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析《重建御碑记》/张振华

解析《重建御碑记》

 文/张振华

妈祖文化,自宋代发祥,经元、明、清不断演绎,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是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妈祖一生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代表。如今,妈祖文化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精神动力和联系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桥梁和纽带。

《重建御碑记》一文是民国丙寅年(1926年)邑人黎问夫撰写的一篇碑记。该文充分显示了妈祖文化在宿松的流传与发展的经历,充实了妈祖文化的内涵,为宿松妈祖文化的形成与传承提供了历史依据。此外,小孤山妈祖庙是继湄洲岛后最早的妈祖殿,开妈祖文化在内陆发展之先河。为弘扬妈祖文化精神,传承、彰显地域文化,特对《重建御碑记》作如下解读和简析。  

小孤山,孤、独、奇、秀,为江南省(安徽省旧称)第一胜景。山门上置匾额一块,曰:“启秀寺”。寺中有天后殿,专为祭祀海上女神妈祖所设。妈祖系福建省莆田县人,宋代都巡检林愿之女,自幼聪慧,能预测凶吉祸福,且多准确无误,被誉为神童。成人后,能乘一片竹席,畅行于波涛汹涌的海浪之上,为航海者保驾护航。后患急疾病逝,升天成为海上女神,经常在湄州岛上显圣,保佑海运平安。后人为祭祀这位护国佑民的女神,在湄州岛上建立了妈祖庙。因小孤山为海门,素有“海门第一关”之称,所以,在小孤山的启秀寺为妈祖建立了行宫,即寺中的天后殿。

评析:该节介绍了小孤山启秀寺天后殿的由来及妈祖的籍贯生平事迹。

明朝初期,太祖朱元璋同陈友谅交战于鄱阳湖及长江一带。一天晚上,太祖的战船在小孤山附近的长江上迷失了方向,太祖正处在慌乱之际,忽然,战船前方出现两盏红灯,引导太祖军战船直达小孤山,此为女神妈祖显圣,太祖才得以化险为夷。

评析:该节是宿松妈祖文化的源头和核心,也是明王朝各代皇帝尊崇妈祖进次加封的纲领。

早在宋朝初期,妈祖就被封为“助顺安济广济惠济夫人”。元朝因妈祖保佑海运平安而屡屡灵验,赐妈祖广济匾额,并加封“显灵广济夫人”。明朝又加封妈祖为“天妃圣母”,永乐年间封“护国佑民妙灵照应宏仁普济天妃”。嘉靖时期因山小庙宇狭隘,嘉靖帝下旨在距离启秀寺以西一里多的草坪上另建庙宇,赐名为“护国寺” 。其建制规模宏大,一进九重,寺中天妃殿雕梁画栋,气势恢弘,类似皇宫。清王朝历代也都非常尊崇妈祖,时有祭祀,在此就不一一论述了。

评析:该节高度概括了宋、元、明、清各朝对妈祖的晋封,重点突出明朝对妈祖的尊崇,照应前文明太祖“夜渡小孤,神为双灯引导” 之事。

据明史记载,嘉靖帝就是兴献王朱佑杬(1476—1519年)的大儿子,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堂弟朱厚聪。正德帝驾崩,因其无子,朝廷迎接袭封在安陆(今湖北安陆县北)的兴王朱厚聪即帝位,国号嘉靖(1522—1566年)。兴王能登帝位,事前已有先兆。早在弘治七年(1494年)十二月,嘉靖帝父亲朱佑杬被封为兴王时,船经小孤山,上山游玩之际,头顶曾出现飞龙在天,应是圣母显灵,兆示自家有人要做天子。后来果然得到应验,儿子朱厚聪做了皇帝。所以,嘉靖帝登基后即降旨为小孤山妈祖另建庄严宏伟的庙宇,赐名曰:“护国寺”,即位28年后,又追封父亲朱佑杬为兴献帝,并下诏将其父游小孤山时所赋诗章刻于天后殿石碑上,以此来彰显妈祖的神功。

评析:该节深刻揭示了嘉靖帝对妈祖尤为尊崇的缘由,从而更加丰富了宿松妈祖文化的内涵。

到了明朝末期,“护国寺”因战乱被毁灭。兴献帝所题御诗碑也倒地掩没于荒草中。后当地村民有恢复“护国寺”意愿,聚集民工将深埋于地下的原“护国寺”的砖石构件挖出来,在原庙址的东北角,改建一座庙宇,与小孤山妈祖殿相对应,庙名仍叫“护国寺”。

