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7.胆道蛔虫症安蛔止痛有何法?

  胆道蛔虫症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在诊断尚不明确时,用西医镇痛解痉,有掩盖症状以致贻误诊断之虞;而中药因煎药费时,此时若应用中医外治疗法,不仅简便易行,其缓急止痛的效果也比较好。现介绍如下:

  敷贴法大黄、芒硝各75克,冰片25克。将上药研成细末,用  醋调匀,外敷右上腹痛处。或用生山栀、生大黄、芒硝、乳香、冰片、鲜芙蓉叶等研末,外敷痛处,亦有良效。

  热熨法用雄黄50克,鸡蛋2个。将雄黄研末,与鸡蛋拌匀,用猪油煎成薄饼,布包好,敷于疼痛区,外加热水袋。

  针刺疗法  ①体针:首选剑突下压痛点(阿是穴),垂直进针4~5寸,采用强刺激,不留针,不提插;次选中脘透梁门,及鸠尾,足  三里,迎香透四白等。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电针。

  ②耳针:选用耳穴交感、神门、肝、胆之敏感点,用泻法留针约30分钟。

  穴位注射取足三里、太冲,及脊柱旁第9~11夹脊穴。将阿托品注射液0.5~1毫克与安痛定注射液2毫升混合。首先注射一侧足三里,强刺激,快速推入药液半量,后将余液注入对侧太冲穴。如疗效欠佳,可再用安定注射液在第9~11夹脊穴(右)压痛点注人,以胀感至肝胆区为佳。注射后一般可即刻缓解,迟者15分钟内均可显效。

  拔火罐最好用罐头瓶,在剑突下压痛区置火罐,可留置2~6小时。

  捏脊  患者俯卧,用双手从患者背部正中自上而下按摩致皮肤发热后,即用双手从骶部向颈部用力提拉棘突两旁之皮肤,提三遍,然后按摩推压两侧腰区。效果好的,腹痛立止。

  指压疗法让患者取俯卧位偏向右侧,取第10胸椎棘突旁开1.5寸处(胆俞穴)、第11胸椎棘突旁开1.5寸处(脾俞穴)以及阿是穴(背部压痛最明显处)。手法:医者用拇指或示指的指腹紧贴在所取穴位上,徐徐向下用力施压,持续约30秒,施压时取重刺激(直到患者不能忍受的程度),然后放松,交替按压上述穴位,致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有一种温热和酸麻胀的感觉。

  对应点压迫  患者取坐位或左侧卧位,以右手掌根或肘关节之鹰嘴叩压右脊肋角,力量由轻至重,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再继续压迫10分钟,可延长止痛时间。该法可交待家属操作。

  按摩疗法  有止痛及促进排虫作用,以右手拇指紧贴于右季肋下,沿肋缘下推压到剑突下,然后沿腹白线向下推压1寸许,连续按摩7~8次。适用于儿童,因小儿腹肌较软,效果较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胆道蛔虫症的安蛔止痛法
胆绞痛的中医急救法
胸穴指压疗法:常见病症治疗选穴(上)——中医自然疗法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胆俞穴注射维生素 K3注射液治疗胆道蛔虫症
胁痛患者的拔罐疗法
骨折后怎么办,左右胸部疼痛怎么办,得了胆结石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