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光记忆——我的家乡
    时间悠悠,很多儿时的事物我们已经不曾记得,我出生于90后,在一个小山村出生,我们那里山高水远,出了家门放眼望去山那边还是山,山上面还有山,一山还比一山高,一山还比一山远。我们小村就坐落在这样一个崇山峻岭中。那时农村条件远没有现在这么好,电灯都没有,照明都是用的煤油,我们村只有二十几户人家,一百来口人,农村有农村人的热情,基本上都是一家有事万家来媛的,我们那里主产土豆、玉米、红薯等所以农作物也就是它了当然一家人的口食也是靠它,大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也欢乐。

    自我记事时,记得那些年正是沿海轻工业发展时期,大家开始外出在广东一带务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小孩看家。当然在这以前也有人外出务工但基本上都是青壮年,妇女基本上都是留在家里持家的(那时外出打工我们那里称作为搞副业因为那时大家都认为应当以家里农田为主)。我父母也在那庞大的外出务工队伍中,那时的交通远没有如今这样发达,所以他们几年难得回家一次,每当收到他们在那边寄来的信件时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即便是一个字都不认得,还是要翻来覆去的看上还几遍。再后来也就一两年时间吧!电通道了我们那里,当时可把我们老人小孩乐的不得了,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比煤油灯亮且方便轻轻把绳索一拉就亮了(当时开关都是用一根细绳穿里面拉的)掉地上的针都能看得见。随之通讯也稍稍发展了起来,镇上的小卖部有了一台座机,外出的人员和家里人联系便不再是用信件了,电话都是打到哪里了,一般都是先打电话到小卖部让老板帮忙通知一下下次什么时候打来让到时候来接听电话,每到赶集的日子等在哪里接电话的人都把哪小屋子挤得满满的。

    又过两年我上学了,那时候随着经济的改革我们那里的生活水平渐渐的提高了,镇上很多人都修了小平房,我们的学校就在那小镇上,看着那刷白的小平房很是羡慕,觉得很好看地上用水泥修过比起村里的地上好玩多了,那时我们没有苹果也没有平板,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有的只是我们自己做的玩具,那时我们个个都是小发明家,做别人没有的玩具,做比别人的好看。随着时间的逝去很多的制作方法我已经忘却甚至不记得有哪些玩具或是它们的名字了,也有很多的游戏的玩法也忘却。

    又过了几年我小学毕业升入初中,那时候我们村通了公路,那是我们村自发修建的也就一年左右的时间吧!就修好了,这样使我们的出行方便了很多,很多物品也不需要用人力来背了,渐渐很多人买了摩托车,我们村长也买了我们村第一辆也是现在唯一的一辆小轿车这时我们村的生活水平已经算不错了当然只是相对于农村来说不能和城镇相比的,在我初中快毕业时我们村迎来了国家的第一个改制,好像叫《龙王丰茂改造》就是改造电力照明,以前我们村的电线桩是砍的木头架的铝丝电线,现在改成了水泥电桩架国家通用线缆还是三线的。这次改造我们都很高兴,没改造时灯光灰暗无光只不过比当年的煤油灯好了许多,现在出生的人或是没在农村生活的人永远也无法想象那时所谓的电灯是一个怎样的电灯,家里有电视的连电视都放不了。

     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那时是10年左右吧!这时经济已经在逐步的向今天转变,村中很多人家里都小有了积蓄,直到今天村中绝大多数都已经在镇上买了房子,留在村中的人家已经不多了,加上老一辈的人不断逝去,小村显得更加的寂寥,当年村中清晨的炊烟绕绕已经不复存在。

                                                                                                                                             2014年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乡纪事(7)—— 难忘那座水电站
我年纪大了,穷,不需要被你原谅
窑洞里有了电灯——献给党的一百年
吃"百家饭”的美好记忆!
一张旧照片(苟晓菊)
我初中同学是个白事知宾,讲一讲他的诡异经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