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亲和他的牛

高安      文苑

是一个发表原创文学作品的平台,欢迎关注后赐稿!来稿请寄120035948@qq.com,或添加微信号120035948为好友后转发。稿件请注明关注本公众号所用的微信号以及“原创”。作品署名随意。本号全是原创作品,欢迎分享,但请注明出处。

wode

父亲和他的牛
作者:拉风

 

小时候,对父亲的不理解和怨恨要从他对牛的好说起。无论多么辛苦地劳作以后回到家,一日三餐吃饭前他必定要查看他那宝贝牛的状况:牛是否饮水了,圈里是否打扫干净清爽了,稻草是否够吃?天太热要一天三四次把牛牵到有树荫的溪水里去泡澡,天太冷要打井水一桶桶地给牛喝水,还不时得给牛用蓖梳清理牛身上的虱子……谁要在他做这些时多喊一句要他快点来吃饭,他必定大发脾气。 

在他眼里,牛是通灵的畜生,也是家里最任劳任怨辛苦的一员,牛还没吃呢,我们猴急啥?!父亲对牛极尽温柔地百般呵护,相比之下,让我觉得他根本就不考虑早已饥肠辘辘的我们面对已经端上桌却不能吃的饭菜的感受!甚至有一次我被他逼着牵牛去河边饮水,结果小小的我被牛甩了一下鼻子,直接把我从高高的河岸上甩得跌飞,落在岸下的泥沼里。 

记忆中最让我想不通的是我初一那年春天,油菜已经收割完,父亲带着牛一起在犁地,突然天昏地暗,母亲担心要下大雨,让我去给他送雨具。我一个人在风雨中飘摇地禹禹前行,快到了时,突然天下起了冰雹。我贴着地忍着冰雹砸在身上的疼痛蹲着才能不被风刮飞。只看见父亲拿着一床晒油菜籽的草席,不断地在牛四周奔跑着,东奔西突地帮牛用草席盖着全身,自己却任由风雨和冰雹的夹击。 

风停雨住后,我发现他脸上手上和背上都是红色的斑痕,问他为什么不用草席遮住自己,哪怕躲在牛身体背风的那一侧也好啊,他却说:牛是通灵性的畜生,人不要欺负了它! 

从那个时候起,我便坚信他把自己看得还不如牛重要。甚至都置风雨飘摇中的我而不顾。 

除了田地里劳作,一年到头,父亲不像村里人一样闲时打牌和麻将,他都是牵着他的牛,到处的田间垄头转悠着放牛。更让我不能理解的是,牛是必须天天去放的,哪怕他和母亲都没空去,他必定想到要我去。而我就是在牛的问题上和他较劲。我认为与其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放牛上,还不如我自己看看书或者干点别的。我始终认为,我比他的牛重要!而家里几个孩子,只有我到了可以放牛的年龄。所以,他就蛮不讲理地逼着我去。 

同样牛脾气的我做过几件让他难过的事。村里集体轮着去一片大草地放牛,轮到我家时,父亲因为临时有事要我代替他去。傍晚村民们纷纷牵着自家的牛回去。可是我不认识我家的牛呀!自作聪明的我就等,等所有人都把牛认领完,剩下的就是我家的了。可不巧的是,我等到最后,没有牛剩下了:牛丢了!后来费了好大劲才找回来。 

还有一次是我牵着牛在田间放着,看着它没完没了地吃着草,好像永也吃不饱的样子,觉得心烦,一气之下把牛绳一丢,自顾自地回家做自己想做的事去了。后来牛吃了村里人很多禾苗,父亲按产量赔了人家一些稻谷才作罢。 

但是,他还是不长教训,后来又逼我去放牛,还耐心地教我怎么识别打了农药的田埂上的草。我都懒得听。哪里草多我就把牛往哪里牵,结果,也是最惨的一次,从此他再也不让我去放牛了:牛回到家肚子鼓鼓胀胀的,他觉得不对劲立刻去找兽医,但是还是回天乏力,牛吃到有农药的草,死了! 

从来都隐忍的母亲终于失声痛哭,父亲并没有说我一个字,但是,从他的脸色和亲戚邻居的安慰中,我知道我毁掉的不仅仅是他的挚爱,更是家里最值钱最能出力的一员。 

当年秋天,父亲利用他最有能耐的"相牛术"给家里廉价买了一头很小的小母牛,从此再也不让我沾手地侍弄着他的宝贝疙瘩,只盼着来年春耕这牛能膘肥体壮被他驯服学会耕田。 

第二年燕子飞时,他就在一片休整待耕的田间娴熟地赶着小牛犁出一道道新土。不同的是,他在犁耙上放了一小袋子泥土压着犁,自己因为心疼小牛而不站在犁耙上,免得"羸牛无力更艰行"。

稻田的边角难以犁到,他也不折腾牛了,就自己用锄头锄碎土地。那年十几亩的田地,硬是他和那头他心爱的小牛漂亮地犁了出来,没误农时。 


我总是站在他犁地的田埂上,看着他精心地伺候着他的田地和牛,若有所思。总觉得,那个被太阳晒得黝黑的父亲,一身水一身泥,任劳任怨来来回回地重复着同样的农耕动作,一季季,一年年,俨然和他身边的牛成了同类,朝夕与共,息息相通。 

虽然如此的辛劳却换不来哪怕轻松一点的生活,但是父亲和他的牛,还是雷打不动笃定地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甚至,有时候会觉得他还"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只是为了给我们一家人换来不挨冻受饿的生活。 

后来学到臧克家的诗句: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每每读到这首诗,我的脑中飘忽的都是父亲和牛耕地的艰辛画面,所以直到现在,我还是总是认为这首诗名是《老牛》。 

及至我上大学的第一年,家里穷到不可能凑齐我的学费,父亲二话不说立刻把他心爱的牛给卖了,把卖牛的钱悉数交到我手上让我去报名时,我才彻底地解开了这个心结:在他心里,我肯定比他的牛重要! 

后来农业逐步现代化,直至村里已经家家户户用上了耕田机,耕牛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村庄销声匿迹了。可是早已能熟练驾驭耕田机的父亲,却固执地一直叫耕田机为"铁牛"。也许,在他的生命中,他和他的牛从来都不曾分开过。牛和他,早已物我同一。

wode

作者简介

陈群,笔名拉风,上饶县中学英语老师。从小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多篇文章被省内外杂志刊载。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sdf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驯牛耕田
23届学生作文老物件之铁犁(张栗榕)
文乡记忆|乡愁之声音——告牛
盛常国 | 一头牛的传奇
赵戡:童年纪事〈四〉我要上学
【来稿选粹】郑作伟|播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