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远视眼宝宝和老花眼奶奶

团队科普有力量!笨笨和@眼科小超人老梁 再度合作, 给大家谈谈远视和老花这两个容易混淆的问题。看完后,您就知道远视眼宝宝和老花眼奶奶为什么看不清楚了。

眼睛里的照相机镜头---可调节的晶体

要弄明白远视和老花的区别首先要了解眼睛里的一个重要东西---晶状体。这个老梁以前已经谈过了-详见@眼科小超人老梁 科普那些年的近视,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这里我们再老生常谈一下。眼睛就象一个照相机,要看清不同距离的东西必须要用不同焦距的照相机镜头。晶状体就是一个可以变焦的镜头,只不过宝宝的是刚出厂的,而老奶奶的已经用了快五六十年啦。我们把晶体的这种变焦能力叫调节,随着调节的增加能看清的距离就越近。刚出厂的宝宝晶体变焦灵活而且幅度大,老奶奶的就慢慢地变差,越来越变不动了。咱们来看图说话(图一)1,下面这个图的横轴是人的年龄,纵轴是晶状体变焦的最大幅度, 图中不同的曲线是不同实验得到的结果。大家可以看到随着年龄的增加,晶体的调节能力逐渐下降。其中这里调节的单位是屈光度Ddiopter),一个屈光度就相当于眼镜处方的100度。

(图一)

如果您觉得这个图不好记,没关系,我们再告诉您一个简单的公式,就可以大约估算出不同年龄段的晶体调节能力了:

晶体调节幅度(D)=15-0.25x年龄(单位:年)

举例:4岁宝宝的晶体调节能力是14D (即15-0.25x4)60岁奶奶的晶体调节能力就基本上是零了(即15-0.25x60)。其实调节能力的减弱从宝宝刚出生就开始了,但只有当减弱到影响老奶奶功能性视觉(如读书看报时觉得模糊或疲劳)的时候我们才说奶奶的眼睛开始老花了。另外我们还要明确一个概念。老花眼不等于看不清近处的东西,老花眼等于晶状体调节力减低引起的功能性视觉障碍。笨笨以后会专门再写一篇科普“逃不掉的老花眼”将讲到近视的老花眼老奶奶,到时候您就明白了。

眼睛的远点

那到底远视和老花多少才会影响到宝宝和奶奶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还要知道怎么是人眼的远点。您可能从其它科普和医生那里已经知道近视眼就是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前面,远视眼则是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正视眼刚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可是您要问了“还是不明白呀,这跟我看不清不同距离的东西到底有啥关系?”好的,因为上面这个概念是从眼内的成像空间来解读屈光不正的。现在我们就帮您从看东西时物体离眼睛的距离来解读屈光不正,您就会明白了。咱们再来看图说话(图二)。

上图左边就是从眼内的成像空间来解读屈光不正的,这里就不再罗嗦了。右边的三个小图从上到下分别是正视,近视和远视眼的远点。什么是远点呢?远点就是在晶体调节完全放松(即调节力为零)的状态下,眼睛能看清的最远距离。

我们假设右边第一个图是个60岁的正视眼老奶奶吧。她眼睛的远点是无限远,即远处的物体非常清楚(临床上6米以外的距离)。但近处的东西她就看不太清楚了。如果她要在40厘米(0.4米)的距离看清报纸上的内容,就需要眼睛变焦增加2.5个屈光度的调节力(2.5D=1/0.4米)。可是我们已经知道60岁老奶奶的晶体调节能力基本上是零了,所以她就需要戴老花镜(凸透镜)来代替她丧失了调节功能的晶体。多少度的老花镜呢?如果是40厘米远,就要用250度(250=2.5Dx100)

右边第二个图是近视眼的远点。这个图不是本文的重点,只顺便提一下。近视眼的远点在有限的距离以内(临床上6米以内),所以不论晶体的调节怎么放松,远处的物体也是模糊的。如果需要看清楚远处的东西就需要戴近视眼镜(凹透镜),人为地把原来在近处的远点外移到远处。

最后再结合右边的第三个图谈谈远视眼宝宝吧。比起正视和近视眼宝宝,远视眼宝宝需要付出更多的晶体调节力以后才有可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东西。他(她)的远点是一个在眼球后面的虚焦点,并不存在于真实的物体空间里。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悬?就好象是“鬼吹灯/精绝古中的“虚数空间”。远视眼宝宝在晶体调节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远处的东西是模糊的。他们需要通过晶体调节才能把眼球后面的远点移到真实物体空间的无限远处才能看清6米以外的物体。但远视眼宝宝要看清近处的东西又该怎么办?此时他们就需要使用更多的晶体调节力了。

碰到高度数的远视眼宝宝,看近就会有点问题了。这里让我们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吧:假设一个四岁的宝宝双眼远视度数都超过1150度,现在有一个毛毛熊玩具摆在距离40厘米远的地方。根据公式我们知道他(她)的晶体最大调节能力是14D。首先这个远视眼宝宝要用11.50D的调节力才能看清楚6米外的东西(这已经是费了他吃奶的劲了),在这基础上他(她)还要再用2.50D的调节力才能看清40厘米远的毛毛熊。40厘米在学术上叫做这个宝宝的近点(注意:只是这个宝宝的),即在晶体最大调节力下能看清的最近距离(11.50D+2.50D=14D)。高度的远视对接触和感知世界一般都在近距离的婴儿特别不利。因为远处的物体基本上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他们很少主动的调节晶体去看远。但他们要看清楚感兴趣的近距离的东西却又往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一来远处和近处的东西在这些远视眼宝宝视网膜上的成像就总是模糊的,如果长期得不到矫正就很可能产生弱视。

此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任何抄袭和擦边球改编的侵权行为,必定追究法律责任。

喜欢我们的眼睛科普吗?请给我们点赞,转发就是鼓励!

参考文献:

1. Charman WN.The eye in focus: accommodation and presbyopia. Clin Exp Optom 2008; 91:207–2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视能看清近,远视能看清远吗?
老花眼与远视眼有什么不同?
老花和远视傻傻分不清?今天就来全面比对一下
【科普】老花眼不是远视眼!它们的防护不同你需要知道...
医学百科|近视 远视 老花眼
用科学的方法远离老花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