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宿松古迹】浅析宋代昭明石刻


文/张振华

二00九年五月七日,宿松文物普查小组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调查、登记了一处宋代摩崖石刻。因石刻与梁昭明太子萧统有关,故名“昭明石刻”。

该石刻位于距县城30公里的凉亭鎭法华村法华寺后的纱弁山一兀起的岩石上。高1.1米,宽0.7米。字体为宋体楷书,阴刻,竖排六行,计七十三字。前四行字迹模糊,可见“寅亮……张……如……赵……文……厚吕……朱朗松滋……祖……之东金……子昭明法华台上重光作……”等字样,但暂时难以连句,有待仔细辨认。后两行字迹较清楚,字句为:“皇宋嘉泰改元六月十有五日,王元瑞题名住山僧资智立石”。

这方题刻,暂时虽不能全文读析,但仍透露出一些重要信息。一是道明了题刻的具体时间和题刻的人名。“嘉泰”为宋宁宗赵扩使用的第二个年号,宁宗即位时年号为“庆元”,六年后改成“嘉泰”。“嘉泰改元”应是嘉泰元年﹙1201年﹚,也就是说,石刻是1201年王元瑞题,法华寺住持资智刻,距今已有八百多年。

二是表明了与纪念梁太子萧统在宿松的活动有关。“松滋”即宿松古代松兹侯国名,兹通“滋”。据《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述载:“松兹,国名,高后四年四月丙申,夷侯徐厉元年。”后降为松兹县,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改名宿松至今。宿松取旧松兹之意。萧统﹙501-531年﹚为南朝梁文学家、佛学家。字施德,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长子,武帝天监元年﹙502年﹚立为皇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号昭明,世称昭明太子。爱好文学,博览群书,藏书近三万卷。信佛能文。曾招集文人学士编集文选三十卷,世称《昭明文选》。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共选录先秦至梁的诗文七百多篇,分为三十七类,成为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萧统在宿松影响很大。据宿松县志记载:昭明太子曾在纱弁山的“昭明台”翻译佛经。昭明台坐落在纱弁山中的一个小山冲里,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宜人,非常适合文人雅士隐居。相传梁昭明太子萧统分金刚三十二卷于此,故又名分经台。府、县诸志和《古今图书集成》皆有记载。台上有亭,亭傍有寺,皆名法华,为宋宁宗嘉泰年间(一二0一——一二0四年)重建,今不存,仅有石刻留在右端石笋上。本邑明末庠生刘世济《分经台》诗咏道:“青山空见法华名,崖上高台鸟迹平。萧寺已随花雨散,金经不断石云生。隔溪小径闻櫵语,入邬闲村见客行。洗净苔碑寻往事,文心千古亿昭明。”

山冲里现仍存有分经台、法华亭、狮子石、仙人迹、洗米池诸胜迹。法华寺右前方还有昭明太子的衣冠冢。相传太子在此品析佛经梭订讹伪后,回建康不久遂病死。当时高塘郡(即宿松)民众甚为太子的贤惠感到悲思,便立衣冠冢于此地。衣冠冢为圆形,周围以石块垒砌而成,正中嵌有圆顶石盖,墓前立一高大的石碑,碑上刻着:“梁昭明太子萧统墓”八个字。旁边建有憩息亭,因岁久失修,亭及石碑早已不存,但石堆犹在。石堆前有一古老的石雕香炉,时常有人前来烧香祭祀,求太子为家人祈福消灾,据说每每灵验。宿松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昭明太子的故事,县城东十里的“太子庙”,亦为祀奉梁昭明所建。旧志说:“贤哲所过,衣冠作墓,憩息成祠。”

三是证明了法华寺的悠久历史是真实可信的。法华寺一直相传是宿松最早的寺庙之一,始建于南朝,但只是民间口头传说而已,未见史料记载。“法华”为佛教中的“法华经”,宿松最早出现“法华”字样的是《分经台》诗。该石刻的发现,不仅证明了法华寺的悠久历史,同时成为古诗“文心千古亿昭明”的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这处摩崖石刻,无疑为一方具有重大价值的题刻。为研究昭明太子在宿松的佛学活动,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

注:本文于2009年发表在《安徽文博》首辑。

本期编辑:唐华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梁简文帝
丹阳梁庄陵 梁兴安陵石刻
昭明太子陵今何在?南京狮子冲南朝大墓考古
南朝陵墓石刻访古纪行之十——庄陵
南京的萧梁石刻,美的让人窒息
千古读书台  喻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