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法》(日)稻盛和夫
《活法》(日)稻盛和夫 


 作者簡介
 前面的話(1)
 前面的話(2)
 前面的話(3)
 讓夢想成真(1)
 讓夢想成真(2)
 讓夢想成真(3)
 讓夢想成真(4)
 讓夢想成真(5)
 依原理原則思考(1)
 依原理原則思考(2)
 依原理原則思考(3)
 依原理原則思考(4)
 依原理原則思考(5)
 





 作者簡介



  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兒島,鹿兒島大學工業部畢業。1959年創立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在的京瓷公司)。歷任總經理、董事長,1997年起任名譽董事長。此外,1984年創立第二電電株式會社(現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長。2001年起任最高顧問。1984年創立“稻盛集團”,同時設立“京都獎”,每年表彰為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士。同時,創辦“盛和塾”向年輕經營者講授經營理論,為培養經營者傾注心血。

  主要著作有《稻盛和夫的哲學》、《企業家成功之道》、《追求成功的熱情》、《敬天愛人》、《愣頭青的自傳》、《稻盛和夫的應用科學》、《你的愿望一定能夠實現》等。

  媒體推薦

  書評

  從“商道”到“人道”再到“佛道”

  一手締造兩家全球500強企業

  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

  與您暢談哲學人生 打造充實人生 收獲成功果實之不可動搖的指針

  為什么如此閉塞的狀況充斥著整個社會呢?那難道不是因為很多人找不到活著的意義和價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嗎?我想對這個時代來說,最必要的就是從根本上質問人為什么活著。

  ——稻盛和夫 




 前面的話(1)



  《活法》(日本)稻盛和夫

  前面的話

  身居亂世之中,重新審視“活法”

  我們現今生活在紛亂如麻、前途未卜的“不安分的時代”。富裕卻不知足,豐衣足食卻禮節不周,充分享受自由卻倍感閉塞。只要有干勁,就什么東西也可以得到,任何夢想也可以實現。但是社會卻彌漫著頹廢、悲觀的氛圍,甚至有人甘愿成為丑聞的主角,甚至犯罪。

  為什么如此閉塞的狀況充斥著整個社會?那難道不是因為很多人找不到活著的意義和價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嗎?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正是由于缺乏正確的人生觀---------恐怕不只我一個人這么想吧。

  我想,對這個時代來說,最需要的就是從根本上質問“人為什么活著?”首先,人們要正視該問題,樹立作為人生指南的“哲學”。所謂哲學,也可稱之為“理念”或者“思想”。

  這是類似的沙漠里撒水那樣虛無或者在急流中打樁一樣困難的事情。但是,正因為我們處于鄙視勞動、紛亂浮躁的時代,我相信只有單純且直率的質問才有更深的意義。

  若不能這樣從根本上去嘗試思考生活方式,那么,紛亂狀態將愈發加深,未來將越來越混沌不清,混亂將在社會上漫布開去----懷有如此深切的危機感和焦躁感的人同樣應該不只我一個。

  我想在這本書中從正面把握人類的“人生哲學”,毫無保留地闡述我的根本思想,并從本質上再次質問活著的意義和人生應有的狀態。這樣,我希望能在時代的湍流中打下微小的一根樁。

  各位讀者,為了找到人生的樂趣,度過一個充滿幸福的充實人生,我希望您能從本書獲得一點啟發,倘如此,我將感到無比高興。

  人生的意義在于修煉靈魂

  人類活著的意義、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對于這個最根本的疑問,我仍然想直接回答,那就是提高心地,修煉靈魂。

  在生活中為欲望所迷失、困惑,這是人類這種動物的本性。如果放任自流的話,我們就會無止境地追求財產、地位、名譽,甚至樂此不疲。

  的確如此,人只要活著,就必須衣食充足,而且,需要有保證能自由自在生活的金錢。此外,盼望出人頭地,也是人生的動力之一,這也不應該一律加以否定。

  但是,這些只限于今生,即使積攢再多也不能帶到來世去。今生之物只限今世。

  如果說今生之物中有一樣永不滅絕的東西,那不就是“靈魂”嗎?在迎接死神的時候,人不得不舍棄今生建立起來的全部的地位、名譽、財產,只能帶上靈魂開始新的旅程。

  所以,當有人問“人為什么來到這個世上”時,我毫不猶豫地、毫不夸耀地回答“是為了比出生時有一點點的進步,或者說是為了帶著更美一點、更崇高一點的靈魂死去。”

  人生在世,直到終要咽氣的那一天止,都是在體驗各種各樣的苦和樂,在被幸與不幸的浪潮沖刷中,不屈不饒地努力活著。把這個過程本身當作“去污粉”,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性,修煉靈魂,帶著比初到人世時有更高層次的靈魂離開這個世界。我認為人生的目的除此以外別無他求。

  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為此,不屈不撓地工作、勤勤懇懇地經營、孜孜不倦地修煉,我們人生的目的和價值就是這樣確確實實地存在著。

  人生在世苦難多!人有時候可能會憎恨神佛,為什么只有我吃這樣的苦頭?但是,正因為人生苦短,我們有必要認為正是這樣的苦難,才是對修煉靈魂的一種考驗。所謂勞苦,正是鍛煉自我人性的絕對機會。

  能夠把考驗當作“機遇”對待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把有限的人生真正地當作自己的人生活下去。

  所謂今生,是一個為了提高身心修養而得到的期限,是為了修煉靈魂而得到的場所。我認為可以這樣說:人類活著的意義和人生價值就是提高身心修養,磨煉靈魂。

  簡單的原則是不可動搖的指針

  靈魂取決于“人生態度”,它有可能得到磨煉,也有可能產生污點。由于人生的度過方式不同,我們的精神既可能變得高尚也可能變得卑鄙。

  不少世間少有的英才,由于沒有崇高的精神而誤入歧途。在我所安身立命的商業世界中,也有人一切以我為中心、只要自己賺錢就行,最終成為某種商業丑聞的主角。

  都是商業奇才,為什么他們的行為就令人不齒?古語說得好“聰明反被聰明誤”,有才華的人過于相信自己的實力,往往容易向錯誤方向發展。這樣的人,即使憑其才智成功一次,但過分依賴才智終將走上失敗之途。

  才智越是不同凡響,就越是需要指針來正確指引方向。該指針就是理念、思想或是世界觀。

  如果既缺乏這樣的世界觀,人格又不成熟,那么,即使擁有優秀的才智,好不容易具備的強勢能力也會因為不能被運用到正確方向而誤入歧途。這不只是局限于企業領導人,與我們的人生也是相通的。

  我想可以用“性格+哲學”這個公式表示人格。由人類與生俱來的性格和后天在人生道路上學習掌握的哲學這兩方面形成人格。總之,先天的性格加上后天的哲學,就形成了人們的精神品格。

  因此,根據什么樣的哲學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這就決定了他的人格。如果不打好哲學這根基,就不能使人格之樹樹干粗大,筆直成長。

  那么,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哲學呢?答案就是“做人準則是否正確”。這是類似父母給子女言傳身教的那么簡單而樸素的教導,是人類自古培養起來的倫理、道德。

  京瓷公司是我27歲的時候和周圍的人創辦的一家公司。我是經營的門外漢,缺乏經營的知識和經驗。怎樣做才能使公司經營順利,當時大家都無計可施。束手無策的情況下,我下定決心堅持正確的做人準則,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也就是說,不許撒謊,不許給他人添麻煩,要正直,不得貪得無厭,不許只考慮自己私人的利益等等,這些任何人在孩童時期曾經受到過父母、老師的教導----但隨著長大成人逐漸遺忘----的單純的規范,我們可以把它們作為經營的指針,作為必須遵守的判斷標準。

  盡管對于經營曾經一無所知,但我單純地堅信,若從事違背人們廣泛接受的倫理和道德的事情,則最終一事無成。

  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的標準,也是通情達理的原理,遵循這個原理進行經營就不會茫然失措,就可以行進在正確的道路上,從而使事業走向成功。如果要尋求我成功的理由,也許就是這一點。亦即,也許我的才能存在不足,但是,我有一條單純而堅強的追求人間正道的指針----追求人間正道的做人準則。

  無論一個人是否做了錯事,但是不能違背根本的倫理道德----我把它當作有生之年最重要的事項銘記在心,并努力在一生中堅定地遵守這一要求。 




 前面的話(2)



  在當今的日本,一說起人類應該具備的倫理道德,就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太落伍、腦筋生銹的想法。戰前道德作為思想教育被錯誤利用了,所以,戰后的日本在深刻反省后又走向另一個極端,道德幾乎一直視作禁忌之物。但是,本來它是人類培養的智慧結晶,也是規范日常事務的堅實的基礎。

  近代的日本人以陳腐過時為理由,舍棄生活中積累起來的許多智慧,過份追求便利,喪失了眾多本不可無的東西,倫理和道德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難道不正是現在,人們越發迫切要求恢復作為一個人安身立命所必備的最根本的原理原則,并沿著這個原理原則切實地度過每一天嗎?我認為重新恢復極其重要的智慧的時機已經來到。

  從努力工作中體味人生的真諦

  那么,具體怎么做才能砥礪人格,磨煉精神呢?是否需要深居山中或搏擊逆流等特別的修行呢?其實不需要,相反,在這個凡俗的世界里,一心撲在工作上是最重要的。

  我將在后面的章節中進行詳盡的闡述,釋迦牟尼論述了“精進”作為到達醒悟境界的唯一修行方法的重要性。所謂精進,是指一心撲在工作專心致志于眼前所從事的工作。我認為這是提高自我身心修養,砥礪人格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一般常見的想法認為,所謂勞動,是指為獲得生活所需的糧食、報酬的手段。盡可能縮短勞動時間獲得更多的薪水,其余時間按照自己的興趣或業余愛好度過,這才是豐富的人生。在持有這種人生觀的人中間,有人認為勞動似乎是人人都不愿意做而又必須去做的事情。

  但是,勞動對人類來說是具有更深遠、更崇高的價值和意義的行為。勞動有戰勝欲望、磨煉精神、創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簡單地獲得生存所需糧食。獲取生存所需的糧食只不過是勞動的附屬功能。

  所以,專心致志、一心撲在日常工作上是最重要的,這才是磨煉精神、提高心性的尊貴的“修行”。

  例如,出生并成長在貧困之家的二宮尊德,雖然是一個毫無學問的農民,但是,手上一根鋤、一把鍬,從早到晚披星戴月耕田勞作。最終,通過辛勤的勞動,他把一個凋敝的農村發展成為富裕的村莊,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

  因為這此業績,不久他得到德川幕府的起用,在宮中與諸候平起平坐。盡管此前他并未學習任何禮儀,但是舉止言談自帶威嚴,連神色也極盡富貴之態。

  毫無疑問,全身沾滿汗水和泥土、堅持勞作的“田間的精進”,已經潛移默化,扎根于內心,陶冶了人格、砥礪了精神,人品也達到了更高境界。

  像這樣專心致志于一事、努力工作的人,通過日常的精進,精神自然得到磨煉,形成厚德載物的人格。

  勞動這種行為的尊貴就在于此。也許主精神修煉讓人聯想起宗教上的修行等,其實,熱愛本職工作,一心撲在工作上,這就足夠了。

  聽說拉丁語中有句諺語,“完成工作勿如完成工作的人”,人格的形成也是通過工作的完成而實一販。也就是說,哲學產生于辛勤的汗水中,精神在日常的工作中得到磨煉。

  埋頭干好本職工作,想方設法,不斷努力。這樣做就意味著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個今天,珍惜此時此刻的每一個瞬間。

  我經常對員工說,必須“極其認真”地過好每一天。生命只有一次,萬萬不能浪費,要“竭盡全力”、真摯、認真地活著----繼續這種看似樸直的生活,平凡的人不久也將舊貌換新顏,變成非凡的人。

  世上所謂的“名人”,在各自的領域達到頂峰的人,恐怕都經歷了這個過程。勞動,就是這樣既創造經濟價值,又鍛煉人格。

  所以,“精進”并不需要脫離世俗的社會,工作現場就是最好的磨煉精神的地方,工作本身就是修行。通過每天辛勤的工作,我們在形成高尚人格的同時也一定能夠獲一個美好的人生。我希望大家把這一點銘記在心。

  改變“思維方式”,人生就會實現180度大轉變

  如何才能使人生過得更美好,收獲更幸福的果實,我用下面的方程式進行回答: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

