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章详情

我不要你高尚,但要你有真情实感。表达的东西一定要真实,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会将虚假、浮夸当作习以为常。 

抚养孩子也包括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何况是在中国。

三个孩子让我不得不面临一个新的课题,就是教育制度。不能怪老师、怪学校,我也不会去和整个体制对抗,那我就说“看谁抢得过孩子。”孩子接受知识面的那一部分我交给学校,跟所有的孩子看一样的教科书,上一样的课,也要做作业,要考试。但同时孩子对社会的价值观我必须抢过来自己培养。

我也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发过愁,但与其自己在后面逼着,不如让他自己懂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嘟嘟小学时成绩不太好,我跟他说:“60分以上就像头露出水面可以喘气,60分以下就要憋气,妈妈要求不高,你露出水面慢慢游就行了,如果可能就游快一点。这样你就可以多点时间去做其他事,如果你觉得慢慢游也没问题,那也可以,你自己选择。”他听懂了我的话,写作业变得自觉认真起来,成绩也在慢慢提升。学校里只会告诉你好成绩就是好学生,却不会让孩子明白,你得自己去选择一种努力的生活方式。

有一次学校定的作文题目是世博会、奥运会之类的话题,我就会问孩子你对这些事件有感觉吗?他皱了皱眉,我接着说没什么感情就不要编,不要唱高调。你把看到的真实的东西写出来就可以,我不要你高尚,但要你语言流畅,真情实感,把话说明白就行。表达的东西一定要真实,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会将虚假、浮夸当做习以为常。

每次在街上遇到寻求帮助的乞丐,我会教他们去辨别。如果是一个健康的人在那里跪着乞讨,哪怕哭得满脸眼泪鼻涕,我也会跟孩子说这样的乞丐不要施舍,他四肢健全还沦落至此是因为他懒。如果看到一些断手瘸腿的在那里乞讨,我会说,这个应该帮助,他确实没正常的劳动能力了。孩子们都很善良,但要从小让他们知道有些人该帮有些人却不值得,告诉他们同情心不能滥用。

我从小也灌输给孩子们,人别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到后来孩子反而给我上了一课。有一次我去接妮妮放学,旁边一家店里有个和嘟嘟同岁的孩子在帮爸爸妈妈看店,收钱招呼客人可能干呢,一回家我就把嘟嘟从房间里叫出来,我说别人的孩子怎么怎么能干,你是不是学习上得再努力点。嘟嘟看着我,一脸不满意的样子,到后来他说:“不是你说不让我们跟别人比的嘛,他能看店,我还能做他做不到的事情呢。”当时我儿子的话就把我噎住了,理不在我,我老公也不帮我。然后,我跟我儿子鞠了个躬,说:“妈妈错了,妈妈不该把你跟别人比。”

还有一点我很重视,我希望能通过家庭教育将传统文化的根扎在他们心里。我女儿睡的闺床是小姐床,很古典,是从浙江乡下收过来的,上床还要踩着榻上去,我与其跟她讲一堆书本上的知识,不如让她每天睡在这种床上,感受传统的氛围。如果有一天她出国,睡觉的时候忽然感觉没那张床就不习惯了,我的教育就成功了。她认的是中国的床,她临睡前都会想起根在哪儿。

和儿子交流起中国的古诗时也会特地多说几句,当他按照作业要求把一首诗背下来,我会额外检查一步他是否理解这诗里面的意思,然后再亲自给他开个“小灶”,引导他:“你有没有发现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凝练,两个字、一个字就把意思表达清楚了。文言文就代表着中国文化中的简约、深奥。咱们现在啰嗦半天还说不明白怎么回事,是因为表达能力退化了,为什么呢?你自己想,以前哪怕是状元和平民百姓说话,老百姓都能听得懂,但现在一个大学教授要说半天才能说明一个观点,底下的人还都一知半解。之所以退化,是人自己造成的。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再靠一个人两个人补救过来,但起码你要知道有个更高的东西在那儿,你要知道什么是更加高深的一种文字表达。”我想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精华,让他们引以为傲,走到哪儿都不能丢了这种文化认同感。

这样注重,可能也和我打算把孩子送出国继续学习有关。老大就要在英国读高中了。

他问我:“你怎么可以让一个孩子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呢?”

我挺无奈的:“我也没办法。可高考你考得来吗?”

他摇摇头。

“你想上哪个大学呢?清华?复旦?”

他又摇摇头。

“妈妈也不知道。只能把你送出国。”

哪个母亲不想看着孩子在身边长大,但中国的教育体制太不给力了。我觉得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不够全面,注重知识量,却把最重要的“德”和“体”给拉下了,本末倒置。知识应该为填充一个人的“德”而服务,帮助更好地塑造世界观、价值观,但现在应试教育下的学校教育恰恰是对“德”最为轻视。等大学毕业后把十几年填鸭式的东西全部扔掉了,没有一个“人”剩下来,太可怕了。我不敢苟同,这种教育观念简直是一种伤害,那就只能送出国,惹不起还躲得起。但我和孩子们约定,以后在国外必须一星期给家里写一封家书,还必须手写。

我特别看重教育,也特别看好教育,教育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也好,家庭也好,民族也好,如果缺乏准确合适的教育就走不远。更何况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一直说我是在对三个生命负责,努力教育他们,也是在为这个社会的将来尽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我用尽洪荒之力操心孩子学习,孩子却更厌学了?
两个妈妈的街头对话真实反映了教育的真相!
12岁儿子和妈妈同床睡,孩子兜里掉下这东西,妈妈看见后连夜分床
我们如何赏识孩子_为您服务教育网
“我的心愿就是要让娃考上高中”,一个A娃妈妈拼尽全力
快乐比听话更重要 ——两个孩子妈妈的自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