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金城与“宝应学派”
  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经有一首小诗写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首小诗表达了一位游子对家乡的关切之情。其实,毋论是漂泊在外的游子,还是土著,大家都会对生长于斯的地方,有一种关切之情、深爱之情。最近,我县的刘金城先生花了两年时间撰写的《宝应学派》一书,就要付梓印刷,与乡人见面。
  2006年11月13号下午,县政协召开十一届22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我县古城保护利用工作。会上,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的刘金城委员作了主题发言。
  刘:我主要介绍了宝应文化的情况,重点就介绍“宝应学派”,当时我就提出一个观点,宝应不仅是千年古县,而且是全国文化大县,当我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会场上发出了一阵笑声。还以为我吹牛的。
  刘金城先生今年69岁,40多年前,他从扬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在中学和大学任教。退休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走进了宝应的历史人物,开始了“宝应学派”的研究。
  刘:写宝应学派的开始,实际上写一个人物,叫王懋竑,怎么要写这个人物的呢?实际上是政协文史委的副主任王强,他是王氏的后人,他请我主写王懋竑。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写的时候接触了一些史料,发现超越王懋竑的史料也不少,而后也看到了国学大师刘师培,就提出宝应学派的问题,他说,淮海之滨有朱泽沄,于是有宝应学派。
  宝应,一座千年县邑,滔滔运河水,在她身边流淌不息。当我们诉说宝应的人文历史时,却显得那么单薄,经学大师刘宝楠几乎成了地方上不变的咏叹调。如今,看到国学大师刘师培提出的“宝应学派”,刘金城高兴了激动了。
  刘:想把这个宝应学派写出来。开始的时候,主要在资料方面有困难,而后第一本看到的是《清代扬州学记》,张舜辉写的《清代扬州学记》,他是研究的扬州学派,但是接触到宝应的就有9个人,我看了这些资料的时候呢,很高兴。
  真正促成刘金城着手书写《宝应学派》的,还是他从南京、无锡、淮阴等地收集到的重要资料——梁启超所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和钱穆所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从这两本书中,刘金城圈定了“宝应学派”的十大人物。
  刘:这里面,我们宝应进入到他们这个学术史史册的就有10个人,看了这个材料之后,我决心就下了,必须要把这个宝应学派拿下来。于是就开始酝酿写宝应学派了,这个很不简单的,近三百年学术史,就是从明朝开始,一直到清末民初,三百年写入到他们的学术史的,也只有二三百人,宝应就占有10名,这个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
  2005年10月份,刘金城便开始《宝应学派》的写作。
  问:您在写宝应学派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呢?
  刘:困难当然是有的,因为是白手起家,从来没有人搞过,我就凭刘师培一句话,“淮南之滨有朱泽沄,于是有宝应学派”,就这么一句话,我要写成一本书,现在这个书估计大概要有三十多万字,就是一句话,要发展成三十多万字,要发展成一本书,当然这个里面就困难重重了,白手起家嘛。
  刘夫人:如果他这一份材料收集到了,他就是不睡觉的话,都要爬起来写,大概有一次,不晓得夜里两点钟还是三点钟,他起来写,一直写到天亮,大概就这个时间要连续到几天。
  刘:老实说,我在写作方面还是有一定功底的,我有这个自信心能把这个书写好,但是当我来写的时候就发现困难重重,为什么呢,它这个宝应学派啊,博大精深,兼容四大学派,它牵涉到哲学史,经学史,道统史,学术史,你假如对这部分历史没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了解的话,你就无法驾驭这些材料,你就无法去发现它的价值,所以说我在写作当中,都是交叉进行的,一方面收集资料,一方面写作,一方面研究,所以我这个稿子改的比较多,大概最起码有10多次稿子。
  刘夫人:假如天暖的时候,他就在里面写,写的汗朝下流,还是写,你跟他说,没有用,有时候小房间天暖的时候暖呢,汗朝下流,像夏天写的时候,连裤头子都汗潮了。
  问:你有没有反对过?
  刘夫人:反对过,没有用。
  那段日子,纵棹园里经常出现一位沉思默想的老人——他就是刘金城。不过,刘金城总是坐在园子的一角,也就并不引人瞩目。在静谧的空间里,刘金城开始了与先贤的对话——宝应学派,学术十杰,一个个从历史中走来!刘永澄、王懋竑、朱泽沄、刘台拱、朱彬、刘宝楠、刘恭冕、成蓉镜、王源、张肱。
  刘:特别是王懋竑,梁启超就认为他是康雍以来,真正研究朱子的唯有王懋竑一人,就是说他是唯一能代表程朱学派代表人物。你像刘永澄在东林学派当中地位也很高,有人评价他清节冠东林,德望众天下,把他比喻成东林最贤者。
  从无字句处入手,刘金城踏上了著述《宝应学派》的历程,他在艰辛探索“宝应学派”的过程中,还将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他的成就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吗?