  總之,人生或工作的結果是由這三個要素用“乘法”算出的乘積,絕不是“加法”。

  首先,所謂能力,也可以換句話說,是指才能、智力,更多是指先天方面的資質。健康的體魄、運動神經應該屬于這一類。所謂熱情,是指從事本職工作的激情或努力的態度,是可以根據自己意愿進行控制的后天方面的因素。這兩個因素都可以分別用零分至一百分表示。

  因為是乘法,所以即使是能力而缺乏熱情也不會有好結果。相反,自知沒有能力而以燃燒的激情對待人生和工作,那么比賦予先天資質的人得到的結果好得多。

  此外,還有“思維方式”的問題。這是三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因此說“思維方式決定人生”也并不過分。思維方式這個詞好像很陌生,其實它是精神應有的狀態或對待人生的態度,也包括前文提到的哲學、理念或者思想等。

  思維方式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有負數。它不只是零,還有低于零的負數。它的范圍很寬,從正100分至負100分。

  就像剛才所說的那樣,有能力,有熱情,但是思維方式卻犯了方向性的錯誤,僅此一點就會得到相反的結果。思維方式是負數則用乘法算出的結果只能是負數。

  我不介意揭露自己過去的恥辱。我在就業困難時期大學畢業,因為沒有關系,參加了很多招聘考試,結果都不合格,就業一直定不下來。于是我就想索性當一個“知識惡棍”,與其生活在弱肉強食的不合理的社會中,還不如在人情事理厚道的黑社會里廝混----遭遇挫折打擊時自己這樣想。

  當時,如果真的選擇了那條道路,草草發跡,也許已經成為一個小集團的頭目。但是,在那個世界中不管如何進步,根本的思維方式是消極的、歪曲的,因此,絕對不會幸福而且也不會度過一個豐富的人生。

  那么“積極方向”的思維方式是什么呢?沒必要艱難地思考,簡單地認為“凡事往好的方面著想”就可以啦。

  總是積極向前的、建設性的;有一顆感恩的心,具備和大家一起行動的協調性;樂觀的接受;充滿善意、有理想、態度溫和;不惜努力;知足、不自私、沒有強大的欲望等等,這些都是積極性的思維方式。

  這里羅列的都是老一套,就像小學教育里張貼的倫理觀或道德紀律方面的標語一樣。但是正因為如此,我們絕不可輕視它,不僅要用腦筋理解,還要用靈魂領悟,使其變成你血肉的一部分。

  實現胸中大志的“宇宙法則”

  不要忘記凡事往好的方面著想,發揮才華,時常傾注激情,這是獲取人生碩果的秘訣,也是引導人生走向成功的王道。為什么呢?因為它是遵循了宇宙法則的人生態度。 




 前面的話(3)



  佛教里有“善惡有報”的說法。所謂善惡也叫梵(Karman,佛教羯磨之意),是善惡報應的依據。亦即,意念為因,其結果就表現為現實。這說明思考的內容很重要,意念中不得混雜邪念。論述了積極思考的哲學家中村天風也出于同樣的理由說過“絕不可描述惡念”。

  我希望人們銘記這個“宇宙法則”。那就是:人生與心念一致,強烈的意念將以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也許有人斷定此言極其神秘不予接受。但是,這是我在此前的人生中多次體驗后確信不疑的不二法則。

  換句話說,描繪美好藍圖的人,他就能迎來美好人生。若是思想消極,其人生也將不如意。這樣的法則在宇宙中發揮著作用。意念并不一定馬上就表現為結果,因此人們也許難以理解,但是,如果用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長時間來看的話,大多數人的一生就是他們自己曾經在意念中描繪過的。

  所以,首先要有純潔美麗的心靈,這是思考人生態度的大前提。為什么呢?因為美好的心靈----特別是“奉獻于社會,奉獻于人類”的思維方式----是宇宙本來具備的“意志”。

  宇宙中存在著一種讓一切更加美好,使一切進化發展的力量,這也可以說是宇宙的意志。如果能夠很好遵循宇宙意志所產生的趨勢,那么就能給人生帶來成功和繁榮。如果背離該趨勢,那么等待的結果將是沒落和衰退。

  所以,對于世間萬物都懷抱“凡事往好的方面著想”的利他之心,有愛心、不懈努力、順應宇宙潮流就能度過一個美好的人生。與此相對,憎恨、仇視他人,只顧利己之人,其人生將會變得越來越糟糕。

  愛心、真誠以及平等善待一切的理念始終貫穿于整個宇宙當中,使整個宇宙朝著更美好的方向發展。這個問題可以用宇宙物理學中“(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學說)”來進一步說明。

  因為將在第五章中詳述,所以這里僅作簡要說明。宇宙最初只存在少量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通過大爆炸而結合,生成構成原子核的質子、中子、介子,和電子結合后,產生名叫氫原子的最初的原子。

  各種各樣的原子還有分子被生成,不久有了高分子,直至產生人類這樣的高等生物。對宇宙進化越了解,你就越會認為其中一定存在著所謂“偉大之物”的意志,使萬物成長、進化的意志。

  我長期從事制造業,多次感覺到“偉大之物”實實在在地存在著。可以說我就是接觸著它的睿智并受其引導,才得以開發出各種新產品,渡過了自己的前半生的。

  京瓷公司最初著手做的陶瓷叫做“精密陶瓷”,是用于計算機、手機等各種高科技產品的高等材料。我自信在精密陶瓷技術方面,京瓷公司領先于世界,并不斷打開新局面,但我原本是陶瓷領域的門外漢。學生時代,我的專業是有機化學,因為就職不如愿,才不情愿地進入原來位于京都從事無機化學的電瓷制造公司。

  所以,不僅沒有陶瓷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術,而且公司也持續虧損,只有簡陋的研究設備和裝置。因此,除了每天到現場想盡辦法一心撲在研究和實驗上之外別無他法。

  但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我竟然在短暫的時間里成功地開發出了新材料。

  這是美國GE公司的研究所在一年前成功合成的世界第一的新材料。但是,盡管結構和我成功合成的材料完全相同,但我的合成方法和GE公司的全然不同。總之,我的方法和理論是世界上都獨一無二、原始獨創的。

  當時我只是京都極小的電瓷公司的毫無名氣的一個研究員,沒有使用精密設備反復進行理論性實驗,只是赤手空拳地從事研究,竟然取得了與跨國公司GE匹敵的成果----只能說這是歪打正著的幸運。但是,不可思議的是,這種幸運以后一直伴隨著我,在離開這家公司并成立了京瓷公司以后,也使我和我的公司不斷成長。

  “智慧寶庫”釋放無限睿智

  我認為理由是這樣的: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我的才能所導致的。在這個世界上、在個宇宙]

  中的某個地方有一個應該稱作“智慧寶庫”(真理寶藏)的地方。在無意間,我們將寶藏中儲存的“智慧”作為自己的新思路、靈感、或者創造力,反復加以挖掘和吸收。

  這也可以說成是“智慧之井”,但是,擁有“智慧之井”的不是人類自己,它似乎是神靈、宇宙深藏的普遍真理,人類具備的技術通過得到智慧的傳授才能進步,文明才能得到發展。所以,我不敢有絲毫的疏忽,而是專心致志刻苦鉆研的時候,窺知了其中的一點端倪,從而收獲到成功的果實。

  在后文中我將敘述,我創設“京者獎”,表彰在各個領域作出了開創工作的研究人員。在與這些研究人員接觸時,我發現他們中每一個人的頭腦中都曾閃現過創造性的思想(靈感),似乎都在瞬間接受過神靈的啟示,對此我驚嘆不已。

  創造的瞬間,或許發生在不為人知的不斷努力的研究生涯中,或許是在休息放松的瞬間,有時又是在睡夢中。愛迪生在電氣通信領域取得了很多劃時代的發明成就和驚人的鉆研成果,也可以說是從“智慧寶庫”中獲得了靈感。

  在回顧偉大的先人們的豐功偉績時,我深信人類就是這樣從“智慧寶庫”中獲取智慧、技能并把它轉化為創造力的源泉,使得制造業進步,人類文明發展的。

  那么,如何才能打開寶藏之門獲取智慧呢?難道不是需要傾注燃燒的激情,難道不應該不斷地拼搏努力?也就是說,如果想得到收獲,就要為此付出艱巨的努力,只有這樣神靈才會給你一把照亮前途的火炬,授予你一束“智慧寶庫”的光明。

  如果不這么相民,那么,如何解釋既無知識和技術,又缺乏經驗和設備的我,怎能搞出領先世界的發明!當時,我埋頭研究幾乎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豈止如此,甚至“發瘋”似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成功。

  作為回報,我不是得到了“智慧寶庫”里儲存的智慧了嗎?

  自律的“王道”人生觀

  “智慧寶庫”是我創造的新詞,也許可以換一種說法,就是宇宙的天意或者造物主的智慧。總之,造物主偉大的智慧不斷引導人類成長、發展。

  但是,近年來,我擔心人類迷失了正確的前進方向,或者錯誤地使用了“智慧寶庫”賜予的智慧,向錯誤的方向發展。元兇還是因為喪失了人生在世應有的“哲學”。

  總之,人類成功構筑了立足于科學技術的高度文明,享受了豐富的人生。但是,結果也忘記了人類的精神或高尚心靈的重要性。隨之也產生了很多問題,比如地球環境遭到破壞等。

  我認為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現在得到并開始自由使用“神業”了。在這之前,只允許神靈使用高度技術、智慧,人類已經認為是自己的所有物,并開始自由放縱地使用。惡因導致惡果,環境遭到破壞。例如,氟里昂破壞了臭氧層,農藥、肥料污染了土壤和河流,二氧化碳的增加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甚至二惡英等環境激素對生物體的影響,威脅到地球這個屬于我人類生存的空間以及我們人類生存的本身。

  那是因為本來是用于使我們的人生更幸福的“智慧”被用于錯誤的方向了。現在人類用曾經促進自身進步的武器傷害、甚至毀滅我們自己。

  如前面講到的“人生方程式”所示,即使技術或智慧(能力)處于很高的水平,假設還有充分的熱情,但是,如果忘記努力提高思維方式----哲學、理念、思想,那么就將會給地球帶來莫大的災難。

  所以,追求正確的人生態度和人類應有的狀態已經不是我們個人的問題了。為了把人類引向正確的方向,把地球從走向毀滅的道路上拯救出來,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哲學”。

  其中,要課以自己比他人更為艱苦的人生,并不斷嚴格要求自己,這是必不可缺的。努力、誠實、認真、正直….嚴格遵守這些看似簡單、容易的道德觀和倫理觀,并把他們作為自己的人生哲學或人生態度的不可動搖的根基。

  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并始終貫徹執行,這是現在對我們每一個人的最大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走向成功和輝煌,同時也是人類走向和平和幸福的王道。如果你能把這樣的人生當作人生指南我就不勝榮幸了。 




 讓夢想成真(1)



  實現追求的人生法則

  世事不遂人愿----對于人生中發生的很多事情,我們難免這樣去看。但是,這正是因為你認為“世事不遂人愿”才招致的結果。就此而言,不如愿的人生其實其實也正是他心念而來的人生。

  人生是思維所結的果實,這種想法已經構成許多成功哲學的支柱。根據我自身的人生經驗,我也堅定一個信念,那就是“內心不渴望的東西,它不可能靠近自己”。亦即,你能夠實現的,只能是你自己內心渴望的東西,如果內心沒有渴望,即使能夠實現的也實現不了。

  換句話說,內心的愿望和渴望就原樣地形成了現實中的人生。在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時,首先應該想想自己要這要做或那樣做,并愿意付出比其他任何人都強烈、甚至粉身碎骨的熱情,這是最為重要的。

  四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有幸聆聽了松下幸之助的演講。當時松下先生并沒有像后來那樣被神化,我也不過是一個無名中小企業的經營者。

  松下先生在演講中講到有名的“水庫式經營”。一旦下大雨,未建水庫的河流就會發大水、產生洪澇災害;而持續日曬,河流就會干涸,水量就會不足。所以,建水庫蓄水,使水量不受天氣和環境的左右并始終保持一定的數量。經營方面也一樣,景氣時更要為不景氣時作好儲備,應該保留一定的后備力量。

  聽了這樣一番話以后,聚集著數百名中小企業家的會場里,不滿意的聲音像波浪一樣傳播開來,但坐在后方席位上的我聽明白了。

  “說些什么呢?不正因為沒有儲備,大家才每天揮汗如雨、惡戰苦斗的嗎?如果有儲備,那么,誰都不用這樣辛苦。我們相壁報的是如何去建造這個水庫,而你再三強調水庫的重要性,又起什么作用呢?”

