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
教师素质
1)具有良好的基本功,如:板书、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教学到位、课堂评价合理,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比较强。
2)具有良好的学科素养,课堂用语规范、科学。能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思想和方法等。
3)具有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够适时捕捉和恰当处理生成性资源。
2.
教学观念
(1)
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等。
2)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和普遍发展
教师能对每个学生负责,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差异,实行因材施教,使所有的学生都具备必要的素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对他们现有水平来说最大可能的发展。
(3)
是否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激活学生思维的度上下功夫,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广度上下功夫,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使全体学生获得发展,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4)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独立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从事数学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教学能力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全面
所谓准确是指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了解和把握教学的起点。教师是否根据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教学内容和难度要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谓全面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诸方面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中学习。
2)教学内容的处理恰当
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并不等值对应,教学内容来自于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以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实际活动的全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上,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重视思想方法的培养,同时要注意本学科与其他领域的联系,重视数学的应用。
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课,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侧重也要有所不同。新授课,要理清知识发生于发展的脉络,对关键问题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练习课,要灵活选择题目,使练习的难度和开放性成斜面上升;复习课,要引导学生将复习内容自主地进行回顾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达到知识的系统化。
3)教学方法切合学生实际和内容要求
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机会则是教师在教的方式上要努力做到的。
4)教学控制积极互动,灵活恰当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积极主动的充满着生命活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具有灵活的课堂教学调控能力。具体包括;
①课堂教学前是否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生的学习状况,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事先的预设;
②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和发展,及时进行调控,恰当地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有效教学讲座四之二(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之四:学生先学
345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及评价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笔试大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