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勾芡如何达到理想效果?油量的多少影响勾芡成功!芡汁用量准则解析~

很多专业或非专业的人士,论起烹调,都知道成就美馔的一个关键就是火候。孰不知,除了火候,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 — —勾芡。

  勾芡如何达到理想效果

说起勾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将淀粉加入清水稀释成汁液后,在菜肴接近成熟时淋入锅中,使得汤汁浓稠,进而起到增加菜肴味道和色泽的作用。

这一用料、调制方法以及使用方法,看似简单寻常,若处理不当,则会让菜肴的色、香、味大打折扣。

1

选择勾芡原料—淀粉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若想使勾芡达到理想效果,重点首先是选择的勾芡原料 — —淀粉。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淀粉有两种,一种是常说的淀粉,它是由红薯或玉米做成的,吸水性强,黏性好,美中不足的是色泽暗淡;另一种叫生粉,其实也是淀粉的一种,是港台一带的叫法,它的材质多为土豆粉,颜色洁白,质地细腻,只是吸水性稍差一点。

通过以上两种勾芡原料的比较,为了菜肴出品有光洁的色泽,我建议勾芡原料首选生粉。

2

灵活使用芡汁的用量

其次,根据原料的多少,以及烹调技法的需要,灵活使用芡汁的用量。在厨房里,厨师一般将芡汁分为“对汁芡”和“跑马芡”。

对汁芡

所谓“对汁芡”,又叫碗汁芡,或调味芡汁,是为了节省烹调时间,达到某些菜肴快速出品的要求,而提前把所需的各种调料、湿淀粉和清水放在一个碗里调好。

对芡汁的调制比较严格,讲究恰如其分,不多不少,以包紧原料为准。因为芡汁多了,会使菜肴粘连成一坨,黏糊糊的,影响品相和口感;芡汁少了也不行,挂不上原料,起不到增加菜肴味道和滑润菜肴的作用。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对芡汁一般适用于旺火速成的爆、炒类菜肴,所以在倒入芡汁前,须把菜肴的口味调好,一旦芡汁入锅,则无法补救。

跑马芡

简单地介绍了对汁芡,再说“跑马芡”。所谓“跑马芡”,又叫单纯粉汁芡,是只用湿淀粉和清水调制而成的,不加任何调料。

此芡汁应用比较广泛,适用于烧、扒、焖、烩等菜肴。虽然跑马芡的调制看似简单,但也不可小觑,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关键。

首先,要搅拌均匀,使之浓度适中,没有小疙瘩。其次,注意火候,要在锅内汤汁沸腾时,在保持旺火的情况下,徐徐地淋入芡汁,忌一下淋入,那样容易糊成一团,导致勾芡失败。再次,还要看准时间,在菜肴成熟时下芡汁,不能过早,也不能迟了。

因为早了,芡汁在锅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失去光泽;迟了,菜肴已经成熟,若再继续加热,势必会影响菜肴口感。

3

油量的多少影响勾芡成功

要想勾芡成功,还有一个关键需要注意,那就是油量的多少。根据我多年的从厨经验,在煸锅炝香葱花时,一定要少放油,否则芡汁会打滑,挂不到原料上。

如果是滑油原料,可以先在沸水中快速捞一下,然后再烹调。最后一点,明油也不宜过多,否则原料易脱芡,仍达不到为菜肴增加色泽,增添鲜味的目的。

4

用芡要考虑烹调方法


在所有需要勾芡的烹调方法中,因烹调方法的不同,所用的芡也不同,如爆、炒用包芡,讲究汤汁全部包到原料上,吃完菜肴后,盘底基本没有汁水;如滑、焖、烧用糊芡或琉璃芡,作用是使菜与汤更好地融合,让滋味更加醇厚绵长。

不过,若论对芡汁的要求较严格的还是扒菜。因为扒菜在烹调过程中不能随意翻炒,这就给勾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往常所用的单纯的勾芡方法已不能满足扒菜的需要。

扒菜的勾芡方法

扒菜需要在晃勺勾芡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勾芡方法。比如“扒什锦”,为多种丝状的原料组合在一起的菜肴,为了防止菜形散乱,体现“扒”的特色,就需要勾芡时边晃勺,边让芡汁从中间均匀地向外圈缓缓淋入,使菜形不变,成为一个整体。

但若是扒一字条型的原料,如“奶汤虾干扒白菜”,勾芡收汁时,则要顺着条缝由中向外淋芡,使芡汁均匀地沿着条缝向下渗透……除此之外,扒菜对勾芡的高要求还体现在芡汁的调制上。扒菜的芡汁不能太浓,否则极易结团凝块,粘锅底。

5

自来芡的处理方法

当然,也不是所有菜肴都需要勾芡,比如含胶原蛋白较高的原料,像猪手、蹄筋之类的;或者含粉质较丰富的,像土豆、山药之类的;此外,还有一些“蜜汁”菜……它们都能依靠自身优势形成自来芡。

不过,虽说是自来芡,也需要人“有所作为”: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汤汁要一次加足,因为中途追加汤汁的话,会影响菜肴的醇厚浓郁,以及自来芡的形成。其次,是盐的应用,盐要中途添加,不宜早放,早放不利于胶原蛋白的分解。

再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红烧菜都追求复合口味,无一例外地会加一些白糖提鲜。但个人认为,白糖最好分两次添加,免得一次加糖过多,使汤汁过早变得浓稠,而影响其它调味品渗入。

要想形成自来芡,最后一步是大火收汁,这时需要不停地晃勺,使菜肴在锅内来回滑动,免得粘锅煳底。

勾芡,看似简单,实则关键,不容忽视。若想把勾芡运用得轻松自如,尽善尽美,光纸上谈兵可不行,还需亲身实践,不断摸索,总结经验。


吕 泽/文 编辑:周思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烹调知识集锦
烹调基本技术
知识库| 厨师一定要知道的勾芡全方位攻略
【生活常识】中式烹饪中勾芡的运用方法和使用技巧的介绍
中国烹饪传统42种烹调方法
简易烹调之勾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