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家丨靳怀堾:漫谈水文化内涵



主讲人

靳怀堾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纪检组组长、监察局局长、党组成员,中国水利文协水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利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者按:

水文化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也是引领和推动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加强水文化建设,传播水文化精粹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先进水文化的教育启迪和激励凝聚功能,中国水利杂志与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联合推出“中华水文化专题”,约请水文化名家,以讲述的形式,向水利人及关心关注水利的各界人士普及中华优秀水文化,为读者解渴。


相对于文化而言,水文化是一个子概念。如果说“文化犹如许多细胞构成的一个整体”,那么水文化可以说是文化的众多“细胞”之一。

——靳怀堾



水文化的概念

水文化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十分新颖的文化形态。说它非常古老,是因为自从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有了人类的活动,有了人类与水打交道的“第一次”,就有了水文化;说它十分新颖,是因为在我国把水文化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提出来进行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的事。

何谓水文化?

水文化是指人类在与水打交道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认识水、开发水、利用水、治理水、保护水、鉴赏水的产物。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水关系影响下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如果把各种文化现象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去衡量,相对于钢铁、煤炭、机械、石油、电力等文化而言,水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悠久并将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由于水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人类的各种文化创造都或多或少地打着水文化的印迹,比如农耕文化、渔业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花卉文化、垂钓文化等等,无不以水文化为基础或前提,从这个角度看,水文化又具有“母体文化”的性质。

需要指出的是,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自身并不能生成文化,只有当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水发生了关系,人类有了利用水、治理水、节约水、保护水以及亲近水、鉴赏水等方面的实践,有了对水的认识和思考,才会产生文化。与此同时,这些在人水关系中产生的特色鲜明、张力十足的文化成果,反过来又起到“化人”的作用——通过不断汲取水文化的养分,能滋润我们的心灵世界,培育我们“若水向善”“乐水进取”等品格和情怀。



水文化的结构解析

要弄清水文化的内涵,须从水文化的结构分析入手。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每一种文化都存在着一种基本结构,即有一种单一的原理,这一原理通过某种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体现在构成文化的人们的个性之中。

水文化的基本结构,是指各类水文化内容之间彼此交错联系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的框架和结构。我们把水文化的基本结构界定为物质水文化、制度水文化、精神水文化三个层次。

1
物质水文化

物质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相关的物质成果,是一种有形的可视、可触的客观存在,是人们水观念的外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经过人工打造的水形态、水环境、水工程、水工具等。

水形态是指经过人工影响而形成的各种水体的存在形式,如河流、湖泊、水库、井泉、池塘、瀑布等。

水环境是指经过人工干预过水体对人类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人们对水体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反射到身上的。优良的水环境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风水宝地”;反之,恶劣的水环境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水工程是指人们在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流上开发、利用、控制、调配和保护水资源的各类工程设施。

水工具是指人们在用水、治水、管水、护水、节水等过程中创制出的各种器皿、工具。


2
制度水文化

制度水文化,是指人们对水的利用、开发、治理、配置、节约、保护以及协调水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以及组织形态、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构成的外显文化,是水文化的格式化和规范化。

制度水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法律法规体系。据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水法规诞生于春秋时期。秦汉以后,出现了专门的水利法律法规,如汉朝的《水令》、唐朝的《水部式》等。当代,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核心的较为完备的水法规体系。

我国古代的水利职官制度(包括管理水利的政府机构、官职设置、权力授予、决策程序和运行机制等)、民间以乡规民约形式实施的用水分配与管理,也是制度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精神水文化

精神水文化,是指人类在与水打交道过程中创造的非实在性财富,包括水思维、水观念、水科技、水哲学、水文艺、水风俗等。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子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就虚。”

                                             ——孙子


“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

——墨子


“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保持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南怀瑾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水已由自然之水升华为文化之水、哲学之水。

值得提出的是,治水活动不仅参与了中华物质文明的创造,而且参与了精神文明的创造。比如,古代的“大禹治水”所体现的思想、精神价值,现代的红旗渠精神、“’98抗洪精神”等,都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文化的三大基本板块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物质水文化是水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制度水文化和精神水文化的物质基础;制度水文化是水文化的规范化和格式化,对物质水文化和精神水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精神水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水文化集合,在整个水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和灵魂地位。物质层面的文化是“易碎品”,很容易在自然和人为作用下“风化”、改变甚至消失;制度层面的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革故鼎新需要较长的时间;精神层面的文化则最为稳定,变化缓慢,甚至千年不易,历久弥新。



水利文化与水利行业文化

“水利”一词是我国所特有的。

传统的中国水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防御洪水,以确保人类生存安全;二是农业灌溉,以弥补雨养农业之不足;三是开挖运河,以借水行舟。

现代社会,水利的内涵得到大大拓展,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外,还包括水力发电、给排水、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水景观营造、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这是对现代水利性质和作用的最新诠释。

所谓水利行业文化,是指水利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行业价值观念、行业标准、行业规范、行业道德、行业传统、行业习惯、行业礼仪等,是水利行业内部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程规范、传统习惯等。比如,“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就是水利行业在长期的水利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行业价值观念。


水利文化有着更为丰富和广阔的内涵和外延,它源于水利又高于水利,包涵水利行业文化,水利行业文化是水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远不是水利文化的全部。


文章摘选自《中国水利》2016年第11期





中国水利杂志chinawaterresources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出品:中国水利杂志编辑部

欢迎致电:(010)63205043

邮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C座517

投稿入口:http://www.chinawater.com.cn/slzz/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文化、水利文化和水利行业文化
水文化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加强水文化建设 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都江堰水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为修建李仪祉纪念馆叫好!
文化杂谈:物质文化是精神和制度文化之载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