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戏说宿松县名的由来
石普水
你知道我县为什么叫“宿松县”吗?不时有人这么问我。我不敢作绝对结论,但也略知一二。
其一,李白说。这是最流行的民间传说。这种说法直观形象:李白在松树下宿了一晚,故称“宿松”。有诗为证——公元755年,李白与宿松县令闾邱在河西山的对酌亭饮酒作诗:“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这就是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诗。(见拙文《佛座岭上 对酌亭》)。——“我醉欲眠卿且去”,李白在松树下住宿一晚了,所以叫“宿松”,这属于“名人效应”。
近日看《宿松县志》:“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高塘郡设高塘县,18年(598年)改为宿松县。”原来宿松县名在598年就有了,并且是朝廷正式颁布的,具有权威性。而诗仙李白是755年才来“松树下宿了一晚”,晚了整整166年。所以这种说法明显错漏而不足证。
其二,松树说。宿松县多松树。有邑人诗句为证——“抱山还绕郭,郁郁此长松”,“家家结构松崖里,半带香云半带烟”。从这些邑人的诗句来看,宿松与松树实有不解之渊源。县志载:“1917年,县人汪知本集资扩股,承领严恭山官荒约9平方里,建圃育苗造林。”“1921年,张炳离、胡子贤、吴德滋等承颌农商部执照,办‘大山森林事务所’,组织植树造林。”“1971年,我县获全国林业先进单位。”宿松植松自古成习,至今县内松树颇多,且品种各异,山坡多见郁郁葱葱的松树。由此可见,县名与松树不无关系,从这种角度说,松树就是宿松县树,但是不能说松树多县名就得有松。
其三,松兹侯国说。《宿松县志》交代清楚明白:“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置松兹侯国。”“汉文帝16年(前164年),分淮南国为衡山、庐江郡,领县第十二曰松兹,是为本县建县之始。”“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降松兹侯国为县,贬中散大夫张何丹为松兹县令。县治由仙田铺迁至今县城。”“汉献帝建安19年(214年)5月,东吴孙权攻占皖城,改“松兹”为“松滋”,列属东吴领地。”松兹侯国与宿松县一脉相传。
其四,典籍说。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宋代所著《太平寰宇记》。据该书卷一二五“宿松县”条说:“本汉皖县地。元始中,为松滋县,属庐江(郡)。(晋)武帝平吴,以荆州有松滋县,遂改名为宿松县。”另外《江南通志》在介绍宿松县时也指出与汉松滋侯国有关,指出:“汉松滋侯国故址,在今宿松县城北五十里。即松滋县邑,名仙田庄,有县河遗迹。”
乐氏所述,似是而非。一是没有点出松滋县与侯国关系,二是时间有误。但是他解释了宿松县名的含义缘于古松兹侯国。“宿”的意义在这里是“旧有的;一直存在的”,有“早先”之义;“松”即指“松兹侯国”。“松兹”在史书上分别写为“松兹”、“松滋”。“兹”、“滋”古代可互通,东汉末改为“松滋”。滋为本义,按《说文》解释为“滋,草木多益。”是说松兹这块地方松树生长繁茂。隋开皇时改高塘县为宿松县,一为避湖北松兹县重名,二是表示此处是昔日的松滋。
总而言之,隋文帝时改“高塘县”为“宿松县”是传承历史,告诉世人,宿松县早先是松兹侯国的领地。《宿松县志》大都采用这种说法。《政区大典·宿松篇》“名称来历”:宿松史称“松兹”、“松滋”。据《晋书》和《太平寰宇》记载,晋咸康三年(337年),松滋县民(今宿松人)为避战乱,在荆土桥另立松滋县,县治设于上明。这样,中国历史上就有两个“松滋县”,原来的松滋县被称“老松滋县”。“宿”意“老”,“宿松县”因“老松滋县”简称而得名。
至于宿松县城,《江南通志》载,“汉松兹侯国故址,在今宿松县城北五十里,即松滋县邑,名仙田庄,(宿松有仙田大米)有县河遗迹。”“隋,开皇十八年县治迁鲤鱼山南麓,即今县城址。”
故松滋废邑西汉末易名仙田,遗址中的县河即今凉亭河。仙田地名取代松滋邑,缘于西汉元始五年(5年),贬中散大夫张何丹为松滋令。张县令重视农业生产,改良水稻种植技术,培养出水稻良种,世称有嘉禾生于田。因张县令关心民瘼,深得人民爱戴,为纪念张何丹,而改松滋邑为仙田。
宿松县境内古城建设史首推西汉初年的松滋侯国所建位凉亭河(古名仙田铺)的松滋邑,今仅遗故县河,已改造为凉亭河,其余已不留痕迹。今存最古县城即今孚玉镇,位于鲤鱼山南麓。初为南朝流人屯田之所。梁天监二年(503年),在此新置高塘(又写成“唐”字)郡、县。直到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高塘郡,保留高唐县。十八年,改高塘县为宿松县,仍为县城,至今不变。
宿松县城建城较晚。古无城池,直到崇祯八年(1635年),由监军史可法任监督,宿松知县苟天麒监造,花了2年时间,勉强建成城周2公里的城垣。
(2009.7.8)(2012.12.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春入列》序:向军人致敬,向青春致敬!
李白与宿松
说说宿松县的来历
安徽有宿州、宿松,江苏有宿迁,名字都有“宿”,是共同的起源吗
见贤思齐家风传 ——写在《宿松县乡贤文化丛书》(第二辑)出版之际(作者 王宇平)
宿松县太子庙梁储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