  會場里到處都聽到這樣的牢騷或交頭接耳的聲音。演講終于結束,到了答疑時間,有個男士站起來不滿地提出質問:

  “如果能夠進行水庫式經營當然好,但是,現實上不能。若不能告訴我們怎么樣才能進行水庫式經營的辦法,那還值得說嗎?”

  對此質問,松下先生溫和的表情中露出一絲苦笑,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解釋道:“那種辦法我也不知道,但我們必須要有不建水庫誓不罷休的決心。”此時,全場啞然失笑。幾乎所有的人都好像對松下先生不是答案的答案感到失望。

  但是,我既沒有失笑也沒有失望。相反,我受到似乎像電流擊穿身體似的大沖擊,既茫然若失又驚嘆不已。因為松下先生的話對我來說簡直就是真理。

  思考至關重要

  “誓不罷休”----松下先生的話告訴了我“誓愿”的重要性。修建水庫的方法因人而異,不能千篇一律地告訴他人如何做。但是,首先必須樹立信心修水庫,松下先生一定是想說信心是一切的開端。

  也就是說,若沒有強烈的愿望,就“看不到”辦法,成功也就不會向我們靠近。首先需要有強烈的愿望,這很重要。只有這樣,愿望才能成為新的起點,最終一定能夠成功。無論是誰,人生就如你內心描繪的一張藍圖,而愿望就是一粒種子,是在人生這個庭院里生根、發枝、開花、結果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我碰巧在松下先生的躊躇的嘟噥里感覺到時隱時現貫穿我們人生的真理,而且,在后來的實際人生中,我也把它作為真實的經驗準則,學習它,掌握它。

  但是,為了實現理想,只是一般的愿望是不行的。“強烈的愿望”很重要。不是漠然地想“如果能夠那樣就好了”,這是不夠成熟的想法,而應該是抱有強烈的愿望,廢寢忘食地渴望著、思考著。全身上下從頭頂到腳尖都充溢著這個愿望,就好比是身上劃破后流出來的是“愿望”而不是血。

  必須有強烈的愿望,堅定不移的信念。這是使事業成功的原動力。

  具備同等能力,做出相同程度的努力,有的能夠成功,有的以失敗告終。其差別是什么呢?人們往往容易把原因歸結于命運、運氣,其實主要是因為愿望的大小、高度、深度、熱度的差別而造成的。

  也許有人會搖頭認為這未免太樂觀了。但是,廢寢忘食地渴望、思考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行為。你必須持續擁有強烈的愿望,并不知不覺地把它滲透到潛意識里去。

  無論是企業經營還是開展新的事業或開發新產品,很多人頭腦思考的結果首先是沒有信心:恐怕不行吧,恐怕做不好吧。但是,如果一味地順從這個“常識性”判斷,那么原本可以做的也變得不能做了。如果真正想新做一件事情,那么首先要樹立堅定的信心,要有強烈的愿望,這都是不可或缺的。

  為了變不可能為可能,就要有近似于“發瘋”似的強烈的愿望,堅信目標一定能夠實現并為之不斷努力奮勇向前。無論是人生還是經營,這是達到目標的唯一方式。

  你具有超越現實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嗎?

  成功的基礎是強烈的愿望。也許有人認為這種說法不科學,是單純的精神論。但是,不斷地想,不斷地去思考,我們就將在頭腦中“看得見”即將實現的現實。

  總之,不僅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產生某種強烈愿望,希望這樣或是希望那樣,而是在大腦中反復進行模擬實驗,心中推演種種邁向成功的過程。

  這就像象棋手,每走一步都要慎重推敲,思考上萬種棋步,一次又一次地在大腦中模擬演習達到目的的過程,不達目的的棋步就從棋譜里消去。

  如此鍥而不舍,反復思考,成功的道路就好像曾經走過似的“逐步清晰”了。那些只出一央夢想里的東西逐步接近現實,不久夢境與現實的界限消失,似乎已成現實。實現的形態,完成的形態都能在頭腦中或在眼前清晰地顯現。

  但是,只是黑白的不鮮明的景象還不夠,更加接近現實就更能看到色彩鮮明的景象----這種狀態是真實發生的。就好像是體育運動中的意象訓練,意象最大限度地濃縮,就能看見“現實的結晶”。

  相反,在不能清晰看見完成形態之前,假若事先沒有強烈的愿望、不深思、不認真開展活動,那么創造性的工作及其成功的人生也是沒有把握的。

  比如,新開發的產品并不僅是滿足要求式樣、性能等必要條件即可。沒有達到深思熟慮后的“看得見”的理想水準的產品,即使能充分滿足標準要求也仍然不能說是好產品。這種普通水準的產品不能廣泛得到市場認同。

  以前,有一個和我同時大學畢業的研究員,他和部下辛苦了數月反復實驗探索,終于完成了一個產品。但是,我一看到這個產品就冷淡地說聲“不行”便退回給他了。

  “為什么?產品性能完全符合客戶要求。”

  “不對。原來我期待的比這水平更高。首先顏色就不鮮亮嘛!”

  “你如果也是技術人員,就請不要說‘顏色不鮮亮’這樣感性的話。這是工業產品,你不更科學、更合理地評價就太糟糕了。” 




 讓夢想成真(2)



  “不管感性與否,反正我心里看見的就不是這樣不鮮亮的陶瓷。”“所以不行!”我命令他重做。盡管我十分清楚先前他所吃的苦頭以及被退回的怒氣。但是,不管怎樣,反正做出來的結果和我先前看見的----盡管是外觀方面的----明顯是不同的。于是,經過多次重做,他終于成功燒烤出理想的產品。

  當時,我要求他們“做嶄新的產品”,我說的是應該以沒有一點瑕疵的完美產品為目標。

  在我幼小的時候,“嶄新的”這個詞是我父母經常使用的一個形容詞。當理想的成品擺在眼前時,人們連用手摸一摸都會感到猶豫似的,對它充滿憧憬和敬畏。此時,父母用“嶄新的”來形容它他。

  這個詞我會經常脫口而出。不惜一切,努力創造世的忪認的“盡善盡美”的產品,這對于以創造為目標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一種義務。

  考慮周全的話,就一定能實現

  當然,這不僅限于工作方面。人生中,在要成就某件事的時候,應該以一狀態為目標,作為實現的過程,“深刻思考直至清晰看見”。換言之,就是要有持續的強烈的愿望。

  設定一個更高的合格線,更進一步采取行動直至現實和愿望完全吻合為止。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出色成果。

  而且,極其有趣的是,事行能夠清晰“看見了”的,最終也一定能以“嶄新的”結果實現。相反,如果事先沒有清晰的印象,即使做出來也不是“嶄新的”。這也是我在人生的各種經歷中體驗到的事實。

  DDI公司(即一的KDDI公司)在開始手機事業時也一樣,當我提出“手機時代馬上就要來了”的時候,周圍的人都持否定觀點,搖著頭說不可能。

  “不管何時、何地,和任何人用手機通信”的時代一定會來到,而且,從小孩到老人所有的人在出生時都分配到一個電話號碼的時代也將在不遠的將來實現。我的這種觀點也只引起公司其他董事的嘲笑。

  但是,這是我“看見子的”。手機這種隱藏著無限可能性的產品以何種速度、怎樣普及,以怎樣的價格和多大的尺寸在市場中流通,我事先都清晰地“看見了”。

  為什么呢?因為通過在京瓷公司從事的半導體零部件等業務,我對半導體技術革新的速度、尺寸和成本的變遷,已有充分的了解。據此類推,我能夠以相當高的精確度預測手機這個新商品的市場前景。

  不僅如此,我還清楚預測了合同價格是多少,每月的基本話費是多少,通話費的收費價格及其將來的價格設定等。當時的事業本部長還在記事本上做了記錄。在手機事業實際開始時,他又看了看那個記事本,怎么回事?和實際的收費體系幾乎不差分毫。

  不限于手機,產品或服務的價格通常都要考慮市場的供需平衡、投資回報等,經過復雜且精密的成本核算才能算出來。而沒有計算前我就已經對服務收費有一個清晰的印象。負責的事業部長驚訝得目瞪口呆:“簡直神了!”其實那是因為我“看見了”。

  各個細節都能夠明確預想到的事就一定能成功。也就是說看得見的事能夠做成,而看不見的事就做不成。所以,當你確定了想要的,剩下的就是把它堅強的信念,并把它提高到一個強烈的愿望,直到你能“看得見”成功的意象。

  愿望本身就是你潛藏著使愿望變成現實的能力的證據。人類一般不會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所以,能夠描繪出自我成功后景象的人,其成功的概率是極高的。閉上眼睛想像一下成功的樣子,如果其其景象清晰可見,那么你就一定能實現、一定能成功。

  成功的兩大因素:縝密計劃和前期準備

  在挑戰無人嘗試過的事情時,不可避免會遭到周圍的反對和抗拒。但是,如果自己心中有“我做得到”的堅定信念,能夠描繪已經實現的景象,就應該大膽宣傳這個設想。

  設想本身應該基于超大膽的“樂觀論”,打開想像的翅膀,并在周圍聚集一些積極發表意見的樂觀派人士。

  以前,每當腦子里冒出有一個新主意或閃出一個新想法時,我常常召集干部們征詢他們的意見。此時,那些從大學里出來的高材生們反應冷淡,多數時候甚至向我說明這個主意是多么脫離現實、多么欠斟酌。

  他們的話也有一番道理,分析也非常敏銳,列舉的全是不可行的理由。因此,再好的主意在遭到潑冷水后就會凋謝,本來可以做成的事情也做不成了。

  這樣的事情反復發生幾次后,我徹底更換了商量的對象。在開展新的、難度很大的工作時,與其聚集頭腦聰明、思維悲觀的人,不如和有一點馬大哈但認為我的提案“很有趣,務必試試吧”這要樣天真感性,對新事物有濃厚興趣的人進行商量。因為在一件事情的推敲設想階段,很需要這種積極的樂觀態度。

  但是,在設想向具體計劃轉移時,則應該以悲觀理性的分析為主,必須想像所有可能存在的風險,慎重、小心、嚴密地推敲計劃。但大膽和樂觀在這一階段始終是有效的。

  一旦到從計劃轉入落實階段,則再次基于樂觀論,堅定不移地開始行動。也就是說,“樂觀地設想、悲觀地計劃、愉快地執行”。這在成就某些事情、變愿望為現實上是非常必要的。

  關于這一點,我聆聽過冒險家大場滿郎的一席話,可以作為參考。大場先生是世界上第一個獨自徒步橫跨北極和南極的人。因為京瓷公司曾經為他的這次探險提供了贊助,大場先生曾講經當面向我致謝過。

  見面時,我開口便稱贊大場先生這種挑戰生命極限的勇氣,大場先生聽后似乎面露難色,并立即給予否定。

  “不是,我沒有勇氣,甚至還是一個膽小鬼。由于膽怯,我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了準備。恐怕這是此次成功的主要原因。相反,如果冒險家只是一味的膽大,就會直接導致死亡。”

  聽到這里,我感嘆不已,萬事事在人為,大場先生緊緊地掌握了人生的真理。這位難得的冒險家想說的是,如果沒有膽小、慎重、小心作后盾,所謂的勇氣也不過是蠻勇。

  大病初愈后體悟到的人生真諦

  到此為止,我敘述了人生因心理狀態而改變的人生大原則。其實,我的人生連續遭受失敗和挫折,我也是在屢遭厄運中領會到這一法則的。

  年輕時的我,做任何事情都不順利,事與愿違,且屢屢落空。我常想,我的人生為什么不順利呢?我是個多么厄運的男人!似乎被蒼天遺棄。我發牢騷、不滿意、怨天尤人。在反復挫折的人生中,我慢慢醒悟過來,原來這一切都因我自身的心理而起。

  最初的挫折體驗是中學升學考試的失敗。之后不久,我感染了結核病。當時,結核病是不治之癥,而且我的二位叔父、一位叔母都因結核病而死亡,我的家庭被稱為“結核病家族”。

  “我也吐血了,不久也會死嗎?”----還很幼小的我遭受悲傷的折磨,被病魔與悲傷徹底擊垮,無法支撐持續低燒的身體,只能臥倒病床別無他法。

  那時候,鄰居的阿姨也許可憐我吧,把《生長之家》的創始人谷口雅春先生的《生命的真相》借給我閱讀。對即將進入中學的孩子來說,該書的內容有點難,但是我一心想找點寄托,一知半解地埋頭苦讀。 




