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焦虑的世界别开天地:心的能量场,能控时空,能断金刚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王阳明《泛海》

这首诗中有一个故事。唐代有位著名的禅师叫隐峰禅师。唐元和年间,朝廷正在力图削平藩镇割据,官军与叛军互相残杀。

隐峰禅师拟登五台山,路出淮西,途遇两军对垒,死伤无数。禅师叹惜:“事当解其患耳”,说完把手中的锡杖掷向空中,然后飞身其上,瞬间而过。两军将士仰头观看,震惊非凡,无心再战,战事乃解。

飞锡而过,是大智慧,大手段,大境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王阳明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境界的向往,立志以修炼自己心性的方式,度过一生。

现代人未免对这种境界陌生,我们更多地依赖外界的便捷、工具的多样、选择的丰富。然而,在遇见困难时,你会发现,物质的力量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如果没有内心力量的参予,什么样的外界环境也无法帮你打开局面。

家长苦于为孩子提高分数,报无数辅导班,孩子疲于奔命,难有进展。

创业多年后,陷入瓶颈,无论承诺多高的奖金,员工都无法再打开市场。

甚至什么都在失控,时间总是差那么五分钟,空间远没有那么舒适。付出甚多,所得甚少,竹篮打水,缘木求鱼。

而在五百年前,王阳明无论做什么都心想事成。

1506年,他刚年过三十,得罪宦官刘瑾,廷杖四十,下诏狱,却幸存下来。而后,奇迹般躲过追杀,谪贬至贵州龙场,反在龙场悟道。

1516年,来到南赣定乱,此后一两年,率领一群书生和将领,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被百姓惊为神人。

1519年,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

1528年,这是他去世的前一年,还平定了广西的匪患。

王阳明,一介书生,身处宦官专权皇帝昏聩的时代,不倚仗权势,上马杀贼,下马讲学,凭借的是控制心的学问“心学”。

不忘初心,能控时空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苏洵《权书·心术》

哪怕外界变化莫测,危险嘈杂。我们唯一的倚靠是自己的内心。如果方寸大乱,临危巨变,我们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剖析出真正的对策?

王阳明会试两次落榜,有人来安慰他。他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如果应试不成功就捶胸顿足、寻死觅活,那么,为什么读书、怎么读书、应试为何、如何应试等等问题就会被极度扭曲。一旦发生偏差,初心便被丢弃。如还不能纠偏,即使达到最终的目的,也怅然若失。

以如今的教育为例,少年郎四处上培训班,疲于奔命,家长为学区房忧心不已,攀比之风日炽。回到教育本身,无非是培养一个健康、有创造力的人。有些选择就知道怎样做,路也十分明朗。关键是摆脱外在的桎梏,分析自己的问题,听从内心的声音。


今年,清华大学拟聘朱松纯教授回国,朱松纯是世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级学者,他的回国,将为国内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而朱教授在2017年曾发布一篇文章《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中的核心观点是:带着功利的目标,往往在科研的路上走不远,很难有成就。

丢失初心的代价是巨大的。他说:“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选什么课,听什么讲座,读什么文章,选什么课题,思考什么问题。我们每天都在做选择,人总是选择自己价值观能接受的东西,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个选择中放弃了学术。”

价值观出现问题,即使在高平台上也难修正果。学习的最大敌人是学习以外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以钱奖励高分,以填鸭代替自我思考,以追分抹杀好奇心与求知欲,丢失本心,本末倒置。

守心立命,本色不改。初心一旦立住,任尔东西南北风。时间会变慢,空间会变大。

美国国际象棋冠军乔希·维茨金在介绍学习方法时说:一定要让时间慢下来。在初学国际象棋时,一定不要赶进度,不要急急投入战斗,而应该仔细观察每一颗棋子的移动规则:从一个只有王和兵的空白棋盘开始,不停练习,直到完全了解它们的走法。然后再单独学习象、马、车和后的走法。每一个基本走法会形成网络,而且会在一起形成更高的合力效率,这个时候,你反超别人的时间就会到来。

当你看到别人建好三层小洋楼而大放鞭炮时,不要被打扰。若你也因此赶起进度,草草打下地基,就永远也建不了三十层的大厦了。

学得更深,不要轻率学得更广。因为,每个空间在其深处天然与它者融合,沙粒里的世界与整个世界有相同的构造机理。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学得更深可以让我们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学会在很小的事情上如何用心:“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这是王阳明练习书法时的体悟。“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

