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说集邮大师郭润康《集邮讲话》(三十五)
三十四、信销票、盖销票、预销票
    信销、盖销、预销三种邮票,都是在邮票上盖上戳记,或印上文字,从形式看都相同,但从方法与目的而言,则大相径庭。
    一、信销票(Used Stamps)

    信销票即习称的“旧票”,用之多年,近一二十年才时兴用信销票。但口头用语仍多说旧票。“旧票”一词是与“新票”的对应词,而“信销票”则是区别于“盖销票”与“预销票”,两种说法都具有一定意义。旧票的英文为 Used stamps,表示已经用过,故新票叫Unused stamps,表示没有用过。如直接译成“用过的邮票”与“未用过的邮票”,显得太噜嗦,当年意译成“旧票”与“新票”,字简意赅,表达明确,又符合中文用语的优点。
  
   

                      图1                               图2                      图3
    信销票指从信件,包括其他邮件如印刷品、包裹及有关邮政单据上洗下的邮票,来源广泛,其特点是邮戳多种多样,盖的位置不固定,有盖满戳的(图1),有盖半边的(图2),有盖一角的(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收集信销票最重要的一点是整戳的品相要良好,油墨轻而清晰。集地名戳与研究邮政史者,则希望地名和日期都显现在邮票上(图4)。专题收集,以突出图案为主,故希望邮戳盖在角上,不影响图案的欣赏(图5)。有专门收集“邮戳集”的,如干支记年邮戳(图6),对邮戳在邮票上的选择更为严格,既要求邮戳盖得清晰完整,还要求邮票的品相不缺齿,揭薄。如果不能两全其美,只要邮戳清晰,可不拘泥邮票的品相。

图8
     解放前中华邮政时期,曾规定一票一戳,并要求盖满戳(图7),目的是防止再用,甚至用钉子戳来加强盖戳的功能,有时用力过猛,戳边钉点会穿透邮票。文革期间,因邮票上有毛主席像,认为将戳盖在人像上不尊敬领袖,曾一度取消盖戳,可说是邮政史上的史无前例了。邮票不盖销,不是可以反复贴用吗?于是又规定,凡遇人像邮票仍要盖销,但可盖在邮票的角上(图8),这一规定本是针对人像邮票而言,却形成一切邮票一律只盖一角。故集戳者想在目前的信销票上找一个满戳是很困难的。这对信销票的品相是一件好事,而对研究邮戳、研究邮史者却大失所望。西班牙(图9)、西西里 (意大利,图10)、印度博尔邦曾设计过一种“恭敬戳”,呈框架形,盖销后刚好将人像避开,可说是巧思。
    

                                   图9                       图10
    邮票是邮资凭证,故盖销后即失去凭证的作用,这是对邮局而言。有时原寄局漏销邮戳,到了投递局时就用日戳的边滚一下(图11),或干脆用钢笔划去,这种注销的票,在集邮上就失去收藏的价值。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集信销票把盖销邮戳看成是一个主要的条件,但在国外的早期邮票上,也常常会遇到用铅笔(图12),钢笔划销(图13)的邮票,或用签字来表示注销(图14)。有时划销邮票用的铅笔是不稳色的(俗称脱蓝笔),如下水浸洗,这种铅笔的紫色线会在邮票上扩散,甚至会污染其他的邮票,故在浸洗时宜分开处理。
    在古典的
信销票中,最令人头痛的是“杀手邮戳(Killer)”,也叫“涂抹戳”,是利用一些粗线条的早期邮戳(图15),有的利用软木瓶塞来涂销,盖销后多使邮票呈沾污状,但有些邮票本身很珍贵,也就瑕不掩瑜了。大清邮政1897年的“八卦戳”(图16),正是发行高面值邮票时应运而生,也是一种“杀手戳”,但和国外的不同,每一卦的排列都有规律,并代表一个地名,故而成为研究的课题。我国唯一一枚的红印花小一元旧票,就是盖的八卦戳,成为稀世珍品(左图16)。
    注销邮票的方法还有在邮票上凿一小孔来表示,有个别国家在历史上曾将邮票撕去一小角,或用刀片划割穿破,现在看来,可说是暴殄天物了。当然能保存这种邮票的实寄封倒是一件珍贵文物,如将邮票洗下就大煞风景了。
    信销票还有种种特殊情况,如甲国邮票盖销乙国邮戳;漏销邮票盖用专设邮戳(日本有之);邮票与印花两用的票证,如当印花使用的,其销印的戳记形式与邮戳不同。这些在收集信销票时要加以注意,因它关系到邮票的价格。
    在邮刊上常常可以读到提倡集信销票的文章,有的标题喜用“集信销票好”,信销票值得收集无容置疑,但不一定是“好”,在邮展评审中新票地位就高于信销票。从发展趋势来看,除“邮政史”邮集要用信销票来组建,其他邮集日益崇尚新票。80年代以来,我国的J、T邮票基本不进入通信领域。使集者感到没有票源之苦,给收集带来极大困难。当代崇尚新票与三十年代崇尚旧票,可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
    二、盖销票(Cancelled Stamps)
    盖销票是指邮票在没有使用过之前就用邮戳注销的邮票,从表现形式看与信销票相似,实质是没有使用过的“旧票”,也可以说是人为的旧票。故盖销票的英文为Cancelled Stamp,Cancel的原意为划掉、注销。

