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94年,一个河南老农欠债不还,法院找上门,暴露了特等功臣身份

引言

2010年6月12日,灵宝市阳平镇敬老院里,一场热闹的生日会正在举行。大家齐聚一堂,庆祝寿星卢文焕89岁生日,灵宝市法院的院长和书记还亲自带上法院的同事,一起为老人庆生。

谁能相信,眼前这个看起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竟然是61年前生擒匪首李子奎,并荣获中国解放军特等功臣奖状的孤胆英雄卢文焕,一个隐世长达五十余年的英雄。

老人家这些年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深藏功名屈身山野?他身上到底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卢文焕)

一、命运多舛,顽强生长的山里娃

时间回到1921年,卢文焕出生于河南农村一个贫苦的家庭,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时期,卢文焕的家乡灵宝地处河南、陕西、山西三省的交界处,属于三不管地带,这里森林茂密,地势崎岖,匪患横行。

战乱不断加上天灾人祸,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母亲生下卢文焕后,因为营养跟不上,身体虚弱疾病缠身,在他五岁那年就撒手人寰。

母亲离世后,父子俩从此孤苦相依,艰难度日。一个大老爷们一边要照顾年幼的孩子,一边还要没日没夜地给地主干活,身体很快就垮了。

卢文焕十岁那年,辛劳多年的父亲也离开了人世,小小年纪的他从此成了孤儿。无处可去的他为了活下去,只好选择为地主打长工,这一打就是17年。

(图文无关)

地主家的儿子与卢文焕年纪相仿,正是上学堂读书的年龄,精明的地主于是便安排卢文焕做儿子的伴读,不上课的时候就给他干活。

卢文焕脑子转得快,接受能力也很强,很快就能识文断字,有了自己的思想。打长工的日子十分艰苦,地主总会找各种理由克扣他的工钱,辛辛苦苦干一年下来也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卢文焕不知道这样的苦日子还要过多久。

随着国内战争的推进,一心为人民谋幸福的中国红军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拥戴,解放全中国成了大势所趋。1948年9月中旬,解放军一路奋战打进河南,老百姓终于迎来翻身做主人的好日子。

受益于土地改革的政策,卢文焕分得了几亩田地,这意味着他再也不用被地主剥削,可以安心过温饱日子了。淋过雨的人也想要给别人送伞,卢文焕感恩解放军带给他新生活的同时,也萌发了加入革命队伍,让更多同胞获得新生的想法。

(年轻的卢文焕)

同年,27岁的卢文焕郑重向组织上递交申请,并如愿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陕州军分区第三团,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一身军装的卢文焕仿佛焕然重生,他暗自发誓要在部队好好干,做一个合格的军人。

卢文焕没想到的是,才刚刚入伍第三天,他就体验了一把实战。当时,卢文焕与战友们在伏牛山执行侦查巡逻任务,恰好与敌人的队伍迎面相遇,战士们都是清一色的新兵蛋子,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大家立刻懵圈,都忘了要躲进掩体进行防御。

(解放军战士与敌军战斗)

几百米外的敌人也发现了他们,立马开枪扫射,当即就撂倒了好几个战士,卢文焕最先反应过来,他带领战友们迅速爬上坡地,利用地形的掩护开始反击。由于打法灵活,敌人竟一时被他们牵制住,卢文焕等人就这样坚持到解放军前来救援,最终得以成功突围。

回到营地,部队领导听闻了卢文焕的事迹后对他大加赞赏,立即将他晋升为侦查组组长。在此后多次执行的任务中,卢文焕都表现出色,渐渐地声名远扬,大伙儿都夸赞他有勇有谋,敢想敢拼。

卢文焕的战友田改来回忆起当年一起在部队的生活,直言他是个特别能吃苦的人。有一回部队转战到栾川县,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有些战士干脆扔掉干粮袋,以便轻装上阵。而卢文焕却留了心眼,把这些干粮袋都一一捡起来背上。

