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家姓
姓氏考证 编辑本段

百家姓

《百家姓》以“赵”姓打头,并非因为“赵”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为它是完书于北宋初年,宋代钱塘儒生所作。宋朝的皇帝的姓是赵氏,“赵”自然成为那时“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会引祸上身。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后裔居浙江,所以,“钱”姓便排列第二,钱的妃子姓孙,借钱氏之威势,“孙”又排在第三。李是南唐李后主的姓。“李”姓排在第四。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画对应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 朝才算收录完整。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有102行组成,38个是复姓,编成15行。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

《百家姓》是中国汉字姓氏总集,载有四百多个姓氏。百家姓排行榜不是绝对的。

姓氏收录 编辑本段

百家姓《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中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百家姓》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几个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等的强烈认同感。姓氏文化,或谱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是世界上“寻根意识”最重的族群。《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宗脉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本。2009年,《百家姓》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最早的姓氏书。

相关: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古老的姓与氏演变成今天中国的百家姓,这期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部首,如姚姓。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殷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姓。周代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

到东周春秋时,可考的有姒、子、风、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义上的,虽然有字面上的这么多姓。因为某些姓氏虽然在字面上不同,实际上部分姓是从某姓衍生出来的,比如姚姓,据2005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帝之一的舜,其后子孙以姚为氏,称为姚氏。因舜帝居姚地(河南濮阳),有子孙以姚为姓,称为姚氏。舜在当帝之前,有搬到妫河边居住,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舜帝登帝位后,仁德荣耀,有子孙以帝名舜为姓,禹封皇舜长子商均于虞,至始祖四十三世孙妫满封于陈,官拜陶正,谥胡公,其子孙或以国号陈称姓,或以官号改称陶唐氏,或以谥号胡称姓,或以尊讳满称姓,演变至汉朝,姚氏衍生出:妫、舜、虞、陈、胡、田、袁、王、孙、陆、车等六十种,繁姓同根,异氏同源,是一家亲。在中华姓氏中,妫、陈、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缘先祖同为舜帝姚姓。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妫汭五姓”。

虽然周代贵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未婚女子如齐姜、宋子,齐、宋为国名,姜、子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栾祁,江、栾为夫家国、氏名,芊、祁为女子本人的姓。当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故称贵族女子的姓以示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

周代实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别。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氏)分出来,另立门户。建立侯国要经周王认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许,称之为“胙之土而命之氏”。

成书历史 编辑本段

有关《百家姓》的编撰者,很难考证,但从《百家姓》成书的源流可以推知,此书很可能成书于北宋以前,宋初经生活于吴越地区的文人加工定型后流播开来。与《百家姓》类似的姓氏之书,历代均有出现。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研究记述姓氏,战国晚期,出现了第一部记载姓氏源流的书《世本》,书中记录了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卿诸侯大夫的谱系

据宋人王明清玉照新志》书中推测,《百家姓》为宋初浙江钱塘一位老儒所编。《百家姓》以赵姓居首,是因为北宋皇帝姓赵,被尊为国姓,理所当然列于诸姓之首。其次为钱姓,是因为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前后有吴越王钱镠与其孙钱弘俶。第三为孙姓,则是因为钱弘椒的正妃姓孙。第四是李姓,因为南唐国王为李姓之故。第二句“周吴郑王”,也是根据吴越王钱镠以下历代妃子们的姓氏而定的。

《百家姓》并非就是一百个左右的姓,而是多达四五百个之多。《百家姓》版本很多,所收姓氏也略有差异,现代通行的《百家姓》则有503, 504, 505, 507, 515个姓等不同版本[3]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百家姓1986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在全国万分之五等距离随机抽样人口的57万个姓氏数据,研究结果公布的“百家姓”排序前三名是李、王、张。

2006年,根据全国各地新出版的地方志中的姓氏数据以及各地最新人口统计的近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研究结果公布的“百家姓”排序前三名也是李、王、张。但是“李”姓与“王”姓的差距已经缩小。

根据2006年发布的“百家姓”排行榜,“李”姓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姓。在最新版“百家姓”中,“王”姓取代“李”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王姓为第一,这主要是因为人口统计样本的扩大。自宋朝以来,李、王、张一直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氏,李姓和王姓的人口在不同时代各有不同,排序经常在伯仲之间。

2008年,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与国家公安部下属有关身份证管理的研究部门合作进行了一项中国人姓名研究,从而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全国姓氏数据。以此为基础,该中心又获得了台湾地区行政部门户籍姓氏的全部数据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抽样数据,成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全中国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2008-2010)”。

