

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神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当我们等电梯时,不自主地就掏出手机看,这反映了一个人“神不内守”的一个状态,需要看新闻来聚一下神。同时这个过程,也在消耗你的神,形成恶性循环。早上交班时,有的人会感觉到六神无主,不断变换站立姿势,这时神是散的,无法精力集中;而有的人,神是聚的,一个姿势站着,听得很入神。课堂上也是如此,聚精会神的同学和坐立不安的同学,神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学习成绩当然也大不相同。

大家或许觉得射击运动员靠得是视力,其实射击时,全神贯注才是最重要的,世界冠军王义夫其实是近视。飞碟射击运动员更是来不及瞄准,靠得就是神,他们比拼的不是技术,而是“集精全神”的能力。还有NBA的运动员,在投篮时,也无法进行瞄准;真正打弹弓的人,从来不会眯起一只眼睛,而是全神贯注地盯着目标,靠的就是一个神。这时最忌的就是“走神”、“分神”。

有的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容易睡着,但躺在床上却睡不着。这是因为躺在床上,想各种事情,神在外,当然睡不着,但看电视时,就能把神吸引回来,只要电视情节平和,反而容易睡着。认真听英语易入睡也是这个道理。

神还体现在我们的五官中。我们常说“五官端正”,医院里有“五官科”,但五官是指哪五官呢?百度上解释为“眼、耳、口、鼻、舌”,或者“眼、耳、口、鼻、眉”,这都不对,真正的五官是指“眼、耳、口、鼻、心”,这个心并不是肉质的心脏,而是看不见的“心神”。

为何五官要有一个看不见的“心神”呢?《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坐于中,为君,眼、耳、口、鼻在四周,为臣。看不见的心神统领着面部的四个器官,这样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神气”。如果一个人心神散了,则眼神迷离,面容呆滞,“心不在目,则虽视而不能见,心不在鼻,则香臭不知,心不在耳,则充耳弗闻”。

所以,看一个人“五官端正,相貌堂堂,是指在“心神”的领导下,眼、耳、口、鼻的整体表现。

大棚里种出来的辣椒、西红柿,表面看起来肥大水嫩、鲜艳无比,但吃起来却没有那个味,也就是“有形无气”。有的人,长得高高大大,也是“有形无气”,缺少阳刚之气,更谈不上神;有的人,其貌不扬,却有种无形的气场,能带动周围人一起拼搏。所以,不光是五官,整个身体也离不开神的统领。这是中医的智慧,不光看到有形的东西,更重视背后无形的推动力。 

写此文的时候,电视上正播放着《第三极》,是一部关于藏传文化的记录片,“纸张、雕版、宁静愉悦的心,在这里交汇…….”,这样印刷出来的经文,一定蕴含着印经者虔诚的心神,不仅因为娴熟的手法,重要的是伴有“宁静愉悦的心”,这样的经文,才能被信奉者膜拜。如同书法,绘画,是作者凝神静气定格在纸上的某种高尚意境,无法言传,一般人修养不到这种境界,却可以被这种意境深深打动,产生膜拜之心。历史上许多伟人,古代有康熙,乾隆,现代有毛泽东,有着很高的书法艺术修养,反映的是“积精全神”、“凝神静气”的素养,正因为这种素养,在政治上也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

试想一位艺术家经常心绪不宁,心不在焉,他的作品会是怎样?今时之人,一旦出名,则忙于应酬,心浮气燥,难以再出佳作。所以,潜下心来,“积精全神”,是有所成就的前提。

中医里讲“肺与大肠相表里”,“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而看不见的神,是与瞳孔相对应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神”。央视有一档《百家讲坛》节目,许多人喜欢看,却不不知为什么喜欢。其中的演讲者有一个特点,不看稿,不看幻灯,面对观众,通过眼神,产生互动。就像两个人的谈话,不可能分神,不知不觉就被吸引住了。如果讲者只是盯着幻灯,听者低头看讲义,效果就大不一样,因为没有眼神的交流。透过眼神,可以感受到一个人的智慧、境界、气场,甚至威慑力。《内经》针灸要点要求“目制其衡”即是此义。

小孩子都有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体现的就是先天的神。而打完游戏的孩子,“神”被透支,眼神就是迷离的,散的,无精打采。中医中讲“嗜欲不能劳其目”,就是说不能因为爱好,就让眼睛太疲劳,其实就是不能因为欲望而从眼睛里失神。“闭目养神”,说的是闭上眼睛,神就不再丢失,得到恢复 

