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鄢文龙|秀美袁梅村,状元出发地

秀美袁梅村,状元出发地

文/鄢文龙

五月的夏天。

宜春,温汤,水口村,金片人家,最好的避暑胜地。

就在这里,偶然认识了袁州区南庙镇袁梅村的刘永安副主任。

因为偶然谈及明村草堂。

因为手机中,明村草堂的实拍图片。

因为隆重介绍的玫瑰花海。

因为手机中,一片花的海洋,一片玫瑰花的海洋。

驱使着我按奈不住的百闻不如一见的冲动,第二天上午就来到了袁州区南庙镇袁梅村。

在刘永安副主任的引荐下,我们见到了年轻的村委书记兼村长的段泉立。

从他的外貌与谈吐,第一次颠覆了我对村干部的印象。

他的思想是那样的前卫,他的文化积累是那样的深厚,他的执行力是那样的雷厉风行,他的理念只有一个:以文化振兴乡村。

在他的村落,竟然盖起了一个读书堂——明村草堂。徜徉其中,我深深地被这里的藏书所吸引。农家书屋,这真是一件惠民的大事,为村里的娃儿,为村民素质,迈出了一大步。

在他的思维视域中,他想到了文化名人,想到了唐代文化名人卢肇。

他用卢肇在这里刻苦攻读的励志读书故事,激励着山村里的孩子。

他在用卢肇从这里出发、一举成名的故事,经营着文化品牌产业。

他在以卢肇名人文化为发端,进一步助推乡村文化旅游健康发展产业。

卢肇,是科举制度诞生后江西第一位进士科状元。

卢肇(818—882),字子发,号乐轩。唐代宜春县文标乡(今分宜县杨桥乡观光村)人。曾祖父卢挺曾任袁州刺史。

他自幼笃志好学,富于才情。少年家贫,寓居州城求学,适逢李德裕贬官宜春长史,卢肇登门求教,殷勤好学,颇得李德裕赏识。

会昌三年(843年)春闱,宜春县举子在进士科场一鸣惊人,卢肇、黄颇和李潜三人同登进士第,卢肇名列榜首,成为江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相传,卢肇就是从今天的明月山中一所旧居出发,离乡赴京应举。我们从他的《别宜春赴举》中,可窥其一二:

“秋天草木正萧疏,西望秦关别旧居。筵上芳樽今日酒,箧中黄卷古人书。辞乡且伴衔芦雁,入海终为戴角鱼。长短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

实际上,卢肇“别宜春赴举”所在的旧居,就在今天的明月山温汤镇的下巩村与南庙镇袁梅村交界处,也就是古时所称明村境内的书堂山。

书堂山,原名横江山,又称横冈山,主峰名为望高尖,海拔514,5米。民间传说曾是仙人飞升处。唐代,望高尖下建有一座寺庙,在这里可以看见仙人登高的地方,因此,得名望峰坪。

后来,卢肇就借居寺中读书,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将此山称作书堂山。山里岭脊有很多怪石,有龙门石、棋盘石、鼎罐石、仙人桥等奇石景观。而书堂山下又有石龙口、石壁口等自然景观及福庆寺、张仙庙等遗迹。

就在乐氏书堂山的西侧,有一条名为巩溪的河溪蜿蜒流过,亦因书堂山的缘故被称为书堂江。

这里,山奇水秀,孕育着许多耐人寻味的奥妙。也许,大仰山,就是袁州的镇山,明月山就是宜春的“龙脉”。而邓表峰,则因晋代著名道士邓表在今温汤镇谢坪村、洪江镇丹溪村和南庙镇双田村交界处设坛修道炼丹而得名。这座邓表峰,就是今天大家更加熟悉的紫云峰,因为与大仰山相对,于是有“小仰山”的美誉。

北宋袁州知州萧炳曾有《咏小仰山》诗,赞曰:

“万丈青山插碧天,真人炼药石依然。功成自此飞升去,屈指人间八百年。”

今天,我们重游此地,发现书堂山正与邓表峰阡陌相通,南面连着龙髻岭,北面衔接坤长山,逶迤隆起,绵亘五里,正像一条跃动的“脉脊”,穿田过峡,蜿蜒北上,直奔府城,缔造着穿越古今的“袁州五台”,或为宜春台,或成凤凰台,或呈仙女台,或作梳妆台,或悬为月台,为城郭平添锦绣。

钟灵毓秀,凝固着人们难以磨灭的记忆。

或许,关于卢肇,你知道在袁州城北秀江中路有一个状元洲,在分宜县东十里的钟山有个读书台,在新余县西南十五里有个读书潭。

但,你却不知道就在过去宜春县的西南三十里有个书堂山,就在今天的宜春市,就在今天宜春市的袁州区,就在今天宜春市袁州区的南庙镇,就在今天宜春市的袁州区南庙镇的袁梅村,卢肇选择了在这里读书,在这里发愤。

卢肇从这里出发,从这里一举成名。

卢肇,大概喜欢的就是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卢肇,看中的是这里远离尘嚣,清净自然。

过去,地成人杰;今天,地以人传。

我们不会忘记,世人所推:“袁之文章节义自肇始”。

我们不会忘记,他的《海潮赋》,“穷测海潮,出于独见”。

我们不会忘记,由他命名的“震山”岩壁上,他那依稀可见的《震山岩记》摩崖石刻。

我们不会忘记,因他潜心攻读而得名的“状元洲”,因他命名的“宜春八景”之一——“卢洲印月”。

相传,卢肇及第后荣归故里,正逢端午节。袁州刺史成应元设宴招待新科状元。卢肇即席口占七绝《竞渡诗》(也作《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刺史成应元》):“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鞞鼓动时雷隐隐,画桡翻处雪霏霏。冲波突出人争瞰,跃浪争先鸟退飞。向报是龙君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今天,村领导们,敏锐地把握住这一文化精髓,以文化带动乡村经济,推出粽子产业链,开发腊肉馅富硒粽、蛋黄馅富硒粽、板栗馅富硒粽、蜜枣馅富硒粽子等系列品牌。以民俗特色助推乡村振兴,加快农村旅游业健康发展。

今天的袁梅村,正在铆足劲头,勇立潮头,以宜春大米富硒美食(粽子)文化节(6月5日)为契机,扬帆起航,跃出宜春,走出江西,走向全国。

2021.5.29于抱朴行藏阁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宜春主要街道名称的来历!(宜春人一定要知道的家乡历史)
UC头条:消失的记忆——宜春旧城巡礼
游宜春状元洲和袁州谯楼
游览宜春市——袁州古城
江西状元榜之五——易重
宜春状元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