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上海经济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内涵不深刻

上海已基本确立服务型经济的大框架,二、三产业比例基本合理,但质量还需进一步完善。

1.制造业新兴化、高端化发展不足。“十二五”以来,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总体呈现持续下滑的态势,制造业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传统产业增长动力减弱,新兴产业的动力尚未跟上,正面临“换挡失速”的风险。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作用不突出。二是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在减弱。

2.服务业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缓慢。上海在发展服务经济过程中,服务业发展不稳固,金融、房地产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30%,市场波动性较大,而适应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现代服务业比重亟需提升。一是生产性服务业主导地位有待加强。二是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三是城市功能性服务业优势不明显。

(二)内外需求拉动有所弱化

从内外部市场需求看,受需求疲弱、结构错配等多种因素影响,制造业转型发展和服务业能级提升较为缓慢。

1.工业投资持续下滑,民间投资增长乏力。一是制造业投资积极性不高。二是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不足。

2.商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消费需求供给不匹配。一是传统消费热点已渐趋饱和,新的消费热点尚待培育壮大。二是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市民需要。

3.外部市场需求低迷,商品和服务出口双双承压。一是工业产品出口持续下滑。上海制造业外资主导、外向型、加工型特征明显,对外依存度较大。二是服务贸易增速显著放缓。三是服务贸易仍以传统服务为主。在金融、信息、技术、专业管理服务等高端领域则没有竞争优势,且在主要服务领域均为逆差格局。

(三)核心要素资源支撑不够

无论是人才、资本、技术还是土地,上海经济要素明显反映出创新不够、活力不足,导致经济旧动力与新动力转换间存在要素障碍,严重影响经济向知识密集型转化,从而阻碍经济转型中的“新经济”发展速度。

1.人才市场错配。一是专业人才缺口较大,不利于产业高端发展。二是人才流动相对缓慢,不利于促进科技创新。三是行业结构存在偏离,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2.资本结构失衡。一是资本倾向公有制经济,阻碍小微企业发展。二是资产价格出现扭曲,阻碍实体经济发展。资本脱实向虚的特征显著,加剧了资产价格扭曲的现象,着重体现在房地产市场。

3.创新自主性差。一是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上海研发投入中的基础研究部分的比重相当低,大约仅占到7%。二是小型企业活力不够。上海小型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研发成果转化不强。

4.土地资源约束加强。一是土地供需存在较大缺口。二是土地有效利用率较低。

(四)政策制度环境支持不力

1产业发展政策导向不明。

2市场开放程度不充分。

3产业升级环境有待改善。上海正日益丧失比较优势,政府服务效率不高、政策针对性不强和要素成本上升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环境因素。一是综合商务成本过高。二是政策针对性不强。

上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一)主要目标

到2020年,上海基本形成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适应需求变化和消费升级的供给体系。具体包括:(1)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型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服务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2)以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为主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基本形成,产品、服务的质量和品质明显提高,基本满足市民消费升级的需求。

(二)总体思路

1.国家层面的整体思路。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2.上海层面的整体思路。鉴于上海与全国的经济现状有所区别,“三去一补一降”与全国的内涵稍有不同,上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调整的思路是:以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基本理念;以自贸试验区建设、“四个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重要载体;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主要动力,以体制和机制改革委内在要求,以要素供给和制度供给为突破点,着力优化产业、要素、分配和区域这“四个结构”,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和层次。

上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调整的重点举措

(一)明确产业导向,加快转型升级

1.夯实发展基础,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水平。是发展高端,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附加值和专业化水平。按照“四个中心”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要求,提升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和专业服务业现代化、高端化、国际化水平。是培育新兴,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和精细化水平。适应新阶段居民生活提升和消费升级需求,把握“智慧城市”建设和服务业开放新机遇,综合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合理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活性服务领域,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和高品质的社会服务。

2.着力转型提升,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一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对接国家战略,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好、带动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战略性项目,形成一批具备持续创新和发展潜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显著增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鼓励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汽车、钢铁、石化、船舶、都市等传统优势制造业加快转型提升,形成发展新优势。三是加快淘汰劣势产业和落后产能。

3.推进产业融合,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一是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从制造到智造、制造到“制造+服务”、服务业跨界融合、服务主导智造和服务全产业链融合。二是强化传统产业与新技术相互渗透。

(二)优化要素供给,提高经济活力

1.人才要素要高度重视。一是建立一套较为合理的人才评定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人才鉴定。二是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待遇水平。

2.资本要素要讲究规则。一是尊重市场的主体地位,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二是加强产权市场建设,努力降低交易成本。
3.技术要素要独立自强。一是政府应减少后端投入、增强前端投入,特别是加强基础研究。二是政府要在科技成果输出阶段,成为提供产业配套支撑的服务者。

4.土地要素要提高效率。一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考虑全市土地规划。二是保障重点项目合理用地需求。三是注重激化盘活土地存量。

(三)深化改革开放,突破制度僵化

1.以自贸试验区改革为抓手,促进行业加快对外开放,提高行业竞争水平。考虑可以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通过对外商投资和民营资本的引入,将更多服务行业推向开放市场,提升行业供给效率、降低价格水平。

2.以国企改革为抓手,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提高行业资源配置。可以考虑以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为突破口,深化国企改革。一是在行业准入门槛上,要打破垄断,简政放权,在市场融资等方面,创建市场的有序竞争环境。二是鼓励国有资本积极参股、控股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利用国有资本的优势和资源助推民营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的发展。三是倒逼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加快“走出去”步伐,实现全球化布局。

3.以政府改革为抓手,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行业政策有效性。政府需进一步把握好市场与政府的经济调节关系,围绕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为中心,宏观调控要多从长远考虑,尽量维持政策的基本稳定。

4.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契机,弥补创新经济的短板。上海可以利用当前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机会,全力孕育创新氛围。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特别是技术交流、转化和应用的成本。二是构建激励机制,营造宽松的容错环境,提高全社会创新意愿。三是重视小型创新企业,积极为他们拓展发展空间,改变重外资轻内资、重大企业轻小企业的一贯做法。

作者甄明霞,上海市统计科学应用研究所高级经济师,原载于《科学发展》杂志2017年第2期,本文有删改。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聚焦产业融合 提高供给水平
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是机遇也是考验
经济知识:考点分析之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城市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
综研观察|深圳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聚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服务经济中心城市
【上半年经济述评之二】结构优化升级按下“快进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