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錫克教

 
錫克教(旁遮普文ਸਿੱਖੀ, sikkhī,英文Sikhism)建立於西元第十六世紀初,位於印度西北部,被譽為「印度糧倉」的豐饒之地—旁遮普(Punjab)地區。錫克教建立的時在印度文明中屬於「印度教穆斯林文明」(Hindu and Muslim civilization)階段,這個時包括莫臥爾(Mughals)帝國在德里(Delhi)的統治以及傳統印度教的鞏固。錫克教源於印度教伊斯蘭教兩大宗教的碰撞,與印度教的虔信運動有很大的關聯。虔信派運動的領袖伽比爾(Kabil, 1440-1518)出身於下層種性,父親與母親分別為伊斯蘭印度教徒,他的哲學融合了印度教吠檀多哲學與伊斯蘭神祕主義,成為錫克教重要的理論基礎。虔信運動中強調至高之神是無形無性的這一個派別與伊斯蘭教只敬拜唯一神阿拉的傳統之間有共通之處,在伽比爾之後的那納克(Nānak, 1469-1539)也將二者的要義結合,成了錫克教傳統所承認的第一代上師。
 
那納克來自於婆羅門的階層,傳說他在某次例行性地到河中沐浴修持時,受到神的召喚,失蹤了三天,回來之後的第一句話是:「印度教徒並不存在,穆斯林也不存在,因此,我還可以追隨誰的道路呢?我將要追隨神的道路。神不是印度教徒,也不是穆斯林,我所要跟隨的,是神的道路。」那納克在這個經驗之後,成為四處遊方的修行者,足跡包括印度各地,還遠至麥加與巴格達。事實上,在這個傳奇的經驗之前,那納克已經開始宣傳一種跨越外在宗教藩籬的新信仰,他與馬達那(Mardana這位穆斯林詩人一起創作了若干聖歌,之後成為錫克教崇拜儀式中被唱誦的聖歌。
 
由那納克所推動的這一場運動突顯了上師(guru)的重要性。「錫克」是梵文Sikha與旁遮普語Sikh的音譯,意思是是「門徒」,因其信徒自稱是那納克祖師之門徒而得名。錫克教所尊崇的上師並非神的化身或顯現,而是人們通往真理之路或是神之路的引導。那納克反對種性制度,承認輪迴轉世的說法,相信至高之神最可靠的象徵是源自吠陀的神祕音節「唵」(Om)。錫克教發展初依靠的是旁遮普地區不同種性的聯合,尤其是農民與商人的聯合,他們成為錫克教傳統這種虔信派宗教最有力的支持者。 錫克教重要的經典包括《難薩契》(Janamsakhi),是以旁遮普語所記錄之那納克上師生平的著作。《基本頌條》(Mool Mantra)是那納克上師與信仰相關的短篇創作,其內容肯定神的唯一性。
 
在那納克之後的繼承者共有九位,都是這個新教派之運動的首領。於1581至1606年間領導錫克教的第五代上師阿爾詹(Arjun)在阿木里查(Amritsar)建造了金(Golden Temple),開展收集聖典資料的工作,並與當時莫臥爾帝國的皇帝賈漢吉爾(Jehangir)發生了衝突。在錫克教發展的初,原本並沒有將自己別從周遭的印度教環境中區別出來。有一些那納克的追隨者還是留在印度教社會中,遵循虔信派的路線。但在阿爾詹之後,與帝國的衝突導致錫克教徒更加強烈地把自己界定為一個外向的、具有軍事性質的宗教團體。錫克教從一種原本以調和與和平的方法結合印度教伊斯蘭教的那納克的宗教,轉變為結合宗教與軍事的組織,這樣的型態在最後一代上師戈賓德·辛格(Gobind Singh)的改革中完成。在錫克教與統治者的衝突之中,這個宗教的新團體靠著外部的標誌(例如表示特殊關係的男子頭巾)以及對於上師的宗教忠誠而建立起來。這種組織將武士精神與宗教忠誠結合,成為男性錫克教徒學習的楷模。
 
錫克教徒來說,戈賓德·辛格是勇敢、對神忠誠、富於自信與武士精神的典範。既精通梵文、波斯文、旁遮普文,也是詩人。他的父親是錫克教的第九代上師得格·巴哈杜爾(Tegh Bahadur),被莫臥爾皇帝處死。戈賓德在繼承父親上師的位置後,打勝了幾場戰役,在阿那德普爾(Anandpur)建立首都。1699年4月13日他為錫克教建立了一個特殊的儀式:在早禱後,戈賓德將教徒召集至一座帳篷前,要求當中一些人走出來,獻出自己的頭顱作為犧牲。最後有五位男子出列。戈賓德將他們帶到帳篷後面,當戈賓德再度現身於群眾之前時,手裡拿著滴血的寶劍。不過寶劍上滴的血並不是五名男子的,而是五隻山羊的血。五名男子從帳篷後重新現身時,戈賓德指定他們作為新團體—卡爾薩(Khalsa,意思是「純潔者的團體」)的基本成員。這五名男子接著共飲一碗水,並把這水稱為永恆不朽的「甘露」(Amrit)。「甘露」之後成為錫克教入教的名稱,行時用經過雙刃劍攪動的甜水灑身,入教者並宣誓遵守拉希特(Rahit)法典。「甘露」的建立也意味著種性壁壘的打破。新團體的成員必須將自己的名字改為「辛格」(Singh),意思是獅子。
 
