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乐在相知心

明代的冯梦龙在《增广贤文》中说道:“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确实,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在我国古汉语里,'高山流水'和'知音'这两个词汇均来源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相遇、相知。这个被文人雅士心向往之的故事己被传诵几千年,到今日仍被后人津津乐道。相传春秋时期,雅士俞伯牙是位音乐家,喜音乐、善鼓琴。一日,他在山中的溪流边偶遇钟子期,钟子期只是一位上山打柴的老头,可这位老汉耳朵好使,善听琴,伯牙每次弹琴时脑海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听出来,向他描述一番,你的琴声里是或松涛阵阵,或流水潺潺。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就再不弹琴,因为没有人能听懂他琴声里表现的是什么?再没有'知音'。后来,人们常用'高山流水'遇'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心灵相通。这故事在《列子》、《吕氏春秋》中均有记载,看来此事并不虚假。

从以上人物故事里看出,两个人互称为'知音',与音乐有关。音乐的语言最容易懂,也最难懂!以音乐为媒介达到心灵的相通,需要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对音乐的频率和节奏理解相同,才能达到“知音”的效果。

正像两个人,如果思维的频率不同、价值观不同,就不可能成为“知音”。即使俞伯牙琴弹的再好听,遇不上像钟子期这样善听琴的老汉,也只能“对牛弹琴”了。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较多,很多时候遇到思维频道不同的人,让你感到不可理喻、哭笑不得。

琴声悠扬,诗词的韵律也很美,音乐感带给你的阅读享受一样“如听仙乐耳暂明”(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两位诗人的思维频率相同,“三观”一致,肯定能成为一生的“知音”,这在唐代诗人朋友圈里并不少见,有的成为佳话和传奇,被后人敬仰和羡慕。 

比如唐朝'诗佛'王维和裴迪,两个人的感情很深,真有“同性恋”。之嫌疑。王维(701年-761年)是盛唐时期有名的大才子,九岁能诗、能文。19岁时就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千古名句。21岁考中进士,多才多艺,通书法、音律、绘画等才艺。并且长得风流倜傥、白皙俊美,谈吐高雅风趣,长安富贵人家以结交他为荣,他自我感觉好极了。后来,靠走唐玄宗妹妹玉真公主的后门,在朝廷负责礼乐方面的事宜,专业对囗,前途风光无限好。'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少年行四首》》)。少年得意,青春飞扬,理想远大,壮志凌云。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王维前半生生活、爱情、事业并不顺心,官场被贬,中年丧妻,安史之乱后差点被砍头。经历了宦海沉浮后,对仕途心生退意,王维买下当时诗坛“牛人”宋之问的二手房“辋川别墅”,退出江湖,隐居于此。该别墅占据整个山头,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辛夷坞等风景点,非常适宜隐居。据说,王维31岁时,妻子因难产去世后,他独身不娶,禁肉食,绝彩衣 ,居室中除去茶档、茶臼、经案、绳床外,一无所有,喜欢净室焚香,默坐独处,冥想诵经,一心吃斋向佛做诗,以山水花草为伴,把此地作为终老之地,他纵情山水,心如止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巜终南别业》) 

诗人的心往往是敏感、寂寞的。王维除了以山水、佛卷、青灯为伴外,他有个很好的朋友叫裴迪。王维经常把裴迪接到别墅来,同吃、同住、同游、同饮、同写诗唱和,度过了一段非常悠闲美好的日子。在裴迪回家准备参加高考后不久,王维很是想念他,夜不能寐,怅然命笔,饱含深情写了一首诗《赠裴迪》:

“不相见,不相见来久。

日日泉水头,常忆同携手。

携手本同心,复叹忽分襟。

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王维巜赠裴迪》)

哥们啊!好久不见了,常常回忆起我们俩手牵着手,戏水泉水边的好时光,牵手的我俩心意相通,分开两地让人叹息。我是如此的想念、想念你啊,你知道我对你的相思有多深吗?

'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这是何等深情的呼唤!情之真,意之切,如泣如诉。如果不是诗的题目为巜赠裴迪》,我以为这首诗是悼念其亡妻的。王维31岁妻子去世后,孤居三十年,没有发现一首悼念妻子的诗,也算是绝情。他和裴迪难道真是同性恋?

