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性修持的真功夫:允执厥中 致中和也
「允执厥中」四个字是尧传给舜的心法,舜又将它传给禹,并将它衍绎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字。
舜为何还要再另加上前面三句、十二个字呢?
宋儒朱熹说:「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復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意思是说:「本来光是尧那一句话就够尽至、够透彻了,为什么还要再另加前面的那三句呢?用意是要把尧的话说得清楚明白,一定要做到那三句话,才可能达成最后那一句话的目标。」
可见,「允执厥中」这四个字仍然是十六字心法的精要。
「允执厥中」是《古文尚书.大禹谟》的用辞,《论语》用的则是「允执其中」,二者之差只在「厥」与「其」之一字,其实这二字都是语助词,用以加重语气,二者意义上并无差异。
最简单的解释:以现代白话言之:「允」是「允当适切」之意,「执」是「保持把握」之意,「中」就是不偏不倚的「中道」;合而言之就是「要适切允当地保持与把握不偏不倚的中道」。
这样,不论是一般的做人、处事或个人修养、参政治国都会有一定的成就。也有人认为「允」是「诚信无假之心」,「执」是「坚守」之意,「中」就是「中正不偏」之道;合而言之就是「要以诚信无假之心,坚守中正不偏的中道」,二者意义上的差异,其实也不大。
把「允执厥中」用在心性修持的功夫上,这四个字竟别有洞天!引用《管子.内业》对最古老道教修行的记载,其中不乏提及有关「中」字精神意涵的段落:
《内业-4》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化不易气,变不易智,惟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正形摄德,天仁地义,则淫然而自至。神明之极,照乎知万物,中义守不忒。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正心在中,万物得度。
《内业-5》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音以先言,音然后形,形然后言。言然后使,使然后治。
原来此「中」意非指「中间」,非所谓「不偏不倚」亦非「中正不偏」之意,而是指「心中」即「内在」之意。他们认为「中」是天性的所在地,精神的集中点,也就是人的「祖窍」。
而「中」的心性功夫,在于不以物象扰乱感官,又不以感官扰乱心神,更达至超乎语言形象发生的心中之心--含藏在心中的本心!
这样的认知,相对于《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对于「中」的论述,更是相得益彰的印证。
用现代话语来说:大自然的法则就是「性」,随顺大自然的法则就是「道」,修习大自然的法则就是「教」。
大自然的法则本来存于万物,万物只需依本性发展自然就符合「道」了;但万物或因所处环境,或因所生时节造成气质不同、禀赋各异,难免有过与不及的差异,将过与不及之处予以调节,使符合原本自有之「道」,这就是「教」。
具体而言,「道」又是什么呢?就是「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未发」并非「含蓄隐藏」,而是指「未有之前」;「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意思是「在还没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之前,那个本然之性、如如不动的本性,无所偏倚,就是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说:「一旦生起喜怒哀乐的情绪,这些情绪都适得其度,没有乖戾逾越,就是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是天下万物的根本,一切天命、自性与道之所共由;
「和」是率性成道所应依循的精神与原理。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能够把「中」与「和」做到极致的程度,天下自然会安于所处之境,万物自然会生养顺遂,呈现一片祥和与繁荣的景象。人的心性功夫,其理相同。
尤有进者,「允执厥中」简称为「执中」,和「执一」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守性不移,死守善道,如如不动,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迁不移,不偏不离……这和《心经》所说的「观自在菩萨」与《黄帝内经》所说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是一样的,和老子所说「有欲观窍,无慾观妙,抱元守一」的意义也都相同。
换句话说,就是:「要适切允当地保持与把握内心的自性(也就是佛性)」。
我们看到儒、道、释三家,或为出世或为入世,其应用虽然各殊,但根本心法无二,天下之道,真可谓「一本散万殊」,只要能返璞归真、把握住人的心灵自性「万殊归一本」,在这个小真空、小宇宙就能通天彻地、通晓人生社会、自然万物之真理,觉贤至圣亦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自然活法》五十八讲(05):克私去弊,以复心体之同然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的意思是什么?
《明善诚身》三
人为什么会痛苦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自由恬淡的精神生活 庄子的人生理想(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