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案剖析】肠癌病案剖析:孙某某,女,60岁,乙状结肠癌术后9年。

病例简述

孙某某,女,60岁,乙状结肠癌术后9年。

2005530日至上海中山医院经相关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MT,直肠多发性息肉”,行根治性乙状结肠癌切除术,经肛直肠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乙状结肠)溃疡型腺癌,分化中等,侵及全层及周围脂肪组织,两切缘未见癌累及,淋巴结(0|6)。术后化疗6次。

2006827日来我门诊就诊,后一直在我门诊坚持中医药治疗至今近8年,未行其他治疗,身体情况恢复一直良好,定期复查,未发现复发转移情况。

20143月最近一次的门诊情况:脉沉缓,舌淡红,苔薄白,眼眶发黑,埃克信15/天。中药方剂如下:生芪20、白术30、枳实12、佛手10、海金沙(包)10、金钱草30、郁金12、丹皮12、夜交藤30、酸枣仁20、川朴12、乌药6、蛇舌草20、香附12、半边枝莲(各)15、天冬15、北沙参20,共28剂。

案例分析

上述病例中,患者为乙状结肠癌,行手术及化疗治疗。之后一直坚持“零毒抑瘤”中医药治疗,也是她康复的关键。

近三十年来,约上千例的案例探索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心得体会,大致可概括如下:

  1、以零毒抑瘤方案配合手术或放化疗,增加西医治疗的成功性,尽可能减少大肠癌的转移与复发机率。

  2、对一些不适合作手术或放、化疗者,以中医药的方法为主,零毒抑瘤与辨证辨病相结合,必要时配合外敷、灌肠等法,以有效抑杀肠道部癌瘤,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命。有不少高龄患者仅以中医药零毒抑瘤为主,即可使肠道内的隆起性癌瘤完全消失,且延寿多年。

  3、对术后或放疗后有可能出现的肠粘连、肠梗阻,加用外敷,缓缓图治,以求防范进一步发展。

  4、对一些晚期的,已出现肠梗阻或便血、粘冻样便者,加用外敷同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既可釜底抽薪,缓解肠梗阻;也可止住便血,或改善放射性肠炎后遗症;长期保留灌肠,对肠癌的姑息性治疗,包括减轻肠癌负荷,控制病灶等均有很大益处。

5、合理配合运用外敷制剂,对肠癌患者引起的部分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下肢回流受阻等等症状,也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零毒抑瘤

对于大肠癌患者来说,零毒抑瘤的最突出意义在于较之西医合成的化疗药物,能较可靠且并无毒副作用地起到抑杀癌细胞作用,而其机理主要是诱导凋亡与分化;这可以有效地降低本病的转移与复发,大大提高本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期限。这在高龄老年大肠癌患者中的意义尤其突出。因此,对于大肠癌患者来说,本法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

食疗原则

除此之外,我们也会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相应的指导。因为肠癌发病多由饮食及环境因素决定,其中饮食因素又至为关键。主要诱因是高脂、高蛋白、高热量、低膳食纤维的西方膳食模式。建议患者饮食宜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可适当的进食优质蛋白,烹饪方式宜蒸、煮、炖为主。进食的食物要切细嚼碎,可避免对胃肠道的损伤,尤其是粗纤维的食品,如芦笋、芹菜等,有助于调节胃肠道的功能,但要细碎,可避免肠梗阻。忌油腻、高脂和高蛋白食物;禁饮酒,忌食霉变食物。禁食或者少食用牛羊肉、蛋黄、甲鱼等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但要注意荤素合理搭配,避免过于单一饮食。

编外话

生活方式病需要改善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是发病率快速上升的癌肿之一。在我国,现为常见恶性肿瘤死因的第36位。其发病原因很大程度与不良饮食习惯,包括高脂肪、高胆固醇的过量摄入、饮食的不规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肠癌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本病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肾密切相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共同调节机体对饮食的吸收,运化和排泄。如脾胃受伤,或脾气亏虚,健运失司,则易致水湿内停,聚于大肠,湿可化热,湿热与体内痰瘀交结,日久变生瘀毒而成本病,表现出种种症状。大小肠为传导之官,其功能为传化物而不藏,若肠道传导功能失司,不能及时把糟粕排出体外,以致积滞内停,气机阻滞,则可见腹痛不适,里急后重,大便滞下等症状;积滞内停,湿热郁蒸,蕴毒成痈则出现大便下脓血,或如鱼脑胶冻状;湿热蕴毒内结肠中,上犯于胃,反累脾土,使胃失和降,脾失健运,生化之源不充,加之肠道癌瘤消耗精血,遂见脾肾两虚,精血并损之症。

大肠癌应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早期病例可单纯手术治疗,配合中医药;中晚期病例辅以化疗,放疗可提高生存率,重在运用中医药,以减少复发,改善生活质量。中医药可以广泛运用在大肠癌治疗的全过程。大肠癌的初期,多为湿热蕴结,继而气滞血瘀,是时正气未败,故治多以清利湿热,行气活血,化瘀解毒为法;病至后期,正气渐衰,当以扶正祛邪,用温补脾肾,滋养肝肾,补益气血为治。中医药还可有效运用于多种特殊兼症的治疗。

肠癌康复要点

  1、及早运用中医药“零毒抑瘤”治疗方法,使用越早越好;且须用足时间,一般治疗期至少要等所有症状消失,体征或指标完全正常后2~3年,方可进入巩固期。

  2、正确的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内服与外用相结合,中药汤剂与中药提取物相结合。

  3、配合综合康复措施,家庭与社会配合的综合、立体协助患者康复。

  4、定期复查,全腹部增强CTCEACA199等,及时发现复发与转移,应早发现,早治疗。

5、饮食调整,慎用高脂、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注意情绪调整,注意腹部保暖等也都十分重要。

肠癌健康贴士

常用保健穴位:足三里

【位置】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膝眼下4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作用】 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针灸真髓》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

【操作方法】

⑴ 拇指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⑵ 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力度不可太大,轻轻捶打即可,以舒适为度。

⑶ 艾灸足三里,取清艾条一根。将其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熏烤,艾条距穴位约3厘米,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每次灸10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施灸1 次,每月灸10 次即可。艾灸建议在相关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腹部保暖

防止受凉引起周围组织痉挛,牵拉周围组织引起疼痛,甚至加重腹胀痛,或引起腹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实连载】一则“乙状结肠癌术后复发”的医案
中医药抗大肠癌方略
老年大肠肿瘤
超多手绘彩图带你了解结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篇(包括手术过程)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
大肠癌认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