人死亡时,瞳孔散大,最后一点神从这里跑掉了,散失殆尽。

“积精全神”是《黄帝内经》中极为推崇的一种境界,百度上也有这个词条。想成就一项事业,高质量地完成一项工作,最好是做到积精全神。《类经·摄生》:精不可竭,竭则神散。精能化气生神,神能助精持精,严重的精亏往往引起神的异常,所谓精病神变。在临床中,就是精病之后,伴见神情恍惚,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神情呆钝。当精病不伴有明显的神病时,可以单用补益固涩之品,如有神情呆滞,则需调神,安神。

“养精蓄锐”是说有了精,才能有锐气,也就有神,用好我们的神,推动产生情感、智慧、创造力、记忆力,才能成就我们的事业。从小培养一个孩子专注的能力,做到“积精全神”,就是培养高考状元的最佳途径。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如果认识到这一点,除做好思想工作外,最好把员工的精养好,做到精充气足,神聚心潜,自然员工们就会思维活跃,工作效率提高。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老师训话,大意是说学生们害怕老师就象老鼠见了耗子一样,这时我们一位同学忍不住大笑不止,其它同学都没有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才发现老师说的是“老鼠见了耗子”,可见当时只有这一位同学在“积精全神”。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心神越来越散,需要不断地关注微信、微博、股票、看韩剧、打麻将才能安静下来,不这样做就六神无主,但这些方法继续分散精力,消耗“神”,是一种恶性循环。当一个人心神不宁时,不能安心做事情,效率低下,感到忧虑、沮丧、失眠、倍感痛苦,一点疼痛就会放大,卫生间里下水道的声音会听得很清楚,吵得睡不着。这时就需要收回心神了,静坐、站桩,就是收神的过程。《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把内心的神守住,不轻易耗费,就不容易生病。

明白了这个道理,在生活中应节约用神,勤于养精。心绪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在吃饭时,不再听新闻,看手机,只是专心吃饭,仔细体会一下饭的味道,想想怎么做才能更好吃。静下来听听自己呼吸的声音,感受每个关节的灵活度。早晨的闹钟如果太刺耳,可以用了一个带音乐的闹钟,通过舒缓的音乐把人唤醒,人睡得最沉的时候,正是养神的时候,这时候惊醒,是最为扰神的。一个公司的领导,如果每天拿出一点时间,用于站桩、静坐,锻炼员工“积精全神”“凝神静气”的能力,一定比做广播体操要高明得多。

谈到扰神,曾经有个研究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实验,就是当实验动物进入深睡眠时,就唤醒,结果第二天实验动物变得烦燥易怒,记忆力下降,这其实就是神不守舍的后果。

1400年前,玄奘经过中亚赴印度取经的路上,经过撒弥罕王国的时候,凭着他非凡的口才,博学的佛教知识,一夜之间,就让撒弥罕王国的国王皈依了佛教,玄奘正是笃信佛教,不近女色,专心养精,所以肾气充足,气宇不凡,加之身材伟岸,谈吐有度,无形中就有影响周边人的气场。因为肾精足,记忆力惊人,玄奘专心致力于佛经的研究,取得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是《黄帝内经》精、气、神理论的最好的诠释。

中医是讲功能的,认识到“神“的存在;西医是讲证据的,要有物质基础才行,自然就无法对“神”加以量化考评,这是两种研究体系。有些内容是永远无法通过“评分”来量化的,所以西医只能停留在研究“精”的层面上,而无法研究“精”背后化生的“气”,以及“气”推动产生的“神”。

中医是成熟的老者,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仍然经典深奥,微言大义;而西医,是正在学习完善的年轻人,不断推翻以前的理论,更新各种指南,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不断推出各种新的治疗药物,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为当今人类的健康做出了贡献。但西医模式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同应用农药消灭了害虫,但带来了更深远的环境破坏。中医的思维则是通过恢复生态平衡抑制害虫,并不追求铲尽杀绝的快感。(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季应该如何养生?著名中医王凤岐为你讲解《黄帝内经》中的秋季养生金句
夏以养“长”
中医养生精气神
倪海厦:快速学成中医高人的步骤
中医大家徐文兵《黄帝内经的智慧》读书笔记整理(五)
说健康|中医眼中的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