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ll国华】故乡的春天

爱TA,就送真爱电动车。

小刀电动车,没电也能跑。

八景店:吉岭南路小刀电动车,高安可提货。

致电就优惠:13979579459(龚)

胡国华,江西省灰埠中学语文老师。

 故乡的春天

文/胡国华

其实,写下这个题目,我非常忐忑,因为脑中的故乡已经完全没有了,它只存留于我内心的某一个角落。这么说,或许还会产生歧义,其实是那块地方依然还在,但是它的地貌完全变了,与我记忆中的山山水水、田地沟壑完全不同,我已经没有办法在现在的地貌上找寻它原来的四至以及轮廓,总之,故乡已经不能称之为故乡了。

而我是什么时候留恋起故乡的?难道真是细雨如丝般粘在发梢的春天,乡人们穿着高高的靴子,戴着斗笠穿着蓑衣肩扛一把锄头到田间地头去劳作的那些画面美不胜收吗?印象里完全不是的。小时候,我可是在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里默默的坚持,无声的诅咒,少年的心啊,总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里的蓝天白云可以任由我驰骋。我嫌弃村前屋后泥泞的道路,嫌弃贫瘠的土地上的产出总不能吃饱,嫌弃挑水的井离家太远以致不能一次把一担水挑回家,嫌弃山梁上的柴火太少总不能装满小小的土箕,嫌弃天黑了母亲还没回来只能孤零零地坐在门槛上有点害怕的傻等,嫌弃为什么我已经做得够好母亲总还要在生病时只喝一碗姜汤,嫌弃稻禾的边沿那些锯齿总在我的手脚上割出那么多红通通的印子,甚至嫌弃村南边叔叔家的狗的叫声真难听……我巴不得离开那个地方,母亲也叫我要好好读书,将来才不至于一辈子在这田地里累弯了腰,不至于像绍公那样把皮肤晒成黑炭。

经过许多的波折终于考上了大学,哪怕只是专科。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你该知道我的那些嫌弃的地方终于可以在心底和他们说拜拜了。恰好父亲千求万拜终于让母亲农转非成功,把户口迁到父亲的工作单位,我于是跟着母亲,带着弟弟妹妹头也不回的从那纷乱中走出来,投入到另一段莫名惊喜的行程中。那天,我终于在心底呐喊:月塘村,我终于离开你了,我们一家人都离开你了!

离开了故乡的我们在工厂里挣扎。母亲除了农活其他的都不会,工厂里确实也不需要这样的工人。于是,我们一家又开始了养猪种菜砍柴火的日子,在那样的群体里,像我们一家这样情况的人并不多,瞬间便成了那个群体里最下等的人了,蝼蚁一般地生活在各种鄙夷的目光里,生活在看似同情实则厌弃的问候里,生活在艰辛劳作却几乎没有收入的微薄报酬里。我和弟弟去抢煤渣,去河里捞鱼虾卖,山上砍柴,很远的地方挖冬笋,母亲开始学习做豆腐,在家属工厂里抛光,戴着的口罩上看不出一点白色,什么苦累脏的活都干。母亲的目光暗淡了,不到四十岁头发就几乎全白了,记忆里漂亮的母亲在我每一个学期回家的时候总觉得更为难看了一些。我们在春天劳作,在夏天劳作,在秋天劳作,冬天还是劳作。尽管劳作的场景变了,但辛苦的程度一样没减少分毫。终于,在2002年的春节过后,贫病交加的母亲在咯了半脸盆血昏迷五天后随救护车挂着氧气回到仅仅过去十五年的故乡了,路上醒来后拉着我的手交代各样事情,让我“长兄如父”时我才明白了责任大如天,而且丧事一波三折,但母亲终于在春天里埋在她曾多么想逃离却仍然割舍不下也割舍不了的那片贫瘠的土地上了。

故乡啊,故乡,你一样接纳了这个曾经不信宿命的多灾多难的女人,在春寒料峭的时刻,在万物复苏的季节,在村口的杏花开设的细雨如丝里,我的母亲,终于安详地睡在她流过多少汗水的那个山包上了。