 讓夢想成真(3)



  “我們內心有個吸引災難的磁石。生病是因為有一顆吸引生病的羸弱的心。”讀到這一章節,我牢牢盯住了這些話。谷口先生使用“心要上”這個詞,闡述了人生中的遭遇全部是自己內心吸引來的,生病也不例外。所有一切都是由心相投影到現實中來的。

  生病由心相投影而至的說法有些殘酷,但對那時的我來說恰恰說準了。原來我叔父患了結核病,離開自己的家療養時,我非常害怕傳染,總是捏著鼻子跑過叔父睡覺的房前。而我父親毫不猶豫地承擔起看護的責任,我哥哥也認為不會那么容易感染坦然處之若無其事。總之,只有我似乎非常嫌忌親戚生病,總在回避。

  似乎遭受上天的懲罰,我的父親和哥哥沒有任何問題而只有我感染了。原來如此,我想通了。想回避、逃避的心,非常厭惡生病的我的那顆羸弱的心吸引了病災。就因為害怕,而害怕的事情就在我的身上發生了。我體會到是消極思考的內心吸引了消極的現實。

  原來心相就是現實,少年的我對谷口先生的話深有感觸,也對自我行為進行反省,并發誓以后盡可能朝好方面著想。但是,這正是眾生凡人的悲慘之處,心相仍難改變,在那以后繼續著坎坷曲折的人生。

  心態決定命運

  幸虧結核病治愈,我又可以返回學校讀書了。在那之后,我和失敗、挫折的緣份并未完全中斷。大學入學考試或第一志愿也不合格。進入本地大學求學,成績相當好,但是畢業時,恰逢因朝鮮戰爭的軍需而出現的繁榮景象逐漸消失,經濟開始不景氣,多次就業考試接連失利。有時,我們這些地方新辦大學的畢業生甚至連考試機會都沒有。我不禁詛咒世道不公和自己命運之不濟。

  為什么我是一個這么不走運的人呢?買彩票,前后的號碼都中獎,只有我“沒有中”。反正結果總是白干,于是心慢慢朝錯誤的方向傾斜,就像前面所說的那樣,我對自己的空手道頗有信心,于是就想破罐子破摔,一度曾在鬧市區的某個暴力團事務所門前徘徊良久。

  在大學教授的關照下,我總算進入京都的電瓷制造工廠。其實這是一家任何時候倒閉都不足為奇的破爛不堪的公司,到期發不出工資是理所當然的事,甚至經營家族內部還在發生內訌。

  好不容易進去的公司竟然是這種狀態!同期進入公司的幾位同事每每相遇,都在抱怨,發匯不滿,商量著什么時候辭職。不久,同事們一個個相繼辭職,另尋他就,最后只剩下我一個人留在公司孤軍奮戰。

  不料,改變了以前進退兩難、猶豫不決的心態后,反而似乎豁然了,心情也愉快了。感嘆懷才不遇,怨天尤人亦是枉然,于是心情有了180度大轉變,決心使出干勁搞好工作,努力參與研究。從那以后,我把鍋碗瓢盆都搬進了實驗室,要求自己每天堅持研究。

  心境的變化的似乎有了回報,研究成果日見成效。好結果有目共睹,隨之上司好評如潮,而自己則更加忘我工作,然后收獲更好結果,由此進入了良性循環。

  終于,我通過獨特方法,首次在日本成功合成、開發了應用于電視機晶體管里電子槍上的精密陶瓷材料。其時電視機剛剛開始普及。

  因此,周圍給予的評價就更高了。我甚至已經不關心工資的延期支付,感覺工作極其有趣而體會到人生的意義。隨后,基于此時掌握的技術和積累的成績,我創辦了京瓷公司。

  從改變內心想法的瞬間,我的人生開始轉運。以前的惡性循環終止,良性循環隨之開始。從這段經歷中,我體會到人的命運不是像鋪設的鐵軌一樣被事先定下來,而是根據自己的意志能好能壞。

  總之,自己身上所發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內心意念的結果。經過種種挫折和曲折后,我終于體會到這個貫穿人生的真理,并一直把它銘刻在心底。

  人生有盛衰榮辱,即使認為自己的命運是用自己的雙手開拓的人,其人生低谷與高峰、幸福與不幸也是由自己的心相呼喚而至的。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是由自己播下的種子。

  的確,所謂命運,在我們的生命期間儼然存在。但是,它不是人類力量無法抗拒的“宿命”,而是因我們的內心而改變。人生是由自己創造的,能夠改變命運的只有一個,就是我們的內心。在日本思想里,這就是“立命”。

  思維方式的畫筆在人生的花園里描繪出每個人自己的人生彩圖。因此,人生色彩如何,取決于你的心相。

  鍥而不舍必定成功

  能夠完成一件新工作的人是堅信自己的“可能性”的人。所謂可能性,是指“將來的能力”。如果根據現在的能力判斷自己“行還是不行”,那就永遠也做不成新的事情或困難的事情。

  相信自己的可能性,給自己規劃一個超出現有能力水平的更高目標,并為在未來某一時刻實現目標而傾盡全力。此時你所需要的是使自己的“愿望”像不來的火焰一樣持續燃燒。這樣成功或成績就會如期而至,自己的能力也能夠得到提高。

  京瓷公司在第一次接到IBM公司的大量元器件采購訂單的時候,IBM的要求苛刻得幾乎令人難以相信。通常規格書是一頁紙的分量,而IBM的規格書卻足有一本書那么厚,內容也極盡詳細和嚴格。因此,多次試產也因不合格而被淘汰。最后我們以為產品按照規格要求做出來了,結果還是被打上不合格品的烙印退回來了。

  IBM要求的尺寸精度嚴格得比以前高一個數量級,甚至我們公司連達到這個精度的測量儀器都沒有。坦率地講,我曾經幾次想過,也許我們的技術做不出來。但是,對當時不過是毫無名氣、中小企業規模的京瓷公司來講,為了提高技術、提高公司知名度,這是前所未有的機遇。于是對消極氣餒的員工,我嚴加申斥,指示他們竭盡全力,竭盡所能,干其應該干的,投入所有的技術。盡管如此,進展仍然不順利。

  無計可施之時,我對在鍋爐前燒制陶瓷、茫然無措的技術負責人問道:“你向神靈祈禱了嗎?”已盡人事,剩下的就只好聽天命。其實我想問他是否已經竭盡全力。

  經過多次反復努力,我們終于成功開發出滿足水準、要求極高的、“嶄新的”產品。二年多的時間里,工廠滿負荷運作,巨量訂單都在要求的供貨期內出廠了。在歡送最后一輛裝滿產品的卡車離去時,我感慨萬千:

  “人類的力量真是無窮大啊!”

  對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標,毫不畏縮,傾注極大熱情,一心一意地鉆研。這使得我們自身的能力得到驚人的提高,或者說讓沉睡中的巨大潛能迸發出來。

  所以,哪怕是無能為力的事,那也只是現在的自己無能為力,將來的自己一定能行,用“將來進行時”考慮是很重要的。應該相信自己還有潛能,等待機會喚醒、迸發出來。

  那時候的我接受了大大超出當我們現有技術水平的工作。就這個意義來講,也可以說是我過于魯莽了。

  但這是我的慣用手段。從創業初期起,經常承擔一些大型廠家因為困難而拒絕的項目。而現實是如果你不這樣去做,作為一家沒有業績的新興中小企業,你就根本拿不到項目。

  當然,大企業拒絕的高技術水平的項目我們沒有指望做成。但是,我絕對不說“我做不到”,也不含糊其詞地說“也許可以”,而是鼓起勇氣斷言“我能行”,把這個困難的項目承攬下來。每一次我的部下都不知所措,畏縮不前。

  但是,這個時候,我總是認為“我們一定能成”。而且,我給部下出主意讓他們如何去做,并飽含熱情地告訴他們如果該項目成功的話將給公司帶來多大的好處,于是所有相關人員產生飽滿熱情,努力接受挑戰。

  盡管如此,往往事情不是這么簡單。每一次面對困難時,我都激勵大家:

  “所謂已經不行了,已經無能為力了,只不過是過程中的事。竭盡全力直到極限就一定能成功。” 




 讓夢想成真(4)



  在承攬難以實現的項目的確有撒謊的嫌疑。但是,從不可能的地點開始,拼命地堅持去做直到最后神靈伸手援助,一旦完成原本輕言易諾的大話就能產生真實的業績。于是,我一而再再而三變不可能為可能。也就是說,我總是以“將來進行時”來思考自己的能力而從事工作的。

  努力是從平凡升華為非凡的必要階梯

  遺傳基因學的權威代表人物----筑波大學名譽教授村上和雄先生對“火災現場異常的力量”進行了言簡意賅的解說:人們在極限狀況下迸發的力量為什么在平常狀態下卻“休眠”呢?那是因為這種遺傳基因的功能通常都處在OFF狀態,這個開關一旦變成ON,那么平時也能發揮超常的能量。

  顯而易見地,當潛在能力變成ON的狀態時,正面想法或積極思維等積極向前的精神狀態或心性將發揮很大作用。思想的力量使我們的潛能無限擴大,這已經在遺傳基因層次上得到證明。

  附帶說一下,多大的事情對人類來說可能的呢?人們在頭腦中希望這樣,希望那樣,據說從遺傳基因角度來看的話,這些愿望中的大多數都是可能實現的范圍。總之,我們每個人的頭腦中都潛在有“愿望必定能夠實現”的能力。

  但是,樹立崇高理想至關重要,為了實現理想,朝著目標一步一步地邁進,勤奮努力是不可或缺的。

  早在京瓷公司還是鄉村工廠時,我就反復多次對當時不滿百人的職工拋下“豪言壯語”:這個公司一定能成為世界一流公司。盡管她還是一個遙遠的夢想,但我內心有個強烈的愿望,就是渴望實現夢想并證明給大家看。

  但是,無論眼界多高,也必須腳踏實地。無論夢想和愿望是多么高遠,現實中的每一天都要竭盡全力踏實重復簡單的工作。為了繼續昨日的工作,不得不揮灑汗水,一毫米、一厘米地前進,把橫在眼前的問題一個個解決掉,時間就這樣在看似微不足道中度過了。

  “每天重復同樣的工作,哪年哪月能成為世界一流公司呢?”

  在夢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中,我屢受打擊。但人生只能是“每一天”的積累與“現在”的連續。

  此刻的這一秒鐘聚集成一天,這一天聚集成一周、一個月、一年,等發覺時,已經站在了先前看上去高不可攀的山頂上。這就是我們人生的狀態。

  即使你的目標是短視與功利的,但是,如果不過完今天一天的話,那么明日就不會來訪。到達心中向往的地點,沒有任何捷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無論多么偉大的夢想都是一步一步、一天一天積累,最終才能實現的。

  所以,不要把今天不當一回事,如果認真、充實地度過今天,明天就會自然而然地呈現在眼前了。如果認真地度過明日,那么就可以看見一周。如果認真地度過一周那么就可以看見一個月。。。。即使不考慮以后的事而全力以赴過好現在每一瞬間,先前還未能看見的未來之像就自然而然地可以看見了。

  我自己也正如烏龜踱步。每一天都腳踏實地地不斷積累,就這樣不知不覺中公司一點點地也壯大起來,我也取得了今天這點成就。

  所以奉勸各位,與其徒然為明日煩惱、孜孜不倦地計劃未來,不如首先傾注全力充實每一個今天。這才是實現夢想的最佳有效途徑。

  每天的創意促成大飛躍

  我之所以并不器重才子,是因為才子往往傾向于今日等閑視之。才子自恃才高可以預測未來,就不由得厭惡像烏龜那樣緩慢地度過一天,希望像脫兔似地走捷徑。但是,過于急功近利往往容易在意料不到之處翻跟斗。

  迄今為止,眾多優秀且聰明的人才進入了京瓷公司,也正是這些人才,以為公司沒有前途而辭職。所以,留下來的都是不太聰明、平凡的、無跳槽才能的愚鈍的人才。但是,這些愚鈍的人才在十年、二十年后都晉升為各部門的干部或是領導。這樣的事例多不勝舉。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像他們這樣平凡的人變成了非凡的人才呢?是孜孜不倦、默默努力的力量,亦即腳踏實地度過每一天的力量,是堅持積累每一天的力量,或者說是堅持使平凡變非凡。

  不選擇輕松的近路,而是一步一步、一天一天拼命、認真、踏實地積累。變夢想為現實,成就心中理想的,正是這些非凡的凡人。

  我所說的堅持很重要,并不意味著堅持是“相同的重復”。堅持和重復是兩碼事。不是漫不經心地重復昨日,而是明天比今天,后天比明天,必須前進,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與改善。這樣的“創意精神”能夠加快靠近成功的速度。

  也許因為我是做技術出身的,不知不覺中,我已經養成了一種經常捫心自問的習慣:“這樣行嗎?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從這個觀點來看,即使對待一件瑣事也有很多發揮創意精神的余地。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掃地,從各個角度思考如何做才是更快更干凈的方法,把一直以來所用的掃帚換成拖把怎么樣呢?或者向上司申請若干費用,買一臺吸塵器如何等等。另外,在打掃的順序和做法上也有工夫可做。這樣就能把事情做得更漂亮、更有成效一些。

  對于細小的事情,想方設法進行改良的人和沒有這樣做的人,從長遠地看,將產生驚人的差距。就拿掃地這個事例來講,每天反復琢磨如何掃得更干凈,更快捷的人也許會獨自成立承包清潔的公司并擔任部經理。與此相對,得過且過懶得想辦法的人一定依然每天繼續掃地工作。

  在昨日努力的基礎上再稍加改良,今日要比昨日有進步,即使只有一小步。這種從不懈怠、堅持到底的態度,將終會與他人拉開巨大的差距。決不走同一條路,是走向成功的秘訣。

  聽見工作現場的“神靈之聲”了嗎?

