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MOOC、国家开放大学的网络核心课和微课那些事

一、关于什么是MOOCs——雾里看花

  自从2013年初MOOCs进入公众视线以来,关于什么是MOOCs的讨论就不曾停歇,各种观点交锋,有人赞同这是技术带来的教学的一场新变革,也有质疑的声音说这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而且没有那么完美。
 

 

赞同

质疑

完成率

随着更多大学接受 MOOC 学分,其完成率会大幅度提升。完成率不应是衡量标准

90% 以上的未完成率,规模没那么大。

MOOCs 的特性与创新

客户泛化,非目标性;

前所未有的开放性;

教学的评估走进市场。

x-MOOCs 是行为主义的老套路, 40 年前就有了。

把学生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转嫁给了大学以及未来的雇主。

课程与教学设计

课程设计更符合学习科学的规律和要求;

“翻转课堂”教学;

为教学评价与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传统讲课的翻版,有缺陷的教学模式。除了互动性和些许的定制, MOOCs 并没有解决关键的教学问题。

将 MOOCs 视为一种新的教学法是毫无根据的, MOOCs 并没有给学生提供一种区别对待的个体感。

MOOC 对高校和在线教育的影响

对大学机构的组织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提高了教师和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共享资源,优化师资结构。

MOOCs 仍处于试验阶段;尽管被 “ 大规模地宣传 ” 但是,它们依旧没有对学生产生真正地影响。

MOOCs 无法解决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需求增加所带来的挑战。

更好的解决容量限制的问题;海量数据的分析评估服务教学、并为用人单位推荐人才。

教育超出现有教育范畴和学校范畴;传统的学位制度退居第二位,个体的学习变成一个连续性的、终身式的过程。

对照本宣科教学的挑战。

质量

质量的好坏客户说了算;与客户的学习需求直接相关。

高品牌,高质量

72% 教授认为只参加 MOOCs 在线学习不能获取学分。

 

  简单地说,赞同一方认为:MOOCs模式助推了学校教育以及在线教育的变革,而质疑的一方认为:MOOCs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与质量评价有待商榷。

  我们觉得这其实代表了中西方的文化碰撞,对于MOOCs在中国的落地,其应用领域和对象非常关键。由于MOOCs适合不同的学习模式和学习风格,所以它可能更适合于培养学生的广泛学习兴趣,而不太适合用于学生的应试和求职的传统教育与培训。

  MOOCs浪潮触动了高校领导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神经,例如北大把MOOCs作为校内教学改革创新的新途径。在2013年的远程在线教育究竟在学校里扮演了什么角色?国内的在线教育与MOOCs异同在哪,究竟应该学什么,怎么用?

  我们认为:MOOCs与国内在线课程的最大不同在于——元素相似,效果不同。国内在线教育中的课程也同样存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几大核心元素,但是有或没有并没有解决好或不好的问题。

  两者最大区别在于:

  MOOCs可以随时免费注册、面向全球性用户、整合全球名牌高校的阶段性微课程、提供微认证、对同伴互评的成熟应用,以及课件形式简单但内容丰富(国内在线课程尤其注重形式)

  开放资源从20世纪的多媒体课件为开端,然后是2001年兴起的网络课程,再到2011年的视频公开课,最后到了2012年的MOOCs,经历了从自建自享,到自建共享,再到共建共享的发展历程,其开放程度逐步拓展,成为全球范围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受众也从高校学生发展到社会大众,内容也不再简单的仅仅是教案或者课程实录搬上网,而是更加重视教学设计和学习互动,其发展模式也从学校自发到引入商业资本运作,从而逐步影响了在线学习文化。

  二、国家开放大学的网络核心课程与MOOCs

  MOOCs的核心是Course(课程),和国家开放大学的网络核心课程对比,它存在以下不同。

  1.MOOCs的课程长度较短,通常以周为单位。课程通常设计为较短的实施周数和时数。根据Coursera课程周数统计(数据引自台湾新竹交通大学高等教育开放资源研究中心)多数课程在4-10周,每周课时数在2-3小时之间,每门课程总时数为15-35小时。

