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即将消失的姑苏记忆——苏式糕点


黄天源糕团新苏州人可能未必知晓,但是老苏州人,可能大家不仅知道,还都吃过他们家的糕团。


黄天源始于1821年,

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黄天源始终沿袭传统手工制作技法,用料讲求源自天然、不时不食,完好的保留了各种食材的本味,加上让人放心的品质,深受苏州当地居民喜爱。

不管是在观前街的总店还是各处的分店,黄天源总是门庭若市,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

然而,即便生意如此兴隆,当我们走进黄天源后,依然为它深深的担忧。

上周,一个偶然的机遇,

厨王食谱一行走进黄天源工厂参观糕团制作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糕团制作技艺传承人——穆老师

给我们展示了当季糕团:三色夹糕和双酿团子。


三色夹糕

原料

主        料:糯米           粳米               白糖      

天然染料:青汁           红曲米粉       赤豆汁

夹        果:核桃仁       瓜仁               松子仁


工艺

糯米、粳米、白糖按照一定比例参拌均匀,加入青汁,给白面染色,再加入经油炒过的核桃仁。

其它两色(红色和黑色也同样步骤)


拌好的米粉上蒸笼蒸约5分钟。


刚出锅的糕需要趁热揉,

将里面的空气揉出,将米粉揉上劲儿。


糕团放入方形容器,再揉至厚度、形状刚好。

不要小看这一过程,师傅的经验直接决定了最后成形的形状,没有模具,没有标尺,但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就能做到薄厚一致。

(穆师傅揉一下糕,摸一下案板,不要以为这是在做某种花哨的形式。这是刚从蒸笼上取出的糕,温度近100度,我们正常人的手摸上去估计会被烫出水泡,穆师傅虽然早已练出“铁砂掌”但也需要通过触摸案板来散热。)



沿用以上的方法做出白糕团,

并将彩色糕团夹于中间拼合。


切也是最难的一部分,热的糯米不仅软,而且黏,一般人根本切不来。

穆师傅经过几十年的修炼,已经能做到手起刀落,干净利落,且大小一致,宛如机械、模具倒出一般!










双酿团子

原料

皮儿:糯米      粳米

馅儿:豆沙      芝麻      白糖

工艺

熬豆沙

红豆经过不断地加热、搅拌,洗出细细的豆沙。


包豆沙馅儿

先包豆沙馅儿,就跟正常包团子一样,

不过要注意皮两面的厚薄。


包芝麻糖馅儿

由于里面已经包了一层馅儿,所以第二层馅儿需要尤其注意,不能破了露馅儿。




这些糕团的做法虽然看着并不复杂,

却步步都是考验的真功夫。


和米粉的水多了少了,稀了干了;

刀起落快了慢了,大了小了;

包团子的皮儿厚了薄了······

更别说这贴着100度的高温,光手揉面!

可能有人会说,如今工业这么发达了,

为什么不用机器来取代这些繁琐的人力呢?


专注传统工艺的人都知道,

无论工业多发达,

很多东西,

机器就是取代不了手工!

机器不能感受到糕团的温度;

机器不能感受糯米的劲道;

机器不能掌握这粉与馅儿之间的包容与交合······

每一步都是考验着人的耐心与细心,

每一点都需要岁月的沉积与成千上百遍的打磨!


然而,在与穆老师闲聊中,穆老师略有伤感的告诉我们,如今年轻人已经没有人再肯学这门技艺,别说打杂学徒,就是请他来手把手的教,都没人肯来,这活儿太累了!



穆老师让我们猜猜这里的工人最小的有多大了,

我们猜不出。

45!

最年轻的工人也已经45岁了!

当年一起进厂的老师傅们,

如今就只剩3个还在!


我不禁神伤,10年后,等这最年轻的工人也退休后,我们还能再吃到这么美味的黄天源糕团吗?

或许吃还能吃到,

可是还是这般原汁原味,纯手工制作吗?

这糕团里,还会再有这浓浓的情谊与温度吗?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靠立个名号,

它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去守护,去传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沙肉松蛋黄青团
随随鱼:青团子~让我们一起来尝春
苏州人的糯笃笃、甜蜜蜜的人生!
青团子
漫话点心(传统篇)
柴犬卡通团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