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向最|桐子树

桐子树

文/李向阳


我家东北侧的黄土高坡上栽有几株桐子(油桐)树,记住了那一场秋风,我便记住了它们的倩影。

秋天是美好的季节,芝麻熟了,花生熟了,红薯膨大了,晚稻金黄了,棉花也吐白了。那时我还小,一次,爬上屋侧的黄土高坡,看见那几株梧桐树仿佛一夜之间换上了金灿灿、明艳艳的秋装,秋风迎面吹来,几片叶子打着旋从树上缓缓飘落。在这凉凉的风中,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我心情顿时变得轻盈快乐起来,似乎要吟、要唱、要舞、要蹈……

秋风紧一阵松一阵地吹来,似顽皮而无形的人在你身前身后、身左身右嬉戏。秋风中夹杂着远方人们的欢声笑语,一会清晰,似乎说话的人就在近前;一会微弱,似乎被风儿扯断。透过稀疏的桐子树林,看到二里地外有人影在劳作,那是生产队在开工。风中有男声有女声,欢欢快快的,可要全部分辨他们谈话的内容又不可能,只能大略猜出哪几个人在说话,因为他们平时说话的声音我是了解的。他们似乎相互在打趣,一个人的声音、两个人的声音、多个人的声音,男声女声,高低快慢,要么暂短的无声,随意组合,似乎在演一场喜剧。当时,我就这样站在坡顶许久,竖起耳朵想要听清他们聊天的内容,这是徒劳的,因为秋风时断时续、时大时小、声音全被揉乱。但我能想像他们边劳作边聊天,是欢欢快快的。我母亲也在里面,我甚至想要跑过去加入劳动的队伍,听他们的聊天,因为母亲给我们讲的许多故事和谚语,都是在开工时听来的。

记住了这场秋风,便记住了那群人。

这几株油桐不知是否像旁近的那棵伟岸的樟树一样也是我公公栽下的。它们春季萌叶,叶大而绿,心形。夏季开花,一朵朵喇叭状的白花一簇簇茂密地挤在枝头,像一群举翅欲飞的白鸽子。花谢后结出小指大的桐子,慢慢膨大到苹果大小,绿色果皮上还晕染着一方淡淡的红色,很漂亮。记得小舅舅给我讲过一个笑话:上海来的知识青年在他们大队农科所“上山下乡”,看到桐子以为是苹果,偷偷摘了几个躲到蹲松(厕所)里去吃,一咬,咬不烂,里面长了“骨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编造的,但“躲到蹲松里”肯定是我这个顽皮的小舅舅添油加醋的结果。

让我思念那油桐那秋风的是曾经听闻过、经历过、哀叹过的农村的苦难。

油桐深秋成熟后会自然从枝头脱落,每个坚硬的白色木质果壳里含四个腰子状的果肉。我们也曾收集起落下的桐子,堆在一起沤去果皮,抠出坚硬果壳里的果肉晒干后卖给大队供销合作社。

桐子油是天然的木器涂料,原来乡间水桶、潲桶、澡盆、脚盆、尿桶等等木制日用品特别多,为了防止受潮变形或木板缝隙不严密漏水,新置木器多用桐油油一两遍。在我记忆中,我家除请木工打过一张凉床和一张柴火灶的炉(风箱)外,没有添置别的木器,请木工也仅是维修散架的木桶木盆,用桐油很少。娶亲嫁女的人家用桐油来油床、橱、箱、盆等物。小舅舅常拿我姨娘出阁前的事来调笑三舅舅:你三舅舅生产队上午开工回来饿得半死,从筲箕中挖了一碗冷饭,看到桌上没有菜,橱子里又没有菜,“他爷在橱子角上寻到一瓶油,咯总莫怪,他爷端起瓶(估计为当年常见的玻璃酒瓶)咚咚咚咚(抑扬顿挫)倒了半瓶,加点酱油一拌,稀里忽噜全被他爷吃到肚里去了。夜晚我娘奇怪:什哩棺材鬼呀,这一瓶桐油怎折(shé)了半瓶啊?一问,才是晓得他爷把给你姨姨油嫁妆的桐油当成了(食用)油,油和(“搅拌”义,乡音háo)饭,呷掉了半瓶,肚里肠里全被油了一道。”舅舅夸张和绘声绘色的讲述,常常逗得少不更事的我哈哈大笑。其实,当年许多家庭没菜时,就是用油菜籽油、酱油拌饭吃的。但愿这样的时代不会有了,这样的悲剧不重演。

随着塑料、铝制日常生活用品的广泛使用,木制用品渐渐隐入历史的舞台,也许正因为此,桐油在乡间也少有使用,油桐这种经济林木也不受照顾,不知何时,我们家东北角上的桐子树林被砍光了,它们立足的土地也被辟为耕地。

让我思念那油桐那秋风的还有那些像鸽子一样飞来的上海知青们。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学三年级时教过我的一位上海女知青,当年她是那么的年轻、美丽、高雅,好像一只白鸽子。有一次上课,她用普通话叫我的名字提问,声音是那么的柔美动听,一波三折,在听惯了用土语上课的我们这群顽劣的乡下孩子耳中,那真是天籁之音,以至后来一个徐姓同学多次尖起嗓子来模仿她的声调叫我的名字。

同学间传言她已结婚了,每到星期六中午放学后,她都要到珠山坐火车去见她的丈夫。总见她优雅地走在那条田间小路上,袅袅婷婷,如一首诗、一支歌。她白色的衣衫在墨绿色的田野中非常显眼,在我们注视的眼睛里渐行渐远渐小,最后变成一个白点,消失在远方树荫浓密的村庄里。她在我们大队小学似乎没教多久就调走了。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多年以后,我向她当年的同事打听她,才知道她姓胡,“回了上海,估计现在也下岗了!”我宁肯不相信这是事实。尽管许多人说上海知青回上海时已如落汤鸡,形象落魄,但我始终认为,正因为他们的到来,这片封闭的乡土再一次启了蒙,他们回归上海不应该是这样的处境,特别是那像鸽子一样高雅、用那么柔美的嗓音喊我名字的胡老师。

家乡那场秋风里的桐子树,永远那么金灿灿、明艳艳…… 

2012-1-2夜24:00写毕

2019-9-28夜22:00改定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月桐子花
桐树果实不能吃,榨成油100多元一斤,叶子用来包粑粑吃美味
五月油桐花又开
再见桐子花
桐子花开
皇华龙田坝|三月桐花应时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