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益生产管理:企业如何面对员工积极性不够?

很多企业现在面临人员稳定性不高、员工工作积极不高、抱怨较多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益生产的推进,几乎现在所有公司都有这个问题,年初的用工荒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一线工人大量离职,流动性极大。可是班组长之类流动性就会少很多,本人觉得在推精益生产的时候,让厂长来推,影响应该不会太大。

一、如何提高新员工影响效率,推动产线的标准化

1、培训也跟上除此之外对产线上的岗位进行分类,比如分为:打螺钉岗位、插件岗位、涂胶岗位等那么打螺钉岗位就可以互相支援,教新手。

2、多能工,区分关键岗位,并要求其他岗位人员会做关键岗位,岗位空缺,则把老员工顶上关键岗位,新员工上对熟练度要求没那么高的岗位。

3、有一招比较狠的,比如你的企业岗位按难易程度分是12难,23难。新员工来了就让他上。

4、然后再来新员工就把以前的3调去做2。欺负新人有时候也是一种管理手段,当然这是班组长自己的技巧,上不了台面。

二、小改善和大项目

面对一个企业客户,精益生产推进可做大亦可做小。如何把握得当,恐怕还得因地制宜。

比较常用的做法是,以一系列小改善起始振奋人心,鼓舞士气,起到振聋发聩的功效。当取得效应后,可以实施大方案。

这样的模式是否好呢?实际上,如果小改善无法取得效应t, 则功力消减,后续大方案的推行也可能遇到阻力。

反之,若人心未孚下,便以大方案开头,极易引来唏嘘声四起。因为精益生产的概念对平常人来讲本就匪夷所思,而浅浅的认知教育不足以真正改变长期累积的传统思维习惯。

小改善可以做得比有组织有目标的改善目标还要小。走进现场,浪费随处可见,原物料的摆放位置,工人的走动距离,一弯腰,一抬手,重复搬运拿取等等。。。可以立刻动手则无须计划思考。所谓的想做就做,即指此。一个小工段改下来,效率显著提升,现场清晰有序。效果彰显,则无须说服。

而大方案的制定在价值流分析及诊断后作出。公司的制造周期,库存周转,品质,效率一一分析后,要害浮现。抓住一点牵动全身。依此制定全套战略方案,全面解决方案。练好基本工---6STPM, 标准工作等,稳扎稳打,加以时日。在有效的变革管理保证下,发挥全员力量,佐以文化建设改变管理模式,成功的曙光可见。

三、企业运行精益生产失败的原因

推行精益生产说得简单,但以上每一件事,没有轻易达成的,任何一件都可能被随时夭折。

失败的原因许多,以天行健管理顾问总结下来,大概有:变革管理失败(如未设置各单位的KPI或未能施行,则精益生产与公司战略无法融合甚至互为水火),单纯追求工具运用(今年TPM,明年后拉系统),不注重文化建设(以旧管理模式在利用精益工具),无法调动员工参与(使变革成为少数精益精英的游戏)及追求短期财务效益等。

其中,在欧美企业,最难改变的管理习惯是一味的目标管理和单纯地追求短期财务效益。像6S和标准工作,并不能带来短期效益的事情则放任不做,而专注于功能性工具的运用如快速切换和后拉系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司工资制度方案
任正非:人均效益才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任正非:持续提高人均效益 建设高绩效企业文化
导入绩效管理的五大关键因素
在集团职代会暨2023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煤矿精细化管理之三:内涵和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