  工作的現場有神靈。例如,有時無論怎樣想辦法、反復實驗不斷摸索,工作都沒有順利進展,處處碰壁,無計可施。其實當你認為已經無能為力時,事情才剛剛開始,此時,應該先恢復冷靜,然后面對現實再次重新審視周圍。

  我曾經與因森永砒霜牛奶事情和豐田商事事件而一舉成名的中坊公平律師有過一面之交。我問過他在為這些事件辯護時最重要的是什么?

  中坊先生回答說:“事件的關鍵應該在現場,因為現場有神靈。”盡管因專業領域不同,但工作最重要的關鍵部分是相同的,徹底貫徹現場主義、仔細觀察現象很重要,這是我一直認同的觀點。

  比如說在生產車間,產品或機械、材料或工具、甚至工序,清理其中的每一個要素,而且用率真、謙虛的態度對細枝末節都重新進行調整、修改是很重要的。

  這可以說是物理性的再檢查,或者回歸初衷,但是,其實還遠遠不只這些。進而言之,是對產品和現場,重新進行審視、體察、貼心、傾聽。

  這樣的話就可以聽見神靈的聲音。現場產品傳來喃喃細語告訴我們解決問題的訣竅“這樣試試如何?”這就是“傾聽產品的聲音”。

  所謂陶瓷產品,是指把加工成粉末狀的金屬氧化物沖壓成型后放入高溫爐中燒烤而成的產品。雖與陶磁器同類,但由于是面向電子工業的產品,精度要求極高。即使極小的尺寸差異或燒烤斑點、變形都是不允許的。

  京瓷公司創業不久,在試制某種產品時,曾經放在實驗爐中燒烤,得到產品全都粗糙之極,好像烤魷魚似的,要么向這邊翹曲,要么向那邊翹曲。 




 讓夢想成真(5)



  在不斷反復實驗探索的過程中,終于查明原因:沖壓時的壓力大小不同導致產品上面和下面的粉末密度不同。

  但是,盡管制造設備方面的原因查明了,而實際上,將粉末的密度控制為一個固定的數值是很困難的。

  后來又反復進行工藝改良、經過多次嘗試,仍然不能如愿燒制。為此,我想親眼看看陶瓷如何翹曲以及變化的過程,于是,決定打開爐上的窺視孔仔細觀察。發現隨著溫度的上升,產品就像生物一樣慢慢發生翹曲,好像全然不顧在一旁觀察的我的心情似的,反復做多次,每一次都發生翹曲。我看著看著再也不能忍耐了,竟然想把手從窺視孔伸進爐內,“拜托你,別再翹曲了”,從產品的上面按壓住去阻止翹曲。這里既有作為技術人員對產品的濃厚感情,還有作為經營者的擔心損失過大的焦慮。

  當時,爐中溫度高達一千多度,實際上,我不能把手伸進去。明知這個道理,仍然不覺想伸手進去。在我的心中,對產品的宿愿竟是如此強烈!

  對于我付出的感情,產品給予了相應的回報。為什么這么說呢?是因為那時感覺到的“從產品的上面按壓住”的瞬間的沖動實際上就聯想到解決方案了。后來,在產品上面加上耐火鎮石進行燒制,終于做出了沒有翹曲的非常平整的產品。

  由此我得出一個結論:解決問題的答案總是在現場。但是,為了得到答案,對待工作要有一股不服輸的高度熱情及濃厚感情。而且,要用率真的眼睛目不轉睛地觀察現場。就在這種審視、傾聽、貼心當中,我們才能第一次聽到“產品對我們的私語”,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

  以上的話也許像是非技術人員說的、非科學的論調,但是,因為將這些感情傾注到產品上以后,本應是無機質的現場或產品中也有了“生命”,發出“無言的聲音”,也就是經過“心靈感應”的瞬間就做成了事。就產品而言,就創造了“嶄新的”產品。

  牢記“有意注意”的人生

  還有這樣一個實例。

  京瓷公司還生產一種使用非結晶質硅硒鼓的感光硒鼓的打印機和復印機。因為這種特殊的感光硒鼓硬度極高,所以,即使大量打印數十萬張紙,硒鼓都完好無損,在打印機的使用壽命期間根本就無需更換硒鼓。

  作為環保產品,京瓷公司領先世界成功進行了批量生產。這種非結晶硅硒鼓是在鋁筒表面涂上一層硅薄膜形成的,如果不是整體以均勻的厚度成膜就不能發揮感光體的作用。但是,保持一定厚度的涂抹膜,在技術上是非常困難的。

  即使厚度只有千分之一毫米單位的誤差或斑點都不行。歷經三年的研究,僅僅成功過一次,后來還想再做一次,結果沒有成功。

  一項產品如果不能持續生產,就說明廠家不具備指生產該產品的技術。當時,全球都在進行該項研究,沒有一家成功進行了批量生產。我自己也曾經一度打過退堂鼓。

  但是,我還是沒有放棄希望,再次回到初衷,重新來過。我相信對于膜形成過程中發生的現象和變化,一項項親自加以確認,就一定能夠捕捉到什么,耳朵一定能夠聽到一些關于產品的聲音信息。

  于是,我激勵負責研究的人員,要求仔細觀察,無論什么時候、發生什么現象,都不能漏過任何細微之處。

  但是,某天夜里,我去現場巡查,看到本應仔細觀察的研究員正在像“雞啄米”似的打瞌睡,我聽到的不是產品的聲音而只是他的鼾聲。

  我決定讓觀察力更敏銳的研究員替換該研究員,同時,將研究所從鹿兒島搬到滋賀,對領導和員工進行大換血并啟用了很多新員工。從根本上改變固定成員已經做了多年的組織,從常識上看,風險大得多。可是,結果卻很奏效,在那之后一年,批量生產成功了。

  對自己工作或產品的執著、在現場不懈怠仔細觀察的激情,前任員工已經欠缺,而后任員工卻具備。否則就不能開發新產品。這種嚴厲是生產產品時必不可少的。

  有句話,叫做“有意注意”。就是指有意識地加以注意。也就是有目的地、認真地、把意識和神經集中在對象上。例如,當發生聲響時,條件反射地往那邊方向看。這是無意識的生理上的反應,也叫“無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在任何情況下,對任何細小的事情,都“有意圖地”凝聚自己的意識。而前面講的觀察行為等等本來就必須是有意注意的連續。如果只是漫不經心地凝視、注意力忽三忽四的話就不算是有意注意。

  中村天風強調有意識地加以注意的重要性,他認為“只有有意注意的人生才有意義”。我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總是集中意識注意一個事情是困難的,但是,如果用心就能逐步養成有意注意的習慣,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質和核心,具備準確的判斷能力。

  年輕時,正是繁忙的時候,我和部下的聯絡也通過走廊談話的方式進行,此種應對方式后來出了問題。部下認為他確實說過,而我認為根本沒有聽到----這種事情發生過好幾次以后,我取消了在走廊等地方接受部下報告的工作方式。

  如果需要談話或者商量問題,房間里也行,事務所的角落里也行。總之要在能集中注意力的地方傾聽,嚴禁自己在做其他事情時順便接受部下報告。

  所謂有意注意,就比如類似使用錐子的行為。錐子是一種通過把力量凝集在最前端的一點上,高效達到目的的工具。這個功能的核心就是“集中力”。無論是誰,只要像錐子一樣,集中全部力量在一個目標上,就一定能成功。

  所謂集中力,是根據思考能力的強度、深度、大小產生的。在決定做一件事情時,首先要有憧憬。這個想法有多強烈?究竟能夠持續多久?如何認真地開展工作,這些都是決定事情成敗與否的關鍵。

  激情與夢想,實現精彩人生

  以上,我通過具體事例論述了心的力量和有意識靈活運用這種力量的重要性。為了充分發揮精神的力量,在人生或工作中取得豐碩成果,首先如何去描繪這個作為基礎的“遠大夢想”是很重要的。

  充滿夢想、胸懷大志地強烈祈禱吧!也許有人認為讓每天的生活平安無事過去就已經筋疲力盡了,什么夢想呀希望呀都是一些虛無縹緲的空談。

  但是,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創造自己美好人生的人,一定擁有超大的夢想和超過自身能力的愿望。就我而言,能達到今天這個位置的原動力,也可以說是年輕時擁有的強烈愿景和高遠目標。

  前面已經講到,在京瓷公司創業之初,我懷著“希望這個公司成為世界第一大陶瓷公司”的大志,而且,我也時常對職工這樣說。當然,當時既沒有具體的戰略,也沒有確實的計劃。那時,它只不過是一個空幻的夢想而已。但是,我在聯歡會等各種場合上總是反復對職工說起這個夢想。通過這些,我的“愿望”也成為全體職工的“愿望”,并最終開會結果了。

  無論多么遙遠的夢想,只要內心強烈地祈求,那么我們就一定能夠成功。為此,直到祈禱、祈禱、再祈禱,滲透到潛意識中去----講述夢想本身就是行動的一部分,實際上,我們就是通過這些,把虛幻的夢想基本上變成了現實。

  夢想越大,離現實的距離就會越遠,但是,盡管這樣,不斷想象實現夢想時的情景或者即將實現前的過程,直到清晰地“看見了”成功后的種種景象,那么,在逐步看清實現的道路的同時,也能夠不知不覺地從日常生活中得到啟發,一步步接近成功。

  當我們漫步在大街上的時候,邊喝茶邊沉思的時候,與友人談笑風聲的時候....從一些別人可能忽視的場合和小事里,冷不丁就閃爍出實現夢想所必需的靈感的火花。

  即使見聞相同,但有些人能夠從中得到重要的暗示,受到一些啟發;而有些人則稀里糊涂、一無所獲地錯過。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差異呢?那就是日常的“問題意識”。正如人們經常講到的那樣,有很多人看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但從中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只有牛頓一人,那是因為牛頓在潛意識里滲透著強烈的問題意識。前文所述的神的啟示,或者創業的靈感源泉,也是通過夢想,只給那些持續擁有強烈愿望的人。無論我們年紀多大,都希望自己是擁有夢想、前途一片光明的人。沒有夢想的人就不可能有創造性。無論獲得成功,也不可能成長為有用的人。為什么呢?因為通過描繪夢想、銳意創新、不斷努力,人格才能夠得到不斷的磨煉。在這個意義上,我想強調一點----夢想和愿望就是人生的跳板。 




 依原理原則思考(1)



  簡單是做人和做事的最佳原則

  我們往往傾向于把事情考慮得過于復雜化,其實事情本質是很單純的。表面看上去很復雜的事情,其實也是由若干簡單因素組合而成。人類的遺傳基因由多達三十億個鹽基序列構成的,其實表達遺傳基因的密碼種類不過四個而已。

  真理是一要線織成的布。所以,所有事情越單純就越接近它本來的狀態,也就是說,越接近真理。于是,用單純的辦法去對待復雜的事情,這種思維方式是很重要的。

  這可說是人生的法則,也同樣適用于經營。人生和經營的根本的原理原則是相同的,也都是很單純的。常有人問我經營的技巧和秘訣,一旦說出我的一貫的主張,大多數人都露出詫異的表情。他們懷疑,僅僅知道這些簡單的道理,用這么原始的辦法就可以作好經營嗎?