没有过多久,王维又写了《山中与裴迪秀才书》说:'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月光如银,王维一个人游华子冈,山林静寂,犬声阵阵,灯火明灭,真怀念我俩手牵手游玩写诗的浪漫时光啊!当春暖花开之时,我们还能一起散步清水边吗?一日不见,望穿秋水盼君来。

闲居无事,王维在巜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中写道: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自比“五柳先生”陶渊明,把裴迪比作春秋时一个假装疯狂、不愿出去做官的楚国狂人接舆。想象中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起了心歌。两个人的“三观”力求和陶渊明一致,故能成知音。

好哥们裴迪不开心时,王维写《酌酒与裴迪 》一诗谆谆教诲,宽慰哥们受伤的心灵。

'酌酒与君君自宽,

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

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

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

不如高卧且加餐'。

裴贤弟啊,让我陪你喝几杯小酒,给你宽宽心吧。人情反复无常得像波澜一样,这很正常啊。现在的人啊,交往到老也不行,你要按住剑炳,随时提防着别人背后捅刀子。先提拔的人都是弹冠相庆的,总是嘲笑提拔慢的人,这有什么关系啊?你看:野外的青草须经细雨滋润才泛绿,花枝欲展肯定会遇春风寒冷的考验。世态炎凉如浮云过眼,不值一提,还不如我们高卧在山林中,吃好喝好痛快。

这首诗让我想起白居易酒桌上劝刘禹锡的那首诗,刘禹锡回答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王维经历过宦海浮沉,看透了这“狗日的中年人生”,用朴实、妥贴的知心话宽慰裴迪。在人生的低谷期,这样的朋友才是知音。

裴迪也确实有资格作王维的知音。裴迪在写的《青雀歌》中说:

“动息自适性,不曾妄与燕雀群。

幸忝鹓鸾早相识,何时提携致青云。”

裴秀才洁身自好,不想与燕雀同群为伍。虽仕途失意、归隐山林,信奉佛教,精神高洁。裴迪在另一首《送崔九》的诗中写道: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笑。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劝崔九要想隐居山水,必须坚定不移,要退休就退彻底,不要还想挂个顾问的头衔。不要像《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那样三心两意。

有一次,裴迪在读了王维写的《华子冈》诗:'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之后,及时和了一首《华子冈》诗相酬:'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意境、画面感、情景相互交触。这样的和诗,非知音莫能为也。

 

王维一生留世的诗作有400余首,仅写给好朋友裴迪的诗就达近40首。裴迪一生留存诗作28首左右,几乎都是与王维唱和的诗作,可见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之深,千古知音,相聚终南山。

王维有情、有义、有心,他和裴迪的友情真挚、纯粹、高雅、久长。他把和裴迪所作的诗歌编撰了一部《辋川集》立此存照,留作纪念,裴迪也因此部诗集千古流芳。这样的'知音',可遇不可求。

掩卷而思:成为“知音”,不在于相见的频次多寡,而在于思维频道一致、心灵的频率相同、“三观”趋同。

“知音”,无关性别,无关年龄,无关仕途,无关财富。音乐、诗词、书画、舞蹈等艺术的东西,因容易表达、感知、理解、共鸣等,往往成为“知音”的桥梁、媒介和“试金石”。

王维和裴迪,在唐朝成为“知音”,继续演绎出春秋时代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美好故事,也让今天的我们心向往之。

今天的我们,凭着对诗词的热爱,和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欣然相逄,看到一对温情脉脉的“知音”传奇,却也感到美妙动人。

我经常想:人的一生很短暂,人与人之间哪怕是一瞬间的感动也很美好。忠诚、善良、慈悲、宽容、自觉地付出真情,是友情生长、发育、结果的“土壤和肥料”。

有时,这瞬间的感动会让你付出太多,但足以在回忆中让你感到美好。

即便如此,我们在心里又都充满渴望和祈愿:渴望与你的偶遇相逢,能够相识成友;祈愿有缘分的少数,能够成为知己,最后化为“知音”。

诚如是,一生幸矣!

(写于2018/7/3)

(中州客:故乡河南,现居北京,曾为文青;金融工作者,高级经济师,农学硕士,管理学博士,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谢谢您的耐心阅读!欢迎您转发、赞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山流水
伯牙绝琴
知音再难觅,伯牙终绝弦
高山流水遇知音
武汉古琴台导游词
琴是魂,音律与万物相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