  2.MOOCs的课程教学内容通常以短视频为主要载体,每段视频都在6-15分钟之间,视频多数为预先录像,讲义可免费下载,由于网络直播很难控制的原因,较少使用国内常用的视频直播形式。

  3.MOOCs的课程作业通常采用这样的形式:视频中内嵌简单测验(in-video quiz)、周作业及测验、自动批改与同伴互评。

  4.MOOCs的课程讨论通常采用论坛、学习小组与社群或者其它社交媒介来开展。

  国家开放大学的网络核心课程则具有如下特点:

  1.网络核心课的技术应用要比MOOCs更为先进和广泛,但是某些方面不如MOOCs精细;

  2.网络核心课的教学对象明确,教学目标清晰,课程体系完整,教育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较强,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

  3.网络核心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以学生为中心,提供更全面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

  和MOOCs课程一样,同样有课程团队,包括主讲教师、辅导教师、技术人员、教学设计和美工等;

  4.网络核心课特别是精品课程数量少,重建轻用严重;

  5.网络核心课的开放和共享仍是单向的;

  6.网络核心课过于追求体系化、完整化及标准化,必带来冗长、乏味与课本搬家;

  7.网络核心课的学习者参与热情与MOOCs相差甚远。

  8.网络核心课多是讲授式,MOOC多是启发式,且与学生互动十分频繁。

  9.追求内容的完整体系还是提供实效够用?这个是我们面前绕不过去的难题。

  三、MOOCs与微课程

  微课程Microcourse≠微视频Microlecture

  微课程的核心组成内容虽然是课堂教学视频(或课例片段),但是它还有很重要的另一部分:辅助性教学资源——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资源。

  MOOCs与微课程相同点在于:(1)主体都是教学视频,要求短小精悍;(2)可用于翻转课堂教学;(3)要求有与主题相关的练习测验、评价等教学资源。

  但是,它们之间还有很多不同之处,见下表。

 

MOOCs

微课程

互动

利用平台、工具等促进互动

不强调

教学目标

多维度、多层次

达到常态课要求的教学目标

学习者特征

对象多样,需求及动机不定

受众基本固定,中小学生为主

教学方法

与策略

教学方法多样,以讲授型、演示型、实验型为主

教学方法多样,以讲授型为主

学习资源

视频其它练习、互动、参考资料等资源同等重视

视频为主,其它资源为辅

学习活动组织

不要求呈现完整教学过程,形式随意,强调组织互动

进入核心知识点较快,忽略与学习者的互动组织

证书认证

提供课程认证证书

无单独的认证

学习评价

自动批改与学生互评,重视评价

学习记录,过程评价

 

 

  综上所述,微课程是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视频是微课程和MOOCs的核心。

  四、MOOCs对国内远程教育及开放大学体系发展的影响

  2013年,国内远程教育市场发生了很多变化:涌现众多MOOC平台供应商和课程供应商,引发远程教育产品和市场的激烈竞争;68家试点高校优势与垄断不再,远程网络教育突破行政限制;国内远程教育必须实现从量到质的真正转变,质量成为生命线,课程建设成本提高等诸多问题。

  开放大学体系长期坚持“四个面向”的定位,面向全民终身学习的MOOC模式落地更有基础与优势。然而如果想要构建自己的MOOCs体系,建议课程和平台要突出教学法的革新,教学设计中要更突出互动,亟需课程教学团队的建立和能掌控大规模在线教学的课程教师。

  五、我们的尝试和建议

  电大在线从MOOCS出现之初,就开始关注和学习这个新生事物,并且从这一期的核心课开发过程中,和课程团队一起,在课程设计中渗透和体现MOOCs精神,同时在开发过程中在技术和表现形式上贴近MOOC。目前《数学思想与方法》和《计算机组成原理》2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已经是按照MOOCs精神进行开发的。建议学校选择样板课程进行教学试点,在课程内容和目标不变的基础上,调整课程结构,按周组织教学,实施多样化的过程评价,开展交互为主学习活动,探索具有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MOOCs课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慕课MOOC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聆听音乐【视频教学】
中国慕课十大特点
慕课学习评价现状及自适应评价研究
关于SPOC的资料:
暑期教师能力提升类MOOC推荐第二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