  我二十七歲開始經營京瓷公司時,作為陶瓷專業的技術人員,或多或少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有關公司經營管理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我一點也沒有。而公司里不斷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并有許多需要做出決定的事項,對于每一個問題或事項,都必須由我這個負責人最終決定對策并提出解決辦法。必須迅速對營銷、財務以及自己未知領域的事情做出決斷。

  即使是極其微小的問題,一旦作出錯誤判斷,對一個剛剛成立的小公司來說,也關系到生死存亡。然而,技術人員出生的我,并沒有做出這些判斷所必需的知識。“以前怎么樣,現在就可以怎么樣”,我連這樣的實例經驗也沒有積累。

  到底怎樣才好呢?我非常苦惱。左思右想的結果,就是需要一個“原理原則”作指導。也就是說,我認為把“什么才是正確的做人準則”這個極其簡單的要點作為判斷標準,并自始至終堅持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擁有一個正確的人生風向標,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不要撒謊、要正直、不要貪得無厭、不要給他人添麻煩、對人要溫和....”,這些孩童時代父母及老師教導我們的作為人應該遵守的原則,是人人應該知道的、“理所當然”的人生規范。根據這些規范進行經營就可以了。

  什么才是正確的做人準則?什么是錯誤的做人準則?什么是“善事”?什么是“惡行”?哪些事是能做的?哪些事是不能做的?把這些約束人們的道德、倫理照搬過來作為經營的指針或判斷標準吧。經營也是以人為對象的一種行為,所以,什么事應該做,什么事不應該做,都不應該偏離做人的最原始最樸素的規范。

  人生和經營都應該遵守相同的原理原則,而且只要遵守這些原理原則就不會犯大錯----我是這樣單純地思考的。

  正因為如此,我才能沒有迷失方向,而是堂堂正正進行經營,并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處事哲學撥開人生迷霧

  引導人們采取正確的生活態度的簡單的原理原則,可以換一個說法,就是哲學。但是,這不是晦澀難懂的桌上學問,而是從經驗和實踐中產生“生動的哲學”。

  如果問為什么必須確立這樣樣的哲學,那是因為當人在各種各樣的境遇中感到迷失、苦惱、痛苦、為難的時候,這樣的原理原則可以作為選擇哪條道路、采取何種行動的判斷標準。

  人們在不斷前進的過程中,隨時隨地會出現必須做出決擇和判斷的場合。從工作到家庭,從就業到結婚,我們不得不做出各種選擇或決斷。也可以說,人生就是這些判斷的集合、決擇的連續。

  也就是說,這種判斷不斷積累的結果就是現在的人生,從今以后如何選擇的基準的原理原則能完全改變我們的人生面貌。

  沒有指針的選擇就像沒有航海圖的遠航,沒有哲學的行動就像在沒有燈火的黑夜中前行。如果哲學這個詞難以理解的話,也可以換一種說法,就是自己的人生觀、倫理觀或者理念、道德。這些成為人生的基軸,作為迷失時重新開始的起點而發揮作用。

  現在的KDDI公司是2000年秋季由我創辦的DDI公司(第二電電公司)、國際通信巨鱷KDD公司和豐田系列的IDO公司三家公司合并成立的。通過這種大同團結,能夠和NTT公司相抗衡的新的通信運營商KDDI成立了。

  但是,在手機領域,盡管DDI公司和IDO公司的通信制式相同,但是,它們把全國的區域一分為二開展了各自的事業。在維持現狀的情況下,根本不能和這個行業巨鱷----NTT DoCoMo公司競爭。市場的競爭原理不能發揮作用,結果,實際上是NTT DoCoMo公司獨家壟斷。這樣恐怕在提高服務、降低收費方面,不能給消費者帶來任何好處。

  為此,我主動提出合并方案。但是,說到合并是“吸收合并”還是“對等合并”,調整起來極其困難。看看過去銀行的合并事例,由于主張相互“對等”,所以,盡管已經合并,但主導權的紛爭都持續不斷。

  我再三思考后提出一個方案,希望三家不是對等而是以DDI公司為主導進行合并。當然,我不是基于霸權主義或本公司利益優先而提出的。而是為了新公司成立后能夠順利開展工作,我冷靜做出判斷:由三家公司中業績最好、經營基礎最扎實的DDI公司控制主導權最好。

  事業的“原理原則”是什么呢?不是公司的利益或面子,而是對社會或人類是否有益。給消費者提供優異的產品和服務是企業經營的根本,也應該是企業經營的原理原則。

  如果是這樣,那么,僅憑簡單的合并不能履行這個職責。明確經營責任,使新公司盡快走上正軌,開始長期穩定的經營,否則,不能喚起真正的市場競爭,也不能給消費者或社會帶來利益。

  根據這個觀點客觀地判斷就得出一個結論,由DDI公司控制主導權最好。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包括將來日本信息通信產業的應有的狀態開誠布公向對方作了說明。

  而且,我建議合并以后,讓IDO公司和KDD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豐田公司作為僅次于京瓷公司的第二大股東。由于我們的誠意和熱忱終于使合并達成共識。后來,新公司KDDI取得的飛躍進步是很多人有目共睹的。

  不是將自己的利益,而是將他人的利益作為第一要義----由于貫徹了這一經營原理,最終促成了這次合并的成功。

  面對誘惑,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哲學

  堅定并遵循基于原理原則的哲學,它將引導事業走向成功,為人生帶來豐碩果實。當然,這絕對不是一條充滿樂趣的享受之路。以哲學為基準的人生,要約束自己、束縛自己,甚至多數場合伴隨著痛苦。有時還可能是處處“吃虧”的苦難之路。

  究竟要選擇兩條路中的哪一條路,當你猶豫彷徨時,我建議你遠離自我利益,選擇那條充滿荊棘的道路,因為這是人生“本來應該”走的路----我們就是要選擇這樣愚直的、艱辛的生活方式。

  但是,目光長遠地看,根據堅定的哲學采取行動最終絕對不會吃虧。即使暫時看上去吃虧,不久一定會恢復為“獲利”,而且肯定不會犯大錯。

  例如,日本經濟現在還沒有從泡沫經濟的后遺癥中掙扎出來。當時,很多企業鬼迷心竅,爭先恐后地投機房地產。僅僅轉賣土地所有權,資產價值就不斷飆升。企望升值而從銀行借貸巨額資金并投入到房地產投資里----這樣的事很多企業都做過。

  只是在手中持有財物就不斷升值,從經濟原則上看這是不正常的,而違反這個原則的行為在當時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隨著泡沫經濟的崩潰,應該產生價值的資產突然變成負資產,很多企業因此背負不良債權。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在泡沫冷卻后的現在才可以這樣說的。但是,如果擁有確切的原理原則和哲學,不論在何種狀況中,都應該可以做出正確判斷。

  因為京瓷公司有孜孜不倦積蓄起來的大額現金存款,所以多次面臨是否投資房地產的誘惑。其中,還有銀行的人以為我沒有理解其中的“賺頭”而誠懇地、細致地告訴我具體賺錢的方法。 




 依原理原則思考(2)



  但是,只是把土地從左手轉到右手就能獲取巨大的利益,豈會有如此好事!如果有,那也不過是不義之財或浮利。輕而易舉獲取的錢財將輕而易舉地溜掉。因此我拒絕了所有關于投資的建議。

  “只有自己辛苦賺取的錢財才是真正的利益。”

  我有一個這樣極其單純的信念。這是我一貫奉行的做人處事的哲學。所以,即使聽說可以獲取巨額投資利潤我也告誡自己“不可貪得無厭”,這一理念始終支撐著我,從來不曾動搖過。

  明知吃虧也要遵守的哲學,明知有苦也要承受的覺悟,我們是否心存這些?這才是是否能夠度過真正充實完滿的人生,是否能夠收獲成功果實的分水嶺。

  貫徹落實才有意義

  人類原本是脆弱的存在,若不是特別有意識地約束自己,就終將無法抗拒欲望和誘惑,這是事實。

  下面講一個在京瓷公司曾經發生過的故事:

  京瓷公司有了某種程度的發展后,公司董事外出公干時可以使用公司配司機的小車。有個董事在準時下班準備回家時沒有車用。那一天,總務人員以為該董事可能會加班,就把車挪給忙于工作、需要用車的營業部長了。

  該董事知道情況后氣勢洶洶地說營業部長這樣的人竟然使用公司的小車,這件事也傳到我那里了。于是我叫來該董事對他說道:“不是因為董事了不起才可以用車。而是讓從事更重要工作的職工不要為交通工具等雜事而費心,讓他們更集中精力工作而準備的小車。你好好想一想,準時回家的董事有資格對忙得東奔西走的部長怒吼嗎?”

  即使董事享有優先權,那還是公司的車而不是“自己的車”。這既是原則又符合道理。但是,在一個組織中,一旦地位提升,這些原本理所當然的事也被忽視了。對此我也有過同樣的經歷。

  創業初期,京瓷公司的公車是小型二輪摩托車,而且還是由我自己駕駛。不久以后,購置了一輛名叫昴360的小型車。剛開始也是我自己駕駛的,但是,我一邊開車一邊總是思考工作上的事情、公司的事情,這樣非常危險,所以決定雇用一個司機。

  又過不久,公司換了一輛更大的車,司機可以開車迎送我上下班了。有一天早晨,車來到家門口迎接我時,正好妻子也有事外出。我叫她順便搭車中途下,妻子拒絕了,她說:

  “如果那是你的車,那我就讓你送我一程,可那是公司的車啊!不要因為順便就公車私用----這不是以前你自己說過的嗎?公私之間一定要劃清界限,所以我走著去。”

  妻子的話,讓我深感汗顏,無言以對。

  這僅僅是一個很小的事例,凡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執行起來不是那么容易的。原理原則如果不以如此堅定的意志去貫徹落實是沒有意義的。

  原理原則既是正確與堅強的源泉,同時它也很脆弱,如不時刻告誡自己,它就會輕易被人遺忘。正因為如此,任何時候不要忘記反躬自省,對自己的行為要自省自戒,并把它們加入到人生的原理原則里去。

  思維決定人生的發展方向

  我從工作與經營中學到的那些真理或經驗準則,換言之就是人們應該堅守的那些樸素的原理原則,它們無一不是用淺顯的語言來表述的平凡之物。但是這種平凡、單純之物卻深具“普遍性”。在這里,我把哲學和原理原則中的不過是極小的一部分做一個介紹。

  首先,我想提出“人生方程式”。就是在前言中介紹的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 X 熱情 X 能力”。這個方程式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維方式”。

  前面說過,對只有普通能力的我來說如何才能取得超出常人的成績,如何才能為這個社會貢獻出個人微薄的力量,我在反復思考之后,得出了這個“人生方程式”。在這以后的實際工作以及人生道路中,我總是把它作為我思維方式的基礎。

  這個人生方程式關鍵在于乘法這一點上。比如,有人頭腦聰明在能力因素上可以得90分,但是,如果他炫耀自己的能力驕傲自滿懈怠努力,只發揮了30分熱情,那么乘積就只有2700分。

  而另一方面,中等智商水平的人只有60分的能力,而自知“因為我自己沒有能力”,通過努力來彌補不足,以超過90分的熱情投入工作將怎么樣呢?乘積是5400分。與前面的那個有才能而無熱情的人物相比,計算的結果是取得翻倍的業績。

  而且,再乘以“思維方式”的分數。“思維方式”之所以最重要,原因它表示方向性。也就是說,有好的思維方式,也有壞的思維方式。既有朝積極方向揮熱情和能力的人,也有朝消極方向發揮熱情和能力的人。

  因而,思維方式這個要素存在負數,即使熱情和能力的數值再高,如果思維方式這個因素是負數的話,乘積的結果(人生或工作的結果)也是負數。富于才能的人傾注熱情去從事欺詐、盜竊等犯罪活動等“工作”,其思維方式朝不好方向發揮作用,絕對不可能得到好的結果。

