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崛起需要脊梁——我们应该追星还是追科学家

              中华崛起需要脊梁——我们应该追星还是追科学家

 

  

      前一阵子,我们北京校友会组织活动,完事后发了一篇报道《我们不追星我们追科学家》,因为我们北京校友会的会长袁亚湘先生新近当选为中国科协副主席,参加活动的校友们好多都带上了自己的小孩,近距离与科学家接触,虽然狂热的程度比不上追星,但是大家的激动和兴奋丝毫不逊色于参加一个歌星的演唱会。在线上线下的交流活动中,校友们激发出来的对于科学家的崇拜与爱意溢于言表,也不亚于对明星的追捧,袁会长从青涩的寒门学子,通过自己的一路奋斗成长为著名科学家、数学家的故事也在校友群、朋友圈里反复回放。这种对于科学家的追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个大国国民的理性与成熟,也是中国科学事业得以持续发展、后继有人的社会基础。

     


   今天参加完商会的活动,来到了朋友的会所。参观完了装饰整洁、明亮、略显豪华的会所,朋友拿过来一本书,我拿过来一看,封面上写着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大国院士》。再往里一看,确实是一本好书,里面记述了六位院士科学家的生平事迹。第一篇上《水木清华:核工程专家、教育家王大中院士》;第二篇是《选择崇高:物理学家及教育家陈佳洱院士》;第三篇《享受辽阔:应用物理学及强激光技术带头人杜祥琬院士》;第四篇《科学铁人:地震专家邓起东院士》;第五篇《为国而生:化学家张存浩院士》;第六篇《智慧之光:核辐射防护领域开拓者李德平院士》。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这是一本书,而不是一系列的书,因为在中国科技崛起的过程中,必定还有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带领中国科学事业走向了世界的前列,这不是一本书能写完的,也不是一套丛书能写完的,如果我们要记述那些代表中国科学家走出的里程碑式的足迹,它恐怕是一系列的写不完的书,因为今天的中国科技日新月异,每一天都在进步,都在赶超着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在开拓着全新的领域。这些科学家的事迹和奋斗精神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追捧的。


   朋友跟我谈起了她的想法,说是想做一系列宣传院士科学家的纪录片、动画片,想请我参与策划。对于这样有意义的事情,我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自从近代以来,我们学习西方,得出了两个结论,那就是西方人的科学和民主比我们强,所以我们需要引进和学习西方的科学与民主,也就是所谓的赛先生和德先生,而这场新文化运动正是以北大为发源地,而逐渐弥漫全国的。这也为北大书写了光辉的一页,或许人类从未有一所大学如此深刻地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改变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扭转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今天,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科学精神也或多或少受到了权力和金钱的侵蚀,重新宏扬科学精神,推动中国科学迈向新的高峰,实属必要。

   还是回到我们的正题,关于我们的社会应该追科学家还是追星的问题。记得2012年莫言作为第一个中国大陆的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奖金是800万瑞典克郎,折合人民币约750万,莫言感慨说这笔奖金也就够在北京三环边上买套120平米的房子。但是我们看到今年王宝强因为离婚案爆出来的财产,光是房产就有九套,而他只不过是一个年轻的明星,也还不算是一位特有钱的明星,便轻松甩开莫言几条大街。而在去年,屠呦呦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中国籍科学家,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更进一步受到了举国关注。但是与刷爆媒体和网络的明星黄晓明和BABY的两亿元豪华婚礼相比,仍然是大为逊色。换言之,社会舆论对于明星的追捧远远超越了科学家,因为我们知道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已经是站在了世界的最前沿,而那些明星却还远谈不上世界巨星,却已经甩开了科学家们不知道几条大街。

   虽然现在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那样的荒唐时代早已过去,但是类似于科学家远远不及戏子的案例,在我们这个社会比比皆是。那么我们中华崛起是要靠赵本山的相声、二人转,还是靠着科学家们的两弹一星?我们中华崛起是要靠F4的流星花园,还要要靠歼20一飞冲天,壮志凌云?我们中华崛起是要靠范冰冰的车震、马震,还是要靠科学家的天宫一号、嫦娥奔月?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科学才是中华腾飞的翅膀,科学家才是中华崛起的脊梁,但是为什么我们却要那样的去崇拜那些戏子,而不能厚待我们的科学家呢?

   当然,作为一个哲学家,我想说的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科学家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哲学家,或者说文、史、哲都比较惨。新中国建国以来还没有出现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哲学家,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啊,这真是我们民族的不幸,同时也限制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哲学作为指导的科学终究是走不远的,很难取得历史性的、原创性的科学贡献。80年代中国还出了一个李泽厚,出了一个何新,自90年代以来,可谓是万马齐谙,中国的思想界死气沉沉。所以,我是很幸运又很不幸地成为了一个哲学家,说我很幸运,那是我的天分,于亿万人之中才有一个,实在是莫大的造化;说我不幸,是因为我现在活得如丧家之犬,在这个浅薄的年代,做一个哲学家,意味着无尽的失眠之夜,和千百次撞死自己的冲动。且莫说,找一个对手,你连一个知音都找不到。满世界的人都在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是百分之一百都是沽名钩誉的,你要真的去做了,那么就会有一堵无形的墙,阻隔着你,让你举步维艰,痛不欲生。

   追星还是追科学家,这是一个问题,我们是要一个娱乐至死的社会,还是要一个昂首挺胸,去攀登世界之巅的社会,这是一个时代的选择,共和国应该挺起自己的脊梁,让科学家,让一切创新的人才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尊崇,这样我们的共和国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无往而不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十位中国学界巨匠,民族脊梁你能认出几个?又能说出谁的功绩?
【人物】穿越时间与空间,回看科学大师传奇人生
科学群星耀华夏 院士精神代代传——点赞《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
历史上的科学家大多数也是哲学家,而现在的科学抛弃了哲学,科学和哲学不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吗?
多位重磅级专家共话 科学和哲学的沟通在当下为何格外重要
AAAGoogle扫描1500万册书后,分析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