急行军中途,当战士们又累又饿时,却见之前掉队的卢文焕背着一身干粮出现在大伙儿面前,战友们高兴不已,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解放军战士在急行军)

在部队大熔炉的历练下,卢文焕成长为一名作战经验丰富、成熟干练的革命战士。

二、穷凶极恶,豫西匪首称霸民间

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最关键的决胜阶段。随着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建立,土地革命的深入推进,如何更好地保住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灵宝县匪患严重,老百姓不堪其扰,想要让大家安心生产生活,剿匪就成了首当其冲的工作。

灵宝县长期以来活跃着大大小小15股匪帮,共计七千余人,其中以李子奎所带领的土匪人数最多,因其鱼肉乡里多年,欺男霸女、杀人越货的事情没少干,老百姓对他们既痛恨又忌惮,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部队领导经过综合考虑,决定先拿下李子奎,为民除害,随后再逐一瓦解其他匪帮,让乡亲们过上祥和安定的生活。军区内部还把李子奎的照片发放到每一个战士手中,以便随时掌控情况实施抓捕。

(豫西匪首李子奎)

能在土匪成群的山野林间称王称霸,李子奎豫西匪首的名号并非浪得虚名,从他的发家史可见一斑。

李子奎是灵宝县北坡头乡马家寨村人,一岁时被过继给焦村镇辛庄村一个叫李可奇的人为子,继父为他改名李贤娃,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李占奎。

虽然长辈希望他能够撑起家里的一片天,做个脚踏实地的好人,可这家伙从小到大坏事没少干,与家人的期望背道而驰。

15岁那年,野性难驯的李子奎投身土匪屈三省门下,开始了打家劫舍的生涯。18岁时,他干脆集结一批穷凶极恶的匪徒,自立山头当起了山大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世道混乱时期,官匪一家亲。灵宝县虢略镇区区长李学正为了更好地控制匪帮,便到处物色合适的人选,心狠手辣的李子奎就这样被李学正看中,并在财力物力上对他大加扶持,李子奎所带领的帮派很快发展壮大,成了当地势力最大的匪帮。

(豫西土匪)

李学正这招以匪制匪的路数果然奏效,而李子奎也十分给力,各路土匪很快就被他收服。剿匪有功的李子奎因此官运亨通,当上了陕州保安团第一营的少校营长,这更加助长了李子奎的嚣张气焰。

1947年初秋,李子奎趁解放军大部队抽调兵力之机,联合当地反动势力血洗解放区,对土改干部和群众进行大肆屠杀,残害人数高达六百余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灵宝惨案”,周边群众谈及李子奎都会为之色变,人人自危。

李子奎不仅心狠手辣,而且诡计多端。1949年6月,驻扎在灵宝县的国民党军官刘希程因看不惯军阀恶霸们的所作所为,决定率部起义投奔共产党,他劝李子奎弃恶从良,一起去解放区。李子奎表面上满口应承,转身却跑去向胡宗南告密。

胡宗南当即命令李子奎带队连夜突袭灵宝县,打了刘希程一个措手不及,起义宣告失败。因镇压起义有功,李子奎被胡宗南直接晋升为团长,在任期间,他接连杀害了解放军不少干部和人民群众,犯下累累罪行。

(国民党残害我党干部)

三、胆识过人,孤胆英雄智擒匪首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国民党不管再怎么蹦跶,也已是强弩之末,没有人民支持的政权注定日落西山。

1949年,随着全国各地逐渐解放,李子奎眼看大势已去,心知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必定难逃一死,他立刻掉头逃回老家,时不时变换藏身之地,不敢轻易抛头露面。可是解放军和老百姓怎么会轻易放过他?