  因為人生的方程式是用乘法表示的。所以,首先,思維方式必須朝積極方向發揮作用。否則,即使有超群的能力、飽滿的熱情,都變成了無用的寶物,反而會貽害社會。

  晚年,我看到了福澤諭吉在講演中的一段話,更加證實了“人生方程式”的正確性。他是這樣說的:

  “思想如哲學家般深遠,心術如元祿武士般高尚正直,加之以小吏的才干,再加之以百姓的身體,如此則必成實業社會之俊杰。”

  這句話概述了在實業社會中,成為杰出人才的必要條件----幾乎是按照先后順序羅列。也就是說,像哲學家那樣的深沉思考,武士那樣廉潔的心,小官吏那樣的才智,老百姓那樣強健的身體。只有這些因素齊備后才能成為社會有用的“俊杰”。

  福澤諭吉所說的深沉思考和廉潔的心,不正是我提出的人生方程式中的“思維方式”?而小聰明的才能相當于“能力”,強健的身體相當于不懈努力的“熱情”嗎?如此,我更加堅信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之于人生的重要性了。

  如何導演人生這臺戲

  “認真過好每一天”----這看似簡單,其實卻是人生最重要的原則之一。

  這就譬如劍術,練習時不用竹劍而用真劍。又譬如拉弓,必以滿月之勢,不松馳、不懈怠,在極度的緊張中有的放矢。總是以如此拼命、認真、奮力地思想準備和態度,面對每一天的生活和從事每一天的工作。這樣我們就可能按照我們自己設計描繪的那樣去度過人生。

  人生就是一臺戲,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人生的主人公。不僅如此,這臺戲的編劇、導演、主演都由自己來擔任。我們的人生這樣自導自演的機會只有一次。

  所以,最重要的是如何去演繹自己的人生,如何用盡一生的光陰描繪腳本,自己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

  缺乏認真和熱情、懶惰松馳地度過人生,沒有什么比這更浪費的了。為了使人生這臺戲內容厚重而又充實,必須極盡全力以認真的態度度過每一天的每一個瞬間。 




 依原理原則思考(3)



  胸中必須時刻有燃燒的愿望和激情,隨時隨地“極認真”地面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通過這些過程的反復、積累形成我們人類的價值,使我們人生這臺戲更充實、更完美、結出豐碩的果實。

  若沒有滿腔的熱情,即使能力強、思維方式正確都不能結出碩果,即使寫出非常縝密、優秀的劇本,也無濟于事。所以要讓這臺戲更真實,更好看,“極認真”的熱情是必需的。

  對于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去面對、接受挑戰----這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就是說,面對困難不逃避,直面應對。

  面對困難,我們是視而不見,回避推諉,還是不折不撓,直面應對,這是能否取得巨大成功的分道標。

  無論什么事都要有必勝的迫切心情,再加上單純樸實地對待萬物的謙虛態度----就能找到平日可能忽視的解決問題的線索。

  我把這種情況解釋為“神靈的細語啟示”。那是因為我感覺到連上帝都同情那些吃苦耐勞、拼命努力的人,向他們伸出援手,作為回報。所以,我時常激勵員工“加油!加油!直到上帝都想伸手支援為止。”

  勇于面對困難,把自己逼至極限。有了這種意志就能變不可能為可能,孕育出豐碩的果實。正是這種積累,給人生這臺戲的劇本注入生命,使之成為現實。

  身體力行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重視書本,更應重視實踐”,這也是人生中極其重要的原理原則。換句話說,“知曉”與“辦得到”不是一定相等的。它告誡人們僅僅知曉是不夠的,必須是有把握能夠辦得到的。

  關于陶瓷的合成,閱讀相關書籍便可知曉這種原材料和那種原材料混合后煉制幾次就能得到怎樣的陶瓷。但是,按照理論嘗試去做卻不能得到心中想要的東西。只有在現場積累經驗才能逐漸把握精髓。知識加上經驗才能使之成功。否則,不過僅是“知曉”而已。

  在信息社會、偏重知識的時代,多數人認為“如果知曉就能辦到”,這種觀念其實大錯特錯了。“知曉”與“辦得到”之間有很深的鴻溝,能夠填補這道鴻溝的就是現場的經驗。

  成立京瓷公司后不久,我參加了一個經營方面的講座,因為講師的名單中有本田技研工業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先生。該講座租用溫泉旅館三日兩晚,參加費用數萬日元,在當時這是一大筆錢。本田先生的大名我是傾慕已久,所以,不顧周圍人的反對,強行報名參加了。

  當天,所有學員泡過溫泉后,穿睡衣坐在大會場,等待本田先生的駕臨。過了不久,本田先生露面了,似乎是從本田公司的濱松工廠直接趕來,工作服上沾滿油污。而且,一開口就作了一番訓斥。

  “大家來這里是干什么的?好象是來學習經營的,可是如果有這個時間,那就請早點返回公司干活。泡泡溫泉、吃吃喝喝不可能學好經營。我沒有向任何人學習經營就是證據。看看我這樣的男人也能搞好經營。其實,你們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趕快回到公司積極投入到工作中去。”

  本田先生最后又惡狠狠地補充了一句“支付如此昂貴的費用的傻瓜在哪里?”會場寂靜無聲,因為本田先生說得確實有道理。

  見此情景,我更為本田生的魅力所傾倒,同時也想:“好的,我也快點回公司工作”。

  本田先生告訴我們在榻榻米上學習游泳是多么地愚蠢。在榻榻米上不可能學會游泳。還不如立即跳入水中,奮不顧身地揮動手腳。若沒在現場揮灑汗水就不可能做好經營----本田先生自身就是如此,成就一番偉業的智慧只能從經驗的積累中得到。只有親歷親為的體驗才能成為最寶貴的財富。

  努力過好今天

  洋溢著滿腔的熱情、努力認真地過好現在每一分鐘。埋頭苦干眼前的工作,心無雜念地充實地度過每一個瞬間,這樣就能通向開辟美好未來的道路。

  如果知道我從未制定過長期的經營計劃,也許有人會大吃一驚。當然,我也知道長期經營理論戰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今天不過去,明日就不會來到。連明日如何尚不可知,如何能預測五年后、十年后的事情。

  我認為努力過今天一天很重要。無論樹立怎樣大的目標,如果不認真面對每日樸實的工作,不積累業績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偉大的成果除了努力積累外別無他法。

  不要急功近利,努力、認真過好每一天,明日自然就會來到;如此持之以恒,五年、十年過去時就會結出碩果----我始終銘記這樣的信念,把它作為人生的真理,體驗到“充實的度過今天,就能看見美好的明日”。

  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人生原本是價值的、偉大的。如果碌碌無為地度過這個有價值的人生既是浪費又是違反宇宙意志的。

  正因為宇宙需要,天地自然才使我們存在。任何一個人、一件事都不是偶然產生的,這個世上不存在任何無用之物。

  也許從整個龐大的宇宙來看,一個人的存在也許實在渺小。但是,無論如何渺小我們大家都有存在于宇宙的必然性。即使微小的、不值一提的生命,或非生物體,也因為宇宙承認“有價值”才存在著。

  努力度過此時此刻----自然界的小小變化也在無言中教導我們其重要性。比如,北極圈的凍土地帶中,在短暫的夏天里,很多植物一齊發芽,盡可能多開花、多結果,聚集所有力量度過極其短暫的一生。通過這樣,為長長的嚴冬作好準備,把自己的生命傳遞給下一代,真正心無雜念過好“現在”。

  非洲干涸的沙漠中,一年才下一兩次雨。一旦甘霖喜降,植物們迅速發芽、急忙開花。在一兩周短暫的時間里育種,在下一次降雨前忍受嚴酷的熱沙,為下一代傳遞生命。

  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在賦予它的時間里、在一個個有限的瞬間中,盡最大努力認真活著。通過努力過好“現在”,就能把小小的生命與明日連接起來。植物尚且如此,我們人類豈能輸于花草。所以不要虛度每一天的光陰,必須認真地活著。這也許是讓我們來到世上、讓人生有價值的宇宙和我們人類之間的一項約定,也是使人生這臺戲充實圓滿的必要條件。

  “熱愛”是點燃“激情”的火把

  要成就一番偉業,必須做能夠自我燃燒激情的“自燃性”的人,我把它表達為“自我燃燒”。

  物質有三種類型是:

  (1)靠近火就燃燒的可燃性物質

  (2)即使靠近火都不能燃燒的不燃性物質

  (3)本身就可以產生燃燒的自燃性物質

  人的類型也一樣,既有無需周圍的人要求什么,就自我熊熊燃燒起來的人;也有即使周圍給它能量,不知是麻木,還是擺酷,冷若冰霜,一點也燃燒不起來的不燃性的人。這種人也可以說是有能力,但缺乏熱情和激情,多數人最終沒有能夠發揮能力,生命就結束了。 




 依原理原則思考(4)



  從組織上來看,不燃性的人并不遭人喜歡。自己冷若冰霜就算了,有時這種冷酷還會消耗周圍的熱情。所以,我經常對部下說:

  “不燃性的人不必留在公司。希望你們成為自我燃燒的自燃性人。至少是當靠近燃燒的時能一起燃燒起來。”

  成事的人是自我燃燒、還把能量傳弟給周圍的人,他們絕對不是按照他人吩咐、等待他人命令才開始行動的人,而是在指令到來以前,自己率先而為并成為別人的榜樣,是富于能動性、積極性的人。

  那么,怎樣才能成為自燃性的人呢?如何才能獲得自我燃燒的體質呢?其最大且最佳的辦法就是“熱愛本職工作”。我曾經這樣寫道:

  “從事一項工作需要相當大的能量。能量能激勵自我,燃燒激情。燃燒自我的最佳方法是熱愛本只工作。無論是什么樣的工作,只全力以赴地去干就能產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會產生向下一個目標挑戰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的反復中你會更加熱愛工作。這樣,無論怎樣的努力,都不會覺得艱苦,最終能夠取得優秀的成果。”

  總之,“熱愛”才是最大的動機,意愿也好、努力也好、成功之路也好,所有這些基礎都是“熱愛”。

  “情人幽會,千里也成一里”,“愛好、是進步的動力”,正如這些世代相傳的俗話諺話一樣,如果熱愛,自然而然地產生積極性、作出努力,在最短時間內進步。在別人看來是千辛萬苦,而本人非但不認為苦甚至當做樂趣。

  因為工作繁忙,我很少呆在家里,所以,附近的鄰居擔心地對我的妻子及家人說:“您先生什么時候回家啊?”鄉下的雙親也曾寫信忠告:“這樣辛苦工作當心搞垮身體啊。”

  但是,當時我本人毫不在乎,因為喜愛,既不難受也沒有覺得疲勞。

  實際上若不如此熱愛工作就不可能產生如此上卓著的成果。無論哪個領域,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沉醉于自己所做的事的人。熱愛你的本職工作----這可以說是通過工作使人生豐富多彩的唯一出路。

  超越自我 改變人生

  那么,無論如何都不能熱愛本職工作的人怎么辦才好呢?不管怎樣,首先,竭盡全力、專心致志、全神貫注于本職工作。

  這樣,漸漸地在痛苦之中逐步產生喜悅感和成就感。“熱愛”和“全神貫注”就如硬幣的正反兩面,是因果關系的循環。因為熱愛才能全神貫注,全神貫注之中自然而然熱愛上了。

  當然,最初難免有些勉強。但是,必須要反復對自己說:“自己正在從事一項了不起的工作”,“這是多么幸運的工作啊”。于是,對工作的態度自己而然就有了大轉變。

  無論什么工作,專心致志、全神貫注就能創造佳績,從而漸漸產生樂趣、興趣。一旦感興趣,積極性將更高,就會成果頻出。在良性循環中,就能感覺自己在某一個時間里愛上了這項工作。

  前面已經講過,我大學畢業后就職的公司是一家隨時都有可能倒閉的破爛不堪的公司。很多同事相斷辭職,只留下我一人。沒有辦法,我只能想“不管怎樣,首先要努力做好眼前的工作”。不可思議的是決心一定就不斷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當然,研究變得更加有趣,我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由此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期。

  盡管感覺厭煩工作,仍堅持再作一些努力,忍辱負重、積極向前,這將導致人生的根本大轉變。

  可以說,此時最重要的是“戰勝自己”。所謂“戰勝自己”就是要抑制利己欲望、自我告誡不要姑息自己。否則,既不能成就任何事業也不能最大限度發揮自己具備的能力。

  例如,有人認真學習得了80分。與此相對,有人頭腦靈活、精明但不好好學習得了60分。后者對前者說:“那個人是個努力學習功課的好學生,取得好成績是理所當然的。我只要認真學習,分數一定比他還高。”

