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德格尔:生命意义的倒计时——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给出了生的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即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人无法避免死亡,就像人没有权力决定出生一样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死,是一个过程,是从出生就开始走向死的边缘,我们度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走向死的过程,生命在此之上的存在,就是向死而生;亡,是亡故,是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全部结束。

当人对现实感到痛苦、迷茫、孤独的时候,便会去思考生命“存在”的问题。“存在主义”是人们急于解决眼前生存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这些人或许是社会中的大多数,在他们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只关心自己在不同瞬间的生存。因受其本身的社会地位或思想的限制,他们不想,或根本无法考虑除了现存生活以外的事情。

灾难来袭!高智商玩家不容错过,你能撑多久?
广告

在这些人的眼里,自己能在此时此刻达到最高的生活境界,就是生命存在的最好状态。或者说,解决生存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最高问题,其他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或未来的问题,都无关紧要。所以,研究道德、理想、社会诸类人的“普世价值”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人的存在是没有共性的,人的存在首先是个人的存在。

展开剩余76%

加缪说:“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存在主义不会专注于研究如道德、生活目的、理想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不是决定一个人之所以存在的因素。世界上有太多人没有所谓的理想,也从来不把道德问题放在眼里,可是他们照样存在着,而且还自我感觉良好。相反,那些自称以拥有理想的人,其存在时而受到威胁,精神时而感到痛苦。存在主义要解决的是如何让人活的没有痛苦,更好的“活在当下”,而理想主义则是给予人精神的麻醉剂,为了“远方”而自愿承受痛苦,甚至不惜让他人一起承受痛苦。

柏拉图认为,人的本质是神秘的灵魂,而灵魂是由理性、意志和感情组成的。理性是最高的美德——“智慧”的基础;意志是勇敢的美德的基础;克制是节制自律的美德的基础。而第四种美德——正义,则是前三种美德,即智慧、勇敢和节制的和谐结合。与柏拉图的上述主张相反,德谟克利特则认为抽象地讨论人的本性和美德是毫无意义的,生命存在的目的在于灵魂的愉快……在这愉快中,灵魂平静地、安泰地生活着,不为任何恐惧、迷信或其他情感所苦恼,这种愉快就是“幸福”。在德谟克利特看来,人的最高理想是自由。他说:“在一种民主制度下过贫穷生活,也比帝王统治下享受所谓的幸福好些,就像自由比受奴役好些一样。”

后来,德谟克利特的学生伊壁鸠鲁更果断地反对各种关于人性虚伪的道德、理想说教,明确地主张生活的目的就是享乐。他认为享乐就是没有痛苦。他说:“因此,当我们说快乐是生活最终目的的时候,并不是指某些人想象的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这些人或者是不知道,或者是不同意,或者是曲解我们的意思,我们所谓的快乐是指身体和灵魂没有痛苦和纷扰。”

萨特说:哲学必须以人的存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存在主义也是一种人道主义。过去的思想家,是脱离人的存在这个基本前提,却只抽象地讨论世界的本原、认知的本质、人的本性等问题的。他们的一切论争,最后都导致最抽象的“形而上学问题”,无助于解决战乱、饥荒、暴政带来的个人生存问题。

思考人的“存在”,是每个人的现实问题——人是如何“存在”的?人的存在状态是怎样的?人是自由自在地存在吗?人的现在的存在距离“不存在”——“死亡”还有多远?在人的趋向“死亡”的存在过程中,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存在方式?……如此等等。“存在主义”所探讨的人生,是为那些想自由生活的个人而设计的人生观,而存在的最高意义,便是没有烦恼的活着。

海德格尔也认为,即使人生充满了劳碌和痛苦,但依然要充满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之上,这便是人生的本质。海德格尔用“死”的概念来激发人对“生”的欲望和活力,这就像《孙子兵法》中说的: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因为海德格尔很清楚地知道,人之贪欲远远超过生命的活力,不在思想上把人逼进绝境,人的灵魂就无法觉醒。一个在精神上无法觉醒的人,他的存在对于这个世界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海德格尔正是用这种“倒计时”的死亡哲学,让人们明白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可以延长的,这种延长是“内涵性”的,就是通过内在精神成长的方法,看淡世间色相的各种诱惑,珍惜生命每分每秒的时刻,焕发生命的积极进取的意识和内在活力,很好的活在当下,只有这样,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米兰昆德拉在《不朽》中说:“人生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生活,生活并没有任何幸福可言。生活就是在这尘世中带着痛苦的自我。然而存在,存在就是幸福。”

生命是简单的,人生是痛苦的,活着是容易的,寻得自我却是艰难的。本我就存在天性之中,离得很近,自我却在远方,离得很远,需要慢慢找寻。自我离得越远,人的痛苦越大,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也被压的愈加弯曲而越贴近大地,慢慢、真切地感受痛苦与煎熬。当我们紧贴着养育万物的大地时,就会觉悟到:真正的生活,并不像动物那样只需解决饥饿,因为人的痛苦、焦虑、彷徨、孤独……并不是腹中无食,而是迷失于通往自我的路途。

存在,就是幸福。这个世界有善也有恶,有痛苦也必有幸福。本我可以让人活着,而自我可以让人活的幸福,虽然通往幸福的路途遥远而艰辛。至少,存在让我们触摸到了真实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切的真实,特别是让我们体验到了做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森林的动物是没有自我的。

我们需要谨慎地选择自己的生活,不让自己迷失于众生色相的世界,不让自己停留在充满诱惑的角落,用心倾听来自远方的呼唤,冷眼相对身后的种种是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必修的禅语 之七【收藏系列】
西塞罗:我们最爱的还是自己
liebao news
幸福,从岁月中走来,在灵魂里居住
幸福是灵魂的香味
海德格尔:生而即苦的命运,向死而生的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