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孩子贴标签的艺术

近些年给孩子贴标签的话题不绝于耳,许多育儿专家和达人提出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其实当我们仔细地看一看他们所举的例子,不难看到他们所指的标签更准确地说应该叫负面标签。

 

负面标签对孩子的伤害是渐进式的,其毒性犹如近期的雾霾天气,雾霾天气不会让你一天致死,但是时间长了,问题就出来了。曾经有一个爸爸在篮球场见到了我,一见面就对我说:“我的这个孩子不好好练球,爱打游戏,就是懒!”孩子都十三、四岁了,就站在旁边准备拿要换的衣服,以他说话的音量孩子十有八九是听见了,这个爸爸虽然在对他人说,但是没顾及到孩子的存在和感受,这时对孩子的伤害比直接数落带给孩子的伤害还大,因为孩子会想:“我‘懒’的这个特点过去只是爸妈知道,这下倒好,连这个叔叔都知道了。”

 

负面标签会慢慢蚕食着孩子内心的自尊,孩子的自尊低到一定的水平,问题同样会出来。难道因为孩子一道题不会就被冠以“笨”的属性吗?孩子难道因为几次没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就被说成是“靠不住的人”吗?不能,这种做法万万不能。当你给孩子讲一道题讲了八遍后孩子还不会,大部分情况不是因为孩子“笨”,而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例如讲的方法不对、孩子累了、孩子困了等等因素,我们应该花时间找找这些问题,而不是通过贴负面标签而释放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愤怒,其实通过给孩子贴负面标签是释放不了你内心中负面情绪的,因为如果孩子真的“笨”,那是谁造成的呢?那还不是父母遗传造成的吗?孩子何罪之有?想到这你的内心会平静吗?所以贴负面标签对孩子对自己都没有好处,本来一个聪明的孩子,你这么一说最后也会一路“笨”下去了,在你想给孩子贴负面标签时,还是克制的为好。

 

我们之所以有这种贴负面标签的习惯,也都是学来的(遗传学家还没有发现“贴负面标签”基因),这种情况大多是父母和自己的父母学的,有这种习惯的人一定要下决心在你这一代将此种“恶习”摆脱掉,否则会代代相传。你可以批评孩子的行为,不要贴负面的标签,孩子做不出来题没什么好批评的,这是学习的过程而已。孩子如学习不用心,你可以说:“请你用心些!”而不是:“你是一个不用心的孩子!”

 

既然贴负面标签不可取,那么是不是就不能给孩子贴任何标签了呢?不尽然,个人认为正面标签还是可以给孩子贴的,被贴了正面标签的孩子,就会将自己往那一类的孩子那里归类,当有人说:“你是个好学生。”这种方式的赞扬虽然比较“俗”一些,但当孩子听多了以后,自觉不自觉地就会将自己往好学生那面靠,孩子就会从内心认为自己是好学生。当学龄前的孩子帮父母摆餐具,这时你可以说:“你真是个有用的孩子,你帮了妈妈大忙了!”当这个孩子看到爸爸躺到沙发上准备睡上一小觉时,主动给爸爸拿过来一个靠枕,这时你可以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也是一个有同理心的孩子,谢谢你了!”这种标签让孩子感觉自己价值的存在。对孩子自尊心的培养很有好处。不过要注意,对于有些正面标签,特别是那些天生的、没有经过努力得来的特质,还是不要贴标签的为好,例如:聪明,小美女,小帅哥等等,这种正能量不是孩子通过努力能达到的(除了通过手术美容,因为孩子毕竟承受了疼痛),这种标签对孩子是没有什么鼓励和激励作用的。

 

从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来看,也是一个不断贴标签的过程,无论一个人干没干成一件事,无论这件事是大事还是小事,事后都会在他的内心贴上正面或负面、深刻或浅显的一个个标签,这个标签可能是他人贴的,也可能使自己贴的,外界的标签对于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影响不会很大,孩子的心智处于成长的过程中,这种标签的效果就不一样了。多数孩子属于心智不成熟的一类,成年人给孩子贴的标签会或多或少地会影响他们成人后对自我的认知,这种认知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父母的关系最大。

---父爱本色的博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中国孩子都是“笨”大的?
“脑子笨”“学渣”“拖延大王”?不要再给孩子贴标签,影响太差
警惕“标签效应”:父母的这种行为,正在让孩子慢慢变笨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就是你亲手毁掉自己的孩子,你还怪谁?
孩子会成为你口中的样子,越打压越差,父母应警惕标签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