心灵的时空不必等同外界的时空。学的人要用心精进,时空的奥秘才会在你面前展开;教的人要用心忍耐,等待成长和成长的时间同样重要。

事上练,能断金刚。

王阳明是书生,然而,纸上谈兵的书生常见,一碰到事情就不行了。王阳明曾说:“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情便不同。”

他提出的解决之法是:“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平时看王阳明都在讲学,正心诚意,而一下课便要上战场,破案子,又是机警多谋。知之越深,行之愈强。

事上魔,事上磨,魔可退;事上练,世上炼,千锻百炼,可成钢。

明末,王阳明的学问被朱舜水等人传到日本。日本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其中的风云人物多是阳明心学的忠实信徒。日本学者高濑武次郎说:“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即使在今天的日本,我们能感受到它开出的花,结出的果。注重实践的日本人,学习最多的是知行合一的精神:“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不知不行,不行不知。这种精神与工业时代和商业世界的职场要求相结合,形成了日本独有的职人精神。

新春津子在日本东京羽田机场做了近30年清洁员,没有她无法完成的清扫任务,她成为了日本“国宝级职人”。

86岁的老人村嶋孟,花50年钻研一碗白米饭,成为日本国宝级“煮饭仙人”。

日本哈德洛克公司,仅有45个人,凭借着小小的不会松动的螺丝钉一度垄断了全球市场。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在51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他的理念总结为“稻盛心学”:利他之心、感谢之心、谦虚之心、知足之心、强韧之心,坚持贯彻正道,时刻培养美好心根,积极实践,没有人不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做清洁,就在洒扫中悟道;做米饭,就在一粒米上悟道;制造螺丝钉,就在一枚钉上悟道;做企业就在点滴管理上悟道。

这是真正知行合一的精神,道不离人,人不离道,道在苦学中,在行动中。在知中行,在行中知,所知能断金刚。

致良知

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

问:如果公司财务不稳定,持续波动?

答:要更愿将你的财富和你的员工分享,即使数额不多。

问题:在公司地位不稳,正在失去权威,如何?

答:不再傲慢,倾听他人。

问:员工和管理者经常争执,与生意伙伴也总有矛盾,如何?

答:只要你的原始动机是促使他人分化,就不是好事。

这些问题是不是很熟悉,这种回答是不是很陌生。但是这些回答,正在你的潜意识中,在你的直觉里,或者说,在你的良知里。

上面的问题是由美国商人麦克·罗奇格西回答的。他成功地打造过营业额突破一亿美元的企业。但是,他本身还是获得格西(相当于佛学博士)学位的佛教徒,他运用佛经里的智慧去做商业,首先强调自己内心的出发点。

坏的商业,最终被惩罚的商业,我们屡见不鲜。而好的商业,致良知的商业,我们愿闻其详。

麦克首先提醒所有人:金钱要通过维持一种慷慨的态度来创造。一语过人。

麦克把商界看做心的最好修炼场:“商人的核心是创新和高效。商人做事必须周到、彻底,性格坚韧,见地深刻。商人追求逻辑,方法与结果必须清清楚楚。那些对经商感兴趣的人,恰恰具备了领会和实行深刻精神修行所需的内力。”

古代,知行合一的复杂修炼场是战场,而如今,没有比商场更好的试验地了。因为商业的服务本质,你提供的是什么,你自己就是什么,你内心的反馈就是什么。在商业实践中更强调良知,而随之而来的考验就是激烈的商业竞争。

没有考验就没有觉醒,所以商业运行中的困难和挫折反而是催化良知觉醒的条件。良知觉醒,人自然产生价值,人生从此一片光明,利润亦从中滚滚而来。大困境中有大智慧,大智慧中有大良知。看到这一点,从此不惧危难,反能迎难而上。

心自带能量场。但我们常常无法开掘。多是因为自已在知行中浑浑噩噩,并未思考觉醒。再加上过多被外界所控所扰,能量场渐渐蒙尘不显,气息微弱。

王阳明之后,清朝的曾国藩在学习心学时有两句名言:

重开天地,另起炉灶。

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曾氏因此在清末恶劣的环境里成就自己恢弘壮阔人生。

在心的故事里,所有的故事都像是一个故事,内心纯净圆满,无关外界生死悲欢。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在逝去时如是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阳明一生三次悟道
让我来告诉你王阳明的心学在生活中能干什么
王阳明心学教你如何做个有智慧的人
致良知”照亮人心 心学领航“吸引力”
“龙场悟道”,看明代奇人王阳明如何在逆境中涅槃重生
三篇文章读懂王阳明: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