评析:如果说前几节是说明皇家对妈祖的尊崇,那么此节则显示了民间百姓对妈祖的崇拜与爱戴。

民国年间(1923年),民间七个社团集资增修“护国寺”,规模比以前更加宏大敞阔。过四年,即公元1926年,我到“护国寺”开馆教私塾,发现寺前横卧着四、五根石柱,皆一丈有余,石柱环周遍刻龙纹,栩栩如生。另有一石碑坚实厚重,碑旁还有一断尾石龟。我询问村民,这些石件从何而来?村民说是从明朝“护国寺”址抬至此处的,那块石碑,就是明御诗碑。下课后,我手抚碑面,见字迹模糊不清,于是叫我的学生认真擦洗,然后抹上黑墨,碑文立刻清晰可辨,原来是明兴献帝就封兴王时游小孤山所题诗刻,其诗文音节铿锵有力,字迹端庄遒劲。我平素爱好古诗古物,得此诗文后如获璧玉,随即抄下来送给山上明道主持看,明道读完诗文后,欣喜地拱手向我道谢说;“小孤山只有拳头大,明朝历代皇帝象对待五岳名山一样地尊崇祭祀,却根本没有遗留下来如祭祀五岳名山那样的墨迹而光耀孤山。我因此感到有些遗憾。如今突然得到尘封几百年的御诗碑文,这难道不是妈祖圣母显灵不让这样华丽的诗章埋没吗?”当即拟定由修竹法师重新镌刻御诗碑,将它安置在山顶梳妆亭后,永久流传。原来的诗碑仍旧保存在“护国寺”内,并要我承诺把此事完整地记录下来彰显于后世。我虽才疏学浅,但赞赏明道的美意,哪能不欣然命笔?于是写下了这篇《重建御碑记》。

评析:该节述说了御诗碑的来历,以及重建诗碑和撰写碑记的经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发现御诗碑的欣喜之情。

附:《重建御碑记》原文:  

小孤山,江南第一景也。山门颜曰启秀寺,祀女郎,福建莆田人,宋都巡检林愿女,幼谈休咎多中,长能坐席济乱流,后显应于湄州海中屿。小孤为海门,故行宫立焉。明初太祖攻友谅,夜渡小孤,舟迷莫行,神为双灯前导。宋封助顺安济广济惠济夫人。元以海运效灵,赐额广济,加封显灵。明加封天妃圣母。永乐间,封护国佑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至嘉靖因山小庙隘,敕别建今庙西里许平芜中,制度宏巨,匹宸居。有清亦崇之者,至不具论。按明史,嘉靖即兴王厚,兴献王长子,正德从弟也。正德崩,迎即位。先是游兹山,圣母龙飞示兆,后果验。故庄严佛土,以昭灵异。明季乱毁,御碑仆草中。居民有志兴灭,鸠工掘瘗余砖,改建庙于故址东北隅,与孤山对峙,仍旧名曰护国寺,民国岁癸亥,七社集资增修,规模较前宏敞。越四年丙寅,余馆此寺,寺前卧石柱四五,长十许尺,上绕龙如活,碑一甚坚厚,旁有石龟断。询村人,云自故址扛至,碑即御碑者。课余摩抄其上,字迹模糊,命门人日磨洗,拭以墨,今皆豁然可认,乃兴王就封时所赋古诗一章也。音节铿锵,字亦庄重。予素好古,得此如获拱壁,即抄陈山僧明道。明道卒读,欣然揖予曰:“小孤拳石也,有明天子崇祀如五岳,绝无遗墨光此山,因以为憾。今忽得数百余年苔封蚀之碑文,岂非圣母显灵,不使天藻终于灭没耶?拟命修竹重镌此诗于石,置绝顶梳妆亭后,以垂永久,旧石碑仍存护国寺,先生盍记其事,昭兹来许”。予学殖久荒落,然嘉其意,敢以不文辞!爰为之记。

中华民国丙寅年清和月中浣之吉,邑人黎问夫谨撰并书,漕洞第三十九世裔孙住持修竹敬勒。(标点符号为笔者添加)


注:此文镌刻在小孤山顶疏妆亭后面的御诗碑背面。

作于2007年7月。

END

本期编辑:唐华栋

>>>>>>>>'诗乡宿松”诚邀您加入>>>>>>>>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厢蕉园下园龟山寺龟山妈祖文化园
妈祖圣像
妈祖
妈祖民间信仰的学术价值在本世纪70年代起就引起学者的注意----------------------------------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而当代闽台妈祖文化交流
漕运与妈祖文化在天津的传播
存世孤品——《天后圣母事迹图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