入教時所宣示遵守的拉希特法典中明載錫克教徒要遵守的道德與儀規範,包括「五K」,即蓄髮留鬍(kais)、帶梳子(kangha)、穿短褲(kacchā)、配短劍(kirpan)、帶手鐲(karā)。長髮上面以頭巾帽覆蓋,帶梳子是為了保持頭髮的整齊,穿短褲的規範後來為戰士所採用,手鐲則是忠於上師的象徵。這五種標誌分別象徵神聖、清潔、警覺、戰鬥和決心。他們是男性錫克教徒的標誌,也代表他們之間親密的聯繫。
 
戈賓德對錫克教所進行的重大改革還包括宣布在他死後,錫克教徒必須把經典《阿底·格蘭特》 (Adi Granth)視為他們上師。《阿底·格蘭特》意為「原初聖典」,這部經典收集了歷代上師的著作,也包括那納克之前一些聖者的著作。這部經典最後的修訂本由戈賓德所編撰。其最初版本收藏在旁遮普阿木里查的金,金則成為錫克教徒的精神中心與聖地。這部經典也是錫克教拜堂,或稱「上師房」(Gurudwara)中最重要的崇拜對象。《阿底·格蘭特》主張打破種性的藩籬,譴責因為種性帶來的差別,並主張行為之純潔動機的重要性,認為一個人若只有外部的行動、缺乏內心的虔誠,就無法贏得神的慈悲。《阿底·格蘭特》強調對於真理的實踐、行為的真誠,保持平衡,以及證悟最高之神的義理。
 
錫克教是嚴格的一神論,認為至高的神是唯一的、永恆的。祂是宇宙的創造者,全知全能,公正仁慈,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給予祂不同的稱呼,其實只是唯一神的不同名稱。錫克教反對偶像崇拜與繁瑣的祭祀儀式,其寺只恭奉聖典《阿底·格蘭特》,而沒有神像。錫克教認為在神之前人人平等,不分貴賤,並主張積極入世的社會生活,認為信徒應該積極與社會勞動,負擔起社會與家庭的義務與責任。錫克教對於上師極為看重,認為人只有在上師的指導下刻苦修行,才能得到解脫。
 
錫克教在蘭季特·辛格(Ranjit Singh, 1780-1839)的領導下最終在旁遮普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但不久之後就被英國打敗,併入英屬印度。時局的變遷也帶來錫克教的改革,各地相繼出現一些改革派別。二十世紀初的阿卡利運動是一場反對上層僧侶的宗教改革運動,這個運動催生了錫克教的政黨—阿卡利黨(Akali)。阿卡利黨主張非暴力抗爭,當中許多人後來投身到甘地領導的民族獨立運動中。1947年印度獨立後,錫克教人感受到在新政局中沒有獲得平等的待遇,強烈要求建立單一的旁遮普語言邦。70年代農業經濟的迅速發展,更刺激錫克教人要求更多的自治權力。阿卡利黨也在此時出現內部的分裂,極端派主張以武力尋求獨立,旁遮普地區的錫克教就在這種動盪中發展。
 
錫克教最初源於印度教伊斯蘭教的混合,但最終成了第三種力量,以及一種新的宗教。最初的錫克教可以說是印度教的一種變體,例如伽比爾運動與那納克運動。但當最後錫克教成為一種結合宗教與政治的團體後,他與其他宗教之間的疆界就變得比較明確。當今的錫克教信徒自認為他們的宗教是一種獨立的宗教,也對於印度憲法沒有從法律角度承認其獨立地位有所不滿。目前錫克教的所在地旁遮普地區仍然充滿動盪。
 
錫克教的信徒目前約佔印度總人口的2%。在印度的錫克教信徒大部分居住在旁遮普地區,除了印度之外,錫克教的信徒亦因種種因素離散至其他國家,1947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分治,旁遮普地區被一分為二,促使一批錫克教信徒移民至其他國家。1984年錫克教聖地發生金事件,極端的錫克人以武裝佔領金,與印度政府之間發生大規模的流血衝突,又促成另一批的錫克教信徒移民至其他國家。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錫克教信徒以英國、加拿大與美國最多,其他還包括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澳洲、義大利、泰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以及菲律賓等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關於龍的十大錯誤認識
神奇的印度 | 地面挤满了人,天空站满了神
那洛六法
北齊書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八
玄奘大師
印度_錫克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