或许,我也就是从那天坐在运送母亲回家的救护车上开始回忆和打量故乡的,脑海里总会无端地浮现儿时的那些记忆,一点一滴成为春天的夜里,秋日的午后的念想,甚至在某个一抬头,一凝眸时的那个定格。随着父亲的下岗,觉得没地方可去而会晚景凄凉时,我劝他还是回到故乡去。他开始辗转在故土的四处打工以求温饱,等到我慢慢的熬过最艰难的时刻,等到弟弟成家立业,等到妹妹大学毕业能够手有余钱,按照父亲的愿望,我在故土上建了一栋小屋,让父亲安享晚年。某一次冬末春初,我踱步在门口不远的田埂上,枯萎的杂草里冒着新鲜的草芽,冻土的下面已经有了很多生命的迹象,迎面吹拂的风里送些我熟悉的气息,我真的瞬间明白《静静的顿河》里葛利高里在一次战斗的间隙回家拥抱他的父亲老麦列霍夫时说“我就喜欢你身上的这点草味!”时的真诚和不舍。放眼四望,岂止是脚下那点新鲜的嫩芽,原来每一口田里,早已在我们躲在屋子里的冬天,各种草,早就挣脱了严冬的束缚,一气儿地顶出绿意了。先是点,再是线,然后面,再就是无处不在了,那么生机盎然,那么璀璨夺目,所有的阴霾都一扫而光了。

接下来的日子平淡安宁。父亲住在小楼里,朋友众多,家里总门庭若市,我也隔段时间回到家里陪他们吃吃饭,喝喝酒,一帮老小孩们家长里短的高谈阔论,说些无关痛痒的国计民生,甚至说至愤怒处的慷慨激昂,动情处的慨叹唏嘘,饭后斗一角钱的地主,打一块钱的拱猪,我也在旁边看着,出些不着边际的主意,终于等到先是修高铁征地,继而建新区征地,我的那栋小楼被夷为平地,母亲的坟也迁到了很远的异乡的陌生的山坡上。我祖祖辈辈辛勤耕耘的山林田地,不多久在机器的轰鸣里失去了千百年来好不容易形成的状貌,那些我用脚丈量过的地方,东南西北四至的边沿,几乎我一闭上眼睛,那些沟沟坎坎总能清晰的浮现,特别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映山红和碎米花点缀出的生机勃勃是多么让人怦然心动,年少时代偶尔的对某处景物的痴迷逐渐被一点点放大,让我几乎无所不在的想望故乡的美,而把那些曾经深深刺痛我心的丑陋却一股脑儿的抛弃一边。于是,我依然在那些土地上行走,慢慢的熟悉它们现在的模样,让它们覆盖记忆中的田地山峦,呼吸着带着汽油的陌生的气味,听着巨大工地上的轰响,回望原来巴掌大的村子的所在,甚至一边和躺在异地的母亲作一厢情愿的交流,祈望她能在异乡的山坡上安息。

又是春天了,气温还很寒冷,没有爆竹喧响的年过得少了许多记忆的滋味。早晨,大多数人依然在暖和的被窝里,我行走在曾经故乡的土地上,美其名曰减肥,实际上可能是隔了很久总要到那上面去走走的告慰,一边想象着阳光照在铁犁上的情景,一边和同村每天早起的金根公公打着招呼,看到他骑着一辆三轮车,穿着厚厚的冬衣,皲裂的手扶着车把,一溜烟的从我身边过去。映山红再也不会在那些田间地头山林里随意的开放了,它们都经过精心的修剪后齐刷刷地开放在瑞阳湖公园里,承载着许多传说的那几颗百年老樟树我不知道移去了何方,或者被机器推倒埋在某个地方。我踱着步,心潮澎湃,任由从北方吹来的风拍打在身上,撕扯着我的脸,把我心里的故乡不断还原成原来的模样。

我眼前,总出现一幅这样的画面:一个单薄的少年,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挑着一担水桶,夕阳西下的时候,水桶里各有一个红彤彤的太阳跳荡着,像舞龙灯时旋转的那个龙珠,美着呢!

2019.2.28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不去的故乡
高品|故乡
【原创】老屋记忆
当家乡已成故乡
行走丨家乡与故乡
今天,我不读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