图17
    盖销票是一些国家的邮政部门或国营邮票公司,在出售前即用邮戳将新票加以盖销,因已不能贴用,故售价作适当降低,如为面值的2/5或1/2,廉价供应,藉以提倡集邮,当然也有一些国家的盖销票,是按面值出售的,故标准不一。我国80年代以前的盖销票,均由中国邮票公司盖销后减价出售,使用的邮戳是中文及拼音地名的公司专用日戳,盖的方式是在四枚相连的中心点盖一个邮戳(图17),虽撕成单枚,仍可从戳式与位置来判断是盖销票。这种盖销票仍保留背胶,更是一个特点。

图18
    某些国家或地区,常将库存剩余的邮票,因不准备销毁,则加印“Cancelled”字样后作为盖销票出售(图18),以别于信销票与样票,这是名实相符的盖销票。
    盖销票从品相来说,票面整洁,邮戳规范,是理想的“旧票”,但在竞赛的邮展中,盖销票被视为低档票而影响评分,故近十余年来,总公司已不再供应新品种的盖销票了。


图19
    与盖销票相类似是“请求销印票”(Cancelled-to-order),即集邮者持新票到邮局窗口,请求邮局销印,亦保留背胶(图19)。也有贴在明信片、空白封、邮戳卡上请求销印。请求盖销的目的是收集各种邮戳,或集信销票时,在全套中有一二枚不易找到,乃用新票请销后配成套。也有邮人以成套邮票请求盖销,因在二、三十年代,在我国集邮界中流行一种风气,认为新票无收藏意义,集邮必需集旧票,请求销印票使用的日戳是邮局窗口业务用戳,数量零星,故洗胶或洗下后,与信销票难于区别。
    请求销印票与盖销票有其共性,均为新票盖销,也有不同之处,如公司的盖销票可以优惠价购得,而请销票需支付全面值的价格获得。
    三、预销票(Precancelled Stamps)
    盖销票盖戳后即失去邮资凭证的作用,而预销票虽也盖销或印销,仍可当邮资使用,故在英文名称 Cancelled之前,加一个前置词Pre (意为前、先、预先)而成Precancelled。

图20
    预销票流行于美国、加拿大及西欧各国,专供大型企事业单位寄递大宗印刷品时贴用,或供新闻纸发行单位寄报纸用的低面值邮票。邮局预先在邮票上盖印上地名及邮区代号,有的加用横杠或方框后出售,使用期不受限制(图20)。
    凡邮件上贴用这类预销票,邮局收寄后即不再销邮戳以提高工效,加速邮件运转(图21)。

图21

图22


图23
    预销票多属低面值的小型普票,但美国曾发行过三次大型的纪念邮票,即1969年(图22)、1970年(图23)、1974年的圣诞节邮票。预销票品种甚多,在邮票目录上是不标明的,但美国的圣诞节邮票,斯科特邮票年鉴作了说明,其标价比一般要稍高一些。
    预销票主要是供企事业单位寄大宗邮件之用,一般公众也允许贴用,但规定一次要投寄500封以上,故购此票时一次得购500枚,无疑限制了公众的利用,大都作为藏品去购存。
    预销票不再盖戳,岂不是可以反复使用,实际是很少发生,因寄递这类邮件时要向邮局营业窗口交寄。大型企事业单位也不会去贪这个小便宜,把用过的邮票回收再用,事实也收不回来。如这类邮件因投递无着而退回原寄单位,邮局则加戳盖销,以防再用,一般公众要想揭下再用,因投入邮筒无效,故也无法施展其伎俩。
    邮票公司制售各种首日封、纪念封或片,都是贴票盖销后出售。有两种类型,一是不加盖日戳或纪念邮戳,可以在当天、当地邮局投寄,这属于预销性质;一是用纪念图章加盖,如要实寄必须另贴邮票,这属于盖销范围。因此这类封片要根据其是否能实寄,或虽能实寄而未实寄,可分别归为盖销类或预销类;信销票、盖销票、预销票是专用的邮学名词,有其特定含义,如信销票是实寄使用过的旧票,盖销票是未使用过的旧票,预销票是待用的旧票。而盖销、预销作为动词用则涵义广泛,如信销票、盖销票、预销票都是用“盖销”手段形成的。一切在出售前即盖销的邮票,都可称为“预销”,故名词与动词之间的关系要弄清楚。同时在一些中文集邮书刊上,对这些外来语也常常出现混译现象,如将信销票Used译成“盖销票”,将盖销票 Cancelled译成“销印票”或“已盖销”,将预销票Precancelled译成“预先盖销票”,故在查阅文献时,也要善于识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普通邮票(1949-1954)》邮集制作的前前后后》
【涨姿势】——信销票
信销票的价值以及如何收藏信销票,你知道吗?
剪开的邮票价值百万 市面存量不超过50枚(图)
继续八 “民国四珍”邮票,歪头“限省新贴用”你听说过吗?
盖销票与信销票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