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初一公里”是国产水果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作者简介:

张春华从事农产品流通与管理工作30余年,在农产品品牌化运营、电子商务发展、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追溯等领域有较深的实践与探索,现任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并兼上海果品商业行业协会会长、中国果品协会副会长、上海浦东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

谈起国产水果的市场竞争力,大多水果从业者都把注意力聚焦在“最后一公里”上面,尤其是北、上、广、深等大、中城市。

近几年生鲜农产品电商风生水起、发展迅猛,许多新资本、新业态投入到这场“敢叫山河换新天”的逆袭中来。水果是电商首选的线上产品,其中70%卖的又是进口水果。

暂且不谈线上线下鹿死谁手,仅2015年上海口岸的进口水果量就达85万吨,来自全世界20个主产国近百个水果品种,上农批进境水果查验点便占40%的查验量,2016年上海口岸将突破100万吨,几乎涵盖了我国一年四季90%生产周期上市的水果。

这样的竞争态势,是过去传统的生产与流通环境下从未遇到过的现象。

比如,菲律宾、巴拿马香蕉PK广西、海南香蕉;美国、南非橙PK江西、湖南、湖北橙;美国、新西兰苹果PK山东、陕西苹果;越南火龙果PK广西火龙果等。无论是零售环节的上架率、去货率,还是批发环节的价格、保鲜周期,国产水果纷纷败下阵来。

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国产水果怎样才能与进口水果缩小差距、同台竞技。

一、主产区生产观念转变

引进工业化思维方式,努力提高水果的商品果转化率。

我们一直以来有个误区,即推行欧美模式,也就是不搞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生产,便无法实现产品的标准化。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政策决定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太可能打破包产到户这一基本国策的,其实,我国农产品小生产、大流通与亚太地区的状况近似。

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其果品生产者拥有的土地种植面积较小、且相对分散,他们大多以农协、合作社等形式将一家一户的农产品组织起来,如达不到商品级、口感级,便不能上市销售,因此,小农业同样能为市场提供优质产品。

所以,观念的转变能促使生产者自律,为后续的流通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品质保证。

二、果品基地的软、硬件设施的投入

国产果的包装生产、品牌规划与设计、冷藏保鲜库点、光电分级生产线等,与发达国家的果品基地相比投入与重视的程度不够,呈现出技术含量底、设备简单、陈旧等区别。

就拿水果的分级、打腊来说,大多还停留在机械分级,或手工分检的水平上,无法实现果品的水分、热量、酸甜比、着色度、维生素指标等的核定。

这种外在的简单的分级方式,直接影响到产品内在品质的不确定性,再加上近两年水果品牌的聚核效应差,各自分割、碎片化现象严重。

虽有佳沃、诸橙、潘苹果等品牌相继问世,但这种名人名企的品牌推送模式,不具代表性,而且即使走上了都乐、新奇士、佳沛的品牌化之路,恐怕也难以适应现阶段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从基础工作入手,在进口果大兵压境的形式下,用市场倒逼机制,让技术与资金向基地倾斜,尽早打造出可与之抗衡的优质国产水果。

三、冷链从基地开始是常态

谈到国产水果的口感差,其主要原因是水果自采摘下来后,大多未达到一定的成熟度,也就是常说的六成熟的样子,因缺少全程的冷链保鲜,只能依靠水果天然属性来抵御其变质。

而进口水果不论是欧美、大洋洲、东南亚,还是南非、北非的水果,均按国际标准全程冷链,漂洋过海7至15天不等到达中国口岸,确保中途不掉链子,在传统的国内水果市场,打破了淡旺季之分的魔咒。

这一变化体现在批零市场环节便是持续的供货能力和高标准的上架率,也是实体店与生鲜电商们首选的品类。这块水果产业基地的“短板”,严重制约了国产水果竞争力。

四、流通渠道的根本性改变

在大、中城市的水果流通领域,已出现多元化、全品类、无季节差的现象。

冷藏设备齐全的第三代批发市场、水果超市、专卖店、网店、社区直营店、会员制专供等新型业态,已不仅仅是过去的批发市场、菜市场、路边店等传统渠道了。

这样一来,对水果的品质保鲜要求更高,买家希望质量把控一步到位,杜绝二次加工带来的水果损伤和成本上升。

五、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

国产水果与进口水果同台竞技的时代已经到来。标准、规格、品牌、冷运是一个水果基地或产地不可缺少的四个环节,但这些工作,在“最初一公里”上就没做好,注定了后续成本与腐损的一路走高。

国际水果通行做法是标准的40尺或20尺的冷藏货柜,或海运,或陆运。由基地到市场点对点的流通方式,从上述特征来看,近两年,过去较落后的南非橙、越南火龙果、埃及柑橘标准提升较快,给国产同类水果造成不小的竞争压力,而国产同类型的水果产区仍停留在传统的思维定势里。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以及后续天津、深圳、厦门、福建等自贸区的相继成立,国际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日益形成,水果作为目录清单中放开的重要品种,其量大面广,对国产水果是机遇也是挑战。

作为广大国产水果的从业者,定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最初一公里”上下功夫,真正实现与国际的接轨。
来源: 张春华 iFresh亚果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投票 | 中国10大水果批发市场,你知道几个?
电商平台上为什么难以买到好水果?
鲁芳校:我国果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基于4个原因
【生鲜电商的水果都是哪儿来的?】
水果行业大事件:百果园鑫荣懋发起优果联,服务基地2000万亩
十大连锁水果超市排行榜出炉,百果园排第一,猜猜谁是第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