通过对这个数据库综合分析,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以下几个现象:首先,我国有大约20个少数民族基本上不使用姓氏,仅以人名出现;其次,祖国大陆和台湾对复姓的户籍登记都存在问题,复姓的形式和数目存在不确定性;第三,有的稀有姓氏在目前通用计算机字库中没有,造成统计缺失;第四,由于人工计算机输入时的原始错误,县级以上的汇总中出现了人口只有几人或一人的假姓,这类假姓大约有几千种之多。

本次最新公布的“百家姓”排序,基于“全中国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2008-2010)”,统计分析数据扩大到13.3亿人口,包括台湾的全部姓氏数据和香港、澳门的随机抽样数据。

书中的姓氏地图是一种频率图,也就是某姓氏人数在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的示意图,在较长的时期内,中国人的姓氏地理分布变化不会太大。由于400个大姓约占我国总人口的97%,这也代表了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姓氏地图。

中国每一个大姓都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每一个大姓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源头,在形成过程中带有浓郁的地方性,其分布和频率在400幅“姓氏地图”上一目了然。

为更直观地反映中国姓氏人群的分布,研究人员还计划绘制中国姓氏分布的实际数据地图,即密度图,同时绘制401位以后的2000余种姓氏的历史和地理分布聚集点地图。此外,他们还计划以血缘文化为主线,以单一姓氏为基本,编写300种姓氏的《中华姓氏简史》系列丛书。

分布情况 编辑本段

百家姓新“百家姓”各省密度图

广东:陈、黄、吴、林、郑、梁、谢、邓、冯、蔡、叶、苏、钟、廖、邱、江、黎、赖、温等姓氏的第一大省是广东,下同。

山东:刘、孙、高、宋、董、于、姜、孟、邵、孔。

河南:王、李、张、赵、马、郭、韩、曹、田、杜、魏、任、傅、范、石、贾、侯、秦、阎、段、史。

四川:杨、何、罗、唐、袁、蒋、雷、文。

湖南:周、曾、彭、萧、谭、尹、龙、贺、龚、向。

江苏:徐、朱、丁、沈、姚、戴、夏、薛、顾、钱、严、汤。

山西:武。

湖北:胡、余。

安徽:潘、程、汪、方、陶。

广西:陆、韦、覃、莫。

浙江:金、毛。

江西:邹、熊、万。

河北:白、郝、康。

台湾:洪。

姓知识

姓氏2400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据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研究,目前,我国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姓氏有2400种,占总人口97.93%;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姓氏有1421种,占总人口97.90%;人数在1万人以上的姓氏有717种,占总人口97.71%;人数在1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374种,占总人口96.80%;人数在10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53种,占总人口90.67%;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23种,占总人口56.61%。

这些姓氏容易读错:

区:音为ōu(欧),易误为qū。

黑:音为hè(贺),易误为hēi。

盖:音为gě(葛),易误为gài。

查:音念为zhā,易误念为chá

任:作为姓氏时念rén,而不是rèn

单:作为姓氏时念shàn,不是dān

华:作姓氏时应读作huà

万:作姓氏时应读作mó

百家姓

趣闻

字数最多的姓

23813个姓氏中,单字姓6931个,复姓和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字数最多的姓是十字姓“伙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西藏有这个姓。

笔画最少的姓

笔画最少的姓为一,一是僳僳族姓,由乙姓衍化而来。笔画最多的姓为30笔。

第一到第八

除了百家姓以外,还有很多姓氏少见而且特别。“第五”姓是中国的一个复姓。古代中国曾经有过从“第一”到“第八”的姓氏,其中姓“第五”的人数量较多。目前“第五”姓大多已经衍化成“第”姓或“五(伍)”姓。

柴米油盐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趣的是,这七件事也是七个姓氏。柴姓、米姓分别约占全国人口的0.058%和0.035%;油是僳僳族姓,山东省多此姓;盐姓在江苏、四川等地有分布;酱姓源出不详,台湾有此姓;山西扶风、四川成都、台湾、上海等地有醋姓;茶作为姓有槎(cha)、屠(tu)两音,云南省多茶姓。

东西南北

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不仅是方位词,也是中国人的姓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你同姓的人哪个省最多?看中国400个大姓的"姓氏地图"
我国有一个大姓,人口达700万,却没被列入百家姓,你身边一定有
项城姓氏人口排序
中华国学经典《百家姓》
知识 | 你知道自己的姓氏来自哪里吗?
20世纪末今浦东新区地域姓氏情况及其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