轰轰烈烈的剿匪运动在灵宝县全面展开,卢文焕因为对当地地形十分熟悉,被军区领导抽调参加剿匪工作。那些分散各地的土匪因为人心涣散,很快就弃械投降。剩下的游兵散勇见势不妙,也选择主动投诚,反而是罪大恶极的李子奎还没有被抓获。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地毯式的搜索中,李子奎的行踪很快就被锁定。卢文焕得知消息,第一时间带着突击队来到地主建治安家中,由于李子奎躲避的地洞十分窄小,且地形复杂,

进洞实行抓捕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土匪抓捕现场)

卢文焕将战士们安排在洞口附近埋伏,他则举着枪由建治安带路,悄然向窑洞走去。前面是杀人不眨眼的土匪头子,后面是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建治安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把小命交代了,急忙出声向李子奎喊话,希望他手下留情。

黑暗中,一道人影迅速闪过,卢文焕立即向前扑过去,一个冰冷的枪口随即抵在他太阳穴上,虽然看不清楚对方的容貌,但卢文焕知道此人必定是李子奎无疑。此时他的机枪也同时顶在对方的腰上,情况万分危急。

狡猾的李子奎心生一计,他假意将手里的枪扔到地上,想要趁卢文焕去捡枪的时候给他致命一击,然后逃之夭夭。可惜他的如意算盘被卢文焕识破,对方只是就势抓紧他的衣领,在确认他就是匪首李子奎后,立刻将他押送出洞。

(人们庆祝胜利)

等候在洞口的战士们马上一拥而上,将李子奎来了个五花大绑,把他扭送到县政府,李子奎的落网也意味着剿匪行动大获全胜。第二天一早,豫西匪首李子奎被抓获的消息便不胫而走,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争相呼告,高兴得就像过年似的。

1950年,卢文焕因剿匪工作中表现出色,被河南省军分区授予特等功臣的荣誉称号,开国上将陈再道亲自到场给他颁发奖状,这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无上的光荣。

(卢文焕奖状)

四、甘于贫苦,坚守原则的退伍老兵

1951年,卢文焕光荣退伍。他响应国家号召,回到久别的家乡,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

由于卢文焕为人低调,那张奖状也被他精心收藏,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英雄事迹,连家里人都不知情,他也从来没有仗着军功向国家多要一分钱补助。

返乡务农的卢文焕曾历任生产队长、民兵营长和治保主任,即使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他也严格要求妻儿不准做损害集体利益的事情,将军队作风贯彻到了家里。

(卢文焕)

直到1994年,灵宝县法院的法官赵江波在收集整理资料时,才意外发现了卢文焕的身份。

赵江波怀着激动的心情上门拜访老英雄,却发现他生活贫困,负债累累,不由得红了眼眶。

卢文焕听说法院的人来了,还以为自己欠钱没还,法院催债来了,让老人一顿羞愧。等到赵江波说明来意才释然。

回到县城后,赵江波辗转难眠,他将卢文焕的事迹写成一篇文章,刊登在《灵宝日报》上,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老人家的养老和医疗问题终于得到妥善解决。

(左一为晚年卢文焕)

战功赫赫的特等功臣竟然就在身边,而且一呆就是几十年,这不仅让村里的乡亲们惊讶不已,连卢文焕的子女们也直呼不敢相信。他们只知道父亲当过兵打过仗,谁曾想他还是个大英雄!这种高风亮节实在让人敬佩。

虽然有政府和亲人的精心照顾,但人终究躲不过岁月的摧残,2011年3月24日,卢文焕因病去世,享年90岁。

(卢文焕追悼会)

县委领导为他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追悼会,再次向世人传颂了英雄传奇的一生。卢文焕一生清贫,留给儿女的除了一张泛黄的奖状,还有铮铮傲骨,是子孙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我们的社会都需要英雄,也崇尚英雄,这些英雄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烙印,会时时提醒我们,优良的品质需要代代传承,因为它们是我们立足于世的根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一老人病重,子女在家中翻出一“破纸”,才发现其身份不简单
河南一老农无力还债,法院整理判卷时发现:他是位“特等功臣”
特等功臣隐居河南农村50年,遗物里找到一旧奖状,惊动当地
法院整理50年代的案卷,发现当事人仍健在,老农的真实身份被公开
建国后河南剿匪:林彪调热河骑兵师协助,15万大军直捣“匪窝”
1947年的灵宝惨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