  這樣的人進入社會以后,自己不努力成不了大事,還貶低他人以達到抬高自己的目的,“他大學時代沒什么了不起的,我的成績比他好幾個數量級。”

  如果僅僅針對潛在能力來說也許有道理。但是,對待事物的態度、熱情有天壤之別,按照“人生方程式”,將導致彼此的人生出現逆轉。

  所謂努力學習功課的學生,是指想看的電影、電視不看,不安于舒適,從正面與困難作斗爭的學生。社會上取得成功的人也同樣,一定是抑制自己想玩的心情而辛勤勞動的結果。鄙視這種人的人,不正視自己的逃避與懶惰,卻斜眼遠觀別人真正的辛勤勞動。

  這里所說的一個人的真正能力,也許還包括坦率地對待事物的克己之心。即使有非凡的能力,但自己樂于安逸,舍不得努力,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欠缺“運用自己與生俱來的才能”的能力。

  要在人生這個長長的大舞臺上演繹一臺出色的戲,取得豐碩成果,這種能力,不是單純比較腦細胞數量的多少。而是無論何時,一絲不茍地工作,面對困難,百折不撓,這是成功的唯一途徑,也是我們日常應該牢記在心的原理原則。

  認真、拼命,盡力工作----聽起來也許有些平凡。但是,正是這些平凡的語句里隱藏著人生的真諦。

  將復雜問題簡單化

  在京瓷公司,職工之間、各部門之間經常出現半吵架半認真的爭執,“不是那樣的”,“不對,應該這樣”等,莫衷一是。比如,關于新產品的交貨期、價格等,如果制造部門說是A,那么營業部門反駁是B。

  還是我在當總經理的時候,各部門之間一旦發生爭執,總也不能下結論的事情,“那就去總經理那兒吧!”多數時候他們讓我作最終裁決。于是,我在傾聽雙方陳述理由后,得出“應該這樣、這樣更好”的結論時,大家都表示信服,好像剛才唾沫橫飛爭論不休都是假的,又都輕松愉快地返回工作崗位。

  問題得到解決,不是因為地位最高的權威者一言九鼎。而是因為,從遠離利害關系的第三者立場出發,冷靜地解析問題,發現多數糾紛的原因其實是極其簡單的,我指出了這些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例如,部門之間有紛爭,呈現出奇怪復雜情況的時候,當你像拉開纏繞的線頭的似的,解決問題后就會發現,多數時候的原因是疏忽了必要的聯絡,少說了一句感謝的話這樣簡單、瑣碎的----而且是利己----的理由。基于此,我作結論時都立足于什么是正確的做人準則這一本質,因而我的判斷就成了“大岡裁決”(譯者注:從忠臣大岡裁決公正引申為公正又有人情味的裁決)。

  為了作出準確、公正的判斷、用干凈的眼睛看待問題是最必需的。而且,不要被繁枝末節所惑,而要著眼于問題的“根本”。

  如果這樣來觀察,你就會發現有很多如下的情況:大到國際間的問題,小到家庭內的糾紛,社會中的各種矛盾糾紛,當事者各有意圖,各有道理一大堆,使得原本十分簡單的問題變得復雜怪異了。

  所以,越是錯綜復雜的問題,就越要回到原點,根據單純的原理原則進行判斷。面對很棘手的問題,用樸實的眼睛、根據簡單明快的原理,對事情的是非、善惡進行判斷即可。

  擔任稻盛財團副理事長、世界著名數學家廣中平佑先生如此表述出他的真知灼見:“看似復雜的現象,其實不過是簡單的投影。” 




 依原理原則思考(5)



  這是先生在解答出迄今為止誰都沒有解開的數學難題時說的。通常,數學等自然科學問題通過分解要素進行求解。但是,先生卻反其道理而行之,從更高的層面求得正確的解答。

  通過用三維的觀點來觀察二維的問題,就可以導出簡單明快的答案。先生用我們這些門外漢容易理解的比喻給我們作了說明。

  “這是一個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因為沒有紅綠燈,所以車從四個方向涌進來,進退不得,引起了交通大混亂。如此這般,混亂的問題得不到解決。但是,這是因為想在平面交叉的世界中求解。如果加上‘高度’這個因素,即加入立體的視點來看,將怎么樣呢?”

  “就是說,這個十字路口不是平面交叉而是立體交叉----是的,即使沒有紅綠燈,汽車也可以順暢流動。我的想法就是這樣。看似復雜的現象,多數不過是簡單的結構的投影。所以,改變視點,或者把視點提高一個觀察角度重新來看待問題,其實答案就簡單明快地出來了。”

  我們確實應該具備廣中平佑先生所說的把事物簡單化、直截了當把握本質的“高遠視野”。只有遠離自私利己的狹隘心胸,擁有博大,光明磊落的利他心懷,才能擁有這種“高遠視野”。

  國際問題、國家間摩擦單純化

  以前,因為從軍慰安婦問題及南京大屠殺問題,日本和中國關系緊張的時候,在某一次座談會上,有人提及日本是否應該向中國謝罪的話題。我一說應該道歉后,當時在座的大學的先生們露出驚訝的表情。

  很多人認為如果不是非同小可的事情,一個國家向其他國家謝罪是萬萬不可能,也是絕對不允許的。理由是那將失去一個國家的權威,在國際法上也將遭受不利。

  我也能理解個人感情和一個國家的政治應該另當別論。但是,盡管如此,日本侵略了別的國家,踐踏、蹂躪了該國國土,這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應該道歉的還是道歉為好,我現在仍然這樣認為。

  向被傷害的對方真誠地道歉----這是超越常識與理由,或者在顧及利益與體面之前,人人應該履行的普遍性的“正義”。它是理當遵守的規范,簡單卻絕對不能動搖的基本原理原則。所以,即使因為謝罪而失去什么,應該講的道理也還是必須講。

  這樣真摯、誠實的態度一定能被對方接受。相反,日本的謝罪一直不被中國、韓國接受,難道不是因為謝罪中混雜了面子、政治交易的因素嗎?而且,因為原本單純的事被考慮復雜了,這是致使問題更加復雜的一個實際證明。

  像這樣,對于國際紛爭或經濟摩擦問題等,只要站在原點考慮,就能看見解決問題的線索。越是錯綜復雜的問題,就越要根據簡單的原理和樸素的思想進行判斷和行動。我想這是撥開云霧見南山,直接洞悉事物本質和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比如國家之間的經濟摩擦問題,其主要原因是貿易收支不平衡,之所以發生該問題是因為有“國界”。因為各個國家執行獨自政策、擁有各自的貨幣,不同國家發生貿易黑字或貿易赤字,經濟磨擦也就相伴而生了。

  經濟已經全球化,人與物都可跨越國界、自由往來。然而,不同國家的政策和通貨制度卻成為障礙,產生貧富差距的磨擦。那么撤去國境,整個世界為一國,統一政策和貨幣,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基于如此簡單的原理和思想,以前,我曾提出一個“世界聯邦政府構想”。亦即,世界上的所有國家、民族廢止國界,形成一個共同體,在和平與協調中發展。為了實現該理想,我提議建立以世界無國界為目的的國際機構,實施種種政策。

  經濟已經實現無國界化,政治也應該“創造一個無國界的世界”,說來這是一個大膽的構想,為了實現它也有許多亟待解決的課題。但這既非虛無漂渺的夢想,也非單純的紙上談兵。

  為什么呢?因為先進國家之間,已經不得不在經濟政策上實行政策協調,事實上,國家的主權日益受到限制。另外,EU(歐洲聯盟)的誕生,是世界聯邦政府預熱性事件,在那里,歐洲成為一個共同體,各國不同的政治、經濟政策趨向統一。歐元這一統一貨幣的誕生堪稱其象征。如果這樣的話,這種動向向全球規模擴大,也決非不可能。

  也許有人指責一旦廢除“國家”這個概念,各個國家所擁有的歷史或文化不也消亡了嗎?但是,人類經歷了比國家歷史更為悠久的發展進程,今后還必須延續很長的歲月。首先有人類,然后才有國家,而不可能相反。而且,不可能因為廢除了國界,而文化和歷史也隨之消亡。

  所以,即使被批判為過于天真,我還是認為基于人類、世界“應有的形態”而制定理念和采取行動,是在思考世界世界的未來必要和必需的。

  與外國人接觸,“合理性”比“常識性”更重要

  我敘述了人生的所有場合中,根據原理原則進行思考、行動的重要性。在和外國人打交道或和外國企業談判時也應該是極其有效的。那是因為他們中的多數人有關于人生和工作的很好的哲學理念,這使得相互對照彼此的原理原則進行爭論成為可能。

  在京瓷公司還是一家不知名的中小企業的時候,我積極開展外聯活動,希望外國企業使用我公司的產品。我的意圖是當時的日本從美國引進技術的事例特別多,所以,如果我們的產品能夠得到美國廠家的認可、讓他們使用的話,以此為宣傳點,國內很多企業也可能會采用就京瓷公司的產品。

  我自己的英語水平不是很高,但是,我毫不猶豫地來到美國,直接和對方企業進行商談。記得剛到美國時,我提前一天特地拜訪住在西式公寓的朋友,請教當時對日本人來說還是稀罕物的洋馬桶的用法。當時還是出洋機會稀少,一美元兌換三百六十日元的時代。

  但是,在美國將近一個月的逗留期內,無論怎樣到目標企業巡回兜售,非但買賣沒有談成甚至連吃閉門羹。奔波于異國他鄉,踟躅于洋風異俗中,盡管每天累得腰酸腿疼,大汗淋漓,但得到的只是“NO”和徒勞感。當時距離與辛酸至今仍然記憶猶新。盡管這樣,抱持決不后退的決心,經過不屈不撓地交涉,終于初現成效,京瓷公司的海外貿易額一點點地增加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意識到外國、尤其是在美國,在判斷一個事情時經常出現“REASONAL”(正當的)這個詞。而且,正當性和合理性的驚訝標準不是社會習慣或常識,而是他們自身所秉承的原理原則和價值觀。

  美國人確立了扎根于自我信念中的人生哲學和判斷是非的標準。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新鮮的、振奮人心的經歷。

  在這背后,或許是因為是兩個國家的文化差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法律體系的不同。日本的法律是以德國的法律體系為模型的,屬于成文法。亦即根據條文進行判斷,存在容易教條化的缺點。與此相對,美國是判例法。也就是不太拘泥于條文,依據不同的案例,當事人對照自己的良識與規則,來判斷它是否正當。

  在有這樣的文化背景的國家里,像我這樣明確原理原則的思考方法正好既有適用性,又很有效。對于我根據原理原則決斷為正確并主張的事情,如果他們認為 “你所說的確實是合理的”,就不會拘泥于是否有前例、企業規模的大小而非常迅速地作出決定。正因為如此,談判總是得以迅速地進行。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島國日本也必須在國際社會中生存下去。無論是工作還是日常生活,我們都會與外國人交往,有時還必須“越洋出海”,但那時我們沒有必要曲意逢迎。

  認為是正當的事情就堂堂正正地提出主張,這樣反而更好。這樣的話,原本有本地文化的歐美人應該十二分地理解該事情的正當性,并給予尊重。

  判斷的標準應該是經常捫心自問:“這是正確的做人準則嗎?”為什么呢?因為有超越國境的普遍性,即使文化上多少有點差異性,但在根本之處他們一定能夠給予理解。

  負責京瓷集團在圣地亞哥的北美分公司業務的一位美國人,在京瓷公司的內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

  “文化因國家或民族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商業哲學、人生中的基本原則最終還是相同的。例如,努力在工作中創造成果,想為社會做善事等等。無論在哪個國家的文化中、無論哪種宗教里這些都應該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

  他替我說出了想說的話。也就是說,無論是哪個國家,在經營中,作為判斷標準、具有普遍性的哲學都是必要的。它越普遍就越有效,因為它植根于“人間正義”的倫理觀和道德觀,它是沒有國界的。所謂做人的原理原則,是指超越國家地域差異和超越時代限制的、全人類共通的東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看透蒼茫 便無心天涯
稻盛经营哲学100条(收藏)
稻盛哲学经营百条(值得转发)
建议收藏:稻盛和夫经营哲学100条!
彻悟人生
【待人原則】【交往原則】【看人原則】【人生感悟】【警言喻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