  2007年2月8日。书稿快要完成了,刘金城开始不断地往机关文印中心跑,以便对他打印的书稿进行修改和校对。
  刘:哪一个啊?王引之。这个表格很重要,就是什么呢?就是国家清史编篡委员会扬州学派丛书,在扬州地区共计是26部,里面包括外籍还有4部,而宝应学者占有8部文集,占整个扬州地区有三分之一还要强。这个等于是国家承认我们宝应学者的部分。
  机关文印中心工作人员葛晓燕:
  葛:就是2006年大概5月份吧,过来打稿,然后,一看蛮多的,就五个人分开打,打过了之后,他就回去校对,他好像跑了不下10趟,然后,每次都改的很乱,以前从来没有打过这种材料,真的很头疼哦,感觉不想打。
  这是刘金城修改的打印稿,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他写书的艰辛和努力。得知刘金城正在研究“宝应学派”,县老年大学也邀请他来给学员们上课。
  宝应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赵廷僖
  赵: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地方,他应该了解本地的历史,他才可以传承本地的文化,才可以宣传本地的文化,因此我们想讲讲宝应的历史。后来我们了解到刘金城先生他对宝应的历史啊,很有研究,特别是对宝应以前研究儒家学说的形成的一个宝应学派,他研究的很深入,形成了他自己的观点,我们觉得很有价值。
  2007年11月1日
  刘:最近发现了一则重要的史料,宝应有一个学者叫陈铁凡,一个很著名的学者,在台湾讲学,在东南亚讲学,是我们宝应人,他跟我们宝应王家,就是王强的父亲是表兄弟,他曾经写封信给王荫福先生(王强父亲),在这个信里面,他谈到他第一次见到胡适的时候,大家知道胡适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就是说陈铁凡第一次见到胡适,胡适知道他是宝应人,就立刻树起大拇指,这个就是原信中这样写的,实事求是地我向大家介绍,立刻竖起大拇指就说:宝应的王懋竑真了不起,他的《朱子年谱》确是不朽之作。
  老年大学学员管同松
  管:他短短的一两课时间啊,给我们有很深的印象,这个人退下来以后能有这样的精力来研究宝应历史啊,(历史)也是个硬骨头,难啃的一个东西,首先钦佩他,有这么一个精神,在这方面啊,他把宝应的学派作了介绍,引证宝应有很多的人才,我们感觉到作为一个宝应人觉得自豪!
  原县委办副主任文学班班长单德馨
  单:大家听了这个之后,包括我在内非常感奋,认为我们宝应的历史过去关于人文方面只是那么几个人,现代它这个十个人就是使宝应的人文历史更加地厚重起来。这种对历史的挖掘啊是很振奋人心的。
  2003年,因为共同为安宜镇撰写《千年古镇——安宜》一书,单德馨和刘金城结为好友。当刘金城撰写《宝应学派》时,单德馨也自然成了刘金城的交流对象和第一读者。
  单:我平时跟刘老师也有接触,像走路碰到,或者在公园里看到,或者有电话约见,或者他到我家,或者我到他家,基本上每次都谈到关于宝应历史的挖掘问题,他总是非常兴奋,他每发现有新的挖掘,新的内容,他都是非常高兴,好像比家里值得庆贺的事情还要重要,谈起来都是有根有据,要知道这本书写成功就30万字,可见他看的书,要博览经书,也是非常吓人的。这本书是他带着乡土感情,乡土的深情,带着历史的责任去执着地对历史进行挖掘。
  知悉刘金城即将出书,潘如艾老先生特地为此撰写对联:昌明时代,史志重修,淮海儒宗,道存经典,卓著文章留宝地;国学复兴,古邑生辉,宝应学派,群星璀灿,精英名士誉寰中。同时,由刘金城亲自撰写,尤寿昌书写的对联也很有趣:程朱学派东林学派颜李学派扬州学派派派皆有宝应学派;汉宋之争朱王之争荀孟之争古今之争争争都无是非之争。这也道出了“宝应学派”的精髓。
  刘:宝应学派,他研究的范围,主要就是儒学,现在儒学地位很高啊,上一次祭孔的时候,就提出孔子生在中国,儒学属于世界,所以宝应儒学啊,包括宝应学派在内,这个宝应儒学实际上起源于明朝,所以说,明有淮海儒宗,清有宝应学派。明朝宝应的儒学就开始发达起来,而且对于整个江淮地区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宝应儒学,誉满江淮。
  还是在去年的那次政协常委会上,当刘金城介绍完“宝应学派”以后,与会人员有了新的认识。
  刘:听了我的介绍之后呢,会场的气氛很浓烈,很振奋,大家认为呢,宝应文化确实了不起,最后扬州文物局的副局长顾风在讲话里面也肯定了我的观点,他是这样说的,刘先生的话是对的,宝应不仅是千年古县,而且是全国文化大县。
  扬州大学田汉云教授是这样评价“宝应学派”的,“宝应学者不仅有名,而且很有名,不仅中国有名,而且世界也有名”。县政协文史委评价刘金城写作《宝应学派》是,“他发现了尘封百年的文化宝库”。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刘金城先生不仅为我们打开了一座文化宝库,他的研究也一定会激发起我们更多的家乡自豪感!在此,我们向老先生致敬。
       本文发布于宝应生活网,本文链接: http://www.ibaoyin.com/article-8067-1.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庆2500周年·历代名人(甲篇)(40)】——刘宝楠:扬州学派代表
《白田风雅》|宝应朱氏,白田风雅
身为宝应人,你真的了解宝应人吗?请看刘金城的权威解读:了不起,宝应人!【宝应微报】
儒道释三教合一之中国文化
钱穆治明清学术思想气象宏大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